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虞存贤按照他说的,但仅把他击得向前倾跌就住了手。等到允许虞存审入见时,后唐帝任命虞存贤为行军司马,过了十几天任命他为节度使,并说:“手搏之约,我不能说话不算数。”

    (本章完)

第133章() 
    其实自虞昌勖灭大魏以来,一直宠幸一帮伶官和宦官,即使是有功之臣都害怕伶宦毁谤,内心都感到不安。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虞嗣源因为害怕这些人,主动请求解除兵权,不过虞昌勖没有没有答应他。

    自从大雍末年衰乱以来,士大夫家有人将官位在同族亲戚中出卖,于是乱了礼法,甚至出现了舅舅拜见外甥的、叔叔拜见侄儿的。在候选、候补的官员中,弄虚作假的人很多。

    郭韬想革除这种弊病,请求让吏部严加考核。当时参加南郊祭天的行事官竟然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正式由吏部注官的才几十个人,其他的靠买官来获得官位的人占十分之九。

    为了体现自己是天下之主,虞昌勖派遣客省使李彦出使蜀国,李彦十分夸耀虞昌勖的威德,有统一天下的志向。而且还说朱氏篡夺政权时,诸侯们却没有一点儿为大雍王室尽力的举动。

    王俦认为他的话是在攻击蜀国,请求把他斩杀,但王宗衍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宣徽北使宋葆对王宗衍说:“虞昌勖有进一步逼迫我国的野心,我们应当选将练兵,在边境上驻守军队,积蓄粮,建造战船,以防他来侵略。”于是王宗衍任命宋葆为梓州观察使,并充当武德节度留后。

    此时在关中的岐王李文通去世,留下奏文,希望任命他的儿子李继业代理凤翔军府事。虞昌勖答应了,李继业没有父亲的野心,就放弃了父亲留下的,所有皇帝才能用的东西,安安心心做虞昌勖的藩镇。

    当初,巡义牙将杨立很受虞继韬宠爱,虞继韬被杀以后,杨立经常闷闷不乐,打算叛乱。正巧这时朝廷准备派三千安义兵去戍守沧州。

    杨立对他的士卒们说:“在此之前,潞州的士卒从没有戍守过边境,现在朝廷把我们这些人驱赶到很远的边塞去,大概是不想让我们在潞州了。我们与其死在沙漠边塞,不如据城自守,事情如果成功了,大家就会富贵起来,事情如果不成功,我们就集合起来造反。”

    因此聚众鼓噪,攻打子城的东门,烧掠街上的商店。节度副使虞继珂、监军张祚弃城逃走,杨立自称为留后,并派遣他的将士们上表请求虞昌勖发给留后应持有的旌节信物。

    虞昌勖下诏任命天平节度使虞嗣源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虞绍荣为部署、帐前都指挥使张蕴为马步都指挥使前去讨伐杨立。

    虽然虞昌勖得了天下,却并不怎么得民心。主管财政的孔潜将钱借贷给百姓,然后让百姓们用低价的丝来偿还贷款,以获取暴利,而且经常下发檄文让州县的官吏们来督促这件事情。

    翰林学士承旨、代理汴州知州卢至上书后唐帝说:“魏国因为利用借款来向百姓搜刮财物,和百姓们结下怨仇。陛下破旧立新,为民除害,但有关部门没有改掉他们的所作所为,这就和魏国又复活一样。今年春季因霜寒损害了庄稼,收获的茧丝也很少,只收正税还怕有人逃亡躺税,何况又增加了借贷,百姓怎么能忍受得了。臣下只侍奉天子,不侍奉租庸使,敕旨还没有颁发,租庸使就频繁地下达文书,希望能够及早颁发明确的命令。”但虞昌勖看到大笔大笔财富入库,很高兴就没有答复他。

    当初在胡柳战役中,优伶周匝被魏人抓获,虞昌勖经常思念他。到雍军进入汴梁的那天,周匝在马前拜见虞昌勖,虞昌勖十分高兴。

    周匝在虞昌勖面前哭诉说:“臣之所以能够安全活到今天,全靠魏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源的帮助,希望陛下能把两个州封赏给他们,以此来报答他们的恩情。”

    虞昌勖答应了他的请求。郭韬劝虞昌勖说:“陛下要封赏的应该是那些和你共同夺取天下的人,这些人都是英豪忠勇之士。今天大功刚刚告成,这些人中还没有一个得到封赏,而首先任命一个优伶为刺史,恐怕要失掉天下人们的心。”

    因此周匝的建议没有实行。一年之后,优伶经常提起这件事,虞昌勖对郭韬说:“我已经答应过周匝,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见到这三个人。你所讲的都很正确,但还应当看在我的面子上委屈执行一下。”

    五月初五,后唐帝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源为宪州刺史。当时亲军中有跟从虞昌勖转战南北而没有封得刺史的人无不愤怒叹息。

    初八,右谏议大夫薛文给虞昌勖上疏,认为:“诸道对抗朝廷的人很多,征伐的手段不可一下子止息不用。此外,士卒们长时间出征作战,赏给不丰厚,很多人贫穷,应当把各方的贡品以及为南郊祭祀收徼的杂税赏赐给他们。再者,黄河以南的各路军队都是过去魏国的精锐部队,恐怕那些和朝廷对抗的藩镇官吏们会偷偷地用丰厚的利益来引诱他们,朝廷应当加以裁减。最后,请求选择一些没用的空地去放马,不要使马践踏了京畿的民田。”虞昌勖觉得麻烦,都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五月十一日,王宗衍派李彦回归后唐。当初,虞昌勖派李彦进入蜀国,让他用马交换前蜀宫中珍贵的玩赏器物,但蜀国法律规定,蜀国上好的丝织品不能流入中原地区,做工比较粗劣的可以让流入中原地区,当地人称“入草物”。

    李彦回到中原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虞昌勖,虞昌勖很生气地说:“王宗衍难道可以免为入草之人吗?”

    李彦于是对虞昌勖说:“王宗衍像小孩子一样愚蠢,昏乱放纵,不亲自处理政事,把一些过去的老人排斥得很远,亲近小人。他用的那些掌权的大臣王弼、宋嗣等,靠奉承皇帝而专横跋扈,贪得无厌,贤愚颠倒,刑赏混乱,君臣上下相互都崇尚奢侈荒淫。以我来看,大兵一来,他们就会土崩瓦解,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蜀国得到。”虞昌勖深感他讲得对。

    可是几天之后,虞昌勖就损失了一员大将,新上任的宣武节度使兼中书令、蕃汉马步总管虞存审去世。

    虞存审出身贫寒,他经常告诫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小时候拿着一把剑离开了家乡,四十多年来,爵位一直升到将相,在这期间,死里逃生不是一两次,剖开头骨取出箭头就有一百多次。”

    因而把从身上取出的箭头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命令他们把箭头收藏起来,说:“你们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应当知道你们的父亲起家是很不容易的。

    原本虞昌勖是打算让虞存审领兵的,如今不得不另换他人带兵了。

    (本章完)

第134章() 
    为了应对潞州发生的叛乱,虞昌勖让虞嗣源前去平叛。虞嗣源率领的部队的前锋到达潞州时已经夕阳西下。军队刚刚安顿好,张蕴率军中一百多名壮士越过沟坎登城,守城的人无心抵抗,就打开城门,迎接诸军进入城内。

    等到天亮的时候,虞嗣源和虞绍荣到达潞州,潞州城已经被攻下,虞嗣源等却不大高兴。他上奏皇帝说潞州已经平定。随后在镇国桥杀死了杨立及其同党。潞州城高池深,虞昌勖命令夷平。

    为了奖励虞嗣源,虞昌勖任命他为宣武节度使,并代替李存审为藩汉内外马步总管。同时任命武宁节度使虞绍荣为归德节度使、同平章事,并留他在宫中,担任警卫,给他的待遇十分丰厚。

    虞昌勖有时和太后、皇后一起到虞绍荣家串门。虞昌勖有个宠姬,长得很漂亮,曾生过一个儿子,刘皇后很嫉妒她。这时虞绍荣的妻子正好去世,一天,绍荣在宫中值班,虞昌勖就问绍荣说:“你还再娶妻子吗?我为你去求婚。”

    刘皇后因此就指着虞昌勖的宠姬对虞昌勖说:“皇上很可怜绍荣,为什么不把小妾赏赐给他呢?”皇帝难以拒绝,只是含含糊糊的答应了。

    刘皇后赶快让虞绍荣拜谢皇帝,第二天一早,后唐帝去看他的宠姬时,已经被轿子抬出了皇宫。虞昌勖因为这件事情心情郁闷,好几天都没吃饭。

    而在大雍朝廷上,孔潜又在郭韬面前说王言的坏话,同时用丰厚的礼物来贿赂那些伶人宦官,想求得租庸使,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心里很不高兴。

    于是他给虞昌勖上表请求解除他的职务,虞昌勖看了很生气,认为他想逃避事务,准备以法处理他,幸亏有人到虞昌勖面前求情解救,才使他免于处分。

    当初魏国把黄河的堤坝打开,连续几年使曹州、濮州受害。虞昌勖命令右监门上将军娄继英督率汴州、滑州的士卒,把决口堵住。但没过多久,河堤又被冲坏了。

    虞昌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内部内斗,外部还有强敌,突勒依仗自己的强大,派遣使者到虞昌勖那里请求用沧州安置鲁文进。此时,北方地区各夷族都已经归属突勒。

    不过对于孔潜而言终于好事来了,租使王正言中风得病,神志恍惚,不能处理政事,孔潜的同党在虞昌勖面前反复说这件事情。终于虞昌勖任命租庸副使、卫尉卿孔潜为租庸使。

    孔潜从此才实现他的愿望,他为了满足虞昌勖的欲望而对百姓们加重赋税,紧急征集,民不聊生。可是虞昌勖不管百姓受苦,只看见大把大把的钱进入他的仓库,于是赏赐给孔潜丰财赡国功臣的称号。

    虞昌勖不仅喜欢看戏,唱戏,还喜欢打猎,有一次在近郊打猎,随从的骑兵们践踏了老百姓的庄稼。

    洛阳令何泽爬伏在草木丛生的地方等待着皇帝的到来,虞昌勖到来后,他拦住马规劝说:“陛下征集赋税时很紧急,现在庄稼就要熟了,又来践踏它,这让官吏们以什么理由来对百姓说?让百姓们怎么生活?臣下希望皇上先赐我死。”虞昌勖好言安慰他并把他送走了。

    而在蜀国一边,王俦认为王宗衍即位以来骄奢淫逸,宠幸小人,已经丧失了品德,与王弼谋划把打算把他废掉,王弼犹豫不决。

    王俦因此忧愁愤恨而死。王弼对枢密使宋嗣、景澄等说:“王俦曾让我杀掉你们,今日王俦一死就没有后患了。”

    宋嗣等人边哭边跪向王宗弼表示感谢。王弼的儿子王承班听说后,对人们说:“我家难免一场灾难了。”

    到了十月,大雍天平节度使虞存霸、平卢节度使付习上奏说:“所属州官多称他们只按照租庸使的柬帖来行公事,节度使司却根本不能插手,这样把规程打乱了。”

    租庸使孔潜上奏说,近来租庸使的柬帖都是直接下发到各州,不通过节度观察使。虞昌勖下命令说:“按朝廷旧例,敕令不下发到各州,各州官吏也不能单独上奏。今天天平、平卢两道所讲的事情,是本朝过去的规定。租庸使孔潜所讲的是魏朝的近事。从今以后,不是各支郡亲自进奉的,都必须先移交本道,然后再由本道上奏。租庸使催办征由赋税时也要书写牒文报告观察使。”虽然下达了这道命令,实际上并没有执行。

    越国王明宏昌向中原贡献物品,虞昌勖依据他在魏国时的官爵重新任命他。明汉宏贡献的物品很多,并且贿赂那些掌握大权的人们,请求虞昌勖发给他金印、玉册,赐诏允许他朝见不称姓名,称为国王。

    主管官吏说:“按旧的规定,只有天子用玉册,王公们都用竹册。而且,不是四方夷族,一律不封国王。”但虞昌勖还是顺从了明汉宏意思。

    几天后后唐帝又率领他的亲军在伊阙打猎,虞昌勖一行在伊阙翻山越岭,连日不停,有时夜里合围野兽。随从虞昌勖的士卒有不少人掉在深崖狭谷中摔死,有不少人被摔伤。

    在江南吴国王杜溥到白沙观看吴国打造的新战船,下命令把白沙改名叫迎銮镇。徐颢从金陵来朝拜吴王。

    在此以前,徐颢让他的亲信官吏翟虔通担任阁门、宫城、武备等使,让他观察吴王的起居,翟虔通防卫、限制吴王很严格。导致吴王杜溥对徐温说“雨”字时总要改为“水”字,徐颢请吴王解释一下这个缘故。吴王说:“这是翟虔通父亲的名字,我避讳这个字已很熟练了。”

    吴王乘机对徐颢说:“你对我的忠诚,我是很了解的,然而翟虔通无礼,宫中以及宗室所需要的东西多数都得不到。”徐温听后赶快低头认罪,请求把翟虔通斩了,吴王杜溥说:“杀他太过份了,把他迁徙到很远的地方就可以了。”于是把翟虔徙到了抚州。

    到了同光二年的十二月初一,王宗衍任命右仆射张革兼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当初,张革犯了罪的时候,中书吏王鲁乘机威逼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