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缅清的这个态度,让四大家族的代表人大为吃惊,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表示,很快就离开了吴家,回到各自的家族,禀报看见的情况了。

    当然,吴缅清没有透露其他的事情,包括查封帐房以及带走前任族长吴庆昙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家族之中严格保密,绝不准泄漏出去。

    之后事情的发展,果然出现了波澜。

    几天之后,县衙的主薄出面了,亲自来到了吴家,询问吴氏夫人去世的事宜,且对吴氏家族将吴氏夫人除名的事情,明确表示了不理解,毕竟吴氏夫人算是吴氏家族的主母,若是仅仅因为一封信函,就遭遇到如此严厉的惩处,那是不公平的,吴氏家族若是认为这是家族内部的事宜,强行想着做了就做了,那也是不行的。

    毕竟吴氏家族代理族长是吴缅清,有着举人的身份,主薄倒也不会为难,说话很是客气,但内容一点都不简单。

    出现这样的情形,也是在吴帆徽和吴缅清的预料之中,其实县衙的主薄来到吴家,背后代表的就是县内的四大家族,特别是贺氏家族,虎视眈眈的看着这一切,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是不会错过的,要是吴氏家族轰然倒下了,贺氏家族一定能够拿到最多的好处。

    吴缅清笑着拿出了对家族十余年来帐房开支情况的清理文书,递给了主薄,同时说自己也是准备马上到县衙去报案的,况氏直接管理吴氏家族的帐房十余年的时间,贪墨的钱粮达到了五千余两白银,在小小的米脂县,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每年高达五百两白银的贪墨,要是放到朝廷之中,早就被斩首示众了。

    这还不算完,吴缅清紧接着拿出来了原任族长、况氏儿子吴庆昙的供词,上面详细说了吴庆昙如何与况氏商议,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而且彻底将吴氏家族击垮的证词,包括原任的吴氏家族帐房的总管的交待证词,叙述这些白银是如何被况氏直接贪墨的。

    最为有力的证词,是从吴庆昙等人家中搜出的白银,那是况氏贪墨的白银。

    拿到了这些东西之后,主薄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吴氏家族的危机就此渡过,自那以后无人提及此事,就好像这件事情压根就没有发生过一样,况氏的灵柩,最终还是安葬了,但没有进入到吴氏家族的墓地之中,而是单独找了一个地方埋葬,至于说吴庆昙等人,也没有送到官府去,而是家族内部处理,其族长的位置不存在了,变为了家族之中普通的一员,以往享受的所有待遇也被取消。

    表面上看,吴氏家族保住了面子,事情没有传扬出去,好像没有什么损失,实际上绝非如此,最大的损失,就是吴缅清被迫辞去了县丞之职,留在了米脂县城,正式担任吴氏家族族长,吴氏家族就是吴缅清一个举人,回到家乡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致仕,而是因为家族之中发生了大事情,他无法按时回到山西去,为了不遭受到朝廷的责罚,只能够无奈辞官。

    举人想要进入官府做官,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想想吴缅清,今后想要出任官职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

    家族之中是不是开销了钱财,这件事情外人不知道,吴缅清不会说,成为帐房总管的吴庆超也绝不会提及。

    自打提出了建议之后,吴帆徽就安心读书了,他主要钻研的就是八股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和会试,考试的全部都是八股文,现如今这八股文可是敲门砖,任你有着天大的才学,不会写八股文就是白搭。

    家族之中的事情,吴帆徽不再过问,吴氏学堂开课之后,吴帆徽也很少到学堂去,遇见什么问题,他可以请教况严琦,更是可以请教吴缅清。

    至于说吴明坤等人,吴帆徽还是尽心尽力,每隔几天的时间,就会到学堂去,考校众人的功课如何,若是不能够达到要求的,照例是要被踢屁股的。

    时间转眼到了二月中旬,距离县试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了。

    吴帆徽接到了族长的通知,专程到府邸去。

    吴缅清带着吴帆徽径直到书房坐下。

    经历了家族如此重大的变故之后,吴缅清是真正看清楚了吴帆徽的能力,当初若是不按照吴帆徽提出的建议行事,现如今的吴氏家族,怕是不存在了,而他这个有着举人功名的士绅,下场可能更加的悲惨,万一况氏的诬告信函被县衙认定了,那么他举人的功名都可能保不住了。

    “谦珏,听闻你正在努力复习,准备参加下月的县试。”

    “是的,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县试了,谦珏要好好准备一番。”

    “不错,其实依照你的学识和见识,不要说县试,就算是院试都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谨慎一些的好,我早就说过,吴氏家族的希望,就在你的身上。”

    看见吴缅清脸上的笑容,吴帆徽知道,恐怕他到这里来,不仅仅就是这些表面上的话语。

    果然,吴缅清的话锋一转。

    “谦珏,此番家族能够度过难关,你功不可没,前几日,知县大人过问了我吴氏家族发生的所有事宜,也是感慨不已,知县大人对你很感兴趣,一个入学不过半年时间的少年,竟然有着不一般的睿智,我看知县大人恐怕要在锦缎时间见一见你,你可要做好准备。”

    吴帆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忙起身给吴缅清行礼。

    “谦珏感谢三爷爷的关心。”

    “不用如此说,你好好去复习,县试乃是最为基础的考试,对于你来说,主要就是感受考试的氛围,磨练成熟的心智,为今后的府试、院试乃至于乡试打下基础。”

    吴缅清的提醒,吴帆徽心领神会,这其实就是大家族的优势。

    县试的主考官就是知县大人,是不是能够过关,几乎都掌握在知县大人一人的手中,米脂县五大家族,在这个时候都是要做出努力的,让自己家族的子弟能够通过县试,参加府试乃至于院试,而这些年以来,贺氏家族的童生人数最多,也是其家族实力壮大的必然结果,当然作为一个县里的大家族,其影响力是有限的,能够活动到的关系,最多就是到延安府的知府大人,至于说省里的学道,则不一定能够攀上关系了。

    贺氏家族童生人数不少,但秀才不是很多,廪膳生员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从这一点来说,其家族的后备力量是明显不足的。

    相比较来说我,吴氏家族更是可怜,这些年以来连童生都是寥寥无几,若是这样的情形继续持续十余年的时间,不用其他四大家族挤兑,吴氏家族也无法维系了。

    吴帆徽很清楚,自己在化解这场家族危机之中的表面,吴缅清是绝不会说的,不管怎么说吴缅清都是举人的身份,要是在化解家族危机的时候,依靠的还是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家族少年,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了,外人会怎么看,家族之中的人会怎么看。

    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吴帆徽的能力暂时不能够表露出去,绝不能够过分的张扬,否则对自身也是不利的。

    回到家中之后,吴帆徽非常的平静,他知道知县大人一定会见他的,看在吴氏家族的面子上,也会抽出一点点的时间。

    吴帆徽期盼这次机会,他会适度的展现自身的能力,得到知县大人的注意,能够顺利的经过县试,这是最基础的一步,通过了县试,才有可能参与接下来诸多的考试。

    县试的考题不会很难,要求也不是那样高,特别是在陕西,其教育水平本就不是很高,与南方比较起来有着太大的差距,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有着明显的差别,故而知县大人的要求也相对低一些。

五第三十五章 时政() 
关心时政是吴帆徽的习惯,穿越之前,他每天都要在电脑上面浏览新闻,仔细每一条自认为是很重要的新闻,且做出自身理解的分析,穿越之后,他的这个习惯时断时续,几乎无法很好的持续下去了,无他,这个时代信息过于的闭塞,不要说他这个还算是草根的布衣百姓,就算是县城内最为显赫的贺氏家族,怕也不可能知道很多外界的消息。

    这种闭塞的氛围,对于朝廷和官府来说是很有利的,老百姓就生活在小的可怜的圈子里面,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可能有什么比较,周围的人看上去差不多,谁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内心也就少了很多的不平衡,要是说这米脂县的百姓,知道南直隶诸多的百姓,生活比他们要好的太多,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内心服气才怪了。

    尽管处于这样的氛围之中,吴帆徽还是想法设法的了解外界的消息,当然想要了解外省乃至于南方和京城的信息,这是不现实的,关键是米脂县内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整个的吴氏家族,到过京城的也就是吴缅清。

    这年月能够到京城去,对于米脂县的人来说,那是巨大的荣耀。

    不能够了解到外界的信息,那就了解米脂县的情况,吴帆徽认为这是很有作用的,一方面帮助他更加深入了解这个年代的诸多实际情况,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分析未来局势的走向会如何。

    吴帆徽不赞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不知道有多少的读书人,就是因为抱着这样的信念,结果读书没有取得功名,本人也变得迂腐,简直就成为了废人,几百年之后文学作品之中出现的孔乙己,不就是典型吗。

    县试在即,吴帆徽所做的准备差不多了,有了吴缅清时常的提醒和偶尔的辅导,加上他自身所做的努力,通过县试不会有什么问题。

    作为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陈华渠、吴明峰五个人的老大,吴帆徽名至实归,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和吴明峰四人都是吴氏家族的人,尽管说他们的父母在家族之中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但家族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们都是知晓的,特别是吴帆徽的父亲吴庆超成为了家族帐房的大总管,成为家族之中掌握实权的人,此事整个家族都是知道的,也是在家族之中引发一定轰动的事情。

    吴明坤等几个小孩子都是很高兴的,他们向老大表示了祝贺,毕竟是心智尚纯洁的小孩子,他们没有趋炎附势的态度,那种高兴是发自于内心的,年纪最大的吴明坤,还在学堂开学之后,联合其他四人,专门请吴帆徽到客栈去吃了一餐饭,看着吴明坤等人小小的年纪,就端起酒杯对他表示祝贺,吴帆徽内心的确是感动的。

    经历了家族之中的一些事情,经历了马鞍山村的一些事情,吴帆徽知道这个时代怕是更加的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是非常复杂的。

    对吴明坤等人的学习,吴帆徽是严格监督的。

    近半年的时间过去,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陈华渠和吴明峰,全部都能够熟练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就连况严琦都感觉到奇怪,他这个先生从未尽力教授过学生,这些个小娃娃能够熟练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那可不简单。

    穿越半年多的时间,吴帆徽终于弄清楚了大明读书人学习的基本情况,不管你从多大的年纪开始读书,首先接触的都是启蒙的教材《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能够熟练背诵和书写之后,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了,所谓的十年寒窗,伴随你的也就是四书五经。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敢说学透了四书五经,不过从为了科举考试出发的角度学习四书五经,那还真的就有显著的区别,而成果就看你写八股文的本事,八股文写得越好,证明你学习的越好。当然几乎所有的两榜进士,在科举高中之后,都是果断的抛弃八股文,他们也知道这玩意在做官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作用。

    吴氏学堂开课之后,况严琦的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吴帆徽是看在眼里的,毕竟作为吴氏家族主母的况氏,已经被逐出家族,与况氏有着一些关系的况严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遇到牵连,尽管再次担任族长的吴缅清,告诫了几乎所有的家族中人,不要因为况氏的关系,排斥家族之中异性之人,但这种影响或多或少的存在。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吴帆徽伸出了援手,其实在吴氏家族之中,他的地位高于父亲吴庆超,吴缅清是很注意他提出来的建议的,有关不要排斥吴氏家族异姓之人,吴帆徽还专门说及了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认为吴氏家族需要发展壮大,就是要吸纳更多的人才。

    吴帆徽好几次请况严琦吃饭喝酒,两人之间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况严琦变得很是客气,吴帆徽则好像是成为了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