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甩了甩头,目下也还没有真正到需要周旋这些的地步。

    问下去,零零发暂时没有太多的消息可提供了。于是,韩世忠送他秘密离开。

    这注定是一个高方平的不眠之夜,思考的问题在于黄文炳到底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导致在湖口被杀?为何湖1口县郑居中的人,会携带铜矿石前去苏州见刘正夫?

    话说江州也有一个广宁监,也是造钱的,但因为江州的铜矿早就耗尽,已经停止运行。

    然而就算广宁监没停止,那么广宁铸币局也根本和湖口知县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广宁铸币局只是在知州和通判的监督下运作,关系上直属于朝廷户部,也就是张叔夜的麾下。

    这些事件纠结在一起,异常的扑朔迷离……

    又一个清早来临了,进入夏季的晴朗,日头特别好。

    梁红英一边伺候他,给他扶正了官帽,顺口说了句:“两日没见到小方力了。”

    高方平哪有空管这些事,应了句:“兴许这次他去的远些。”

    “等育出霸鸡四号来的时候,先给方力饲养可以吗?那孩子顽强上进,他家困难。”梁红英试着道。

    “可以,你安排就行,不用事事问我。”

    高方平坐下来吃早饭后,匆匆忙忙的赶去大堂坐堂。

    期间审核了一些县治文报。

    许洪刚所部出兵,已经过去几日。

    这个期间高方平最关心的就是这一摊子事,一但有监押司的剿匪文报,高方平肯定第一时间观看。

    文报上显示,他许洪刚所部虽然桀骜不驯,倒是也有两下子,上奏了一次捷报,捕获了一股小抢劫犯,击杀获胜,初步形成了威慑。

    另外吓跑了许多散户流寇,监押司说目下势头好了些。

    高方平又结合各县的县报,和许洪刚的文报相互印证,的确,各县都在上报关于抢劫破坏商道的事得到了一定压制,局面正在扭转。

    德1化县的张绵成此番未有文报。

    高方平捏了捏眼睛,心里始终有些不爽。感觉上,他们的呼声都似乎太整齐了,许洪刚所部也太过顺利了?

    不过,暂时又找不到什么问题,且许洪刚所部也相对算是训练有素,那么顺利一些也无可厚非,总不能指望他不顺利吧?

    甩甩头回神,让人去责问德1化县,为何张绵成没有关于治安匪患方面的奏报。

    结果张绵成那个老滑头不知道安的什么心思,人不来回应,只是让人传话说“他很忙,剿匪不是他的事,最近忙着减轻国企亏损,无心关注其他,这些都是拜你高通判所赐”。

    高方平也懒得追上门去扯犊子,说来他有些怨气也正常。因为高方平现在真在鸡蛋市场收拾他,谁叫这个老滑头过河扯桥见利忘义,妈的小高现在在江州城放冲货,乃是当中孟州牢城营平乱的模式:无差别攻击,连国企一起收拾。

    国企亏损了就代表老张理财不当,此外他德1化县还欠高方平许多钱呢,那对德化县并不是一笔小数。所以……由他生几天闷气吧。

    高方平在政治和立场上原谅老张,但是经济上本着瑕疵必报的奸商本质,绝不让他好过,必须让他知道厉害。要把他的国企也搞破产了,新炒热一个企业再卖给他,让他欠老子更多的钱。这就是高方平目下对待张绵成的心思……

    又一个清早。

    江州方面的孵化团队的第一批霸鸡四号,已经正式脱温,该找人来饲养了。

    梁红英最关注小方力,最近都没见他,想找他来养鸡却是找不到。于是又不能等,只有先批发给别的养殖户去养。

    养殖户圈子很崇拜高方平,早就听小喇叭方力爆料说有一种神鸡,能一年四季不间断下蛋。所以第一批脱温小鸡相当的抢手。

    他们很穷,很多人没有足够的钱购买鸡苗饲养。

    于是高方平把鸡苗先给他们用,让他们按手印接收。这算是合约置换,实质是一种:小农低息贷款。

    这个业务是在高方平的大方向指导下,钱庄的精算师掌柜们开发出来的新业务。鉴于这种小额贷款面对群体不同,很难有什么有效的抵押,经营风险相对较大。

    于是高方平限定了底线:额度要小,且暂时不对商业开放,必须是农业项目,有当地良好的务农和纳税记录者,才能无抵押贷款。

    这个业务也正在孟州以及济州推广试行。效果有好有坏,的确是存在一定的坏账率。真发生了也没有办法,没有高方平的政策指导,富安也真不敢去把欠钱的人抄家,只能让他们出卖劳动力慢慢的还债。

    然后还存在少量骗贷的情况,骗了就消失,妈的人都找不到。这些都是试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几乎每次新展开一个业务就会有各种问题。不过问题就是用来解决的,在解决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慢慢的完善管理体系,在往后杜绝。

    所以北京和东京两个地方经济规模太大,也就暂时没有运行。要等管理体系慢慢完善才能行动。

    赶走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思路,妈的高方平还以为小方力跑了做逃户了,结果去安济坊看了一下,他母亲已经病危,神志不太清晰。

    那是一个孝顺顾家的孩子,他会跑去哪呢,他娘都这样了。

    “她怎么样了?”高方平询问安济坊的公派郎中。

    那个郎中叹息一声微微摇头。意思是总体是不成了,目下就依靠一些药吊着命,但肯定不是常法。

    “方力近几天来过吗?”高方平再问。

    “已经有三四天没见到那小子了。”郎中道。

    高方平大皱眉头,又问道:“三四天前他母亲是否病重了,他是否知道情况?”

    “回明府,那时他娘已经病重了。方力知道他娘面临的情况。”郎中道。

    高方平没有再问,出了安济坊后觉得不寻常,便吩咐林冲带几个人出江州城,寻找方力去……

    乐观的估计,江州,或者说江南地区很快就会出现食物的革新——鸡蛋。

    大宋这方面的需求和市场就是一块干裂的海绵,短时期之内,再多的小鸡都不够养的。

    在高方平的革新前,这一个产业实在太落后,比养猪业更加落后,其原因在于鸡太少,想多也想不起来。

    传统的养鸡真得看运气,要刷脸。孵化小鸡要依靠老母鸡去一个蛋一个蛋的精心照顾,母鸡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更是有限的,不可能集中性投入太多的人力,去帮助母鸡的这个过程。

    于是古代的人们对这个过程就只有采取“无为而至”,有多少算多少。一切看运气,更具家里鸡群的数量,更具鸡群中公鸡的质量,又根据孕育种蛋时母鸡的营养,每家每年获得的小鸡在三五只至三五十只之间。

    是的差距就有这么大,就有这么稀少珍贵。

    对于小鸡的出壳率后世是有过科学论证的,实际上在保证种蛋、也就是公鸡质量,以及营养结构满足的情况下,母鸡自己孵化的出壳率比人工孵化的出壳率高。这是自然给母鸡的天性,很少有失败。

    但是古代是封闭的社会,比如小方力家,公鸡质量不够好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知道问题所在的,不会去其他养殖户借公鸡配种的。那么这种情况会导致他们认为家门风水不好,年复一年的,让小鸡持续的少下去。

    另外一种情况是营养,就和女性怀孕时期所需要的营养结构发生变化一样,种蛋的生产,和食用蛋的生产,母鸡所需要的营养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差了某些元素,会导致就算孵化出了小鸡,也是有缺陷的,难以养活。

    那么如果是鸡的数量不多,且是在郊外饲养,院子里有足够的虫子,可以在营养上保证种蛋的质量,虫子的营养还真不低于高方平的复合饲料,甚至还略好一些。

    不过在郊外的话,小鸡母鸡又要对抗很大的自然风险,黄鼠狼会杀鸡真不是吹的,古代郊外的黄鼠狼也真不少,防都防不住。这又是一个运气过程,要看鸡群中的公鸡,有没有能力保护鸡群。

    汗,公鸡其实是很勇猛的一个物种,真有些战力的,在郓城,少年学堂的那几只公鸡经常脖子的毛一竖立,就和鲁达战个天昏地暗。大师脑袋上那些斑斑点点的疤痕,就是被公鸡打的,因为鲁大师经常去偷鸡蛋吃。

第414章 小黑屋里的宋江() 


    城里的养殖户能够避开自然风险,但虫子是明显不够的,如果仅仅用菜叶和一些传统的粮食喂养,所获得的小鸡数量就会少到令人发指。

    这些种种,造成了古代鸡的数量起不来,鸡蛋就有限、并且很贵的原因。这是生产力落后造成的获取营养困难。后世的一个鸡蛋,只是五十克米左右的价值。但是在大宋,五六文钱一个的鸡蛋什么概念呢?是五百克、一斤米的价格。

    在郓城时期,经过高方平饲料配方的不断改良,以及孵化箱子的不断改良,目下的出壳率已经很不错了,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也就是说一百个种蛋送进孵化箱,就有七十三个小鸡出来。

    市面上的小鸡是很金贵,因为农家每年能够获得的小鸡数量有限,所以造成了鸡蛋和小鸡的价格比值非常大。仅仅提供小鸡,目下就能给高方平带来丧心病狂的利润。

    科技是唯一生产力,孵化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就成为了高方平进一步改良技术、提高出壳率的动力。

    现在是七十三的出壳率,往上的空间还非常大,因为后世的出壳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对此高方平嘴巴都笑歪了,饲料和孵化团队、设备、产地等等都是恒定的,所以成本是一样的,再此基础上出壳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是惊人的利润。

    这就是“唯物”,也是人类攀升科技提高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一批又一批的鸡蛋被送入孵化箱,一批又一批脱温了的霸鸡四号鸡苗被养殖户“贷款”拿走。

    但是高方平也关注了每一期拿鸡苗的农户名单,始终未见有小方力的名字。

    林冲带人在外寻找了几日没有收获。林冲所汇报的信息只是:许洪刚所部的剿匪工作进展很大,如火如荼,目下他们主力,集中在靠近湖口县的区域内。

    林冲没有提及小方力的信息,只是提及了许洪刚所部剿匪如火如荼。这样的官面说辞梁红英听不懂,但是高方平却听懂了,林冲的言下之意,他母亲病重的情况下这么久没露面,小方力恐怕凶多吉少、死于土匪之手了。

    到此第一次高方平开始自问:自己的初衷是不是错了,系统性的剿匪是否真要展开,剿匪工作是不是开展的太晚?

    思考着这些,高方平再次拿出近期各县抄送通判司的关于匪徒落网的文报开始观看。

    以前看的时候一切正常,就是感觉许洪刚所部的进度和收获太大了些,太顺利了些。但是那时,高方平觉得可以用许洪刚所部训练有素,熟悉江州情况来解释。

    不过目下是第二次观看,导致了高方平有一些上次没有的心得。

    从各县的文报中能看出来,活捉的土匪不多,大多数是就地正法。

    看到这里的时候高方平皱了几次眉头,隐隐约约觉得不对,除非面对成规模的悍匪,真正展开了战斗,才会有大面积的就地正法动作。

    江州的情况高方平虽不了解,虽然也认可大宋境内的土匪很多,但这里是南方,断无如此多的成规模悍匪道理。事实上如果成规模的悍匪数量多,相反他们不会到处抢劫收鸡蛋的散户了。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商号被抢事件。这是有这典型不同的,这也是高方平的理论中,要把土匪相对集中一起的理由。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和各县大量提交的事关土匪的文报不同,今次二次审核,依旧没有德1化县张绵成关于这些的抄送。

    “丁二。”高方平道。

    丁二起身抱拳道:“请相公吩咐?”

    “我有些头疼,你来帮我审核一下这些各县文报,包括往上三年的文报也统计一些数据,我要知道三年以来,但凡记录在案的土匪抢劫案件中,散户被抢有多少,大户被抢有多少。要仔细,要快。”

    高方平吩咐后,给他了一封通判司手谕,然后丁二就去司法参军部门,找历史档案去了。

    林冲好奇的道:“往上三年并不关大人的事,何故介入?”

    高方平微微一笑道:“你是武将,说错话我不怪你。江州的很多情况其实就在那些文报中。朝廷设立档案制度是有原因的。如今的局面总让我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仔细想,却又想不出来。往上三年的抢劫案件结构,其实就能明确的分析出江州的土匪山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