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活着看到希特勒主义归于毁灭、和欧洲得到解放的那天”。为了实现这份愿望,对一些固有事物作出变通便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财政大臣约翰…西蒙爵士和陆军大臣莱斯利…贝里沙等人面面对望,最终都从彼此的眼眸中读出了妥协之色。虽然这么做与英国素来自我标榜的文明绅士风范南辕北辙,但却拥有实打实的改善局势的可能。而他们这些政府阁员,此时和丘吉尔也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倘若能减少商船的损失量,他们自己的地位也能随着政府威信的增强而得到足够的稳固。更何况,今天的英国又有哪个领域离得了外来货物的输入?生产、交通、农业、军工……各个方面全部都要仰仗外部输血来过活,商船损失减少的作用,直接就能映射到他们这些阁员负责的部门当中。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原本一副正义使者形象的西蒙爵士登时对丘吉尔的提议表示了默认。其余数人也都静静点头,再不去管什么所谓的道义准则。这种情况在英国历史上其实早有先例:1914年8月德国对法宣战时,英国国内就曾因为是否加入法俄一方对德宣战而爆发了强烈的争执。当时大多数内阁部长和下院议员都反对英国参与这场欧陆大战,认为英国平白无故去干预德奥与法俄之间的战争,实在是背弃传统光荣的举动。

    然而当外交大臣格雷将德国有可能赢得战争、并称霸欧陆的情况宣布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惊悸于可能出现第二个拿破仑,对英国加入协约作战再没有任何微词。自诩绅士的英国人早已经用他们的所作所为,向世界彰显了他们的伪君子本质,只要有足够的外部利益,贞女坊立即就能化身为半掩门。

    自己的提议得到通过之后,丘吉尔却并没有露出相应的轻松神色。他目光凝重,再度出言道:“先生们,其实刚才海军准备采取的策略,仅仅只能是让当前形势得到有限的改观。真正要想将商船损失降到无关紧要的水平,还需要从根本上加以着手。目前我们在护航舰艇数量上存在极大的缺口,未来两三年内都无法得到根本性改观,因此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重新将德国海军这头鲨鱼锁进北海牢笼。”

    外务大臣哈利法克斯爵士皱眉道:“可是我们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上次大战时,我们是借助绝对的舰艇数量优势,才勉强建立起了北方封锁线。即便是这样,德国潜艇的偷渡还是无法有效解决。然而在今天,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阵容已经远远比不上25年前。更糟糕的是,德国海军的几乎所有主要军舰都适合远洋作战,即便连驱逐舰都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皇家海军需要防止一支兵种均衡的舰队冲出北海的难度更是直线上升,我对此持非常谨慎的怀疑态度。”

    “军事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战略上却并非是不可逾越的天堑。如果我们能在1915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世界大战根本不会持续漫长的4年,而布尔什维克魔鬼更是将永远被锁在瓶子里面!”丘吉尔目光炯炯,其锐意十足的神态丝毫不像是年过65岁的老者。丘吉尔径直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用胖胖的手掌在上面一拍:“我们需要占领挪威,然后将这个北欧国家变成不列颠坚固的东方堡垒。”

    “占领挪威之后,英国对德国的海上战略形势就将迎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德国人处在我们的两面包围之中,他们进出北海的难度将随着我国在挪威建立空军和海军基地而变得举步维艰。届时,我们无需使用太多的主力军舰,只需要有足够的飞机、潜艇、鱼雷艇、和水雷,就能从东西两个方向向中央完成对北海出口的封锁。德国人若是想要强行进攻,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这无疑有利于皇家海军重新扳回对德作战的劣势,收获久违的战争主动权。”

    “现在就是不列颠进军挪威的最好时机。此时苏联对芬兰的进攻,无疑给了不列颠将军队派进北欧的绝好借口。只要我国陆军踏上挪威的土地,那么究竟是借道去援助芬兰人、还是就此实现对挪威的掌控,就完全由陆军大臣贝里沙阁下说了算。此外,我们还可以顺道截断德国在北欧的铁矿砂来源,从根源上降低他们的战争潜力。”丘吉尔干净利落地说道。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海军大臣,而是一名着眼全局的真正国家首领。

    丘吉尔说完自己的策略,却发现眼前的几名同僚全都陷入了沉寂。过了半晌,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才缓缓开口道:“丘吉尔阁下,这么做是否会在国际上损害不列颠的声誉?一旦我军解除挪威军队的武装,就粗暴践踏了这个国家的中立。这种行为与希特勒匪徒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所做的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届时,荷兰和比利时都会对我们产生戒备与恐惧,更加不肯加入到我们一方对德作战。而美国舆论对不列颠的态度也会恶化,并因此影响到我们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物资购买订单。”

    “爵士阁下,您的担心的确十分有道理。然而在目前,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以犹豫了。希特勒不会看不到挪威的重要性,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将挪威控制在他的手里。想想捷克和波兰的遭遇,我能百分百确信这个下士会毫不犹豫地进攻挪威!”丘吉尔平静地开口,其接下来所说的话语却是让在场所有英国要员都不寒而栗,“倘若德国抢先一步占领了挪威,那么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德国海军将以挪威的两千公里海岸线作为新的前进基地,而我们也将再无法阻止他们进入大西洋进行狩猎!”(。)

第294章 英国的动作(3)() 
丘吉尔的最后一句话宛若沉重的铁锤,重重敲击在了还在犹豫的阁员的?32??底。

    的确,随着皇家海军在斯卡帕湾遭到的惨痛浩劫,大不列颠所面临的海上战局便急转直下。而德国海军使用的一系列新战术新装备,更是让这个看似雄风犹存的世界帝国感受到了刻骨的危机。他们震惊万分地发现,那个20年前的手下败将、舰队阵容一度寒酸到自己用半根小拇指就能压灭的德国蝼蚁,竟然在短短十几年内,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魔术般打造了一支世界上最为现代化的精悍海军。

    柯尼斯堡级重巡洋舰、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Z型超级驱逐舰、齐柏林级舰队航母……其每级舰艇的战斗力都比英国同类型船只强上一大截。而那款俾斯麦级重型战列舰,更是只能用夸张来形容:皇家海军最引以为傲的胡德号,在这个比她年轻了19岁的后辈面前完全就是白鹅与凤凰般的差距,根本不能与之匹敌!

    三个月前,德国主力舰队就曾经在北大西洋搅动过一次风云。英国总共折损了暴怒号航母和4艘巡洋舰,才获得了疑似击沉对方轻型航母和重巡各1艘的战果。至于英国被击沉的商船数量,则更是令人不忍回顾。如果这些凶神能够肆无忌惮的进出大西洋,对英国而言将是灾难性的。一旦海运吨位跌破临界点,英国战争工业就将陷入窒息瘫痪的境地;届时仅凭英伦本岛这点可怜的资源,德国只需稍加消耗,就能将英国打到弹尽粮绝、而被迫向柏林乞和!

    倘若此番能够用攻取挪威来遏止住德国海军的前进脚步,则显然是再理想不过的局面了。至于道义公理什么的,在迫切的战争需求面前统统都要靠边站。忽然间,哈利法克斯等人就真切领悟到了25年前的德国为什么要和比利时这个人畜无害的小国过不去,这无所谓国仇家恨,只有对最终胜利的赤&裸&裸的诉求。

    见到众人对这个问题再无异议,丘吉尔那凝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他微微呼气,再度补充道:“这次占领挪威的行动,我想我们应该把法国人拉上。他们虽然没有如不列颠一般的遏止德国海军的强烈愿望,但在控制北欧援助芬兰上面,却是有着极大的兴趣。这无疑会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有效帮助。”

    在张伯伦的首肯下,英国占领挪威的计划随即被提上了日程。军方开始收集有关这个北欧国家的一切情报,并根据这些涉及军事、地理、气候、交通等浩若烟海的信息,制定出多套作战方案。与此同时,外务大臣哈利法克斯和陆军大臣贝里沙也赶赴巴黎,与法国人商议北欧作战的有关事宜。

    丘吉尔对法国人的态度估计没有出现差错。法国当局对占领挪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热切程度甚至比之前英国远征军抵达法国时还要强烈。法国总理达拉第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他认为,只要在挪威发动一次强有力的登陆作战,就会迫使德国把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方向,从而让挪威成为当前这场战争的主战场。这样,法国本土就不会遭到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摧残了。

    达拉第这个理想化的局势预期,竟然得到了十几个法国内阁部长的一致通过。

    此时法德两国边境已经沉寂了整整三个月,德国人就丝毫没有要采取行动的意思,这分明就是德国人畏惧马奇诺防线的坚不可摧,在铁壁面前逡巡犹豫的结果。既然这样,法国在北欧的行动就肯定会牢牢吸引住德国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没有想法在西线发动攻击。而法国军方也很欢迎在挪威这个地方进行长期的大规模战斗。因为,在挪威这个多山的国家,几乎到处都利于进行防御战争,而法国陆军经过战后20年的针对性训练,如今早已是众所周知的防御战能手。

    出于各自的需求,英法两国很快就在北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双方将组建联合部队,以“抗苏援芬志愿军”的名义在挪威登陆。除了占领纳尔维克这个能扼住德国铁矿砂来源的关键北方港口之外,联军还准备在挪威南部的特隆赫姆和卑尔根登陆,以便于随时向内陆挺进、占领挪威首都奥斯陆。在丘吉尔看来,联军甚至可以不必占领整个挪威,只要能固守北海东岸的那一片沿海区域,就可以建立起对北海出口的东西两面封锁,从根本上解决德国军舰对大西洋航线的威胁。

    平心而论,丘吉尔此番对法国态度的预计、以及拉后者入伙的提议,在战略上绝对称得上是一招妙棋。然而,这位曾经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而黯然去职的海军大臣,却又犯了与当年类似的老毛病,那就是在具体实施层面缺乏相应的前瞻性。

    尽管法国人在原则上同意出兵挪威,可到了制定具体计划的时候,登时就与英国产生了龃龉分歧。法国人准备出3个师,以求在占领挪威各处要地的同时建立防御,随时抵御有可能到来的德军反击;这么多部队只能通过运输船实施投送,而在航运期间保证他们安全就成了最为紧要的问题。

    法国人表示,我们出人去和德国佬火拼,你们英国怎么也得把后路给我们看好了吧?现在德国海军锋芒正劲,不仅潜艇频繁出入挪威水道,其舰队主力也随时都可能会北上出击。因此,英国舰队必须出动足够的护航兵力。否则一旦有运输船被击沉,整团整旅的人被隆冬冰冷的海水一泡,十分钟就得全部去见上帝了!

    然而英国方面却并不认同法国的要求。英国人表示此次行动又不是你法国一家出兵,英国陆军也将派出2个满编的步兵旅。双方护航军舰的密度都是相同的,在行动保密的前提下,只需防住可能和运输船队偶遇的德国潜艇即可。至于宝贵的舰队,则是作为机动兵力使用,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吵,而丘吉尔所一再强调的行动时间,就在不断的开会磋商中从指缝间流逝。(。)

第295章 圣诞(1)() 
对于德国和英法两方来说,向挪威发起跨洋远征,都是一个需要用大量?34??期准备来进行奠基的关键性行动。从制定计划、部队集结,再到物资调运、情报封锁,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仓促间显然无法揭开最终战役的大幕。历史上,德国是在1940年2月16日正式下定决心入侵挪威,4月6日午夜首批舰队才驶出港口,准备时间接近50天。而英法由于彼此间互相争吵,行动更加迟缓:他们原本在上年12月中旬就决意向挪威派兵,结果一直迁延到了4月8日才动手。

    也正是这番惊人的拖沓,使得原本在入侵挪威的考虑上畏首畏尾、犹豫迟钝的德国统帅部捡了个大便宜,竟然在抢占挪威的争斗中后发先至,让德国的海上格局起死回生。倘若英国人能早三天动手,德国都只能面对宽阔的北海而黯然神伤:因为以那个位面中的德国海军的孱弱实力,占领挪威的唯一机会就是瞒天过海,抢在英国海军反应过来之前将自家陆军投放上岸!

    尽管这个时空里,英德双方对挪威的兴趣都因为方彦造成的蝴蝶效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