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边总督杨鹤,以及原任蓟辽督师袁崇焕,现任蓟辽督师孙承宗等等,全部都是文臣出身,就算是被誉为双谢元的熊廷弼,当年也是在参加武举考试夺取第一名之后,后来参加了乡试,夺得乡试的第一名,第二年到京城参将会试和殿试,成为两榜进士的。

    说白了,大明的武臣,几乎没有什么前途,不仅仅是文官集团瞧不起他们,就连寻常的百姓,也是另眼相看的,百姓之中流传的话语:好男不当兵,就能够说明一切。

    不过吴帆徽的看法有些不一样,大明的武臣,绝大部分都是世袭制,这源于明太祖推行的军户制度,老子当兵,后代都是兵儿子,老子是军官,后代世袭同样是军官,如此的世袭制,导致了军官素质大规模的下降,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军队的素质已经很不堪。

    如此情况之下,武举就显得很重要了,毕竟这是正规的考试出来的人才,武举人不仅有着不一般的军事技能,而且在军事谋略方面,也有突出的地方,比起那些世袭的军官,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了,这样的武举人到战场上厮杀,知道如何的应对,如何的领军作战。

    也就在这个时候,吴帆徽做出了决定,一定要很好的笼络徐彦琦此人。

第一百三十章 放榜() 
有了吴帆徽的斡旋,陈明惠、叶开儇与徐彦琦之间,最终也是握手言和,不过徐彦琦最终只是和吴帆徽说到了孟怀玉的事情,原来他对孟怀玉一见倾心,想着为孟怀玉赎身,并纳为侍妾,却担心家中长辈不同意,故而在这件事情上面一直都是犹豫的,徐彦琦这样的态度,折磨的孟怀玉心上心下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就算是青楼的花魁,也期盼着能够离开青楼,找到最终的归宿,平平淡淡过日子的,徐彦琦武生员的身份,比起那些商贾,还是要强很多的,家族也是本地乡绅,条件算是不错,更加关键的是徐彦琦年轻,身上有英武之气,这是很吸引孟怀玉的。

    在这件事情上面,吴帆徽倒是很果断,他告诉徐彦琦,必须要下决心,要么就决定为孟怀玉赎身,接回家去好好的生活,要么就一刀两断,断了人家的念想,这样拖着肯定不行,至于说徐彦琦家人的态度,还是取决于徐彦琦本人是不是下定了决心。

    在和徐彦琦交谈的过程之中,吴帆徽已经有了想法,若是有机会,在这件事情上面,他还是愿意出手帮助徐彦琦的,毕竟在这个讲究孝道的时代,徐彦琦可不敢随意做主,要是惹得家中长辈不高兴了,那就是不孝,那样的情况之下,孟怀玉的日子也不好过。

    想着笼络一个人,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在人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

    十月初一终于到了,乡试放榜的日子。

    乡试放榜,与县试、府试和院试不一样,一般情况之下,考生本人不会去现场,都是派遣书童或者其他人去放榜现场的,考生都是在家中或者客栈等候,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以及府衙等的衙役,会组成专门的队伍,上门为高中举人的考生报喜,中举之考生,则要拿出来钱财表示感谢。

    乡试也会有唱榜之人,同样是布政使司的衙役,打赏则是考生的书童或者家人给与。

    考生本人也可以去看榜,不过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就要马上回家或者到客栈,等候报喜之人的到来,这样显得很麻烦,也失了面子。

    所以考生这一天基本都不会出门,在家中或者客栈等待,若是一天的时间过去,没有报喜之人上门,那就表示落榜了。

    考生这一天的日子是最为煎熬的,客栈之中不止一个考生,若是其他的考生得到了喜报,表现出来欢天喜地的情绪,那些还在继续等待的考生会更为着急,他们向中举之考生表示祝贺,内心则是交织着期待与焦躁的情绪。

    吴帆徽、陈明惠以及叶开儇等人,一大早就起身了,在客栈静静的等候。

    李勇和王宝福等人早就离开客栈,前往布政使司衙门,这一天前往衙门去看榜的人非常多,不仅仅是考生的书童或者家人,还有一些好事之人,也会专门去看热闹,这里面甚至还有一类人,跟随报喜之人前往祝贺,至少能够蹭饭吃。

    时间刚过辰时,陈明惠和叶开儇两人就来到了吴帆徽的房间,吴帆徽摆出了围棋,与陈明惠两人下棋,叶开儇则是在一旁观看,他们的技术都不是很高,纯粹就是混时间。

    这期间没有谁开口说话,乡试放榜辰时正式开始,报喜之人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旦榜单出来,他们就会开始行动,朝着考生的家中或者居住的客栈而去。

    这一天翘首期盼的不仅仅是考生,还有诸多客栈的掌柜,他们早就派出伙计前往衙门,要知道客栈里面的考生若是能够中榜,那客栈也是有着极大好处的,某个客栈中榜的举人多,今后不管是院试还是乡试,客栈的生意都是非常好的,平日里读书人到西安府城来了,也会选择这些客栈居住。

    若是客栈之中出现了谢元或者是亚元,客栈掌柜不仅会张罗宴席,还会主动拿出钱财来,打赏那些报喜之人,这对于客栈来说,是天大的喜讯了。

    李勇和王宝福悉数到了布政使司衙门的外面。

    尽管两人赶得很快,可他们到达的时候,还是目瞪口呆,衙门外面的人已经很多了,想要挤到前面去难度很大,毕竟不少的考生都是住在距离衙门不远的地方,李勇和王宝福从朱雀大街赶到这里,需要时间。

    乡试放榜分为正榜和副榜,正榜又称之为桂榜,正榜的九十八名举人,一共为六张榜单,其中谢元单独一张榜单,第二名到第十名的亚元为一张榜单,其余的八十八人,分为了四张榜单,副榜在正榜公布之后,才会粘贴出来,共二十人,为一张榜单。

    正榜榜单发布的顺序和府试一样,排名靠后的举人,在最前面公布,谢元为最后公布。

    李勇和王宝福两人对看了一眼,二话不说就开始朝着前面挤,站在后面肯定是不行的,看见的全部都是人头,人太多,就算是唱榜之人喊破了喉咙,靠的太后的人也是听不见的。

    两人的身体都很是不错,自然挤到了前面,当他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衙门外墙的时候,才停止了继续朝前面挤。

    辰时,锣声敲响,唱榜的衙役首先走出来。

    “庚午科乡试放榜,无关人等回避。。。”

    人群很快让出一条路,让唱榜的衙役走到了八字墙边上。

    唱榜之人刚刚站好,第二遍锣鼓敲响,榜单开始出来了。

    人群有些骚动了,就算是在这里等候之人,也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人群之中的确是有考生前来的,不过这些考生大都是希望不太大的,却又不死心,希望能够高中,哪怕是副榜也是不错的,他们不愿意在客栈或者家里等候,坚持要到布政使司衙门来,他们那种复杂的情绪,外人难以理解。

    礼房的吏员双手托着盘子,盘子里面就是第一张榜单,榜单被红布遮盖。

    无数人的眼睛看向了木盘子。

    周遭的人停止了议论,就连那些小声说话的人,都被旁人提醒不要开口。

    吏员走到了八字墙前面,伸手揭开了榜单上面的红布,跟随在他身后的衙役,小心的拿出卷着的榜单,慢慢打开,早有衙役在墙上刷好了专门调制的糊糊。

    第一张榜单终于贴到墙上。

    庚午科乡试放榜正式开始。

    唱榜之人,鼓足了气息,开始大声唱榜。

    尽管人很多,可大体上还是安静的,衙役的声音传的很远,后面的人也能够听见,每一个名字,包括籍贯,衙役会唱三遍,保证所有人都能够听见。

    李勇和王宝福的右边出现了欢呼的声音,一个老人和小孩显露出来狂喜的神情,老人嘴里一边说着得罪借过的话语,一边拉着小孩朝着榜单的方向挤过去,周围的人纷纷避开,让出一条路来。

    紧接着,更大的惊呼声音传出来,原来这位老人就是考生,他居然亲自挤上去看榜单了。

    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周围的人看向老人的时候,神色里面明显带着敬畏了,要知道中举之后,就被称呼为老爷了。

    李勇和王宝福同样羡慕这位老人,都如此大年纪了,终于高中举人了,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艰辛,总算是熬到出头之日。

    他们当然想到了自家的少爷,如此的年轻,不过十五岁的年纪,就是陕西的小三元,就参加了乡试,要是再次高中,不知道引发多大的轰动。

    王宝福的怀里揣着一两碎银子,这是打算打赏给唱榜之人的,王宝福和李勇两人都相信,自家的少爷是一定能够高中的,他们还打算跟着少爷到京城去。

    唱榜之人报出每一个名字,都会引发一阵阵的惊呼,都会有人挤上前去,仔细的看着榜单,核实是不是真的,其实不用过多的核实,榜单上面写着考生的名字,更是写着考生的籍贯所在地,所以这是不可能出错的。

    第一张榜单终于唱完了。

    报喜的队伍早就出发了,每唱出一个名字,就有三五个衙役,手持一张专门制作的报喜用的小榜单,从衙门里面出来,朝着考生的家中或者住宿的客栈而去。

    第二张榜单出来之前,人群之中已经有了不少的议论,大都是说这中榜之人是什么情况,或者天资聪颖,或者是与说话之人早就相识等等的话语。

    仅仅相隔几分钟的时间,第二张榜单出来。

    人群再一次的安静下来。

    和前面的程序一模一样,只是唱榜之人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样能够理解,若是一个人将一百多个名字唱完,肯定顶不住,再说唱榜之人能够得到不少的赏钱,这样的好处总不可能一个人全部得到。

    巳时二刻,前面的四张榜单全部都张贴出来。

    正榜还剩下两张榜单,那就是乡试的亚元和谢元。

    周围已经变得安静很多,但人没有少多少,离开这里的基本都是那些高中的举人的书童或者家人,这些人急着回去报喜,也要回去准备。

    李勇显得安静很多,王宝福却有着着急,毕竟李勇已经跟随吴帆徽经历过放榜的事宜。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谢元() 
在米脂县几个月的时间,李勇和王宝福已经知道本县参加乡试的生员名字,虽说他们不是很熟悉,有些人甚至没有见面,可名字还是记得的,在已经公布的榜单之中,没有这些人的名字,看样子高中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毕竟剩下的就是解元和亚元。

    副榜倒是有可能,但想想也够呛,毕竟是两千多人参加乡试,而且总体来说,陕西南方学子的水平,普遍是高于北方的。

    陈明惠以及叶开儇等人,也没有听见名字,两人的学识李勇等人不是很清楚,所以不敢妄下断言,说不定陈明惠就会高中亚元。

    第五张榜单出来,在巳时三刻。

    李勇和王宝福同时瞪大了眼睛,竖起耳朵。

    这一次四周很是安静,唱榜之人的声音也特别大,要知道乡试的亚元,进京参加会试,通过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一旦通过了会试,成为了贡士,就能够参加殿试,经过了皇上御笔钦点,那就是真正的两榜进士。

    这可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情形,是几乎所有读书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

    九个名字,唱榜之人足足报了一刻钟的时间。

    有人上前去给唱榜的衙役打赏,周边的人都是闪开很宽的通道。

    里面还是没有少爷的名字,也没有陈明惠和叶开儇等人的名字,至于说贺泯宣等人,则肯定是落榜,没有多大的希望了。

    王宝福的脸上已经没有血色了,从卯时一刻就赶到了布政使司衙门的外面,快三个时辰的时间了,从满怀信心,到打不起精神来,这样的落差难以承受。

    吴帆徽毕竟是小三元,而且是本次参加乡试唯一的小三元,难不成还落榜了,或者说名字在副榜里面,王宝福肯定是不服气的,可惜他不识字,要不然肯定会挤到前面去,仔细看看榜单,这唱榜之人是不是唱漏了。

    李勇的神色也有些不对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承受如此的煎熬,记得府试张榜的时候,他也是忍不住了,吴帆徽成为府试案首的时候,他在内心也骂过,这岂不是折磨人,换做一般人,谁能够承受。

    小三元成为乡试解元,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希望太渺茫了。

    若是最后一张榜单出来,吴帆徽依旧榜上无名,那就意味着落榜,对于小三元来说,副榜是难以接受的。

    时间慢慢到了午时,最后一张榜单,也是众人最为关注的一张榜单,终于要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