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之前的一系列战斗,如今伯梅已经没有了任何矜持,径直将自己的担忧向方彦和盘托出:“北海的能见度在绝大多数时间都低于6千米,根本不适合舰载机出动,而这片340海里宽的水域又是我们返航的必经之路,被英国人发现的概率直线上升。当初舰队驶出北海时,是以平均28节的高速疾驰,再加上英国人毫无准备才得以成功。现在舰队当中布吕歇尔号和柯尼斯堡号两条船都跑不快,穿越北海的时间几乎要增加一倍;而护卫力量也比启航时虚弱了太多,只剩下了10艘驱逐舰可以倚仗。一旦在穿越北海的中途遭遇英国舰队,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方彦将目光投向玻璃窗外,只见一艘装有2座主炮塔的纤细军舰正在以****的状态吃力前行。她的上层建筑满是炮火硝烟留下来的创伤痕迹,扭曲翻卷的甲板舱壁触目惊心。这条船正是在之前炮战中受伤最重的柯尼斯堡号,其不仅被8发203毫米半穿甲弹狠洗了一遍甲板,更被1发水中弹重创了内部船体。虽然没有击穿tds防御,但外层大片舱室被毁所造成的进水,也足够让这艘7500吨的战舰喝上一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艘巡洋舰的状况比早先中雷的布吕歇尔号还要糟糕:后者至少1。32万吨的体量摆在那里,有足够的燃油可以支持她自行返航。

    此外,卡尔斯鲁厄号重巡也受伤不轻,总共被灌进了七百吨海水,只是她相比于柯尼斯堡号要好上一些罢了。这艘巡洋舰目前同样开不出最高航速,27节就已经是她的极限。更为关键的是,她和另2艘姊妹舰的210毫米炮弹都消耗了大约三分之二,剩余量仅能支撑一场中等规模的低烈度战斗。倘若再来4艘英国巡洋舰,她们战沉的概率绝对会超过6成。

    方彦收回目光,神色认真地说道:“英国在地理上本身就处于舰队调度的内线。再加上我方舰队目前航速较慢,的确是很容易被他们抢先在北海部署军舰。不过,英国人未必就能阻止我们顺利返航。”

    “实际上,我方舰队现在的软肋只有一个,那就是受伤舰艇拖累了舰队的最高航速,使得我们在穿越挪威水道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暴露在英国水面力量的打击之下。只要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凭借雷达预警和海雾掩护,我们完全能够突破英国的封锁,经日德兰半岛返回德国。”方彦说道。

    伯梅皱眉道:“可是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我们的损管士兵都尽了全力,但很多损伤都不是在航行状态下能够修复的。”方彦点头道:“战舰的损伤的确是没有办法在目前修复。不过,在德国本土之外,却是有一个港口可以让她们暂时栖身,从而让舰队甩开这个包袱。”方彦将海图翻到几乎从未有人注视过的东方,而后在北极圈内轻轻一点,吐气出声道:“俄国,摩尔曼斯克。”

    “根据威廉港在9月7日发来的电报,德意志已经同苏俄秘密结盟,如果情况需要,潜艇可以前往摩尔曼斯克进行加油和物资补充。既然潜艇都能去,战舰俄国人应该也会接待。”方彦眼眸中流露出一丝复杂之意,似是有些不甘愿,然而他很快就权衡了这么做的得失利弊,心中也随之渐转坚定。虽然自己这么做,必然会让德国再被苏联宰上一笔,但横竖德国都已经在之前瓜分东欧的谈判桌上被斯大林狠敲了好几笔竹杠,也就不差这么一点了。相比于能保住一艘宝贵的航母,方彦觉得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完全可以接受。

    “这件事情涉及到两国政治,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如果真的有这个必要,我也必须先请示海军总部。”伯梅肃然道。方彦皱了皱眉,心道主动拍发电报岂不是要暴露舰队的位置,然而当他看到航母甲板上系留的轰炸机的时候,一缕释然的微笑便悄然浮现在了他的嘴角。(。)

第228章 外交困境() 
月华如水,仿佛为夜幕中的柏林总理府披上了一层柔和的轻纱。

    当中一座恢弘肃穆的办公房间里,希特勒正坐在书桌前审阅着眼前的厚实文件;他的脸上带有几分疲倦之色,不过那双灰褐色的眼眸中却是目光湛湛,精力十足。轻柔的微风从窗外吹入室内,带来了属于中秋的干爽清凉,虽然没有鹰巢别墅的自然气息,但仍是让心情愉悦的希特勒长长舒气,并惬意地伸直了身躯。

    经过整整5周的战斗,波德平原上的战火终于在昨天的10月6日彻底平息。波兰境内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残存的武装人员不是穿越边境潜逃进罗马尼亚,就是在波兰境内蛰伏了下来,成为只能进行骚扰和破坏的游击队。实际上,真正的战斗早在9月17日之前就已经结束,之后的两周多时间,德国陆军都只是在扫荡残余,将那些仍在负隅顽抗的小股死硬敌军彻底砸碎碾平。

    由于波兰战役的后半段都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因此德国陆军所取得的战果,也很快地就大致统计出来了。目前被关押在各军战俘营里的波兰官兵,总共有将近70万人,而他们在一个月战斗中死伤的总人数也有近20万之众。波兰的百万大军几乎被德国尽数歼灭,这支号称世界第二陆军的武装力量,在东西两个强邻的夹击之下转瞬间便灰飞烟灭。相比之下,以砍瓜切菜般的速度击垮了对手的德国陆军,总损失兵力仅为4万。而在这当中又有2万都是普通的轻伤员:长则半年、短则旬月,他们便能从医院内康复走出,重新迎接新的生活。

    虽然以和平时期的眼光来看,德国陆军上万人的死亡绝对是石破天惊的超级大动荡事件,但对于这种生死存亡的国战来说,却又是令人目眩神迷的伟大胜利了。要知道在上场世界大战中,平均每过一天,德国陆军都有1200多人阵亡,军队印刷的死亡通知书根本填都填不过来。根据绝大多数德国民众基于一战经验的悲观估计,自己对波兰的征服少说都要损失50万人、并历时半年左右,才能初奏肤功。现在德国陆军如此干净利落的就摧毁了波兰的武装力量,总损失量还抵不上过去一场中小规模的战役,这简直就如同神话一般令人不敢置信!

    在戈培尔开动宣传机器的竭力鼓噪下,德国民众对于当前这场战争的态度,终于开始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原本他们对战争爆发充满了惊惶和畏惧,唯恐准备不足的德国重蹈上场大战失败的覆辙,然而随着波兰战役的迅速尘埃落定,他们心中那被久久尘封的属于世界强国的固有自信,也随之再度苏醒,并在理性权衡的天平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于将自己引上了战争之路的希特勒,德国民众也再没有什么复杂和埋怨的心理了。虽然这次没有像慕尼黑协定那样实现不流血的胜利,但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收获一片18。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2千万人口,并把和祖国分离了20年的西普鲁士、西里西亚省和但泽自由市重新纳入德意志金瓯一统的神圣版图,同时对曾经残酷迫害日耳曼族裔的卑鄙波兰人(戈培尔的宣传)实施报复,这次征服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太赚了!

    而作为一力推动了这场波兰战役的最高统帅,希特勒在民众和军队当中的地位,也因此而再一次拔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面。此前,希特勒的全部形象都只是内政和外交领域的天才,是让德国恢复经济、重整军备、提升国际地位、在世界纵横捭阖的英睿领袖;然而现在,他的军事天才也开始崭露峥嵘,并已经隐隐有了几分德皇威廉一世的统帅风采。被戈培尔垄断了舆论的无知民众迷信于他,就连陆军当中的那些自认为才高九斗的高级将领们,也开始第一次以专业和郑重的眼光,正视希特勒这个兼任着国防部长的前陆军下士的最高统帅了起来。

    想到那些一向鼻孔朝天的老牌陆军将领,终于在自己面前转变了姿态,希特勒心中便忍不住充满了快意,同时狠狠鄙视着这群莫名高傲的混蛋。这些人的思维早已僵化腐朽,注定是要被时代淘汰,自己总有一天要将他们从军队当中全部踢开,用纳粹思想将这支力量彻底转变成自己和党的利剑。

    “我的元首,里宾特洛甫外长已经到了。”正自思绪神游间,希特勒忽然听到自己的侍卫军官正在门外向自己敲击报告道。希特勒目光微凝,应声让来者入内。片刻之后,里宾特洛甫那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紫木大门跟前,而希特勒也已经换上了一副温和的笑脸,并和对方热情地握手见礼。

    “我亲爱的外交部长,我们和苏联人谈的贸易协定结果如何了?”当里宾特洛甫在客座沙发中坐下之后,希特勒便有些迫不及待地径直询问道。原来自从苏联和德国的军队在波兰境内会师以来,两个********完全对立的独裁国家,就又在共同利益的牵引下展开了进一步合作的谈判。德国需要从东方获得石油、粮食、和工业原料,来弥补因海上航运中断而造成的深刻损害,而苏联也对德国的精密机械和武器装备垂涎三尺,盘算着引进技术后大幅加快自身的工业化发展。

    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然而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都从来没有把对方当成是自己的真正盟友。希特勒更是认定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中立态度只能维持6~8个月,再久就无法预料了。因此在这场交易当中,双方都是各怀鬼胎,只想自己得利,而不愿看到对方受益。而谈判也就始终都处在艰难的拉锯状态,迟迟都不能达成一个共同的意见。

    听得希特勒的话语,里宾特洛甫脸上登时泛起了强烈的义愤填膺的神色,道:“虽然俄国人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之下又提出了一份新方案,但他们的原料报价依旧大大高于市价,其中稀有金属矿石甚至是国际价格的3倍!而我们将一架bf…109d型战斗机报价为18万马克,都被贪婪的俄国人强烈抗议。这种新式飞机,陆军航空兵自己都有极大的需求缺口,即便是和我国关系最亲密的意大利,今年我们也只是以15万马克的单价卖了两个中队。”

    希特勒咬了咬牙,眼中恨怒之情一闪而过;德国在这场交易中被苏联敲竹杠实是不可避免,因为当前对苏联来说几乎是他的绝对卖方市场。且不说苏联现在完全可以抛开德国、去和英法做生意,光是他能够让德国免除两线作战的关键政治态度,就足以要让德国用实打实的马克去稳住前者。虽然希特勒非常清楚这点,但他却没想到斯大林做生意竟然会如此的心毒手辣:苏联在德国摧毁波军主力后坐享40%的波兰不说,竟然还要在贸易上坑自己一笔才肯罢休!

    “意大利人的态度呢,他们有没有答应今后向我们多出售一些原料?”希特勒沉默片刻,而后又开口问道。根据战争爆发前德意两国政府达成的协定,意大利可以在自身战备完成前保持“谨慎的中立”,但作为补偿,意大利需要为德国建立起一条物资输入快线,将从海外贸易中购入的各种原材料货物转卖给德国。虽然意大利依旧要在这里面吃差价,但其最终售价却远不像苏联那样高得离谱。如果德国能从意大利手中购进更多的物资,被苏联宰的数目自然就会少了。

    里宾特洛甫面露惭愧之色地说道:“很抱歉,尊敬的元首,我没能说动意大利领袖同意增加对我们的物资供给度。虽然领袖本人对我们的事业颇为同情,但现在意大利政府内部的反德势力却出现了迅速抬头的趋势:这些人对我们向苏联示弱妥协极为不满,尤其是苏联在波兰坐享其成的收益,更令他们大为恼恨,并将这视为德意志在反布尔什维克道路上对意大利的彻底背叛。这些人当中有许多都是法西斯党的骨干元老,领袖也必须顾及他们的态度。”

    希特勒的眸光微微有些黯然。对于这个结果,他心中其实早有预料:德国愈发在东欧依仗苏联,就会愈发触动意大利的神经,让这个自己好不容易才从英法手中争取过来的列强盟友与自己生出龃龉不和。然而自己却也是别无选择,在当前这个关口,德国只有努力让苏联置身于战争事外,才能保证对英法斗争的成功。希特勒习惯性的将目光投向办公室正面墙壁上的那张巨幅欧洲地图,脑中思绪纷乱闪过;忽然之间,他眼眸中精光一闪,而后便立即打开书桌下方的抽屉柜,在众多的文件当中快速翻找了起来。(。)

第229章 东欧开源() 
希特勒从厚厚的文件堆里翻出一个牛皮纸袋,而后将它摆在了办公桌前,里宾特洛甫目光所及,发现这是由自己的外交部盖章签发的文件。当希特勒将里面的备忘录取出,里宾特洛甫的瞳孔忍不住微微收缩:这份文件赫然是今年3月24日德国与东欧小国罗马尼亚达成的贸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