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上位记-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让你们捂!老子让你们藏!我又不是没死过!但我就是死!也要拉几个人垫背!

    你们不知道我有密折专奏之权!

    “老爷!周驿丞求见!”来旺做了兴儿的门子,他儿子不成器,他又老了,所以事事沉稳,兴儿考虑的也是他这一点。

    周驿丞进了书房,匆忙中忘了行官礼:“周大人!拙荆怎么样了?我要见见她!”

    兴儿一口回绝:“周驿丞!你太鲁莽了!你夫人是什么样的人你清楚!你见了她,她羞愧之下还有命吗?本官这里正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做!才能让你的仇人就地正法,周驿丞,你必须想方设法,把我这份密折,送到神兵卫衙门之前!”

    周驿丞全家惨死,夫人被奸,在压制着怒火,被兴儿提醒了才平静过来,一听他有密折专奏之权,心里骇然失色,但是没有表现在脸上,咬了咬牙齿:“周知县愿意为我周家申冤,不惜得罪权贵!无论此事成与不成!我必肝脑涂地,报答此恩!”

    “不!我不是为你家申冤!我为的是良心!”兴儿摇了摇头:“此事要的是保密、火速,不能出一点儿差错,我考虑过,辽宁这里的神兵卫所未必没有知情不报的!所以我还是有胜算的!”

    “我在此地多年,熟悉各方道路,麾下有司兵,抄近路每人传一段,轮班换马换人,我要是这点本事也没有!大人便是小觑我了!”周驿丞回了驿站。

    当辽宁各路官员要亲自来黑山县质问,当上司锦州府才递了弹劾兴儿的奏章,当牛府动用人脉参他一本的时候,一个惊天炸雷般的消息传出了紫禁城!牛继宗一案的原本始末,被兴儿一张密折递给了神兵卫衙门,再被仇大人递到了大明宫上书房!!

    辽宁上百官员倒抽了一口冷气!人人自危!

    简直就是一场九级大地震!兴儿把辽宁的天捅出了一个窟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6章 上达天听,下达民意() 
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亲身过来,传了一道圣旨:辽宁臬司按察使、辽宁藩司布政使撤职待选,京畿道道台、辽宁通政使知情不报,严令上表陈述,也就是写检讨的意思。

    省上两位大佬撤职待选!这是要变天了!

    这时候官员们心惊胆战的想起,皇帝上任至今,已经抄了一百二十多个官员的家!!

    戴权当时透露出了皇上和军机大臣讨论时的一段话:牛继宗仗势欺人,作奸犯科,残害二十一条人命,辽宁官员知情不报,结党营私,你们当朕是可欺之君吗?!

    几句话震得多少人面无人色!

    仇大人巴不得带着百八十个下属,风风火火去抄了牛家,重振雄风,于是神兵卫办事的恐怖效率又体现出来了,关于牛家或者和牛家有关系的事情,什么脏的臭的,好的坏的,一股脑儿兜了个底朝天!

    都察院御史不落人后,弹劾牛家的奏折雪花片一般的飞进了上书房!

    最后朝廷决定命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与本府通判、神兵卫衙门千户一人,会同周兴共审牛继宗一案!

    事情落下帷幕,有人回味过来,这周兴就是一颗老鼠屎啊!谁知道他会有密折专奏之权,把这儿搅了个天翻地覆!!

    黑山县的兴儿亲信人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全部被震得目瞪口呆!看神仙一般的看着他们的县令大人!

    “焦老!四德之事按我说的办”兴儿一一下令:“王典史,听说你已经命令兵房的人协助乌海抓捕柳湘莲,这很好嘛!不过还不够,吏房呢?礼房呢?有两件大事!第一,按礼布置钦差驻跸行辕,千万别出一丝一毫的差错,这样,倪二、来旺老到沉稳,都协助你吧!第二,本府有一位通判要过来,本县生员之事,属于吏房,这事儿你也要管!”

    “大人,这这,如果派遣不来儒学署教谕训导,本县生员去了本府的话,他们一则要银子,二则也要卡住本县的吏治啊!”王柱儿怎会不知兴儿开始整治他了,不但让来旺倪二监视,而且教化这没头没脑的事儿丢在他头上了,可他不得不管,礼房、吏房都是他的人!王柱儿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兴儿还没说完:“你看看!你看看!我统管的刑房、户房、工房,焦大天天出动,贾芸程日兴都还没有回来!哪一个闲着?啊?!你下去,那兵房的人也应该操练操练了!实在不像话呀!”

    “是!”王柱儿不情不愿的听了,有些惧怕,这位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他在担心琏奶奶的任务能否完成了!行辕的差错下不了手,一来自己也要受罪,二来他不是有耳报神么,只盼他在赋税上面出大漏子了。而且你也别得意,你还没有完胜,圣上不可能一刀切,等着吧!天使一到!你也有以下犯上、越级报告的罪过!

    乌海的案子,王柱儿为了结交讨好牛继宗便卷入了,有了兵房协助,兴儿未曾发话,总之县衙是办案了的,而且罗巡检也卷入了,兴儿不知打了什么算盘,一句也不问,而是去了一趟驿站。

    周驿丞亲自迎接:“为了协助大人,我当初惊慌失措之下,抓了牛继宗的妻子,他这夫人是和他一起跑过来游山玩水的,所以大人未见她去县衙!不过我想了想,他家势大,还是未曾对她施加报复。可巧她和拙荆一样,前儿刚生了一子!”

    “还有这等事?好好好!”兴儿马上便理清了关系,茶杯在唇边挪来挪去,温和的笑道:“周驿丞,牛继宗之妻,到了审案之日,你把她送到衙门口,让她自便即可!其子必须交到我的手中,本官有大用!我保你夫人无恙!牛继宗伏法!”

    “行!”周驿丞不过问任何废话,这个如今名声在外的知县,使得他有点忌惮。

    兴儿带了婴儿回县衙,取了他的几滴血液,又叫刑房的人拿了几滴牛继宗的血液,放入一碗清水里,看着它们慢慢融合了,他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心思转动,又叫婆子们悉心照料好婴儿。

    周驿丞无疑是靠在了他这一边,乌进孝那个老砍头有所松动了?不!还不够!我可不能松口!一个人听话达不到他的效果!他要让所有人都听话!

    有先前的一点库存,焦大剿匪所获,县衙还是能正常运转的兴儿一条又一条的纸上写完了东西:“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番薯之事,只能是有了成果再报,皇上要的是结果”

    来旺红光满面的来报薛大爷回来了,此前他还准备逃跑,不料兴儿扳倒一局,他也是越来越敬畏了。

    薛蟠还带了薛蝌、薛宝琴过来,兴儿亲迎到后院:“盼星星盼月亮,可把大哥盼回来了!”

    “贤弟,要说也是你运气好,我堂弟堂妹便在吕宋,恰好收购了一大批番薯种,也是我家还有些面子,关防武将一听是内宫采办的,查了无违禁之物,才放了进来!这段时间可要了我的老命了!”薛蟠笑道。

    “香菱,好好招待我这一位哥哥、一位弟弟和一位妹妹!时间太紧了,早过了春天,等不及了,我得亲自监工!”兴儿看过单子,大喜过望,立即便与卜固修和议去了。

    薛蟠看着香菱这个他在金陵打官司买来的丫头,阴差阳错又跑到了贤弟手中,傻呵呵的莞尔一笑,薛蝌、薛宝琴一直都是走走停停的。

    “既然东翁有信心,我便不再多说,第一,东翁为了取消老百姓的抵抗,说番薯不争地,可以另行开辟土地或者少种几亩,前者不通,后者可行!东翁又提议如果收成不好,民众不用交赋税,美则美矣,了则未了。这样一来,民众便可偷工减料不种番薯,同样种别的也不用交税。所以,我认为可加一条,若经查此等钻空子懈怠者,以上皆不做数!”卜固修在书房来回踱步,侃侃而谈。

    “好!就这么办!贴告示出去!只有我明白这种番薯的栽种过程、方法,以及怎样收成更好!因此我必须要去带头的!卜相公帮我掌管县内一切,提携提携王典史!”兴儿有条不紊的又去开工了,乌进孝念他人情,第一个答应尝试,他便召集里甲保正,一家一户发下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7章 与民同乐() 
晴空万里,卜固修视察了一转各科运作,又是感叹,又是苦笑,东翁临走前对他说:你可不能进我的住宅!

    他知道东翁房里有一个美丽的小丫头,在东翁眼里,我就是这么色么?天使来临在即,东翁却跑出去指导民众了?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王柱儿,卜固修倒是不怎么担心,那厮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也不敢怎样的,拉拢乌海?没看见乌进孝已经对大人低头了?等等!东翁收服人的路子,嗯,变通也有,强势也有,面对这些人,不强势是不行的!然而纵观东翁行事方法,似乎是“仁者无敌”更接近一些!唉!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卜固修风骚的摇了摇折扇,馋嘴了,该去和焦大讨一杯酒喝去!东翁每天都给焦大这份厚爱,不公道啊!不过焦大办事确实没得说!

    这事儿能成么?兴儿站在苍茫的黄土地上,风吹起来的灰尘扑了他一身,番薯这东西他清楚,他种过,这玩意儿喜热不喜冷,此地又是北方,热带和亚热带是最适合的,温带行吗?

    答案是行的!前世在黑龙江便成功种植,怎么说呢,番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太热了不行,太冷了不行,干旱和水涝都不行!但是这个时候日光充足,算是一个好兆头了!

    “贾芸,丈量亩地的事情完了吗?回去后把登记好的文案给我看看,我还会偷空视察确实与否。还有,都按我说的方法告诉了民众没有?”兴儿询问。

    “都办妥了!”贾芸整个人都瘦了一截。

    兴儿看了心中都过意不去,但还是忍住了:“程日兴,我看这水还是小啊!你只是通了渠,没有根治彻底!”

    “卑职已经尽力了!”程日兴擦了擦汗:“大水倒是有一股,可惜隔着这地儿有一座小山,大人!卑职不是愚公,也不是精卫啊!哪能有移山填海之力!”

    兴儿到嘴的一句“难为你们了”咽在了喉咙里,没有说出来,水量不够可不行,面色变幻一阵:“我知道了,过会子跟着我去解决!”

    他走下了山坡,卷起袖子,坦然进入民众为防日晒雨淋而搭起的棚子,拉了一位管事的里甲到土地里指指点点:“我说过,每棵秧苗的距离要有一尺左右,一尺有多长你知道吧?你看看,这里的叶子埋在了土里,告诉大家,这样是不成的,得对着日光。还有,泥浆最好不要沾到叶子上。对,那个小伙子,就是这样,根就埋两寸左右,对对对!必须一排一排的栽!外面留下田畦!方便引水!”

    “他这样做,身子骨怎么受得了啊?”程日兴很是担忧,以前跟着贾政,即便是贾政老爷,也没有这样辛苦啊!太亲民了吧?

    “唉!这你就不懂了,大人对他们都这样,以后对我们还能差了吗?”贾芸做如是想:“他这秉性我们最了解了!”

    县太爷亲自操刀上阵,大家都没见过,哪个老爷不是待在衙门里享福,便有一伙人围着来看热闹,民众天生有这种心理。兴儿不满意他们落实不彻底,竟然脱了鞋子亲自示范了!这可是大新闻啊!

    “以后每村每镇的里甲保正别忘了通知,每七天必须要灌一次水,各方也有排水通道,遇到水涝了,立即排水!不要漕得太长!这施肥嘛!也是必要的!柴灰、粪尿量要大一点!谁家都不缺吧?缺的话来县衙跟我要!”兴儿还不满意呢,要是有塑料薄膜便好了!调节昼夜温差,也可以提高产量啊!

    村民们哄堂大笑,原来是县太爷是这个样子啊?还有人说他是狗官,看着不像嘛!

    直到了日落西山,那些里甲惶恐不安,忙前忙后的伺候,一村民端茶送水,故意隔着一大段距离,那油腻的东西,他不知道县太爷会不会吃:“老爷!喝杯水吧!”

    兴儿毫不犹豫的吃了,群众叹服,又有一人腼腆问道:“老爷,这番薯真的能让草民们交了税以后,还有很多盈余吗?草民吃着也就那样,恐怕卖给人也不爱吃呢!”

    “那可不一定,这东西从地底下长出来,按我的法子弄,弄得好,没有一家会饿肚子,饿了也可以吃它!卖不出去?大家别慌嘛!河南的黄河又决堤了!江南哪年没有灾?不愁拿不出去!我是你们的父母官,你们是天朝的子民,皇上派我过来,便是让农民安居乐业,民为国本,你们才是国家的根本!朝廷的根本啊!”兴儿一吹起来就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这是一个好官哪!”

    “土匪平了,赋税减了,希望哪天咱们也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