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典型原始社会-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听到风和王都氏族族长们想要在部落四方修建黄帝庙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大力支持这一切,为的,就是希望能够借助部落那些氏族不希望黄帝庙建在某一个氏族住地之中的心理,让黄帝庙修建在荒野之中,进而,以要求保护黄帝庙和庙中祭司的名义,促成所有氏族同意在黄帝庙修建的地方,建起一座城池。

    这座城池不用太大,哪怕只不过将将能够包裹住黄帝庙也无所谓,因为黄帝庙会吸引大量的人前往那里,一开始也许没有人会意识到去往那里除了祭拜黄帝外还可以进行交易,可是只要有一个聪明人有了这个想法,做了这件事情,那马上,这一点火星就会变成熊熊大火。

    王都氏族们奢求的是人们祭拜黄帝奉上的祭品,而张岩便想要利用他们的贪婪,让他们亲自点燃摧毁王都根基的第一把火。

    张岩的建议说出,短暂的沉默之后,那些注定不可能将黄帝庙建在自己氏族的小氏族们率先站出来表示支持,对他们来说,虽然身上建设的任务比之前沉重了许多,可却比之前辛辛苦苦为别的氏族做嫁衣要强上百倍千倍。

    那些有实力的氏族最终也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毕竟,他们只是有胜算,并不敢肯定自己一定能够获胜,让黄帝庙建在自己氏族,现在张岩的办法虽然没有让他们获得太多的利益,可也没有损伤的太多,而且看着数量远胜自己的小氏族们,他们心中很清楚,就算他们反对,现在也没有什么用了。

    而一直在思考张岩所提的这个建议到底背后有什么阴谋的风和八位族长,看着没有任何一个氏族反对的情形,在加上实在没有想出这个建议有什么坏处,也很快紧跟着点头了。

    

第973章() 
在部氏族同意了张岩的建议之后,原本可能还需要扯皮许久的氏族大会,变得顺利了许多,只需要商议新建的黄帝庙要建在何处,建造黄帝庙的时候,各族需要出多少的工匠、劳力就可以了。

    不过,在听到西方氏族不会将黄帝庙建在镇白城这座已经建成许多年的城池,而是会选择和各族商议,在距离各族都差不多远的新地址上建起黄帝庙和一座新城池之后,原本差不多算得上是无欲无求的东方氏族们纷纷心动起来,商议着是否也学着西方氏族那样,重新建设一座新的城池和黄帝庙,毕竟,镇苗城虽好,但位置还是有些过于偏僻了,距离许多氏族显得有些太远了。

    但,东方氏族们心中也知道,他们的情况和西方氏族们不同,他们想做到这一点,除了所有东方氏族都同意之外,还必须得到镇苗城现在的掌控者——王族的同意。

    所以,心中有了想法的东方氏族决定个王族的族长风,正式的商议一番。

    有了长弓氏族主动放弃在镇白城的建立黄帝庙机会的珠玉在前,风自然也不好态度激烈的反对,而且,在他看来,东方要是有了两座城池,对于未来逐渐将部落中心东移无疑是十分有好处的,因此,沉吟了一番之后,他选择了同意。

    八位王都氏族族长对这个提议自然更加不会反对,对他们来说,镇苗城里的那座黄帝庙,因为早早建立起来,并且已经独立运作了这么久,他们就算想要插手,只怕也是困难重重,现在东方氏族们新建起另一座黄帝庙,不仅能够分润镇苗城那座黄帝庙的利益,更能够让他们更好的插手去攫取自己更多的利益,最关键的是,这建造黄帝庙和城池的物力、人力还不用他们出,实在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交易。

    于是,在正午之前,这一件原本在风和八位族长心目中可能要扯皮两三天才能最终定下来的事情,就大功告成了。

    各个氏族作为地头蛇,对于附近的地形都很熟悉,深知哪里的地形最适合用来建造黄帝庙及其外面起到保护作用的城池,哪里有足够的材料来供自己取用,哪里是道路本就通达的地方。。。

    “既然现在已然确定了地点和各个氏族需要派出的工匠、劳力数量,那在诸位返回氏族之后,准备三日,便立刻开始营建黄帝庙、城池,希望能在秋天到来之前就将这一切完成,”在将一切确定下来之后,风做了最后的总结,“然后,用秋天的收获来祭拜黄帝初祖。”

    原本被风当做是最后手段的大祭司,在看到这一切之后,深深的松了口气,虽然之前在镇苗城的时候,他就已经因为风的命令而被迫演了一出戏,亵渎了黄帝,可这种事情,他却依旧无法做到心安理得,现在,不用他再去装神弄鬼就解决了,也算是解了他的心事。

    只是听闻要离开王都前往其他新修建好的黄帝庙去作为祭司的那些年轻祭司们,此刻的心情有些微妙。

    真正懂得祭司之道的人,早已在去年的大乱之中部死去了,他们这些不过是赶鸭子上架的半路出家者,虽然经过突击培训,但终究还是经验浅薄,心思忐忑,若是在王都跟着曾经学习过一段祭司之道的大祭司,那倒没什么,大祭司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就行了,可要是离开了王都,去到各个新建立的黄帝庙中去挑大梁,他们实在是没有什么自信。

    作为年轻人,他们的脸皮还没有像大祭司这样的老油条一样,厚到刀都砍不透的地步,而且将面子看得极重,这要是去到各个新建的黄帝庙中,在那些他们平素看不起的“野人”面前漏了怯,那岂不是丢人丢到家了。

    “平日里让你们认真一点,认真一点,你们都当做是耳旁风,就想着玩耍,现在终于知道担心了?”心中心结解开了的大祭司,看到这些刚刚成为自己弟子不到一年的年轻人的脸色,哪还不明白他们心中的想法,因此,平日里本就对他们的表现不满意的大祭司,决定趁这个机会,好好的抽打鞭策他们一番,“不过,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王都的黄帝庙就算是工匠们有经验,也修建了六十余天,那些小氏族们没有经验,肯定需要更长的时间,更何况,他们还需要修建保护黄帝庙的城墙,怎么着,也得花费个五六十天的时间,所以啊,你们要想到时候不丢人,就给我在这小半年的时间里,认认真真的听从我的命令,老老实实的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祭司,明白了吗?!”

    “明白了。”知道大祭司这番话并无多少虚假的年轻祭司们纷纷又是羞愧,又是认真的点头称是,表态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学完祭司的一切知识、仪式,不给王族丢脸的。

    可祭司们还是想多了,在这些新建立的黄帝庙关乎自身利益的情况下,那八个王都氏族怎么可能放心的将这一切都交给王族人呢?

    在氏族大会结束的第二天,从八个王都氏族之中的候补祭司中选出的二十四个比他们更加聪明,从小就学习有关祭祀仪式与知识的人,便进入了黄帝庙之中,开始学习有关黄帝庙祭司的一切。

    很显然,他们也是想要成为那些现在连影子都看不到的黄帝庙的主祭司,于是原本还只是因为担忧与面子才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的年轻祭司们,在这些鲶鱼混进来之后,除了担忧与面子之外,还增添了一分名为生存的压力,他们心中最后的那一丝侥幸与不在乎也烟消云散了。

    部落这一次,只会建起四座黄帝庙,换言之,这一次,只能有四个王都的祭司,能够成为这四座黄帝庙的主祭司,掌管这四座黄帝庙,僧多粥少之下,在风和八位族长,谁都不肯后退,谁也无法说服谁的情况下,最终只好定下了这个互相竞争,以实力说话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人选。

    而这也是看起来最最公平的方式了。

    

第974章() 
过去的一年之中,虽然王都经历了两次大乱,最终导致华胥、缫丝、有熊三族被灭,王族实力大损,其他八个王都氏族多年财富积累的住地被烧毁,可除开王都之外的其他氏族,却并没有什么损失。

    相反,因为王都氏族争斗时,想要拉拢其他氏族作为助力,不少的氏族还因此获得了不少的利益。

    王都周围那九个当初和华胥氏族订立契约的二等氏族,不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小麦和小麦加工的方法,还得到了诸如豆腐、冬菜和酒水的制作、酿造方法,获利丰厚。

    北方那些神农氏族为了掩护高复出城而勾搭的氏族,虽然有些自作多情的认为神农氏族会拉拢他们,却最终因为神农氏族没有任何后续的表示而作罢,但神农氏族以各种借口赠予他们的小麦,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虽然神农氏族表示是送与他们做食物的,可他们又不傻,怎么可能会将那些小麦吃掉,哪怕族中饿死了几十个人,只怕他们也不会去吃一粒小麦,而是将其留着作为种子,这一点,只要现在去看一看那些氏族的田地中郁郁葱葱的麦苗,就能很清楚的知道了。

    至于以自己氏族部族人与命运做为筹码,整体加入镇苗城的那些小氏族,其获得的利益,无疑就更大了,除开在镇苗城中居住生活的权利,城外那些原本属于华胥三族的田地之外,他们还得到了不少的铜矿,并以此熔炼矿石,铸成各种兵器、器具,与其他氏族交易,获得了大量的利益,现在,更是得以跟随王族,进入王都之中,未来还有可能成为新的王都氏族,这速度已经可以用扶摇直上来形容了。

    而除开这三处获利甚丰的氏族们,其他地方的氏族,虽然大利没有,但小利还是有许多的。

    风回来之后,为了拉拢其他氏族,维持王族的影响力,一直在镇苗城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的出售小麦,并且还无偿的教授制作石磨石碾的技术。小联盟因为这些年的发展,小麦也已经充裕到能够拿来售卖了,至此,整个炎黄部落,差不多都已经拥有了小麦种子与磨制麦粉的技艺,人少地多之下,靠着一年两熟,今后,想必能够获得足够养活族人的食物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长弓氏族提议在野外修建黄帝庙和保护黄帝庙的城池时,才会没有反对的声音,若是还是像以前那样,连养活自己都很成问题的话,自己出人出力还出粮食修建黄帝庙及城池的事情,那想都不要想的就会直接拒绝。

    不过,眼下虽然田地之中,麦苗长势喜人,可还有不少氏族还是因为今年刚刚种植小麦,现在缺少粮食的。因此,这个时候,那些族中存粮多的氏族,便趁机开始通过自己的优势提出了条件。

    正如张岩所预测的那样,一座新的城池出现,就预示着新的交易地点出现,不过,和张岩所预测的有一点不同,哪怕还没有看到这座新的城池建好,那些比较富裕的氏族,就已经看到了其中所蕴藏的机遇。

    在不少氏族为食物发愁的时候,他们趁机提出条件,可以为这些氏族提供食物,但相应的,他们要在新建好的城池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地方,来作为自己氏族在城池之中的地盘。

    对此,没有看出其中玄虚,或者没有什么太大抱负的氏族自然是不无不可,有人免费的提供食物,何乐而不为呢,而看出了其中玄虚又有一点抱负的氏族,则觉得可以商议一番,而那些希望依靠这一次,一举翻身,让自己氏族成为又一个长弓氏族这样的氏族,则狠了狠心,拒绝了这个条件,决定就算是整个氏族的人都出去狩猎采集,也一定要满足派去建造黄帝庙和城池的工匠和劳力们有充足的食物,从而保住氏族未来的希望。

    当然,这只是北方与南方氏族们心中的想法和互相之间的勾心斗角,在西方,所有氏族都未开口,小联盟就表示,这一次建立黄帝庙与城池的一切吃喝都由我们包了,而条件就是,这新建立的城池由我们小联盟负责管理。

    西方氏族们就算有心反对,此刻在小联盟之前一战屠灭华胥三族联军,最终导致三族最后失败的赫赫凶名,也实在是不敢说出口,而且,有不少的氏族已经开始在秘密的筹划着,想要加入小联盟了,只要加入了小联盟,那到时候,这城池自然是由小联盟来管理最好。

    而东方氏族们的处理方式就更加的奇葩了,因为之前的动乱,有许多的氏族,整体加入了镇苗城,离开了自己的住地,留下了不少的住地,所以,这一次他们在商议之后,决定就直接挑选一个距离各个氏族都差不多远的一处已经无人居住的住地,将其作为城池的雏形,扩展、修缮、加固之后,在其中建立黄帝庙,可谓是省时省力有省心的计划。

    就这样,在所有氏族的努力下,除开夏初所有人员回到氏族收获小麦,播种豆菽、秫秫、粟米、糜子之外,黄帝庙及其在外面保护的城池一点点的在变化着。终于,在第一场秋霜降下来的时候,因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