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真如周宗所言,写字的功夫已经深入骨髓?这么看来,李煜的书画功底可不是一般深厚啊!要知道现在李煜的身躯才十一岁,离他艺术成就巅峰还有三十年光景呢!

    一下子,李丛嘉都无法判断如果李煜活着,三十年后能写出如何字迹了!

    难怪他被称为历史上最有文才的帝王?名不虚传啊!

    这样看来,自己绘画水平一定也不低啊!

    正想着,周娥皇兴奋地跑了回来,手中捧着一摞旧宣纸,打开后,行书数十行,明显模仿“王羲之”字体的痕迹。

    长出口气:自己总算蒙混过关了!

    正在暗自庆幸,周娥皇忽然笑道:“父亲,煜哥哥上次和我一起画的画还没完成呢,不如我们去接着画完……”

    啥?李煜和这位大美女不是第一次相见?难道二人早就有一腿,暗生情愫?

    古代人成熟早,十一二岁已经有了男女意识,或许他们……

    李丛嘉正幻想着,耳边传来周宗的呵斥之声:“六殿下时间宝贵,天黑前还要回宫呢!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将来要辅佐明君,为国效力,哪儿还有时间和你儿戏?”

    李丛嘉看着那铺开的白色锦宣,有些苦笑:“老人家,我要着急回宫去,不如改天……”

    周宗微微摇头:“小女一番心意,不如殿下就勾一对鸳鸯,让小女慢慢着色,如何?”

    李丛嘉暗暗叫苦:鸳鸯,没见过,怎么去画,更是没有一点眉目!

    怎么办?他忽然一乐:“一笔笔描画太耽误时间了,我新近正试验一种新式画法,不如我演示给娥皇看看,也请周大人指导一下?”

    周娥皇脸色大喜,迅速把笔墨画彩准备好!

    李丛嘉心中暗笑:我就画两只小燕子应付过去得了!这个题材应时应景,想来周宗无可挑剔吧?

    他故作东张西望,然后指着远处柳树下呢喃的两只小鸟:“春草韧如丝,折柳话离别,两燕相呢喃,纸鸢飘远天。多好的春光啊,不如就此入画吧!”

    (本章完)

第24章 诗画理语动周宗() 
毛笔一握在手中,他忽然有一种得心应手之感,“刷刷”几笔皴下去,重赭色略点枯墨,勾勒出柳干,斜着从宣纸左侧边探出,虚实结合,明暗相宜。

    李丛嘉提笔略沉吟,轻蘸淡绿,略添朱色,中锋行笔,细如铁线,在纸面中渐行渐提,丝丝柳枝飘扬,寥寥数片绿叶,将画面摇曳得极其唯美。

    将笔洗净,略调重墨,侧锋行笔,平推变捻。几笔之间,活灵活现的两只小精灵诞生:

    黑黑身体,淡朱之睛,红色下颌,剪刀双尾,两只燕嘴里破笔略点上一抹,如细草沾着微泥,整个画面整洁而素美!

    看着周娥皇一副陶醉的样子,李丛嘉心头大动:不如就此向周宗挑明求女之意?

    这个想法如种子一般,借着春风在李丛嘉心底发芽,一发不可收拾,渐成一片芳草。

    他转头看向了周宗:“老人家,剩下的不如您来完成,牧童也好,纸鸢也罢,再添一丝生机更佳!”

    周宗盯着李丛嘉看了好久:“果然是真正的才子,长江赋词、太学对联、挥毫泼墨、以诗入画,一切都是原来那个李煜!没变,真没变!老天保佑,娥皇的命不错!”

    说着,他也不管李丛嘉疑惑的眼神,转向周娥皇:“你来补充完整吧!”

    周娥皇十分不习惯直接用“没骨法”作画,不过她绘画功底极深,在闲纸上轻拭几次,渐渐掌握笔墨浓淡,笔画渐渐轻灵,忽急慢缓,几笔下去,两个可爱小娃出现,牵着一缕线,远方是半面纸鸢斜掠在画面最边处!

    留白恰到好处,与燕、柳相映成趣,整个画面充满春天的趣味!

    看周娥皇放下笔,李丛嘉又提笔在手,手腕灵巧翻转间已经出现两行字:新燕啄春泥,雄垒雌啾哜。

    说着,他看向了周宗,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周宗脸色一变,盯着李丛嘉看着,似乎不认识一般。好半天,他转向周娥皇:“能看懂吗?”

    周娥皇脸色早就红如胭脂,捂着脸向后退着,都快逃回后宅了!

    周宗微微颌首:“娥皇,你接着写吧?”

    周娥皇执拗不肯,却见周宗不言语,她只好走上前,走到李丛嘉身侧,狠狠踩了他一脚。在李丛嘉龇牙咧嘴时,她挥笔用正楷欧体字写道:孩童慕东风,孤鸢羡燕嬉。

    周宗哈哈大笑:“好!好!一对小儿女,我心爽亦!”

    李丛嘉拱手就要告辞:他终于猜出周娥皇恐怕与李煜早就有亲事在身,周宗怕自己被打傻了,所以才不断试探自己呢!

    “煜哥哥,不如把上次未完成的画作画完?”

    看李丛嘉连连摆手,周宗有些奇怪地盯着他:“到了自己家里,还客气什么呢?陛下那里我去说!”

    李丛嘉怔忡一下,马上道:“周老误会!我不是不愿和娥皇共画,只是我真的有事情要忙!你也知道,家母有两家铺子,生意都不太旺,宫女们赏钱没着落,她火上大了!我这不正要找人……”

    周宗摆摆手,气愤道:“满朝上下,一身铜臭,如何治国?不摒弃这些浮夸之道,不以耕战为本,怎能复兴大唐?明日我就向陛下进本,重农罢商……”

    李丛嘉一下子就急眼了:这老头怎么忽然就激动了?如果真像他说的这样弄,恐怕南唐几年就土崩瓦解啊!

    他急忙拦住周宗话头:“周老大人但听我一言!士农工商军,如人之头脑神经、五脏六腑、肌肉骨骼、血流体液、肱股四肢,缺一不可!岂能因一而废其他?”

    周宗瞪大了眼睛:“谬论!古往今来,哪朝因商兴国?哪朝不是因豪奢而误国?黄嘴小儿,何德何能敢论士农工商军?”

    李丛嘉拍案而起:“老人家差矣!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所述者,正是治国为政之道,与年龄何干?姑且听我说来,如有不对,再请长者教我!”

    说着,他不管一脸胀红的周宗气得两手发抖,来回走着:

    “所谓士,在我朝包括读书人、官员。所谓学而优则仕,这无可厚非,却造成了其他行业人才短缺,影响了国富民强。所谓工者,制造之术也!强国必然有强大的工匠支撑!如先秦之时,铁器、铜具、战车,甚至修建了雄伟长城;再如大唐强盛之时,陌刀、亮光甲等装备的精良,保证了战无不胜。这都说明制造术的重要性!”

    周宗一拍桌子:“农为本,农为本,这都不知道吗?”

    “是的!农为本,如果说士是国家的头脑和神经,那么工就是肌肉骨骼。而农者,就是五脏六腑,正如您老人家所言,农业好坏直接决定了身体的强弱。肚子饿了要吃饭,它可不管其他的!所以农业是基础,一点都不能忽视!”

    周宗长出口气:“这不就对了吗?商人卑鄙,不讲信义,败坏风气,唯利是图,理应禁止!”

    “错了,老人家错了!商者,正如血流体液。医论说,血亏而气不足!商业不兴,有再好的头脑、内脏,都会逐渐因为营养供应不上而枯竭!相反,如果其他器官不妥,血液同样是无本之源!”

    说到这儿,已经惊呆的周娥皇终于插话了:“煜哥哥说的对!军队就是手脚,如果拳脚功夫不行,再高大的身躯、再聪明的头脑也是白搭!”

    二人一喝一答,竟然让周宗好半天哑口无言。

    他扑腾一下子坐下来,指着李丛嘉:“坐罢!你和娥皇的事情先帝活着的时候就说过,不过当玩笑罢了!后来你和娥皇多次在一起玩,也算熟悉。只是近一年来,你来的次数少了些!”

    李丛嘉摇头:“我不记得了!我只是感觉娥皇对我很重要,上次见面却没有认出,还是娥皇认得我!”

    周娥皇脸色红艳:“听说你失忆了,我也没怪你!父亲说怕你傻了,所以……”

    苦笑,两个男人苦笑着,半天无语。

    李丛嘉站起来又要走,却见周宗掏出一张纸递给他:“我这有一个田庄,你先接管着!听说你从李庄弄来不少年轻人,还在进行什么队列训练!干脆扔到城外去,别在城内折腾,让有心人说三道四!至于商业的事情,你说的有道理,但必须严格管理,容我再想想!”

    (本章完)

第25章 为收大将求人难() 
李丛嘉知道,自己与这个时代还没有完全融合,好多问题还停留在前世的观念上,属于纸上谈兵,因此也不再深询,拱手向外面走去。

    刚刚带着王国庆走出不足千米,就看到对面一骑飞奔而至,远远落马一人,正是他的贴身太监洪公公。年龄不大,二十多岁,却已经在宫中六七年之久。

    洪公公快奔几步,到了近前,弯腰欲跪,被李丛嘉制止:“说事吧?跑得这样急,有什么重要消息?”

    “听说柳一凡在狱中要自杀,被狱卒发现。他大骂不绝,说自己是冤枉的,说殿下您……”

    “说什么?别吞吞吐吐,不外乎‘不得好死’之类的,对吧?”

    看着洪公公点头,李丛嘉暗自责备自己:怎么把这个人才给忘记了呢?

    他边走边思考:刑部、枢密院、军方,自己都没有熟悉的人啊?这点事情,直接去找父皇好吗?

    正想着,远方侍卫军马军大队通过,一时间兵甲之声齐整,让沉思中的李丛嘉忽然想起一人来:神武统军、侍卫诸军都指挥使贾崇。

    可是,这位大人物在哪儿办公啊?

    那个柳一凡被折磨成什么样了?再晚上弄出来几天,别残废了!到时候就算搭救出来,恐怕对自己积怨已深!

    洪公公听了李丛嘉的想法,他微微一指侍卫亲军司:“那就是他们办公的地方,具体是哪个院子不清楚!”

    李丛嘉带着二人,转悠到侍卫亲军司门口,正看到一群兵痞子在“闹事”呢!

    已经临近傍晚,将军们早就回家,这些无事的家伙们,坐在门口闲得无聊,就捡起石子撩拨过往的妇人。一石扔过去,然后正襟危坐,待那妇人转身寻找,却根本不知石子从何而来!

    远远的,李丛嘉看到这一幕,憋不住笑,又深深为这样的侍卫军军纪而悲哀!

    王国庆见惯不怪:他在“龙翔军”水军中,见到更甚者,竟然将船上铁具拿回家熔了制锅!甚至有人把兵器都卖了,然后上报说掉江里了!

    李丛嘉听着王国庆讲着军中种种弊端,不由暗怒:看来建立一支新式作风的军队已经是当务之急。一支强大铁军,绝不是三五年就能成型的,自己就从那二十人入手,慢慢培养吧!

    毕竟自己还小,没有官职,没有封地,手下也聊聊无几,只能一步步缓缓图之!

    门口士兵看到几十人走过来,马上肃立,一幅军容严整的样子。

    洪公公上前询问,一名营指挥使模样的马军从里面走了出来,匐倒在地:“六殿下,军机重地,请恕在下不请殿下进去坐!您要找的贾将军,已经回府了!”

    三人转向,准备向贾府而去,未走多远,那名营指挥使追了上来:“六殿下,我明天休沐,正好无事。不如让我送殿下去贾将军府上。不知殿下找贾将军……”

    这名叫任环任玉贵的指挥使很有深浅,微微试探一下,再不多问。

    走了一会儿,李丛嘉笑道:“任将军可认识柳一凡?他的情况如何?”

    任环犹豫一下:“殿下,我这个人比较实在,请先恕在下冒犯之语,属下才敢说!”

    听任环缓缓讲述,李丛嘉揣测着任环话里的真假,渐渐震惊:这个柳一凡简直就是油盐不进的滚刀肉啊!他在狱中暴躁不止,问供不说,叫骂不停,这五六天都在折腾!

    “任环,你实话实说,这个柳一凡平日里在军中为人如何?”

    “不好!这家伙独来独往,喝酒不去,打架不去,别人请他去秦淮河上玩,他走到河边发现去逛花楼,把请客的那商人痛骂一顿!但此人的本事确实不错!”

    “那你认为他是刺杀我的凶手?或者说与此事有关吗?”

    “殿下,那纯粹是扯淡!估计是没办法交差了,就拿他顶缸了!要怪就怪他命不好,谁让他平日里谁也不服,接连顶撞上司呢?神卫军那些军头没事还想找理由把他撵回家呢!”

    一路走一路听任环和王国庆讲着军队中的点点滴滴:这二位仿佛不知道李丛嘉在套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会儿间,几乎把禁军六军、侍卫诸军、地方乡兵、团练的老底给抖落了一个干净。

    全都是负面传闻,听起来如同笑话的训练、如神话般的恶斗,如瞎话般的战绩、如童话般的军纪……李丛嘉的心情一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