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州广原刘家嶷,刘绍!将军,为我报仇!”说着,这个明显失血过多的士兵晕了过去。

    在这个时代,断了半支腿,就算活下去,恐怕也成了残废,再难支撑家族。

    杨延朗轻叹一声,看着身后东倒西歪、头破血流的将士和百姓,眼中满是悲哀。他和父亲接待过各方来客,深知现在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此地,杨家将因此事名震天下,也有可能因此哀鸿遍野、一蹶不振。

    如果没有汉帝的撤退命令,如果没有大唐李丛嘉的表态,恐怕杨家将就得一直血拼到底,甚至全军覆没。

    杨业满眼血丝,从城内仅存的几百幢古屋中走出,洗了把脸,向杨延朗点点头:“延玉还没有回来吗?”

    杨延朗脸色变了几下:“应该没回来吧?才两天一夜,怎么可能这么快?”

    一共近八千守军,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五千。和辽军一万五千多人的损失相比,杨家将已经是完胜。但考虑地形地势以及最开始的偷袭成果,双方实际战损比差不多三比一。

    辽军不愧是精锐,本不擅长攻坚战的他们,硬生生用寒水凝沙,架木搭桥,用一万多百姓的血汗将雁门关外的陡峭石坡铺平。同时,一架架登城车、冲车、云梯、渡濠器具、投石车渐渐丰富起来。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攻城器具俱全,辽军的手段不可谓不精彩,但是,他们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杨延朗正思考着这五十来天的激战,忽然听到远方传来哭声。他放眼向关外望去,瞬间脸色大变,情绪瞬间变得激动起来。

    (本章完)

第419章 追击遇伏雁门落() 
衣衫褴褛的百姓被绳捆索绑,一个挨着一个,缓缓前进。不时因为有人行动缓慢或者倒下而被辽人刺杀。惨嚎声渐渐响亮起来,百姓麻木的眼神中没有一丝希望的光芒。

    他们是附近县郡、村屯的普通汉人、契丹人和吐谷浑百姓,甚至还有少量的党项人。一向与世无争地生活在附近的大山之中,以打猎、耕种为生。

    可是,自从北汉、辽国双方在雁门关血战以来,这些百姓就遭殃了:辽人不断派出快马向四面八方搜索,将看到的所有百姓都抓来服劳役。堆土、抬水、砍木、制车……

    现在,已经春天来临,正午时分偶尔温度较高。那些依靠寒冰凝结的沙土堆开始酥软,许多地方变得泥泞。辽军的耐心在一点点消磨,他们终于使出了最后的手段!

    这一次百姓手中没有工具,不可能是来修复进攻器具的!那么,只剩下一种最惨的结局:当人肉垫子!

    这也是杨家将最害怕,也最不愿意面对的现实!

    如果没有百姓掺杂其间,他们可以放箭、扔擂石……但是,辽人和百姓混在一起,想大面积杀伤他们,就难上加难!除非不顾这些百姓死活……

    杨延朗脸色变得通红,咬牙切齿地骂着,却又无可奈何!

    这就是战争,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杨家将做不出这种龌龊的事情,但辽人可不会心慈手软!

    转过头,他看向了杨业:“爹,这……这可怎么办啊?快想办法……”

    已经来不及想办法了!最前面的辽军忽然持起木盾,裹胁着百姓,快步向隆起的高坡上冲来!

    杨业咬着牙:“弓箭手散射,挑辽人射杀……”

    箭枝变得稀疏,虽然大部分射在辽人身上,但难免有百姓被误伤。有的辽军更是藏在百姓身后,推着百姓当肉盾,不到一个时辰竟然爬到了高坡顶上,离城墙不足几米远!

    辽人忽然尖啸起来,一枝枝长箭如虹,将数十个犹豫不决的北汉军钉在了垛壁上!

    一个汉将急了,怒喝一起,提着一根狼牙棒冲下低坡,猛然抡动间,将几个辽人砸下高坡,他本人也被几个辽将围在中间,一时间血肉飞射!

    杨业一举金刀:“罢了,咱们与这些辽人拼了!狼烟起,江山北望……”不知不觉间,他竟然唱起了军中最流行的这首军歌。

    汉军将士呼喊着挺起刀枪,与跳上城头的辽人激斗起来。许多百姓趁机冲下城墙,躲入了城中。

    因为他们的冲击,后方支援的百姓、士兵竟然挤不上城头,一时间杨业、杨延朗等人被数千辽人困在了城头与高坡之上。

    远远的,从古屋中冲出来杨延嗣、杨延平等人,他们通红的眼睛明显睡眠不足。但此时,哪儿还顾得上这个!杨延平脾气最暴躁,提起长棍猛然撞飞了几个百姓,抽身向城上冲来。但凡在他前面挡路的,不分敌我,一棍抽飞。

    百姓也不是傻子,虽然逃命要紧,但碰到这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愣头青,还是避让的!

    因此,三人带着上千汉军重新冲上城头,截住了准备趁混乱冲进雁门关打开城门的数百辽人。枪来棍往中,这些辽人被砸成了肉酱。

    战斗从天明一直激战到天黑,整个城墙三易其主,天黑时仍然被杨业带着儿子、将士们控制在手中!

    三处高坡下血流成河,百姓、辽、汉三方的尸体几乎垒起半墙高。要是再战斗两天,恐怕辽人就不用借助沙堆高坡就能爬上来了!

    “延嗣,还有多少人能战?”杨业问得自己都没有底气了!

    “爹,不到两千人了!今天一天就损失了快两千人……百姓的数量倒多了两千人!可是,可是……城内已经没有多少军粮了!”

    “估计今天晚上延玉就能返回来,应该可以从代县借到粮食……”

    就在他憧憬之时,远远的一骑黑马从雁门险道上由南向北急驰而来,一个声音悲怆:“杨将军,杨将军,不好了……杨延玉将军被朝廷钦差扣押了,听说要解送京城治罪呢!”

    为了防止士兵和城内百姓开溜,整个雁门关两个城门都早就用石头封死。因此这个士兵不得不攀绳筐而上,一膝跪倒,抽泣不止。

    细问才知道,杨延玉代表杨家将去代县催促粮食和援军。但是,刚刚从忻州赶到的朝廷钦差,听说辽人损失快两万了,而北汉军精锐也损失殆尽,他暴怒之下,差一点当场砍了杨延玉!

    这个钦差,正是北汉皇帝刘崇最信任的大太监骆图。他极为贪婪,一向与辽国派驻在太原府的耶律柳烟关系不错。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刘崇也得到了数百匹耶律柳烟孝敬的战马,可见在中间搭线的他,能捞到多少好处!

    可是,这一切好处都让杨业在雁门关的血战给打断了!耶律柳烟被监视居住,不得随意外出,北方的商贸线路中断,再也没有人主动向他这个大太监孝敬海量钱财了,他心里岂能舒服?

    所以他三番五次想让北汉皇帝刘崇放出耶律柳烟,重新和辽人贸易——辽人从雁门关南下袭击关中,与北汉何关?况且十万辽人真的进入关中,以后这条线路上的油水肯定更足啊!

    大臣们都不是傻子,对刘崇几次想退缩、放辽人入关的想法岂能不明白来源?在范景的一番斥责下,刘崇不得不把自己最信任的这个太监骆图赶离身边。当然,为了照顾他,干脆任命他为钦差,去雁门关一带巡视辽人动向,及时报告京师!

    虽然代州刺史背后的王氏深知骆图底细,但他们也留了点心眼:现在辽人没有按着设想西去盐州、麟州等地,一直死磕雁门关,万一某天刘崇软蛋了,放辽人入关的话,代州王氏岂不成了替罪羊?

    因此,王刺史一面道尽苦水,一面大肆向骆图送礼。

    就在双方关系渐渐融洽之时,杨延玉来催粮草。这一下子,骆图急了:

    你们杨家断我财路不算,还想继续与辽人死磕几个月,这还了得?万一辽人今后真不来汉国了,或者一怒之下直接把汉国灭掉,他骆图的下半生怎么办?

    这样想着,骆图下了狠心:一定要让杨氏付出血的代价!

    (本章完)

第420章 长安明月也不圆() 
杨延玉被押解去了太原府,原定的粮草和兵马更是杳无踪迹。一时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杨家将陷入了困境之中。

    就在杨业一面苦苦支撑,一面寻求更多办法之时,城外来了一个青衣道人。

    他不知道怎么就进了城,直接找到了杨延朗。

    看着道人饱满的额头和红润的脸色,杨延朗一下子就相信了他的话!

    “您真是李平?据说您在大唐啊?怎么跋涉万水千山来到此地?”

    道人正是李丛嘉最早认识的谋士之一,也是华山隐居的陈抟老祖的得意弟子之一。他忽然出现,一下子引起了满城北汉军队的关注。

    不少上层将领都知道,杨业实际上是被大唐六殿下李煜说动了心思,才力主驻守雁门关狙辽人入关中的!近两个月血战,已经让大家吃尽了苦头!

    很多人心中不无怨恨:杨业是北汉将领,怎么会听从大唐李煜小儿的指使?而且如此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杨业究竟得到了什么好处,才会如此心甘情愿?

    民族大义、守土安邦?这些高调谁都会唱,但真正的情况如何呢?

    许多人已经开始揣测杨业还能守几天,自己一行撤退到哪儿休养生息!现在,李平忽然出现,是不是预示着雁门关战斗即将结束?

    李平盯着北方阴霾的天空,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情况既在预料之中,也出乎意料!一方面,辽人死磕雁门雄关,这是谁也没想到的!比之西进绕道千里相比,突破雁门关非常不划算,不知道辽人是怎么想的?”

    杨业一声轻叹:“恐怕我们都想错了!辽人根本就是没带多少粮食,准备冲过雁门关,一路抢掠而行!但是,我们在雁门死守,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所以才会不断抢掠周围百姓……如果所料不错,辽人的粮食也不多了……”

    李平点点头:“杨老将军猜测应该准确!正因如此,雁门关最艰难的时候即将到来!六殿下猜测汉国国内会纷扰不断,杨将军难以为继,特地派我来帮忙拖延时日……”

    “李道长,你是说六殿下既无粮草更无援军?只凭你一张嘴,就能拖延十几日?”

    李平郑重点头:“是的!城内百姓可以立即向代县、忻州等地疏散,顺便宣扬一下辽人的阴狠毒辣,宣扬一下杨家血战的情况……而剩下的一千八百多守军,需要再坚守十五日……”

    杨延平一下子跳起来:“那不可能,绝不可能!我们一千多人就算拼光了,也守不住半个月的!何况辽人无粮,势必要加快进攻步伐……”

    李平哈哈一笑:“这就是我来的目的,拖延辽人进攻脚步……我马上去辽人大营,凭我三寸不烂之舌,让他们休兵十五日……”

    杨业摇头:“虽然我知道那个李煜手下能人异士极多,但你想学张仪、诸葛孔明,游说辽将,绝不会成功的,空搭一条性命而已!”

    “要不,咱们打个赌如何?如果我李平说服了辽人,半月不进攻,你就投靠大唐;反之……”说到这儿,李平有些语滞,自己说不服辽人就是必死无疑,还有什么赌注呢?

    看众人盯着自己,他微微一乐:“如果我说服不动辽人,杨将军当初的承诺就作废,你们立即退出雁门关,绝不用你们平白无故伤亡!”

    杨业眼睛一亮,忽然又黯了下去:这个李平,根本就是在空手套白狼!他无论输赢,最多搭上一条命而已;相反,杨家却要用名声和性命来赌一把!

    李平看大家不相信自己,从怀中轻轻掏出一张黄绸:“这是大唐皇帝李景写给你们皇帝刘崇的信,有玉玺为凭。如果我输了,你们立即退出雁门关,将此物交到朝廷,相信没有人会追究你们的责任!”

    杨业脸色一亮,接过那黄绸,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内容。他看后脸色有些转暖:“李道长果真有信心劝辽人半月不动?”

    “当然!除非他们的统帅是一个傻子,否则六殿下的妙计一定成功的!”

    “噢,那个六殿下李煜想的计策?不是他手下谋臣,也不是你想到的?”

    “是的!这其实算不上妙计,只是一个分析和推演,相信只要辽人真想入主关中,一定会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如果他们的目标是你们北汉国,恐怕我会死无葬身之地!”

    杨业脸色一青:李平等于在提醒他,如果辽人杀了他,就意味着辽人突破雁门后会直逼太原府,抄了皇帝刘崇的老巢!在这种情况下,做为忠臣的杨业将何去何从?

    一咬牙,杨业看着后方:“你们那个六殿下如果真的神机妙算,为什么没想到给我们遇点粮,增点兵……”

    “谁说没想到?后半夜记得派人在西城外等候。粮食不多,足可挺半月有余。而兵吗?如果你退到忻州,会有一万多人,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