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老头子的一点点回忆,被后世称为关中战事最大转折点的“蓝武疑团”抽丝剥茧般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蓝关城内,五千辽人铁骑与城外的后周军队血战不止,将后周军渐渐逼近密林时刻,本来已经鸣金收兵撤回蓝关的耶律柳烟,忽然接到了萧天佑领军四千增援蓝关的消息。

    大喜过望的他,直接命令那个委琐的S将军,将整个蓝关城内可以调动的唐军都集中起来,随着一万辽人出城,血战周军。

    应该说,耶律柳烟虽然不是著名的辽人将领,但她对战局时机的把握没有一点错误,甚至称得上果断。

    三万周军在武关血战损失三千多,留守武关五千人,实际到达蓝关城下的不足二万人。因为辽军铁骑突袭,周军损失两三千人,守势本已经摇摇欲坠,突然间辽军全线而出,其溃势可想而知。

    八千辽人铁骑、七千多叛变的蓝关唐军蜂涌而出,追得后周军队如惊弓之鸟,四处乱跑。

    张怀德手下的五千人,哪儿经历过这种大败之局?他本来就不如药齐杀伐果断,此时更显犹豫不决。

    想退,又怕跑不过辽人铁骑?不退,面对着步、骑夹攻,他又没有可支撑的城池或者山寨!

    就在他犹豫之时,药齐带领的一万多千唐军可没有半点思考,直接就散成两部分,少数人随着张怀德,钻进了极难行走的蓝关正道,踏着泥泞一路而行,不断被辽人铁骑追上,如鲨鱼般撕咬阵形,一点点损失着有生力量。

    药齐手下大部分后周军都随着他冲向了高耸的丘陵山地,那里是经六朗关、鸡头关等地的蓝关偏道,也正是来时追击裴蕴基的路线。

    辽军在此时就显现出了山地作战不熟悉的问题。辽军总指挥官耶律柳烟派出三千铁骑咬死正道上的张怀德部,其他辽军和叛变唐军,都尾随药齐率领的后周军追了下来。

    这是一场争夺时间、争夺空间的赛跑,更是用命互搏的战斗!

    辽人占据着人和,却不占据地利!而天时,他们双方都不占据。刚刚开战六个小时,双方正好血战在蓝关、武关之间的时候,整个天气突变。

    这场天气变化,被后世军人认为是“蓝武疑团”的关键。很多人认为,正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蓝关正道再次化为泥海,才让辽人三千铁骑不敌张怀德部后周军队。

    正是这场暴雨,才让行走在蓝关偏道上的药齐行动迟缓,被辽人铁骑追上,双方才斗得筋疲力尽!

    可是随着狄少安将军的讲述,人们才知道,大家错得有多离谱!

    这场大雨确实是关键,不仅是后周、辽人血战成败的关键,更是李丛嘉带领三千铁骑在蓝田县外,突袭击增援蓝关的辽人铁骑的关键。

    这一战,情报是最关键的问题。

    李丛嘉从长安突围而出,接应的人马只有一千,而剩下的两千人马,正是从耀州迂回长安西侧的兴唐军李潮部。

    李潮,这位曾经担任坊州副都指挥使的年轻人,因其博学多才加上对战局独特见解,被李丛嘉收在了旗下,并委以重任。

    他及手下的士兵被李丛嘉带到长安城,准备和李守贞手下大将周光逊、谋臣田壮等人配合守住长安城。却不想长安城中及时传递来的消息,让李丛嘉根本没时间带士兵入城,他只带了李潮几人化妆成商队,悄悄进了长安。

    接下来李潮受伤昏迷,长安城剧变,李丛嘉带少数人突出西南。

    这一切的支撑点,都是准确而详实的情报。

    蓝武古道要被辽人占领,他们准备借此南出关中袭击荆州取粮!水丘竽涛领导的情报部门一个消息,让准备呆在长安城收拾残局的李丛嘉再也坐不住了,他亲自到了蓝田县!

    (本章完)

第533章 蓝山古道变通途() 
暴雨倾盆而下,整个蓝田县全都泡在没膝深的水中。本来地势就低,加上南侧的秦岭山畔和长安古城的夹压之势,让蓝田县的水越来越多。

    密林中的李丛嘉此时一筹莫展,完全没有后世传说中那样“弹笑间,敌人灰飞烟灭”的潇洒,更没有“每逢大事有定力”的冷静。

    他看着身侧的水丘竽涛,看着跟随自己的数名将军,眼睛中几乎都是犹豫。

    三千骑军,几乎是兴唐军在鄜州、坊州、耀州和丹州一线所用的骑军精锐。这些人的战斗力,每一个都不弱于辽军,除了在配合和骑术上略微生疏一点,其他都算得上骑军当中的精悍之卒。

    难道自己要把他们牺牲在蓝关这个小地方?

    “不能犹豫,我们得到的消息是,辽人准备在武关道上投下一万五千兵马,先期一万人已经到达,现在正出关追击周军,可以说蓝关现在没有多少……”水丘竽涛的情报是准确的,但在李丛嘉看来,这些还不足以让自己带着三千心腹铁骑袭击五千人的辽军增援!

    “还有,前面的蓝河谷,本身地势低,如果辽人不熟悉地形,把他们引进去……”

    那片山谷平时看不出高低,但在此时,却成了一片汪洋,周围的暴雨从山坡上涌下来,汇在这里,化成灞水的一个小支流。

    山溪在平时是一种美景,但在此时就显得十分凶险,尤其是汇聚到低处的水流,一个不小心就会要人命!

    李丛嘉的决心,最终是贯融道长帮助下的!他匆匆赶来时,大雨正急,老道人全身是水,道冠已经不知道掉到哪儿去了,看上去如落汤鸡一般。

    “李煜,不能再犹豫!我刚从长安而来,现在李守贞虽然病倒,但已经醒过来了,他在悄悄召见大臣……他还没有死心!万一他想夺权,辽人再趁机攻城……六殿下,你必须做出决定,是回长安城整顿军队,还是夺回武关道……”

    李丛嘉盯着这位一直在帮助水丘竽涛的老道人,微微一揖:“老人家,多谢你这一年来对涛儿的帮助。可是,三千人的性命……”

    “慈不掌兵!李煜,想想天下的命,三千人的命,哪儿个多,哪个少,算不清吗?平定天下,死人越多,时间越短,如果你等辽人占据关中,或者后周军入关,三方混战,死得人会少吗?再说,辽人一旦打通武关通道,退可入荆襄之地……就算他们不去荆襄,也可以到那里抢夺粮食……”

    李丛嘉心头猛然一震:荆襄之地的重要性他再清楚不过了!那里是自己趁后周内乱之机夺下的,一旦失去,恐怕自己就要在关中与辽人、后周血战到底,成功的机率下降一半不止!

    荆襄之地绝不能丢,绝不能让辽人占据荆襄通道!

    他咬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

    带领五千增援队伍的是辽人副元帅萧天佑。他是一个典型的契丹人性格:一往无前而无悔,敢爱敢恨,不计较不算计,凭着聪明的头脑,在塞北草原渐渐崛起,成为一方霸主。此次进入关中,他在九个副元帅之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肖斡和萧天佐。

    现在,他提出的打通蓝关、武关通道去荆襄取粮计划,完全得到了肖斡的认可。尤其是长安城被李丛嘉小儿占据,兴唐军和长安唐军合流的情况下,这一计划更是得到了一向不服气他的萧天佐的认同。

    萧天佑亲自挂帅,耶律柳烟亲自坐镇蓝关的计划开始实施,并从一开始就取得了良好效果,让带军走在前面的萧天佑心情大好!

    暴雨从他一出营寨就开始下起来,让道路越来越泥泞。前方的云朵压在山脚下,树梢顶似乎都在冒水,每行一步,都如同马匹在水中游泳一般。

    身后辽军开始抱怨怒骂,甚至有几名将官挤到身侧请命,要求在一个高处避雨。可是萧天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蓝关正在和周军开战,现在战果如何还不清楚,早一点到达蓝关,就能确保战胜周军。如果因为大雨耽误,周人逃回武关,或者守关的唐军逃走,一切都变得不像想像中那般美妙了!

    辽军冒雨急行,虽然速度不快,也用不上三个时辰就能到达蓝关。可是,前面竟然出现了山匪。

    这该死的天头,十几米外看不见人影,居然有山匪准确地找上自己?萧天佑觉得,这些人要么疯了,要么就是碰巧撞上来的!

    刀光剑影中,四五个骑士和马匹摔倒,而对方不知道伤亡情况如何,却没有留下一具尸体!

    许多辽将趁机又建议停兵不前,又被萧天佑拒绝。

    在他看来,整个长安城周围,都是辽人天下,抵抗力量早就清除一空,哪儿还会有什么人能对自己这五千铁骑造成威胁!

    怀着小心为上的策略,他退入到了队伍中间,拉成两条直线的队伍开始变成四队,并渐渐密集起来。

    前方又有骑军遇袭,这一次,萧天佑手下的辽骑不辱使命,成功杀死一人。看到那具明显是周军装束的汉子全身湿透,萧天佑的脸色瞬间阴沉。

    本来已经慢下来的行军速度,在他急速斥令下明显加快。四队开始变成六队、八队……渐渐失去阵型的辽军急速奔腾在这平阔的原野上。偶尔有人消失在水中,也丝毫没能影响萧天佑增援蓝关的决心。

    此时前方的密林中,李丛嘉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萧天佑知道这一点,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着急向前冲。

    雨更大,风更急,山林呼啸,水花飞溅,地面上的泥泞让马匹不时摔倒。

    奔跑的辽军铁骑没有发觉,他们马上的水越来越深,渐渐到了马的膝盖,马匹的速度渐渐缓了下来。

    “还有十里就到了蓝关,不用停,进了关内休息!”

    一个个传令兵奔跑在辽人纵队间,传递着命令。

    忽然,前方黑暗的天空中一道闪电划过,借着这道闪电,所有辽人铁骑心头一凛:有一支军队出现在了前方高耸的山坡上!

    这是一个无名的山坡,后世却被命名为:希望岭。

    可在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希望是辽人的希望还是兴唐军的希望?

    (本章完)

第534章 初次相见青泥关() 
希望岭上,李丛嘉看着右侧林立的树桩,看着自己面前横七竖八排列的数千根乱树,不由冷笑。

    想把辽人逼近右侧的蓝河谷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敌之所望,吾之不想。这是人之常情:敌人越想你干什么,你越不应该去干!

    用到现在的战斗之中,辽军将领萧天佑的心中,就有两点:第一,面前的军队无论是周军还是唐军,亦或其他什么军队,他们阻止自己增援蓝关,说明蓝关的战斗处在关键时刻,不容有失!越是阻挡,自己越要突破!

    第二,对方希望自己走左侧,显然左侧应该有问题。而中间太多的巨树阻挡,根本不太可能短时间内突破。右侧虽然树桩林立,但对于骑术精湛的辽军来说,不过多耽误一点时间而已!

    马鞭右指,整个队伍直接向右侧山谷冲了进来!

    马匹撞在树桩上的声音听起来十分不明显,但摔倒一片片的黑影,让后面的萧天佑还是心疼得一抽一抽的!

    要不是赶时间打通蓝、武通道,他何必在这么大雨天前进?何必将契丹勇士置身于如此险地?

    可是,再让他选择一次,他依然会冒雨前行,依然是选择右侧!

    前军终于都冲进了那片看不见尽头的黑暗,而萧天佑终于来到了这片谷地里。直到自己深入进来,他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这是一片林地不假,但更是一片沼泽地!

    平时树林茂密显不出地势低洼,但此时暴雨倾盆,此地聚集了大量雨水,显得十分泥泞难行,更让马匹躲闪树桩显得吃力极了!

    他的头终于看向了左侧的“希望岭”。此时山坡上那不足一千人的马队正在干什么?他们会放箭吗?他们会冲下来博杀吗?

    萧天佑并不害怕他们放箭,不害怕他们冲过来拼命:天时地利对双方是等同的,他不相信辽人铁骑会害怕那些骑马的士兵,无论他们是谁,都不可能精悍过自己手下铁骑!

    可是风萧萧、雨淋淋,除了雷声和马匹冲撞在树桩上的声音,根本没有其他声音!

    一向自信的萧天佑忽然心头有些发寒:他全身寒毛直立,冷汗瞬间涌了上来,弥漫了双眼!

    不对,哪儿里不对?

    那些人究竟是谁?怎么会有骑军?周军,不可能!蓝关的唐军?更不可能!

    那么他们是谁?是秦岭里的盗匪?是京兆府的溃军?还是周围……猛然间他脑海中出现一匹匹冲出长安城的身影!

    不会是兴唐军李煜的手下吧?

    这个猜测让他浑身不安起来。不过他很快让自己镇定:不可能的!辽人对长安城周围各县掌控力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