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写完诗经,我们要写三礼了,三礼就是周礼、仪礼、礼记。    。      。   我在儒家十三经的安排上,会尽量地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来写,在写这一部经典的时候,尽量地能联系到下面要写的经典,来做好预热。

    三礼是古代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做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周礼又称为周官,讲的是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的是有关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朝礼、聘礼等礼仪制度;礼记是一部秦汉以来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的论述。

    中国为什么称为礼仪之邦,想知道****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三礼会给我们作源头上的解释。

    三、天地春夏秋冬之官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是没有感情和仁爱的,万事万物在它们面前都是刍狗。刍狗就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从老子的这种角度来说,上天不会对任何人有偏私之心,人最终的好与坏都是取决于自己。而佛家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好缘结好果,恶缘结恶果。人的因缘体现在人的一切念想和作为上,我们可以先用“业力”这个词来概括。

    老子的意思是,老天很忙,没有时间给人惩罚和救度,于是它把惩罚和救度的权利赋予给了人。我们把业力作用在谁的身上,谁就会给我们果报,好的业力自然会有好的回报,恶的业力自然会有恶的回报。从儒家的天命论学说来看,上天不会亏待恪守天道的人,因为上天自有救度和惩处。

    所以,我们来纵观儒道释,他们本身就是一体的,它们是从不同的层面来诠释天道。儒学、道学、佛学,从为人,到处世,再到修心,他们是逐级上升的,三者的结合,是在完整地阐述着关于人的真理。如果非得给它们排顺序的话,那儒学应该居于基础的地位,道学和佛学属于高层建筑。

    好了,我们先来学习周礼吧!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周礼是以人法天的理想国为思想纲领,“法”大概就是效法的意思,就是说:人要按照天道的规矩来做事。西汉景帝和武帝的时候,河间献王刘德在民间征集得到了一批古,其中就有一部名为周官。

    在这里我们稍微地介绍一下刘德。他是西汉的藏家,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个儿子。公元前155年,他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地点就在今天的河北献县。古代宝贵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和刘德做出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刘德为王26年,始终没有卷入诸王政权的政治旋窝之中,而是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藏和整理之中。后来刘德因为遭到汉武帝的猜疑而忧郁成疾,在公元前130年逝世于封国。汉武帝念其功劳,于是赐予谥号为“献王”。现今流传后世,影响很大的是诗经和左传,大概就是刘德的功劳。

    周官原中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其中,冬官的篇目已经丢失,汉代的经学家选取与之性质相似的考工记作为补缺。王莽时期,因为经学家刘歆的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改名为周礼。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做了出色的注解。由于郑玄崇高的学术威望,周礼一跃成为了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非常的丰富。周礼中的六官分工大致是这样的: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这其中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这在上古文献中是实属罕见的。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比如用鼎制度、钟磬的悬挂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还有许多的制度只有在这本上才能看到,因此异常珍贵。

    周礼的作者是周公,我们在之前详细地介绍过周公。周公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他的一些言论可以在尚中找到。

    周礼在面世之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连一些身份很高的儒者都没有来得及看到就被藏入了秘府之中,从此以后便无人知晓。直到汉成帝的时候,刘向、刘歆夫子在校理秘府所珍藏文献的时候,才重新发现了这本,并为之加以著录。刘歆十分推崇周礼,认为这是周公亲手所作,是周朝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东汉初年刘歆的门人杜子春开始传授周礼中的学问,很多鸿儒都景仰周礼,一时间,关于周礼的注解蜂起。

    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的著作,却无法确定它是哪朝哪代的典制。这本的名为周官,刘歆说是西周的官制,但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明。西汉立于学官的周易、诗经、尚、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有师承关系可以考证,而周礼在西汉的时候突然被发现,根本就没有端绪可寻,而且先秦的文献中也没有提到过这本,所以它的真伪和成年代问题成为了聚讼千年的一大公案。

    周礼展示了一个理想的、完善的国家典制,国家中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富有哲理的。比如,在国家的行政规划上,国都地点的选择,是通过土圭来确定的。土圭是一种测量太阳影子长短的工具,通过测量土圭显示的日影长短,求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地中。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94节 儒家的阴阳() 
=〃('')〃 =》

    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写道:

    用土圭测量日影的方法来测量土地四方的远近,校正太阳的影子,来求得地中央的位置。(。。)位置偏南,太阳的影子就短,说明这个地方气候炎热;位置偏北,太阳的影子就长,说明这个地方气候寒冷;位置如果偏东,说明正午时分太阳已经偏西,这里的气候干燥多风;位置偏西,正午时分太阳应该是偏东的,说明此地的气候是潮湿多雨的。

    如果测得夏至那天中午的日影长一尺五寸,这个地方就叫做地中,这是天地之气相和的地方,是四时之气相交替的地方,是风雨适时而至的地方,是阴阳二气和谐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会百物丰盛而安康,于是在这个地方建立王国,制定地方千里的王畿,在王畿的疆域内挖沟种植物来坚固王畿。

    周礼中用土圭测量太阳的影子,在地中建王城,既是哲学寓意的需要,也是治理国家的需要。周代王都城郭以内称为国中,距离城郭百里之内称为郊,三百里之内称为野,一般来说,国包括国中和郊野。王者划分国野和野外之地,都得以王城为中心。方圆千里的王畿,都是以王城为中心建立的,王畿之外还有所谓的九畿。

    周礼夏官大司马写出了九畿的分布,它是以方圆千里的王畿为中心从四周向外扩散五千里,分别划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九层,大小相套,疆域越来越远,相邻的畿域都是五百里。尚中确实有侯、甸、男、卫、采等外面穿的服饰的名称,却没有如此类似于同心圆的分布。

    在居民组织上,周礼把居民组织分为两类:国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称为乡,郊外之地称为遂。乡下面又细分为州、党、族、闾、比等五级行政组织,遂下面细分为县、鄙、酂(zàn)、里、邻等五级行政组织。根据周礼地官的大司徒、遂人等篇的记载,乡、遂的居民构成分别是:一比为5家,一邻为5家;一闾为25家,一里为25家;一族为100家,一酂为100家;一党为500家,一鄙为500家;一州为2500家,一县为2500家;一乡为12500家,一遂为12500家。

    乡、遂各级组织的编制也是极其整齐的,此外乡和遂的数量都是6个。6乡、6遂的居民数似乎恰好合适,既无不足,也无闲余。如果发生了天灾**,民户的人数发生变化,无法满足以上要求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呢?周礼中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周礼中对于农田的规划,也是整齐划一的。地官遂人中记载了两个系统,一个是农田系统,一个是沟渠系统。在当时,农田以“夫”为基本单位,一夫是400亩,夫田和夫田之间有称为“遂”的水渠,遂的上面,有称为“径”的道路。每10夫农田之间,有称为“沟”的水渠,沟上有称为“畛”的道路。每100夫农田之间,有称为“洫”的水渠,洫上有称为“涂”的道路。每1000夫农田之间,有称为“浍”的水渠,浍上有称为“道”的道路。每10000夫农田之间,有称为“川”的水渠,川上有称为“路”的道路。

    周礼中说的沟洫系统也好,道路系统也好,都是有严格的丈尺规定的。根据郑玄的注解,遂,宽深都是周尺2尺,其中,一尺大概23厘米;沟,宽深都是4尺;洫,宽深都是8尺;浍,宽深都是16尺。沟洫上道路的宽度,径可以让牛马通过,畛可以让大车通过,涂可以让一辆乘车通过,道可以让两辆乘车通过,路可以让三辆乘车通过。

    周礼的制度有相当的理想化成分。将国都建立在地中,理论色彩是非常鲜明的,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整齐划一的九畿制度,居民组织、沟洫道路系统,这在科技水平非常发达的今天,也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说,周礼是理想国的蓝图。

    *********

    周礼作者的用意,并不是要把某个朝代的典制记录下来,而是要为千秋万世立好法则。作者希望通过周礼这本,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全的谋篇布局,处处体现着天人的哲学。儒家认为,人和社会都不过是自然精神的复制。战国时期,阴阳五行思想的兴起,学术界盛行人效法天的学风,讲求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社会组织应该仿效自然法则。因而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说法。周礼的作者,可以说是“人法天”思想的积极奉行者。

    周礼用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作为骨架,天、地、春、夏、秋、冬就是天地的上下和四方,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宇宙。周礼中的六官就是六卿。根据作者的安排,每位卿都统领60个官职。所以,六卿的职官总数就是360个,而360正是周天的度数。

    周礼的原名为周官,这本的名是缘于什么而起的呢?前人曾经有过许多猜测,所谓周官,大概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用“周官”作为名,暗含了这本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数的布局,以及“人法天”的原则。后来刘歆将周官改名为周礼,确实抬高了它的地位,却似乎有些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在儒家的传统理论当中,“阴阳”是最基本的一对哲学范畴,天下万物,非阴即阳。周礼的作者,将这一本原本属于思想领域的概念,充分地运用到政治机制当中。周礼中的阴阳,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天官内小臣中说政令有阳令和阴令,天官内宰说仪礼有阳礼和阴礼,地官牧人说祭祀有阳祀和阴祀等等。王城的布局,前面是朝廷寝宫,后面是市场和居民,东面是祖庙,西面是社稷坛,也是阴阳思想的体现。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95节 《周礼》中的五行思想() 
=〃('')〃 =》

    南为阳,因此天子在南面听朝;北为阴,因此北面是王城后面的市场和居民。东为阳,是人道的方向,因此祖庙设立在东边;西为阴,是地道的位置,因此社稷坛建在西边。在周礼中,王城的选址应该是阴阳的中间。

    战国是五行思想盛行的时代。阴阳二气的互相作用,会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纳入到以五行为支架的体系当中,如东西南北中等五方,宫商角徵羽等五声,黑白黄绿红等五色,酸甜苦辣咸等五味,等等。五行思想在周礼中也得到了重要的体现。在周礼中记载的国家重大的祭祀当中,地官用牛羊作为祭,春官用鸡作为祭,夏官用牛作为祭,秋官用狗作为祭,冬官用猪作为祭。而在五行的体系之中,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犬为金畜,猪为水畜,牛为土畜。

    周礼中五官用来作为祭的五种牲畜,正好和五行思想具有相对应的关系。与此相呼应的,地官有“牛人”这样的职位,春官有“鸡人”这样的职位,夏官有“羊人”这样的职位,秋官有“犬人”这样的职位,冬官有“猪人”这样的职位。

    应该说,周礼是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