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鼎道:“当然在,那是此案重要证据,但是目下暂时无法查到他们是谁。于是就被常公咬住了此点。”

    “哼哼,老常,我此番不把你打得跪地求饶,我就不是高方平。”高方平眯起眼睛道。

    这三个家伙一阵心慌,神仙又要打架了,大魔王要是把常公得罪的太惨,老子们三个能有好日子过吗,于是三个家伙一起道:“和谐,和谐第一。”

    “和谐个屁,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还和谐。”高方平道:“立即把尸体提来,然后立即找见时迁他们来进行辨认。”

    当下,把被史文恭当场射杀的几个尸体给提了来,让段锦住、时迁,韩世忠等人一起参与辨认是否都是江湖人物。

    所谓的侠以武犯禁,只要能确认是江湖人物,这个时代的好汉是贬义词,都不会太受官府待见。确认了此点,老常那边也相对的好说服一些,涉及关键人物济州知州时文彬也容易松口。

    观察了一下,其中一尸体块头大,胡须浓密,基本可以确认这人是黑旋风李逵了。这个尸体不论,因为关于这个尸体,有虎头营侍卫、以及赵鼎可以确认,乱起来的那个时候,这个李逵砍死了一个百姓,以及一个官军。那种情况下被史文恭击杀了是合情合理的。

    “此人小的倒是认识,他乃是小霸王周通。曾经在青州一代落草为寇,乃朝廷在册通缉犯。”段锦住指着其中一个尸体道,“小的可以确认。”

    时迁嘿嘿笑道:“我也认识他,他还强逼刘太公女儿上山做压寨夫人呢。”

    高方平点头道:“既是朝廷通缉犯,又出现在江州,法场遭劫,大乱,而他在现场就是死了活该。”

    目下有高方平在,大家也就敢作为了,不至于被常维收拾。然后便有差人出来,指认了其中的两个尸体道:“此二人都是江州本地人,名叫张衡张顺,是兄弟两。和我江州的前**公务员戴宗关系密切,算是本地一霸,许多人都惧怕他们,后来的一段时间,和戴宗一起消失不见了。”

    一说这两人,高方平神色古怪,当然知道他们什么人,就是两专门请人吃“板刀面馄饨”的海盗。

    那个张顺尤其是个狠人,他去请医生安道全入伙的时候杀伐决断,安道全说“我有相好的姑娘在这里,不想离开”。

    然后张衡一刀捅了安道全的女友,言道:“这下你就满足了吧,了无牵挂了吧?”

    那么作为一个文弱医生,安道全当然就吓傻了,又说“就算没有相好的女友了,我作为高收入医生,前途光明,我不想去做土匪”。

    于是张顺拿死者的鲜血在墙上写上杀人者安道全,又问道:“这下你的前途还一片光明吗?”

    于是安道全只得说:“答应你嘛。”

    在高方平的立场而言,张顺张衡被老史干掉是无所谓的。但要命的一点在于:张顺和张衡不是通缉犯,或许他们做了许多丧尽天良的事,请许多人吃了板刀面,然而那些案子并没有破获。

    若是真的有记录的话,张绵成是肯定记得的,不会真的沉默。

    好在现在高方平治下的江州,不在是以前的江州了。

    以前的江州,想通过群众来检举揭发、弄清楚张顺兄弟的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后世也绝对没人这么干,老百姓是很萌的,他们宁愿得罪官员也不敢得罪某些恶势力。

    不过现在的江州气氛下,检举揭发是敢的,再加上张顺两兄弟已经是死人,没了威慑力,那么收集到这两车费路霸的死罪证据,救是迟早的问题。只要能坐实他们是两个坏蛋,又出现在了劫持法场这种现场,那么就算是老常,也铁定不会再拿这个问题死揪着不放手了。

    现在,就剩最后一具尸体而无从辨认了。

第514 章大迁移() 


    关于最后一个尸体,梁红英说了,作为顶尖高手史文恭他能判断“意图动作和杀气”的,所以梁姐的结论是,不论那最后一个家伙是谁,史文恭选择狙击他肯定有原因。

    “但你这个理由在大宋律站不住脚,老常不会认可。”高方平摇头道,“另外人死了,在官府角度,它就不会是一个小问题。所以没办法,花再多人力物力,再多的经费,也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

    顿了顿,高方平道:“时迁,段锦住。”

    “小的们在。”两个家伙出列。

    “盘缠和活动经费由我转运司负责,你二人立即携带我江州关防文书前往北方,和各地父母官沟通,一定要弄清楚这最后一个死人身份。若是江湖人物,则一定要深挖出他和梁山的关系来。”高方平吩咐道。

    时迁和段锦住一阵幸福,这对于他们不算太难,而且他们这种人,最喜欢携带着官府的文书出去装逼了,于是纷纷领命。

    “时静杰,你我联名写封信,给济州时文彬,为史文恭做保。”高方平吩咐。

    时静杰也不敢拒绝,点头同意了。

    于是现场写了给时文彬的书信,为史文恭作保,把史文恭射杀的人都定为了梁山反贼。

    最后,高方平把书信交给韩世忠道:“韩世忠你和时迁等人一起上路。前面几个尸体已经定论,死了活该。你小韩带着我和时静杰的书信在身,只要时迁和段锦住两人调查出结果,能确认最后一个尸体是反贼,则你马上前往济州,把我和时静杰的书信交给时文彬大人。时文彬大人不需要知道内幕,有我和时静杰一起担保,而史文恭出事则也是它时文彬节制属下不利。所以时文彬一定会帮忙。他会以济州名誉来信,对老常解释史文恭乃是身怀他济州之命令执行任务。那么老常理由再多,也就必须放史文恭了。”

    “遵命。”韩世忠收好了书信。

    此番造成了这么大的动静,这么多的资源围绕这个事件去运转,然而这没办法,也不能完全说老常错误,在官府层面上它还真有这么的麻烦。

    史文恭是依据高方平的命令行事的。

    至于高方平方面,要想免除这方面的政治麻烦当然简单,只需等那些梁山来的反贼真的开始屠杀百姓,在真正的死人后击杀他们,史文恭就什么狗屁麻烦没有了,还是功臣。但那就必须牺牲一些弱者炮灰了,因为这就是法制正确。

    法制正确和政治正确最大的区别在于:只要程序正确,法制社会死一亿人也是法律背锅,没其他毛病。但政治正确只问结果,出了事别扯犊子,必须有责任人出来背锅。在朱八八和斯大林的手下,出了事别找理由,是肯定毙掉一些,撤职一群的。

    两个气候,谁好谁坏是个鸡和蛋的问题。没有哪个药方是包治百病的……

    随着气温越来越冷,几万人的大迁移已经开始。

    方琴带领着曾经聚集在苏州城边、寻找希望的苦人以及信徒,押送着从苏州城带出来的粮食,开始了长途跋涉的徒步。

    高方平有过严令,那些从苏州勒索而来的粮食不是这些灾民的,而是整个江南东路的。所以高方平给方琴的任务很严峻,这些人群,需要饿着肚子长途跋涉的带着粮食,去到江州。

    如此大的一股灾民洪流在移动,是绝对的严重事件,途径任何地州,就算方琴携带着高方平的关防文书,也都被远途官府如同防贼一样,派人严密防范、驱赶。

    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大意,无一不是如同送瘟神一样,只想急速把这股恐怖的洪流驱赶出自己辖区。

    这个时节,早晚的天气已经很冷,路途之中挨饿受冻,又不能放开吃手里的粮食。不停的有人饿死冻死,病死,或许是被野兽袭击而死。

    尽管死的只是少数人,但是对大家精神上的摧残却也非常大。

    也有方琴的死忠教众提出建议:“咱们带着从苏州押运的粮食跑吧?”

    方琴当众演讲的时候拒绝了,言及:“能跑去哪?这些粮食又够咱们吃多久时间?请大家相信我,相互帮助,咱们就能去到梦想之地,身边的粮食会有吃光的一天,但是在哪梦想之地,却可以周而复始的一直活下去。”

    方杰也来报,一个核心死忠也不行了。

    方琴便急忙去看望,这汉子乃是因为季节交替时节、饥寒交迫下导致旧病复发,瘦的眼框也深凹了下去。

    他看方琴的眼神有些责怪,有些不甘,还有些心愿没了的意味。

    看着他的眼神,方琴越发的有些责怪方腊了。

    “你不让咱们造反,咱们信了你。眼看着我是不成了……”汉子断断续续的说着,把旁边一个头发枯黄的八岁小丫头推了过来,气息急促的道:“带,带小迷糊回,家……”

    然后他就断气了,叫做“小迷糊”的丫头也伤心的哭了起来。

    方琴不觉得还有什么家,依照方腊给他们的那不切实际的希望的话,哪有什么回家,他的小女儿也会死于战乱之中。

    这么想着的时候方琴觉得底气足了起来,对围观的大家说道:“我会带大家去新的地方,重建家园,以前的想法不切实际,那是破坏家园。去到江州一定会有家的,小高相公他答应过我。”

    言及此的时候,方琴眼睛有些发亮,拥有比较强大的信心。这样的信心这样的气氛,自然而然能够传染她的信徒。这就是能够维持几万人聚集而不乱的原因。

    然而方琴的信心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依据的。

    她觉得以往的小李纲并没有对高方平言过其实,小高相公他真的是个奇人,做事的风格绝对有别于其他的官僚。

    以往方琴不懂这叫什么,而小李纲说这叫仁者无敌。

    最大的证据是,高方平此番进苏州谋划,好处未见多大,相反得罪了些人,他自己承担了一些政治风险。其实若依照一般路线,他高方平能得到消息后早准备,等东南大乱的初期,临危受命,进兵两浙路平乱。

    这不但出师有名,也是真正的大功劳。这其实就是官场通行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就是法制的初形。

    然而高方平的打开方式是被迫害妄想者,事发初期就自带饭盒的进苏州压制了。

    如此导致了许多的事件消灭于无形,他自身却没有功劳。因为这些都是离经叛道的违法乱纪事件,他和刘正夫取得了投鼠忌器的平衡,是不能公开拿出来说的。

    尽管读了好多书,但目下其实方琴也不懂多少大道理,苏州事件结束后,大魔王猥琐的逃跑之前,方琴好奇的多问了一句“为什么”。

    大魔王说了,东南地区是国朝之命脉所在,目下国朝财政形势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旧任重道远。西北形势又开始紧张,于此情况下倘若真的东南起乱,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坑,两年内绝对别想恢复生机,不但无法从东南收取一颗粮食的税负,还要在雪上加霜的时候支出大笔的钱粮,用于东南平乱。

    战乱、饥荒、疫病蔓延之下,会死上百万人。

    因北方相对紧张的形势,北方地区能够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然而限于蜀道难,无法如同东南地区一样可以依靠运河把血液有效运送出来。那么一但形成不良趋势后,朝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继续加重盘剥,用于填补临近崩溃的财政窟窿、以及平乱经费。

    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小迷糊”面临饿死,而是所有的小迷糊都没有饭吃了。

    说这些,兴许那个大魔王他在危言耸听。但是不影响方琴有些脑残的觉得他高瞻远瞩、觉得他是个伟大的先知。

    高方平还给她的兄弟姐妹画了一个很大的饼,将来把一种叫做铁路的东西修进成都府路,依托那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地,大家买到的粮食便会更加的便宜。

    方琴麾下的傻子们没啥大愿望,其实也就希望手里的粮食多些。并且他们要求将来做工吃粮,去修那传说中的铁路……

第515章 形势终于小好了() 


    老常始终还在纠结于高方平的违法乱纪行为,整天就在寻思着找高方平的晦气。【零↑九△小↓說△網 。更新最快

    然而这也并没有什么用,现在高方平整个的躲着他,老常根本找不到高方平。

    与此同时,依托江南东路的“战争状态”,那些地方官主政并不敢真的违背高方平的“运粮军令”,从各地陆续运进江州来的粮食,现在开始越来越多。然后作为补充,高方平从京城方面组织的运粮队伍也已经开始进江州了。

    特别是苏州方面,刘正夫全面剥夺了应俸局船运名额后,一船又一船的粮食到岸江州码头。

    这些情况若是发生在别处,并遇到了一起,仅仅收粮入库都是个绝大的问题。但是在江州,目下唯一不缺的就是人力,唯一不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