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国家与王芳远,最终他选择了自裁。这个消息传到王芳远的耳朵里,王芳远一听到顿感五雷轰顶,他知道这十万人完蛋了,也就意味着泰安国就要遭殃了。

    随着张黔弼的死,泰安国大军土崩瓦解,朴堤收获了无数兵器甲帐。随便他一路率领大军向北开进。王芳远一看如此不得已派人去想他的岳父大人郝连旻求援,让郝连旻救他一下。郝连旻心想毕竟是他心爱的侄女婿,郝连旻十分宠爱安平公主,把之前俘虏的泰安国将士与将军放了回来,并且把平壤城给了安平公主作汤沐邑一并交给了王芳远,恢复了当年海东国与泰安国的边界,归还了侵占的原本属于泰安国的土地。

    这一次王芳远来求救,最终郝连旻答应帮他一把,派遣五万镇守海东国故地的军队由镇守原来海东国故地的镇东大将军,东路镇抚使遥辇咄罗率领,进入泰安国境内。这五万人大部分是海东人,属于大乾京州军系统。

    在大乾常备军一共二十万,是大乾主力兵团,宫帐军跟着皇帝四时捺钵部署于皇帝周围,没有皇帝旨意是不能调动的,京州军则是地方部队,由汉人与海东人组成,是地方守备的部队,以步兵为主。主要任务就是在各城池驻守,并且定时修葺城池。

    虽然突勒已经从一个游牧汗国变成一个帝国,有了城池,郝连旻也在草原之上一些军事险要之地以及各部行政中心修建堡寨城池,但是突勒人还是习惯搭帐篷,而不习惯住瓦房,因此他们就算进城也是搭帐篷的,因此就需要汉人或者海东人去这些城池

    这一次郝连旻调动五万海东军则是因为海东人当年没少与新济国作战,熟悉新济国的战法。另外就是部族军这些年一直在打仗,现在需要好好休整,并且郝连旻下令给郝连逵,郝连熙与郝连峻三人,要他们整军,把御帐亲军之中的老弱辞退,换上各部族军愿意当兵且年富力强的,因此现在御帐亲军在整军,也不方便派出。

    海东人原是粟末肃直人,骁勇善战也是出名的,被郝连旻打败之后,郝连旻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统治他们,原先海东国的许多地方官员留用,并且他也把宗室之女嫁给原来海东国的王族联姻,就像这一次出征主帅为遥辇咄罗,副帅就是海东国王族乌永昌,他此时担任云麾将军,海东军都指挥使。

    他们二人率领海东军来到泰安国境内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奔赴泰安国首府开京,因为这一次他们是带着诏书来的。两个人来到开京,这一次王芳远是带着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因为这一次来到是他们的救星。等到大贺咄罗一行人到达之后,王芳远则是带着文武百官下跪接了圣旨。

    在这圣旨之中郝连旻指责王芳远擅自出兵,目无君长,若不是因为安平公主,那么大乾不会管泰安国的死活。王芳远强忍着听完了这圣旨,随后又与大贺咄罗一起进了开京。大贺咄罗来到泰安国的王宫,毕竟已经是过了新年,郝连旻给安平公主送了一些饰物算是礼物,由大贺咄罗随军带来了。

    大军在泰安国休整了两天,随后就出发前往前线。而此时新济国军队已经是深入泰安国,不少泰安国城池望风而降。当朴堤看到了大乾五万军队,从他们的盔甲之上看出是海东人的军队之后就知道是大乾出手了。

    朴堤让昔庾信带领两万人出来挑战,看看大乾海东军的实力,但是双方对阵,不出几个回合,昔庾信的军队就败退下来,毕竟他的军队也已经十分疲劳了,朴堤心想他现在没必要得罪大燕,因此便大军回撤,保住现有战果,大贺咄罗也就不再追击。随后他也遵照郝连旻的命令班师回朝,当然大军是带着王芳远给的金银彩绸共计三十万两匹回的大乾,而且这一次泰安国损失了绝大部分兵马,要恢复元气恐怕需要很长时间,为了求的大乾的援助,每年答应给十万保护费。同时又把平壤城周边地区给了大乾,毕竟这是公主的嫁妆,现在只能还给大乾了,否则泰安国可能也不复存在

    (本章完)

第17章() 
虽然王芳远保住了自己的政权,但是他损失了一些土地,国境线退到了当年新济国与大雍的边界线,但是他做了一件事事情,他把割让给大乾土地之上的人户许多迁回了自己的国内,入此平壤城人户大减实力大损。而且损失了十万兵马,要不是白玄庆恐怕泰安国就要亡在了他的手里了。

    为了酬谢白玄庆,他下令让白玄庆担任评理也就是中原的参知政事,加兵曹判事也就是管理兵部加匡靖大夫头衔成为泰安国的宰相之一。白玄庆获得这个殊荣也是有原因的。

    当新济国大军攻入泰安国之后,他奉命出使大乾求援,但是这一次求援则是充满了话语交锋。白玄庆来到大乾的朝廷之中,说出来请求援助的信息,没想到大乾中书令韩若冰说天下一家,既然王芳远已经是大乾皇帝的女婿了,自然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怎么能分两国呢,建议郝连旻废去泰安国建制,直接控制泰安国土地,迁王芳远到上京居住。

    白玄庆一听,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毕竟如果按照韩若冰说的做,那么泰安国不复存在。于是他想了一会儿对郝连旻说道泰安国距离大乾首府有很远,而且是土地贫瘠,人民贫困,风俗也不同;万一改制无法推行下去,国力耗费在这上面不是国家的幸事,不如保留泰安国作为大乾的屏障。最后大贺钦德,仆散宗弼,移剌阿海,郝连逵都赞同白玄庆的说法,韩若冰也只好不说话了,不过郝连旻本来也没有改制的计划。

    韩若冰想要泰安国是因为在大乾所有宰相之中,唯独他管理的人口少,因此如果可以控制泰安国,泰安国必定是归他的中书省管理而不是南北宰相府,这样韩若冰在大乾朝廷的地位就提高了,而一帮突勒大臣反对使得他计划落空。

    白玄庆这一次出使成为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自此他进入泰安国高层。帮助王芳远重新整军,以求更快恢复泰安国的军事实力。

    而就在泰安国与新济国作战的这个时候,南边也爆发了一场战争,就是杜公拓与明汉宏的战争。明汉宏虽然有越王的头衔,但是其地盘远不如杜公拓,但是也因为杜公拓地盘大,因此也就需要分兵驻守,其实这也是大乾的问题,大乾现在地盘太大,就会有兵力不济的地方。

    明汉宏也就是看着这个情况,派兵五万攻打杜公拓的衢州,睦洲和婺州。这三州守将一看明汉宏五万大军前来,自然立刻是紧闭城门,准备死守,但是他明白自己是守不住的,赶紧求援。杜公拓接到求援信之后,也知道衢州危机,但是正要发兵救援的时候,却发现他可派的士兵实在不多。

    杜公拓现在占据了淮南,江南等一些州县,北边是朱万荣,对他自然是虎视眈眈不怀好意,西边是武安军节度使****锋,他也是一代枭雄,也必须防范,南边虽然钟川献地,但是他原来的部将彭玙与危讽则是分别割据了四个州,威胁着他南边的安全,西边自然是明汉宏。

    他杜公拓兵马是多,不下二十万众,但是到处一分兵,现在可以拿来对付明汉宏的兵马,也不过三万到四万的样子,形成不了优势,而明汉宏倒是能够全力以赴对付他。

    但是这三州也不得不救,因此他派遣手下大将周贲带领现在可以派出来的兵马,再汇同江南几个州的民兵一共也是五万人前去对付明宏昌。可是征集民夫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时间最终站在了明宏昌这一边,等到周贲率领着这些部队到达衢州的时候,三州局势已经是无力回天,周贲只能是奋战,把明汉宏的包围圈打开一个口子,让三州的守将可以带着人马逃了出来,而三州则是被明宏昌所占领。

    周贲接应三州人马撤退之后,心想明汉宏一定不会就此罢休,必定要追击,于是在撤退的山路之上设伏,将明汉宏的追兵打败,掩护了三州人马撤回。至此,睦洲,衢州,婺州三州就成了明汉宏的地盘。杜公拓丢失了三州,但是保住了一些人马,而且他之所以不让周贲夺回三州是因为他要收缩兵力,三州对他而言很容易遭到明汉宏以及危讽的夹击,如今不如就给明汉宏,这样他也能收缩兵力,一时的失去是为了更好的获得。

    明汉宏夺得三州之地,任命他的子弟亲信为三州的刺史,看着新得到的三个州,他苦笑了一番。世人看来他是赢了这一战,但是他知道这一战其实难说是他赢了,因为这三个州的一部分百姓以及财货已经被杜公拓的人带走了,而这三个州重新修建要明汉宏自己出钱,杜公拓虽然丢了三个州,却要他因此花钱花时间,其实也就是绊住了他。

    这个情况其实也是大乾的情况,庞大的地盘绊住了突勒人的脚步,六路镇抚司需要兵力驻守,御帐亲军只有二十万,已经捉襟见肘,而各族现在人心并不齐,要让他们顺服大乾恐怕还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实现的。因此大乾不得不停止了征战,而变成了建设内政为主。郝连旻按照韩若冰的建议,在海东国已经平州,营州等地开了一次科举,选拔了一些人才到地方上治理。

    为了让草原走出战争创伤,郝连旻采取轻徭薄赋的策略,减少了对各部的征收,实行与民休息。突勒境内难得有了看不见军队的时候,这也就是给了南方喘息的机会。一样的现在的停止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前进,但是有谁能知道时间会站在谁的一边。

    韩若冰因为答应刘怀仙不会让大燕出兵幽州,但是又为了他自己的目的,不断鼓动郝连旻出兵关中,先消灭党弗人的势力,但是郝连旻却在这个方面从不听从韩若冰的建议,他知道韩若冰与突勒族大臣的矛盾,他为此做了很多安抚的工作。

    为了团结突勒境内各部落与民族,郝连旻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对于草原的世选,各部落都是一视同仁,而且郝连旻还注重要让底层部落牧民有机会参与世选,以前世选主要针对于部落上层贵族。为了郝连旻下令各部落的惕隐要推荐底层有能力与才干的牧民上来参与世选,同时有保证各部落上层不会因此而有损失。

    与此同时郝连旻主动释放了一匹皇室的奴隶,这其中很多是被俘的汉人与海东人,郝连旻也下令让突勒大臣效仿此事,逐步解决突勒的奴隶问题,缓和矛盾。还有就是采用大雍的法律,去繁从简加上原来草原上的习惯法,统合在一起,去除内部矛盾的部分,编纂了《天册律》,作为帝国的法典执行。同时提倡节俭,惩治那些贪污腐化的官员,一时之间大乾的官场还是比较清廉的,随后就是制定俸禄标准按照品级每月发放,分别有钱,米,绢帛等,爵位则规定食实封,每一户人家折合是二十五文铜钱。由于大乾现在有爵位的大部分是立有战功的将军,因此普遍武将俸禄比文官高。

    (本章完)

第18章() 
得与失往往是同时存在的,有得到就会有失去,当你拿起一样东西之时也许意味着你要放弃另外一样东西。这也许也是人生的一个无可奈何吧。

    就像蜀王王佶,他打败了大丰国的军队但是他放弃了追击,因为他知道他现在不是和大丰国死磕到底的时候,他现在在巴蜀建立了他的统治,又以朝廷被奸臣控制为由,在CD设立行台,自行任命官吏。虽说蜀地官员本身就是他任命而非大雍朝廷任命,但是设立行台之后他是以朝廷名义授予官爵,俨然他才是大雍当家人。

    但是谁都知道王佶现在不过是一个割据巴蜀的军阀,但是巴蜀之地自古也算富饶,因此他也算小有实力。做了蜀王自然也要有蜀王的样子,以前的CD府有大雍皇帝行宫一座,是以前割据过巴蜀的政权所建的皇宫,如今王佶不顾自己还只是一个蜀王是一个臣子,堂而皇之的住到这座行宫之中,改为他的王府。他这一举动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不是谁都能住皇宫的,但是也有皇帝没有皇宫可以居住,郝连旻的皇宫现在刚刚开始动工,有了一点大致的样子,但是他本人还是住在帐篷之中,四时捺钵迁徙,最近他准备去一次乌浑汗国地界视察,他让大贺钦德和郝连熙留在永兴府处理政务,而他则是带着郝连峻出发了。这一去就要有很长的时间。

    郝连旻是走了足足几个月才来到了虎思斡鲁朵城,在那里召见各部首领,一起举行盟会,并且在乌浑地界举行一次世选,挑选了一些人为将为官。郝连旻在虎思斡鲁朵呆了两个月时间,又去了寻斯干城视察边界,随后返还,这样一个来回花了足足一年时间,

    但是这一年的路途之中郝连旻看到了沿途大乾百姓的生活状态已经了解了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