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严知祥还拿出一张纸,说是杜公拓妻子,杜濛的母亲现在吴国的太夫人的信,信上说是先王创业艰难,但不幸早逝,次子杜渭应立为新主,望众将不要辜负杜氏厚遇。张敦美一看众人的表情知道他现在取代杜氏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只好同意立杜渭为新的吴王。

    杜渭成为新的吴王,接下来就是张敦美与徐颢进行权力的分享。张敦美委任徐颢为浙西观察使,负责镇守润州。就在任命发出去之后,严知祥赶忙找到徐颢,对他说如果他舍弃牙兵而出任外藩,张敦美就一定会把杀死君王的罪名归在他的身上。

    徐颢一听大惊失色,问严知祥说:“既然这样,怎么办?”严知祥说:“张敦美刚愎自用而又不明事理,如果您能够听从我的建议,请让我为您想办法。”于是严知祥前去见张敦美说:“您将徐颢调到外地,人们都说您想要夺他的兵权并把他杀死,很多人这样说那是可怕的。”张敦美说:“这是徐颢自己想去,不是我的意思。任命已经发出,应该怎么办?”严知祥说:“阻止他很容易。”

    第二天,严知祥邀张敦美及和他一同拜访徐颢,严知祥瞪着眼睛责问徐颢说:“古人不忘记一顿饭的恩德,何况您是杜氏的老将!现在幼主初立,正是多事的时候,却求自己安适到外地去,能这样吗?”徐颢谢罪说:“如果您们宽容,徐颢我哪里敢自己独断独行!”因此,徐温没有前往润州。

    几天之后当张敦美知道严知祥是暗地里依附徐颢,给他演了一出戏之后,气氛难当,就在夜里派遣强盗前去刺杀严知祥。强盗来到严知祥的书房,严知祥知道自己逃不掉,就请求强盗允许他写文书向府主杜渭辞别。

    此时强盗拿刀对着他,严知祥挥笔疾书没有惧色。而这个强盗能识字,见他言辞意旨忠诚雄壮,说:“您是年高有德的人,我不忍心杀您。”抢劫他的财物回去复命,说:“没有抓到严知祥。”张敦美勃然大怒说:“我想要得到严知祥的首级,要财物做什么!”就这样严知祥靠着自己的临危不惧而化解一场危机。

    随后,徐颢与严知祥商量杀死张颢。他们二人买通了张敦美手下的一个将军,随后严知祥去王府之内取得杜公拓的印信,以杜渭的名义把张敦美叫到王宫之中,等张敦美到了,瞬间四周杀出数十个刀斧手,张敦美猝不及防,而后面徐颢收买的那个将领又切断了张敦美的退路,最终张敦美被杀。张敦美死后,杜渭任命徐温为左、右牙都指挥使,军府事务都取决于他,任命严知祥为扬州司马。

    (本章完)

第46章() 
南方吴国发生政变,杜公拓死了,朱万荣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南方的压力减轻了,他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对付北方。他打听到现在吴国主政的是徐颢,心想此人以前自己在与杜公拓交往的过程中不显山不露水的,看来不是他的威胁。

    其实选择张敦美与徐颢,是杜公拓的精心安排,为了镇守四方,杜公拓派了一批和他征战天下的人去担任各地的镇守将军,而这些人有资历又有实力,难免将来是他儿子的威胁,因此杜公拓选择张敦美与徐颢两个人来掌握牙军,辅佐他的儿子。

    这两个人资历浅,因此只能老老实实辅佐他的儿子,但是杜公拓没想到最终是他们发动政变,不过有一点杜公拓想对了,张敦美与徐颢因为自己资历浅,而不得不尊奉杜渭为王,而不是取而代之。

    虽然杜渭是王,但是这大事小事就全是徐颢说了算了。不过面子上有些东西还需要做足,对杜公拓留下来的老臣,徐颢表现出无比尊敬的态度。如此一帮老臣就对徐颢的印象还不错。

    朱万荣一看南边的威胁暂时消除,就加紧征调训练兵马,准备解决其他割据军阀,尤其是他的心腹大患,河东的虞昌勖。河东不灭,朱万荣便寝食难安,因此他派人密切注视着河东,河东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给他。

    朱万荣取代大雍坐镇中原,但是大雍时期的四方来朝却成了远去的梦境。如今北方突勒的兴起,控制着西域属国,而因为李文通的阻隔,大魏与陇右和朔方的联系也不畅。南方也是因为各割据政权的存在,与外界的联系也被阻遏。

    而此时的大乾,倒是热闹多了,虽然比起当年的大雍,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总算还是有四方来朝的景象,西域各国,泰卢,新济会派使节祝贺大乾皇帝的生日。

    通过与新济国和百罗国的战争,大乾发了一笔横财,尤其是新济国这么百多年以来的积攒的财富全部被郝连矅打包带走,这些财富一部分被郝连旻送给各部贵族,大部分则是归入国库。如今郝连旻过生日,各国派遣使臣,郝连旻终于可以阔绰一把,赏赐了使者不少宝物。

    这其中,泰卢国派来的使节是礼部参判李殷傅,此人是泰卢国的有名的儒士和文豪,这一次派他来也是给泰卢国争取一点面子,毕竟泰卢国不可能与大乾武斗,但是偶尔文斗一下,也算是一种娱乐。

    既然泰卢国派来了一个鸿儒和文豪,大乾自然不能落后,不然李殷傅时不时子曰诗云一下,动不动来一个上联,大乾没人能够应对也是有损大乾的面子。这件事情自然落在了韩若冰和鞠文嘉身上,毕竟大模翰一般不随郝连旻四时捺钵,而是在永兴府处理日常的海东人与汉人的事物。

    说起来大乾群臣之中,要是真找出一个来与李殷傅较量一下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突勒大臣不用说了,有时候连话都插不上,韩若冰虽然也读过不少书,但是这子曰诗云以及吟诗作对也不是他的长处,鞠文嘉来自西域,书是读的不少,但是自认为也是比不上李殷傅的。

    还好此时韩若冰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是海东国的王族后裔乌永昌的族人乌仁贞。这是一个从小饱读诗书,文学素养很高的人。不过此时他并不在捺钵之中,因为他此时担任的是林牙,也就是负责一些书籍的编纂,因此此时人身在永兴府。韩若冰想起此人之后,立刻派人去永兴府,还好此时捺钵距离永兴府不远,连忙把乌仁贞叫了过来。

    说起此时的海东人,他们的国家被突勒所灭,但是郝连旻对于海东故地,还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对于原海东国的故地还是任用海东国人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并且还废除了一些原来海东国的苛捐杂税。

    不过在海东国灭亡之后,一些海东贵族还是会想着光复国家,因此发动了几次叛乱,不过都被郝连旻派兵镇压下去。随着东路镇抚司的设立,突勒在海东国故地部署了兵马,同时又招募当地的海东人组成军队。

    招募当地人为军镇守当地,可以缓解当地人的反抗情绪,而且海东人骁勇善战,战斗力很强,几次打败当年王芳远的父亲对海东国故地发动的战争。不过现在在海东国故地,还是有一群人不服突勒统治,他们聚集在山林之中,时不时的袭扰大乾的军队,不过自从拿下平壤城,将其改制为东宁州之后,情况好多了,因为这等于在他们背后按了一个钉子。

    虽说还有反抗,但是不少海东人,像大模翰,乌永昌这样的人进入大乾的朝廷任职,乌永昌掌管渤海军,原来海东国的宰相大模翰继续担任大乾的宰相,处理政务,而乌仁贞则是因其文学之上的才能当了林牙。

    乌仁贞到了捺钵之后,郝连旻就让他陪宴。宴会之上李殷傅还是子曰诗云,不过这正好也是乌仁贞的强项,他是海东王族,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海东国自建立之后不断效法中原,而到了乌仁贞这一代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的光阴,乌仁贞又是博览群书,而且文学素养不错,因此和李殷傅正好是棋逢对手,针尖对麦芒。

    只见到两人在宴会之上你一句我一句,先是谈论儒学,后来谈论诗歌,你来我往,李殷傅最后一点好处没没有弄到。郝连旻坐在大帐之中,看着这场辩论,微微一笑,总算大乾在这次文斗之中扳回一局,要不然还真让王芳远看笑话。武斗大乾可以,文斗大乾也要可以。

    等李殷傅走后,郝连旻大大嘉奖了乌仁贞,提拔他为正议大夫,知制诰。原本大乾并没有这样的官职,如今让乌仁贞担任,让乌仁贞专门起草诏书。其实韩若冰和郝连旻还有自己更深层的想法,他们觉得林牙院之中的官员虽然都是突勒的大学者,但是他们觉得还需要更多来自汉人与海东人的文学之士参与,因此重用乌仁贞也是一个信号。

    (本章完)

第47章() 
乌仁贞当了知制诰,专门负责起草诏书,还有负责起草大乾给各西域属国以及泰卢,中原的国书。这些政权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与大乾往来的官方文书多是骈文,而以前大乾给他们的国书多是散文,有时还有口语,郝连旻也觉得这个也有损形象,因此让乌仁贞负责起草国书。

    乌仁贞行文有他固有的特点,虽是骈文,但是却没有中原王朝骈文那种刻意去求文字的精炼,反而十分朴素平实,这也是郝连旻喜欢的,毕竟他觉得刻意去求文字精炼无非是文字游戏。文要通义,尤其是他给一些臣民的诏书,还是以散文和白话为主,这是因为他认为朝廷的命令传达四方要让百姓能够听得懂。

    不过身处中原的朱万荣,当有大乾来使递上郝连旻给他的书信之后,却是吃了一惊,因为这封国书是用骈文所写,水平之高让不少大魏的翰林学士都赞叹,心想夷狄之中也会有如此的文学之士吗?对突勒不禁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

    此时南方有一个消息传来楚王****锋打败了割据澧、朗二州的军阀,夺取了二州的控制权。虽说此二州不是被大魏直接得到,但是原本这个军阀是听命于杜公拓,而现在淮南经过杜渥被杀这一场变故,自顾不暇,****锋有机可乘夺取二州,而****锋对大魏称臣,而已淮南作对,因此对于朱万荣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朱万荣现在坐镇中原,将天下诸侯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割据关中的李文通是一个自守之贼,割据蜀地的王佶现在因为李文通割据关中,成为他的目标,反而威胁不到大魏。淮南经历杜公拓,杜渥之死的变故,需要稳定内部。其余诸侯都对他称臣,现在唯一的威胁就是河东的虞昌勖。

    但是要解决虞昌勖,现在朱万荣觉得现在还不是时机,虞昌勖和他父亲一样善于调兵遣将,手下一批猛将,实力不弱。原本他打算让突勒攻打他的背后,他好乘机挥师攻打河东,但是郝连旻也不是吃素的,朱万荣几次派人来说共灭河东,但是郝连旻就是不答应,也不出兵。

    郝连旻不傻,他知道朱万荣是想让虞昌勖的部队与郝连旻大战,他好做渔翁。不过郝连旻自己想做渔翁,因此他不会答应朱万荣,哪怕朱万荣许诺给他更多的好处,也不会打动郝连旻。

    其实郝连旻曾经找过韩若冰问过一个问题,他问韩若冰说:“大雍亡,天下群雄并起,朕欲并诸侯而安天下,卿为计将安出?”

    韩若冰回答说:“当今天下群雄逐鹿,陛下欲安天下,怎奈帑藏空虚,国用不足。又加连年战争,百姓困苦。如今之计当休养生息,保境安民,外交中原,内抚诸部,以待时机。”

    郝连旻听完韩若冰所言,问到:“卿之时机,所谓何事?”

    韩若冰回答道:“如今天下纷争,三五十年内,恐难平息,不如离间天下诸侯,使其互相攻伐,而我大乾却可休养生息,不动兵戈。不须二三十年,国用足以,而那时,天下诸侯已疲弊不堪,此时乃我大乾可乘之时机。”

    就在这一次对话之后,郝连旻与韩若冰定了一条计策,远交近攻,就是联合距离大乾远的政权攻打离大乾进的。虞昌勖,刘仁光离大乾最近,现在是郝连旻要夺取的,而中原现在离郝连旻远,是郝连旻要消灭的。不过如果可以借助中原的力量削弱他们,大乾就是事倍功半了,因此郝连旻才不会听从朱万荣而出兵。

    这就是郝连旻打的算盘,大乾要借力打力,而不是被人借力打力。韩若冰之所以要写信去跟刘仁光讲和,无非是稳住他,虽然此时此刻幽州已经被郝连旻和韩若冰记入他们的规划之中,但是现在还不是时机,况且韩若冰知道总会有人要找刘仁光的麻烦。

    对于中原,郝连旻也是联合中原,但是绝不做中原的打手,而是想要朱万荣与虞昌勖拼一个你死我活,他也好火中取栗。郝连旻心中的算盘朱万荣也能估计的到,毕竟朱万荣也是一代枭雄,如果换作是他在郝连旻这个位置,他也一定会是这么选择,因此朱万荣也只有想想开出什么价码可以让郝连旻接受而出兵。

    朱万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