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方逢年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阅卷之中。

    院试阅卷,非常的辛苦,三千多篇文章,必须在七天时间之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四百余篇,这项工作由抽调的十余名府学和州学的教谕完成,每人每天看的文章也是四十篇左右,接下来两天的时间,身为学道的方逢年,就要从诸多教谕挑选的文章之中,确定出来真正合格的文章,且确定出来其中的廪膳生员、增生和附生。

    最后一天的时间,方逢年也许会和诸多的教谕商议,补充自身的认识,做出最终的决定,且书写榜单。

    可见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方逢年若是做甩手掌柜,让诸多的教谕辛辛苦苦的阅卷看文章,也是可以的,反正他只看挑选出来的文章,最终做出决定,可惜他不是这样的性格,也就不可能做甩手掌柜。

    如此阅卷整个的十天时间,最为辛苦的就是方逢年了。

    从第一天的阅卷开始,方逢年就在四处走动,他主要关注的是被淘汰的文章,看看其中是不是有被遗漏的好文章,毕竟教谕的精力有限。

    同时方逢年也要看挑选出来的文章,以尽早的熟悉,到时是能够顺利的确定名次。

    好在三千余篇文章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第三场策论的文章,在重点看了策论的文章之后,才会转过头看第一场和第二场的文章,其中若是有特别突出的会挑选出来,这让阅卷的工作稍微轻松一些,否则真的每篇文章都去仔细斟酌,没有谁有如此的本事。

    阅卷进入到第四天。

    方逢年的脸瘦下了一整圈,他正在为自身的清高买单。

    策论的题目太难,直接涉及到仁义,要简单的说仁义,谁都是明白的,平日里一言一行也是按照仁义之要求做的,可真正要从文章之中表现出来,对于参加院试的童生来说,就是登天的难度了,要知道古人对仁义的评价,包括这方面的文章,铺天盖地,该说的都说了,该评论的都评论了,有些文章甚至千古流传,这就让后面的人越来越难以评价仁义了,想着让这些童生短时间之内拿出让人眼睛一亮的观点,几乎没有多大的可能性。

    这样的考题,就算是在南直隶和江浙一带,也会难住绝大部分的童生,他们作出来的文章,也难免流于形式,陷入到千篇一律的怪圈之中。

    院试的文章,有一个硬性的要求,禁止抄袭,譬如说这仁义,古人有了太多的论述,你若是在文章之中,大段的照搬古人的原文,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抄袭,至少你需要吸收古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

    这何其的艰难。

    方逢年已经有些失望,甚至是绝望了,连续四天的时间过去,根本没有出现一篇好文章,甚至没有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话语,难不成就真的被李应期说准了。内心深处,他也是有些懊悔了,不应该如此出题目,岂止是北方院试的考生难以应对,怕是南方院试的考生,碰到这样的题目,也是会骂人的。

    尽管内心已经有些懊恼,方逢年依旧不会完全按照李应期的要求去做,他有自身的底线,若是失去了底线,还不如让李应期来兼任学道之职,在他看来,本次院试,能够获取到秀才功名的考生,控制在一百人以内,绝不能够突破,这已经是他能够放宽的极限,若是按照他的性格来,怕是此次院试通过之人达不到五十人。

    学道不能够参与乡试,这是朝廷的规定,乡试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员前来主持,乡试比院试更加的严格,毕竟通过了乡试,成为了举人,就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其实在乡试之前,方逢年怕是已经离开陕西,回到京城去了,按照道理来说,陕西乡试的情况如何,他不需要考虑。

    但方逢年考虑到了乡试,

    李应期的想法,方逢年明白,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若是院试都不能够通过,都不能够展现出来才华,就算是参加了乡试,又能够如何的优秀,如此情况之下遴选出来的举人,又怎么可能通过会试。

    当然,从一千人之中挑选,和从一百人之中挑选,区别肯定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方逢年不会放弃原则,更不会因为凑人数,大幅度的降低标准,不管怎么说,秀才也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若是没有真才实学,遭遇到他人的耻笑,今后他这个学道也是要成为笑话的。

    按照时间的安排,阅卷的第四天,第三场考试策论的文章全部都要看完,剩下三天的时间,主要看第一场和第二场考试的文章,谁都知道院试最为主要的就是第三篇文章,考生也是将主要的精力用在第三篇文章上面的,若是从这里面不能够发现出彩的文章,那么整场院试的大致水平,也就完全表现出来了。

    方逢年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内心的那股气,依旧没有地方发泄。

    眼睛有些发花,方逢年揉着太阳穴,努力打起精神,他的眼圈四周有了一圈乌黑色,连续几天的时间都没有睡好,每天除开吃饭、睡觉和入厕,其余的时间全部都在看文章,根本不想其他的事情,入厕走路的时候,手里都拿着试卷,如此的操劳和坚持,铁打的人也难以承受。

    时间已经过了申时,每日里阅卷的时间从早上的辰时开始,持续到亥时,天黑之后屋里会点亮油灯,挑灯夜战,吃饭的时间不超过一刻钟,有些教谕甚至睡觉的时候,嘴里都会念叨看过的文章。

    方逢年比所有的教谕都辛苦,他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在其他的教谕尚未开始看试卷和文章的时候,他会大致浏览已经被淘汰的文章,看看从中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对于教谕挑选出来的文章,他更是会特别注意,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文采,饭菜都是专人送来,他的手里依旧拿着试卷,胡乱的吃几口,只要肚子不饿就可以了。

    三天多的时间,方逢年已经从教谕挑选出来的文章之中,淘汰了近二十篇。

    可惜的是,从已经淘汰的文章之中,他没有发现一篇出彩的。

    按照这样的态势持续下去,方逢年隐隐感觉到,他若是不突破自身的底线,怕是不可能了,现在他的唯一想法,就是能够从所有文章之中,发现一篇与众不同的,哪怕这篇文章文采不是特别突出,只要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或者语句出现。

    一名教谕手持一篇文章,匆匆走过来。

    “大人看看这篇文章。。。”

    还没有等到教谕说完,方逢年精神马上就上来了,他站起身来,从教谕的手中接过了试卷,策论的文章已经看的差不多,明日就要开始看第一场和第二场考试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这是教谕主动送来的第一篇文章。

    将试卷平铺开,方逢年没有和教谕说话,任凭教谕站在面前,就开始认真看文章了,他真的是有些忍不住了。

    慢慢的,方逢年的脸上露出了颇为舒心的笑容,看到中间一处,眉头稍微皱了一下,禁不住念出声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拍了一下桌面,方逢年再次站起身来了。

    “好,很好,想不到院试之中,居然有如此的人才,能够写出如此诗句,这篇文章不错,好了,你去吧,这份考卷就留在我这里了。”

    等到教谕离开,方逢年开始了仔细的,看过三遍之后,他感觉到通体舒畅,这篇文章太符合他的胃口了,好像知道他的心思一样,要知道他方逢年可是天启二年殿试传胪,二甲的第一名,能够打动他的文章可不多,此番主持的不过是院试,而且是陕西省的院试,居然能够出现这样的文章,真的是不简单。

第八十一章 平和() 
九月十九日,发榜的日子。

    吴帆徽还沉浸在梦想的时候,敲门声响起,不用说他也知道是李佳翠这个小姑娘在敲门,催促他早些起床,这让他有些抓狂,院试结束之后,等待发榜的时间,他的表现很是放松,偶尔早上也会想着多睡一会,毕竟每天没有多少的事情。

    可李佳翠这个小姑娘,还真的是会说,什么早睡早起是应该的,不能够睡的太晚,早上要起来吃早饭等等,有些时候,吴帆徽忍不住想着问问这个小姑娘,究竟是什么来历,农户人家的小姑娘,可想不到那么多。

    想法归想法,敲门声响起的时候,他还是要起身的。

    穿戴好,打开门之后,站在门口的果然是李佳翠。

    “少爷,奴婢给您打水洗漱,今天是发榜的日子,少爷还要到衙门去看榜。”

    想着调侃几句话的吴帆徽,知趣的闭上了嘴,参加院试的考生,到了今天这个日子,谁不是一大早就起身了,做好一切准备到布政使衙门外面去看榜。

    洗漱刚刚结束,伙计就送来了早饭,煎饼小米粥,还有三样小菜。

    吴帆徽的食欲倒是不错,他知道李佳翠等人,早就吃过了,客栈服务方面做的还真的是不错,每天会主动将饭菜送到客房来,不需要你催促,除非你头天专门打过招呼,说是要到外面去吃饭,客栈就不会准备了。

    风卷残云的开始吃早饭,吴帆徽很快感觉到不对,他扭头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李佳翠,发现李佳翠的脸上有着淡淡的笑容。

    读书人吃饭是需要注意形象的,慢条斯理,那样才显得斯文,吴帆徽毕竟是县试案首和府试案首,标准的童生,也是标准的读书人,若是吃饭表现出来猴急的形象,肯定不好。

    “佳翠,我这吃相是不是不好看。”

    想不到李佳翠的眼睛竟然微微红了一下。

    “奴婢经常是这样吃饭的。”

    这句话让吴帆徽的心里堵了一下,的确,凡是体验过饥饿滋味的人,吃饭的样子不可能那么好看,这种斯文是富贵人家子弟才能够做出来的。

    “佳翠,你说的不错,我也习惯这样吃饭,小的时候经常挨饿,总是想着快些吃,能够吃的更多。”

    “少爷也会挨饿吗。”

    “当然,我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少爷,小时候在村子里长大,这些年村子里收成不好,我家算好的,还是有吃的,好多人家断粮了,根本没有吃的。”

    “可奴婢看少爷的样子,不像是挨过饿的人。”

    “废话,看你现在的样子,谁相信你曾经挨过饿啊。”

    这句话闹得李佳翠一个大红脸,吴帆徽不再开口说话,低头继续开口吃早饭,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是不能够说话的。

    吃完饭之后,等候在外面的伙计,很快进来收拾了。

    吴帆徽慢悠悠的走下楼,马继刚、孙凯林和李靖飞早就在大堂等候了。

    “恭喜少爷,一定高中。”

    看见吴帆徽出现在楼梯口,李靖飞略显稚嫩的声音传来。

    李靖飞早就显露出来活泼的一面,不到十岁的年纪,就很会说话。

    吴帆徽脸上带着笑容。

    “李靖飞,本少爷要是高中了,一定赏你,说说你想要什么。”

    “少爷,小的什么都不要,小的就要少爷高中。”

    离开客栈之前,吴帆徽特意到后院去看了看,三匹吐谷浑马,一直都被喂养的很好,院试结束之后,他曾经与马继刚和孙凯林两人,一同骑马到府城外遛马,吴帆徽娴熟的技术,让马继刚和孙凯林两人惊叹不已,他们当然不知道,穿越之前的吴帆徽,其实会骑马。

    马车已经准备好了,两辆马车,李佳翠和李靖飞两姐弟与吴帆徽乘坐同一辆马车,马继刚和孙凯林乘坐另外一辆马车,在西安府城,他们出门的时候,一般都不会骑马。

    吴帆徽脸上的神情很是平和,完全不像是去看榜的模样,这让李佳翠和李靖飞都感觉到奇怪,两人欲言又止,倒是吴帆徽自己忍不住开口了。

    “佳翠,靖飞,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必须要做出严肃着急和期盼的样子啊,这样子面无表情去看榜,好像发榜与我没有多大关系一样。”

    李佳翠没有开口,李靖飞倒是开口了。

    “少爷,小的要是遇见这样的事情,肯定忍不住的。”

    李佳翠轻轻拍了拍李靖飞的头,跟着开口了。

    “弟弟,你怎么能够和少爷比。”

    吴帆徽忍住了没有开口,平等这个词,只是奢望,他就算只是童生,在县里的地位也不一样了,至于说主人与丫鬟下人之间的关系,更是有着严格的规矩,尽管朝廷规定了,主人家不能够随意处罚和打骂丫鬟下人,但现实情况绝非如此,主人家能够决定丫鬟下人的命运,乃至于生死。

    马车很是平稳,西安府城内的道路宽阔大气,马车走在上面不会颠簸。

    “少爷,院试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