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知道突勒与泰卢联军进攻新济的时候,他便自告奋勇想去参军,可惜最终因为年纪太小,没能如愿。后来突勒攻破新济首都,新济对突勒称臣,朴鹏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想要为将的愿望更加强烈。

    有这么一个少年英才的儿子,朴昌南自然非常得意,后来朴昌南被任命为礼部令,朴鹏知也就随着朴昌南来到新济首都金城。不过此时的金城如同大雍的首都京兆府一样,已经残破不堪,没了当年的豪华。

    现在朴昌南要代表新济国出使大乾,朴鹏知想要随同父亲一起去,但是他父亲没有同意。朴昌南来到大乾,面见皇帝,新济国国库早已经被大乾搬空,因此也没什么珍宝可以获得郝连峻的欢心,于是故技重演,献了两个绝色美女,在新济国可是国色天香。

    郝连峻一看到这两个美女,眼光一下子被她们吸引,最终他把这两个美女留了下来,没有向他父亲一样退回。这两个女孩出身在新济也不算低,也是真品贵族之女,一个是昔氏,一个是朴氏,她们从小琴棋书画,郝连峻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后宫之中,郝连峻封她们二人为才人。

    宇文皇后对新纳入后宫的两个才人,体现了皇后的大度,给她们安排了住处,不过因为大乾大突勒国皇帝是四时捺钵,不是所有的妃嫔都能随侍在侧,郝连峻其实也不是一个好色之徒,他接受两个女孩就是想稳住新济,因为他不想半岛出事,影响他进军中原。

    与郝连旻不同,郝连峻此时后宫之中已经越来越拥挤。原本郝连旻时期,在突勒的后宫服务的是一承应小底,笔砚小底,寝殿小底,佛殿小底,司藏小底,习马小底,鹰坊小底,汤药小底,尚饮小底,盥漱小底,尚膳小底,尚衣小底和裁造小底。

    后来安平公主嫁到泰卢国之后,给郝连旻进献了几个能干的泰卢国宦官,这是大乾有宦官的开始。宦官作为阉割过的男人,在后宫服务可以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洁。

    郝连峻的后果妃嫔要比郝连旻多,因此保持皇室血统纯洁的问题也比郝连旻严峻,这个情况被新济国知道了,因此这一次朴昌南给郝连峻两个美女的同时,也贡献了一些宦官。

    此时大乾皇宫宫廷之中这种特殊的人物出现的越来越多,而且郝连峻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后宫的确需要这些人,只不过这些人需要手术,大乾现在条件不成熟,因此就需要泰卢与新济国进献。

    安平公主献宦官,可能就是发现一两个比较得力的奴才,因此把他们献给郝连旻,算作孝心。但是新济国则是因为,他要表现出自己的忠诚,同时也希望这些离皇帝最近的人可以带回来什么情报。

    (本章完)

第60章() 
郝连峻继承皇帝之位,新济国与泰卢接连讨好郝连峻。郝连峻知道那是他们惧怕大乾大突勒国的实力。

    郝连峻把泰卢国割让的土地交给昔庾信,昔庾信上表说请求在这些土地上设立州县,郝连峻同意了,又设立了安边州,同时任命昔庾信为安东军节度使,管理东宁与安边两州。

    这些地盘曾经长期属于新济国控制之下,现在让昔庾信去管理是再适合不过了。昔庾信还是老办法,屯垦,修城池。

    昔庾信知道王芳远对他的忌惮,因此他约束部下不得踏入泰卢的国土,与泰卢国边界守将通信,表明自己是奉旨守边,不会侵扰泰卢的国土。

    王芳远看到昔庾信给泰卢国边将写的信之后,也让边将回信给昔庾信说,泰卢国愿意一直侍奉大乾,做大乾的臣子,希望两国修好,永罢刀兵。

    昔庾信看到这封信之后,为了表示友好,奏请在边界设立榷场,与泰卢国贸易,郝连峻批复同意。于是在大乾与泰卢的边界之上,两国开始做起了生意。

    双方互通有无,是增加交流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增加友谊的举措,也可以从中收取税负为国家增加收入,可谓是一举多得。在设立的榷场之上,来自大乾的毛皮,貂裘,和各种肉干,乳制品与来自泰卢的人参,玉石,绸缎等成为热销的商品。

    榷场的设立,让王芳郁又有了一个好去处,他经常跑去榷场,看两国的商人在那里交易,把这种交易的场景通过他的画笔画下来。而且因为开了榷场,就有合法进入大乾的途径,因此王芳远再也不用担心被抓了,他也弄了进入大乾的凭证,来到了平壤城,走进他最喜欢的酒肆之中喝酒。

    平壤城经过昔庾信的建设,已经是一个热闹和繁华的城市,而且在平壤城,昔庾信遍植柳树,王芳郁看到之后,不由得讴歌平壤“紫陌春风细雨过,轻尘不动柳丝斜”的景象。

    平壤城的居民大部分是从百罗,新济国被强制迁徙过来的,昔庾信把他们安置在这里,使得他们又有了重新生活的希望。故乡既然很难回去,只能把他乡做故乡。

    其实人还是思念故乡的,但是大乾与百罗,新济之间夹着泰卢,三国又老有战事发生,现在在平壤城至少有太平日子,而且不少人是一家都被迁到大乾,估计回去了,他们的土地也已经被贵族们占据了。

    而因为王芳远早已迁移了百姓,安边州以及新得到的南部是一座又一座的空城,昔庾信对此一是采取鼓励迁徙的方式,只要愿意迁徙,就会有田地,而是把他属下的军队开去屯田,还有就是收纳从泰卢,新济,百罗,已经中原等逃亡到这里的流民。

    军屯是一个解决军队供给问题的好办法,而且是不需要国家花钱的办法,地是现成的,只要种就可以了。昔庾信在安边州与边境屯田,如此解决他的万余人马的军粮供应。

    王芳远对王芳郁时不时的消失已经习以为常,就连王芳郁的夫人也已经见怪不怪,懒得说他。反正每一次王芳郁回来,总能带回一些有趣的物品,或者说有趣的故事,王芳远也靠他可以了解大乾更多的情况。

    而郝连峻在接见完两国的使臣之后,也开始他作为大乾大突勒国皇帝的日常工作生活。郝连峻是勤于政事,每天都要召见宰执大臣商量政务,不过同时他也没忘了游猎,一来锻炼身体,二来围捕猎物,也是军事训练的一种方法。

    而郝连熙,郝连峻觉得有些对不起自己的哥哥,按道理哥哥是长子应该即位,现在他却捷足先登,因此他给了哥哥许多的赏赐,也让哥哥参与政务,作为他的帮手。

    在新济与泰卢争相讨好大乾的同时,位于江南的明汉宏也派来使者,不过他是以中原的大魏的藩屏的身份,随着大魏使者来的。

    明汉宏地处东南,身边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就是杜氏的吴国,不过现在应该说成是徐颢控制的吴国。为了对抗这个强大的敌人,明汉宏对中原的大魏是朝贡不断,为此朱万荣加封明汉宏为吴王。

    明汉宏当了吴王,而杜渭也是吴王,东南地区出现了两个吴王。不过两个吴王之间实力差异不小,就在新济与泰卢相继去大乾表忠心的时候,明汉宏却在发兵攻打湖州。

    明汉宏打湖州是因为湖州刺史于澧是一个残暴不堪的人,他曾经问身边的官员说,他要把湖州的百姓都杀了。那官员一听,立刻问到如果把百姓都杀了,赋税由谁出?于澧听了这句话之后打消了杀百姓的主意。

    不过他还是举起了屠刀,于澧在湖州把百姓集合起来为兵,其中一些百姓对此有怨言,他就把他们集合起来,说是要给犒赏,可是这些人一来,就被于澧尽数屠杀。

    于澧还经常派人去明汉宏的地盘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汉宏终于忍无可忍,发兵攻打他。于澧一看明汉宏发兵,就相杜渭求救,结果徐颢援兵还没有派出,于澧手下的人已经打开湖州城门投降明汉宏,明汉宏军队就进入湖州,把于澧当着百姓的面杀了。恨于澧入骨的百姓争相去刮于澧尸体上的肉,不一会儿,于澧就成了骨架。

    明汉宏拿下湖州,徐颢知道之后,取消了派兵去湖州的计划。徐颢不想打仗,他只想平平安安过日子,一点一点掌握吴国的最高权力做一个无冕之王。战争失败,对他而言是沉重打击,因此不打仗是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

    徐颢现在是多么希望吴国可以太太平平,这样他就有时间一步一步消除反对他的人,一步一步获取不受限制的最高权力,做一个不受限制的无冕之王。因此他必须有自己的根据地。

    他让杜渭任命自己为升州刺史,升州就是金陵,曾经南朝的首都,也是虎踞龙盘之地,当年南北对峙,南朝诸政权以金陵为首都,后来北朝灭了南朝,把金陵城毁弃,大雍时代,也没有复置。不过杜公拓开始将金陵城逐步修复,而徐颢更是看重金陵城,化为升州,以自己为此时,在金陵城训练水军。

    (本章完)

第61章() 
明汉宏拿下了湖州,又把自己的地盘扩大了。不过明汉宏在外打仗的同时,还在自己的首府杭州在修建堤坝。

    杭州靠近钱塘江,每年都会有大潮,于是明汉宏动员大批劳力,修筑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他让人用木桩把装满石块的巨大石笼固定在江边,以形成坚固的海堤。这样保护了江边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并且由于石塘具有蓄水作用,使得江边农田得获灌溉之利。

    这条捍海古塘,长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丈,费时两个多月,耗资十万九千四百四十缗,近一亿一千钱才修建完成。

    此外,明汉宏还设置撩湖军,开浚钱塘湖,与运河相通。撩湖军专门负责浚湖、筑堤、疏浚河浦,使得周边的农田得享灌溉之利。

    明汉宏很重视这项工作,因为他深知农业是他立国之本,而水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他动用士兵来修建水利,正是为了将来的长远发展。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这是谁都懂得,如果不能让百姓吃饱饭,那么这个政权必不长久,因此郝连峻继承郝连旻的策略,继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一年各地上报数据,大乾有了可喜的变化,牛羊倍增,人口也增加不少,正有诸步恢复至当年北胡强盛之时之势。

    不过这也是一个乱世,乱世之中战争也是不可避免,可能还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百姓想要过和平的日子,恐怕也只能等天下一统了。否则就会有战事的发生。

    就在明汉宏攻打湖州的时候,也是新济国与泰卢国争相讨好大乾的时候,百罗国王甄福信却发兵攻打泰卢国的锦山郡。自上一次百罗国被大乾和泰卢国合兵攻打之后,甄福信就一直想着复仇,找大乾是不可能了,只能找泰卢。

    而此时原本是甄福信辖下的锦山郡却背叛甄福信,投靠了王芳远。甄福信怎么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他立刻带兵三万去攻打锦山郡。

    而王芳远自然也不能任由锦山郡被甄福信夺回。锦山郡是位于甄福信的后方,如果他归属泰卢,泰卢就可以夹击甄福信。因此王芳远派王守卿带兵五万百罗的黄山郡。

    甄福信从来就没有把王芳远放在眼里,他知道王芳远的父亲是一员沙场老将,而王芳远不过是愣头青,王守卿虽然是老将,但是甄福信自认为自己能胜过他。

    他这一次发兵锦山郡,其实一来是打击叛逆,二来他想让泰卢军队出来,他好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甄福信派兵包围了锦山郡,自然不过一个月,锦山郡就被攻破,而此时,王守卿的军队也已经包围黄山郡。

    王芳远得知锦山郡被甄福信拿了回来,就下令王守卿加紧攻城,而此时白玄庆和崔弼都劝王芳远撤兵,王芳远不听,他想的是必须要捞取点什么东西,不然就白白损失锦山郡。

    可是他忘了甄福信的军队没有伤过什么元气,与新济国不同,新济国精锐之师尽亡与大乾与泰卢之手,而百罗国没有。

    因此当甄福信解决锦山郡的问题之后,率军队北上,与他之前已经秘密派出的两万军队会合,一共也是五万人。

    甄福信来到前线,没有急着发动进攻,而是观察敌军,等待时机。王守卿也是沙场老将,知道甄福信军队远道而来,现在不会主动进攻,而是要等到他的军队筋疲力尽之时才会发动进攻。

    甄福信作为百罗国王亲自率领部队来到前线,王芳远作为泰卢王却呆在铁原京,陪伴安平公主,还有自己新娶的两个嫔妃。

    此时王守卿也在前线上奏王芳远说黄山郡一时半会攻不下来,恳请撤兵。王芳远看到奏疏,直接驳了王守卿的奏请。

    王芳远刚刚割地给大乾,需要南扩以弥补损失,也堵上国内对割地有异议人的口,毕竟失地于北,夺地于南,王芳远也不算吃亏。

    王守卿得知王芳远驳了他的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