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百姓大部分记得的是大雍末年的天下大乱。这场大乱延续到现在,还要继续延续下去。

    张继元一直梦想大雍复国那一天,他是大雍的忠仆,他把复兴大雍的希望放在虞克宁,虞昌勖父子身上。但是这不是说他支持虞昌勖当皇帝,因为虞昌勖这个虞是假的。

    张继元是希望虞昌勖打下天下之后可以还给真正的虞家子孙,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么虞昌勖当皇帝也可以勉强接受。

    可是虞昌勖的想法是不要之前的步骤,就直接由他当皇帝。张继元看到大雍复国已经不按照他设想的走,伤心欲绝,一病不起最终呜呼哀哉。

    张继元的死讯传到大乾,张德翰悲从中来,老朋友的去世,如今记得当年大雍宫廷豪华的人越来越少了。那大雍最后的辉煌是张继元和张德翰时时回想的梦。

    张德翰不像张继元,可能他把这梦只当成回忆的一个梦,张德翰如今在大乾,也只想着平平安安过完一辈子。

    虞太后可以是大雍王朝最后一个在这时局之中还能有一席之地的大雍皇室,但是她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现在是郝连家的人。大雍与大乾什么关系,按照道理来说是岳父和女婿的关系,这原本大雍的天下,为什么女婿不能去争夺呢?

    张德翰为了张继元的死哭晕过去,还好当时虞太后和郝连峻在一起避寒,张德翰也在他们身边,在朴鹏知的照料之下算是缓过来了。

    斯人已逝,再多的思念也是无济于事。张德翰只能默默朝着晋阳的方向祭拜死去的友人。他们是兄弟,虽然不是血缘上的兄弟,但是在宫里的互相扶持,随后又先后被派到藩镇做监军使,一个已经走了,张德翰越来越想回去以前,回去那一起互相扶持的场景。

    时间到了大魏龙德二年的十二月,晋王任命魏博观察判官兼任镇冀观察判官,暂管镇州军府事。

    当时魏州的赋税拖欠得很多,晋王虞昌勖因此责怪司济阴人赵良,赵良说:“殿下什么时候能平定黄河以南?”

    晋王十分生气地说:“你的职务是监督税赋,自己的职务都没干好,怎么敢干预我的军事!”

    赵良回答说:“殿下正在谋划攻取而不爱惜百姓,一旦百姓对你离心,恐怕连黄河以北也不能归殿下所有,更何况黄河以南呢!”晋王十分高兴,并且向他道歉。从此以后,晋王对赵季良很重视,每次商量大事都让他参与谋划。

    (本章完)

第123章() 
    时间总是不知不觉过去,转眼又是一年。大魏龙德三年二月,晋王虞昌勖下令按照大雍官制设置百官,在河东、魏博、易定、镇冀四镇判官中选拔前朝的士族,想任命他们为宰相。

    河东节度判官卢质名列榜首,卢至坚决辞让,请求让义武节度判官豆卢格、河东观察判官卢成来充任。于是晋王虞昌勖马上召见豆卢格和卢成,并拜他们为行台左右承相,任命卢至为礼部尚书。

    而此时朱宏贞为了拉外援,以稳住吴国,派遣兵部侍郎崔协等,任命越王明汉宏为越国王。

    越国王,代表朱宏贞承认明汉宏的地盘是独立的越国,是一个国家,如今杜溥是吴国王,封明汉宏是越国王,就是要他成为吴国门当户对的手。

    自此明汉宏正式建国,越国仪仗与卫士的名称都和天子的制度一样,明汉宏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做宫殿,自己办公的府署叫做朝廷,他的命令下达到所管辖范围内叫做制敕,将吏都自称臣下,除了没改年号,其余都是皇帝的礼制。上表疏时自称为越国,而不再称某军节度,国内设置百官,有丞相、侍郎、郎中、员外部、客省等官职。

    而在北边,朱宏贞也找了一个帮手,那就是虞继韬。虞继韬虽然接受晋王的命令为安义留后,但始终心里不安,他的幕僚又从中挑拨说:“晋国没有继承的人,最终是会被梁国所吞并的。”

    这时正好晋王在设置百官,龙德三年三月,晋王让节度判官任焕赶赴魏州,虞继韬又劝他说:“晋王着急地召见这个人,其情可知啊!”

    虞继韬的弟弟虞继远此时也劝虞继韬要依靠后梁。虞继韬派虞继远到大梁,请求把他所属的泽州,潞州归属到大魏而成为大魏的臣属。后朱宏贞很高兴,下令把安义军改为匡义,任命虞继韬为匡义节度使、同平章事。虞继韬把他的两个儿子作为人质送往大量。

    而原来安义军的旧将领裴德约戍守在泽州,听到自己的长官投靠魏国,边哭边对部下说:“我侍奉原来的节度使虞嗣昭二十多年,亲眼看见他财物分给士卒共亭,他立志消灭仇敌。但不幸去世,灵柩还没有安葬,他的儿子就背判父亲和其他亲人,我宁死也不能服从。”

    于是裴德约占据泽州坚守。朱宏贞任命勇将董文璋为泽州刺史,并让他率兵攻打裴德约。

    晋王虞昌勖此时正忙着在魏州牙城的南面修筑祭祀用的坛宇,到了四月,晋王虞昌勖也穿上一身衮冕登上祭坛,祭告上帝,随即登皇帝宝位,国号为大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同光。大雍再一次出现在华夏大地,只是这是与之前的大雍完全不一样的,因为这只是虞昌勖挂羊头,卖狗肉。

    同时虞昌勖尊其母晋国太夫人曹氏为皇太后,尊其父的正妻秦国夫人刘氏为皇太妃。任命豆卢格为门下侍郎,卢成为中书侍郎,两人都为同平章事,任命郭韬为枢密使,卢至、冯可道为翰林学士。

    随后虞昌勖下诏命令卢成到晋阳册封太后、太妃。当初,刘太妃没有儿子,性格贤惠,从不嫉妒。曹太后做武皇帝侍姬时,太妃经常劝说武皇帝要很好地对待她,太后也很谦让,因此两个人相处得很欢洽。到了受命册封时,刘太妃到曹太后的宫里祝贺,脸上显得很高兴,曹太后反而显出羞愧的样子,感到不安。

    刘太妃说:“希望我们的儿子能够长久地做皇帝,我们死后埋在地下,园陵有主,还有什么说的。”。

    其实此时虞昌勖选择的大雍宰相豆卢格、卢成两人都很浅薄,没有其他才能,虞昌勖认为他们是仕宦世家,过去霸府的僚属,所以就起用了他们。

    当初,晋国是以李宏为中门使,郭韬为中门副使。这时,李宏又从其他地方召回,郭崇韬很忌恨原来和他在一起的人职位比自己高,就推荐李宏为宣徽使,李宏因此而怀恨郭韬。此时大雍军政大权都由郭崇韬掌握。

    而此时大雍的支度务使孔潜自认为自己有才能,而且勤劳效力,应当担任租庸使。但是大家认为孔潜地位低微,出身贫寒,不应当很快地提拔他担当重任,所以郭韬推荐别人担任租庸使,孔谦为副使。孔谦心中也不高兴。

    这时突勒人经常入侵虞昌勖的地盘,强夺他们的粮食,沧州一年的粮食不够半年用。卫州又被魏国夺取,潞州内部也发生叛乱,人们都感到很危险,认为不能消灭魏国,虞昌勖也为此担忧。

    这时正好大魏郓州将领卢有顺来投奔虞昌勖。在此之前,后梁天平节度使戴远驻扎在杨村,留下卢有顺和巡检使刘严驻守郓州。

    卢有顺告诉虞昌勖说:“驻守郓州的士兵不足一千人,刘严也失不得民心,可以攻取郓州。”

    郭韬等都认为:“孤军远征,万一不利,白白丢掉数千人,卢有顺的话不可听从。”

    虞昌勖秘密召见虞嗣源,在帷帐中谋划说:“魏人的计划是吞并泽州、潞州,东边没有什么防备,如果能取得郓州,就击败了他的心腹之地。郓州可以夺取吗?”

    李嗣源自从在胡柳战役中因为没有跟从晋王虞昌勖,率兵北渡黄河,一直感到惭愧,经常打算建立奇功来弥补过去的过错。于是他回答虞昌勖说:“现在打了一年多仗,百姓们很疲惫,如果不出奇制胜,怎能成就大的功业。我希望一个人挑起这次战役的重担,一定会有好消息报告皇帝。”

    后虞昌勖很高兴。派遣虞嗣源率领他所属部队的五千精税士卒从德胜直取郓州。到达杨刘时,太阳已经落山,阴雨绵绵,道路漆黑,将士们都不想继续前进了。

    虞嗣源的部将高周说:“这是天助我也,他们一定毫无准备。”

    黑夜,雍军渡过黄河到了城下,郓州人根本不知道,虞从珂首先登上城门,杀死守城门的士卒,打开城门让队伍进去,接着进攻牙城,城中大乱。

    第二天早晨,虞嗣源的部队就全部进入城内,攻取了牙城。刘严则是逃奔到大梁。虞嗣源禁止士卒在城内焚烧强掠,安抚百姓。

    虞昌勖听到郓州被拿下十分高兴地对虞嗣源说:“你真是奇才,我们的事情成功了。”马上任命虞嗣源为天平节度使。

    (本章完)

第124章() 
    大雍重现世间,这是一件大事,而郓州失守更是让大魏首府开封门户洞开。朱宏贞听说郓州失守,十分害怕,下令在大街上把刘严斩了,罢免了戴远的招讨使官职,降为宣化留后。

    随后朱宏贞派遣使者去责问驻守在北面的段宁、王仁章等将领,让他们前进作战。李翔知道魏国已经很危险了,于是把绳子装在靴子里进宫内求见朱宏贞说:“先帝夺取天下的时候,不认为我李翔没有才能,无论什么谋划都让我参与。现在敌人的势力更加强大,而陛下不听或忽视我的话,我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不如死去。”

    于是李翔把绳子从靴子里取出来就要上吊自缢。朱宏贞赶快劝阻,并问他有什么话想说。李翔说:“现在的事情十分紧急,不用王仁章为大将,不能挽救梁王室的危亡。”

    朱宏贞听从了他的建议,让王仁章代替戴远为北面招讨使,仍然用段宁为副招讨使。

    虞昌勖听说这件事后,亲自率领亲军驻守在澶州,命令蕃汉马步都虞候朱殷坚守德胜,并告诫他说:“王铁枪勇敢果断,他们乘士卒愤怒激动的气势,一定会突然到来,应当谨慎小心地防备他们。”朱殷是虞昌勖小时候所用的奴仆。

    虞昌勖又派遣使者给吴王送去书信,告诉吴王说郓州已经被攻破,请他一起率兵攻打后梁。

    龙德三年五月,使者到达吴国,徐颢打算脚踩两只船,率领水上部队沿海向北而行,帮助取得胜利的一方。

    严求说:“如果魏军请求我们登上陆地援助他们,用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呢?”于是徐颢才停止了行动。

    在大梁,朱宏贞召见王仁章,问他多长时间可以击败敌人,王仁章回答说:“三天。”左右大臣都哑然失笑。王仁章率兵出发,用了两天时间,飞速到达滑州。

    到达滑州之后,王彦章大办宴会,并秘密派人在杨村准备舟船。晚上,命令六百名士卒都拿着大斧,船上载着冶炼的工匠,准备了吹火用的皮囊和炭,顺流而下。

    这时宴会还没有结束,王彦章表面上是出去换衣服,实际上他率领数千精兵沿着黄河南岸直奔德用。这时天下着小雨,朱殷没有一点防备,王仁章船上的士兵将城门的锁用火烧断,用大斧把浮桥砍断。

    王仁章率兵迅速向南城发起进攻。浮桥被砍断,南城就被攻破,此时正好就是王仁章接受命令以后的第三天。

    朱殷想用小船载着士卒渡过黄河来援救,但已来不及了。王彦章又向潘张、麻家口、景店诸寨发起进攻,都攻了下来。王仁章的声势大振。

    虞昌勖知道这件事之后,赶快派人迅速赶到杨刘,与杨刘镇使虞周在那里坚守。命令朱殷放弃德胜北城,把房屋拆掉做成木筏,载着士兵和武器从黄河上向东漂下,帮助杨刘坚守,把德胜的粮草薪炭运往澶州。

    王仁章也把德胜南城的房屋拆掉,做成木筏,顺着黄河漂下去。王仁章和朱殷各走一岸,每遇上黄河弯曲的地方,就在河中间战斗,射出的箭像雨一般密集,有时整船覆没,一日交战百余次,两军互有胜负。到达杨刘时,朱殷的士卒有一半伤亡。

    随后,王仁章、段宁率领十万大军向杨刘发起进攻,四面八方一起推进,昼夜不停。把九艘大船连在一起,横放在黄河的渡口上,来阻挡朱殷的援兵。杨刘城几次都差一点被攻陷,全靠李周与士卒同甘共苦,全力抵御,王彦章才没攻下,于是率兵退到城南驻扎,把营寨连起来坚守。

    杨刘方面向虞昌勖告急,请求皇帝虞昌勖要以日行百里赶快到达杨刘救援。虞昌勖率兵前往援救,说:“有李周在那里,有什么忧虑的。”于是日行六十里,在路上还照常打猎。

    到了六月初二,虞昌勖到达杨刘。魏修筑了重重营垒,防守十分严密,很难深入,虞昌勖十分担忧,就问郭韬怎么办好,郭韬回答说:“现在王彦章据守着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