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肆耍饩秃帽仁悄愀栈ù蠹矍乱桓鰇tv公主准备推倒上阵时,警察却骤然破门查黄一般!

    事实上,法英两军的情绪还相对稳定——毕竟他们只是客人而已,大不了交点罚金就能拍拍屁股走人。但坐场子的比利时人可就炸锅了。要知道比军现在保卫的是本国的领土,每一寸土地在他们眼里都分外珍贵。如果是由于技不如人被德军打的丧城失地,比利时人还可以接受,但现在甘末林一道命令就要他们放弃包括首都布鲁塞尔在内的大半国土,比利时人能忍才怪!

    愤怒的比利时人立即质询甘末林,得到的却是几乎晴天霹雳一般的震骇回答。现在整个比利时都有被包围的巨大威胁,倘若继续在原地坚守,无异于坐以待毙。万分痛苦之下,比军统帅部也只能下令全军西撤。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心中悲愤难抑:法国人在战略上犯下的巨大失误,却要让他们来为其埋单!

    很快的,甘末林之前所预料的那些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便都在北部联军当中出现了。此时距离西线战斗爆发只过去了1周时间,近800万比利时平民仍有超过大半没有被疏散转移到后方去,当这些民众看到为他们保卫家园的联军士兵像潮水般往后方撤退时,顿时便陷入了巨大的惊慌当中。一时间谣言四起,诸如“几十万联军被全歼”,“20个德国坦克师正疯狂挺进”的声音如瘟疫般疯狂散播,大量比利时民众带上行李和牲畜踏上逃亡之旅,拼命和军队挤占撤退的道路。

    由于道路被难民严重堵塞,联军不得不忍痛抛弃各种带不走的辎重和装备:先是155毫米重型加农炮,然后是夏尔b1坦克,甚至连油料耗尽的运输卡车也被胡乱扔在了原野中。这些装备本来应该在放弃前加以毁坏的,但仓促之下已经很难有人再这般恪尽职守。

    要知道,联军的撤退任务一点也不轻松,他们要从布鲁塞尔一直撤回到亚眠附近,直线距离都在150公里上下。即便是处于无压力的行军状态,也要走整整3天时间,更何况现在他们还处于即将被包围的危险境地,每多延误1小时,都可能对自身命运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

    联军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显然瞒不过德国飞行员的双目。随着博克大将一声令下,前几日一直以防守反击为主的b集团军群立即变身成为凶恶的野狼,各支军队轮番对面前联军展开了猛烈进攻,大有以伤换伤的搏命势头。而面对骤然吃紧的前线压力,联军不得不将一支支原本计划撤退的部队留下来断后,这使得联军的撤退行动变得愈发缓慢,被德军死死拖在了比利时这片泥潭。

    古德里安没有浪费右翼友军为他创造出的这个大好战机。5月17日当天,他便将仓促反攻的法国第4装甲师打得落花流水,如旋风般卷过法国的又一耻辱地克雷西。之后近2天时间,德军长驱110多公里,于19日早晨抵达佩罗纳。随着德国装甲部队的不断挺进,法军的抵抗越来越微弱,留给北部联军撤回法国的通道只剩下了不到120公里的直线距离,随时都能有被德军掐断之虞。

    面对极为严峻的形势,别无选择的甘末林只能使出一招壮士断腕。他准备留下部分人员阻挡德国b集团军群的追击,主力则轻装向西南撤退,配合法军即将在南翼发起的一场反击逃出包围圈。这样,即使北方联军将因此损失1520个师的兵力,以及绝大多数重装备,但至少能有30个师的人员可以被抢救出来。德军也担心这一幕出现,因此ab两个集团军群都在拼命催动他们的前线人马继续猛攻,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善解人意的法国政府帮了德国人大忙。

    自从5月13日以来,法军在中路的战斗就可以用灾难来形容。随着德军如疾电奔雷般向海峡挺进,而法军的反击行动全部被击溃化解,眼看着局势严重恶化,巴黎当局便再也无法容忍甘末林这个陆军总司令继续当下去了。5月19日当天,甘末林被解除总司令职务,随即黯然离开了前线指挥部。

    如果是普通的临阵换将倒也罢了,一个精力充沛、才能出众,同时对当前战局了如指掌的继任者,的确有希望改善法军的处境。然而这次换人坏就坏在最后一点上,继任总司令的马克西姆…魏刚完全不是此时正在和德军战斗的指挥官。

    作为曾经跟随福煦元帅打了4年大战的宿将,现年73岁的魏刚无论资历还是才能都足够担任总司令一职。然而从1939年起,这位从退役中复出的老将就一直呆在中东的法国殖民地黎巴嫩筹建军队,准备从南方进攻苏联(因为苏芬战争)。对于5月10起爆发的西线战斗,远在千里之外的魏刚始终是雾里看花,隔了一层。等到被匆忙召回国受命掌权后,魏刚便立即取消了前任甘末林的断腕命令:他现在连形势都还没有摸准,怎么能随便就把近20个师的大军送入虎口?

    法军高层的犹豫不决,断送了北部联军逃生的最后一丝机会。经过一昼夜90公里的急行军,古德里安率部于5月20日中午攻占亚眠。这座重镇是法国北部的核心交通枢纽,从巴黎方向通往比利时的公路都要在亚眠汇集,它的失守意味着北线联军的后勤被切断。然而这位悍将却丝毫没有要收手的意图。

    当天下午,德军再度狂飙近60公里,攻占了距离英吉利海峡仅有20公里的阿布维尔,深夜时分,古德里安率部抵达滨海小镇努瓦耶尔。在皎洁月华的照耀下,一望无际的大海陡然出现在德军士兵面前,清凉的夜风中涛声隐隐,仿佛是在赞叹这些勇士的到来。

    “我们,抵达英吉利海峡了!”德军装甲车队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欢呼,继而山呼海啸的欢鸣声淹没了这座小镇。蓬头垢面的德军装甲兵不顾彼此身上的酸臭污渍,和身边的战友们忘情拥抱庆祝:他们在6天内长驱直入400公里,一路高歌猛进,如今已然将北线联军从侧翼彻底拦腰斩断。在这个包围圈里,围着将近60个成建制的联军师,总人数超过70万,更有无法计数的海量物资!

    “去,拿着我的水壶,到海滩上装满水。这将是我送给陆军司令部的礼物!”古德里安将腰间水壶一饮而空,然后递给副官大声说道。后者欣然领命,跳下指挥车朝着沙滩飞跑而去。看着眼前浩瀚无垠的大海,古德里安心潮澎湃,忍不住长啸出声:他倾注十几年心血创造出的闪击战,终于在今天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

    繁星点点,明月高悬,位于莱茵河畔的德国最高统帅部驻地里,希特勒正发怔般呆站在作战地图前。他神情有些扭曲,呈现出期待、紧张、振奋、焦虑交相混合的复杂之色,揣在衣兜里的双手紧紧抓着布料,仿佛一松胜利就会从中滑走。

    其实早在5月18日夜里,希特勒就已经得知了a集团军群麾下的7个装甲师仍然在继续前进。然而由于法军的败报不断从中路传来,这便让希特勒那原本坚定的信念又陷入了动摇当中,怀着期盼与侥幸默许了陆军司令部对自己的抗命。毕竟,一旦装甲部队成功完成侧翼包抄,其成果之巨大足以一举定鼎西线战事,但凡有2到3成希望,希特勒都愿意押上自己的装甲矛头豪赌一次!

    细微的脚步声从过道传来,很快变得急促而清晰,片刻之后,一道壮实和一道瘦弱的身形便敲开了房门。与三天前剑拔弩张的气氛不同,勃劳希契和哈尔德脸上都涌动着强烈的激动神色,见到希特勒愕然望来,勃劳希契兴奋的开口道:“我的元首,古德里安将军刚刚发来电报,他已经率部抵达索姆河入海口的努瓦耶尔了!目前第2装甲师在阿布维尔,第10装甲师在亚眠,北部联军的南逃路径已全部被堵死,我们很快就能将这70余万敌军全歼于比利时!”

    勃劳希契话音未落,过道内又传来了密集急促的跑动声。少顷,最高统帅部凯特尔上将满面红光地冲了进来,他在见到勃劳希契二人后微微一愣,然后便欣喜万分的向希特勒报告了相同的消息。虽然凯特尔和勃劳希契如今早已不是一路人,但在这份属于德意志民族的巨大喜讯面前却完全抛开了一切龃龉:西线战争,很快就要胜利结束了!

第421章 后路() 


第422章 敦刻尔克剖析() 
皎洁明月照耀下的西欧平原上,此时同样有一个人在深夜里久久难眠。

    方彦躺在窄小的行军床上,纷涌的思绪使得他无论如何也没法安然入睡,军营里的微弱灯光从窗外透露进来,照亮了他那张凝重沉肃的容颜。辗转半晌过后,全无睡意的方彦索性掀被坐起,背靠在床头默默沉思起来。

    作为对历史进程异常清晰的穿越者,方彦知道此时北线联军败局已定了。他们拖沓的行动和混乱的指挥,葬送掉了主力部队最后一丝可能突围的机会,即便是有阿拉斯战斗那样令德国统帅部蓦然一惊的反击,但那也只是少数军队打出的回光返照式的攻击,对整个宏观战局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力。因为就算德军装甲部队的防线被短时间突破,一片混乱的联军也无法大规模撤离,届时后者最多从德军手指缝里溜出几条小鱼小虾,主力部队仍然被困在包围圈内。

    然而联军无法从陆地逃跑,却可以通过海上撤离。方彦绝不可能忘记历史上被英语世界大吹特吹的敦刻尔克撤退,这些在战场上毫无功绩可言的英国陆军,逃跑起来的效率却是无人能敌。短短8天的时间里,他们就从一片小海滩上撤走了34万溃军,速度堪与香港记者相媲美。

    令方彦感到棘手的是,英国人的这种脚底抹油早已是驾轻就熟:早在1915年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时,英军最后阶段的撤退就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不仅让对面德土联军毫无察觉,自身还没有损失一人!

    有没有可能阻断英国人从海上逃跑呢?方彦思考了诸多办法,但最终都被他自己一一否决。首先用空军去消灭英国运输船就是一个极为愚蠢的伪命题,就算德国有1万架轰炸机能够出动,且飞行员全都是投弹百发百中的超级精英,但别人只要在夜间实施撤退,德军就彻底抓瞎了。历史上,英国船队有几天就是在夜间行动的,而且效率非常可观,每天都撤出了超过3万被困人员。

    更何况,实际局势还远没有方彦设想的那么夸张。由于海航的建立,这个位面中德国陆军所能得到的空中支援,并不如历史同期那般强劲。而敦刻尔克距英国近,离德国远,德军飞机无法在其上空逗留太长时间,又进一步限制了德军空中力量的发挥。

    最重要的是,英国空军不会再继续藏私了。面对自家远征军生死一线的危急关头,英国原本那留守本土、坐观盟友覆灭的30个战斗机中队,必定会拼死来敦刻尔克上空作掩护。此消彼长之下,德国空军能成事那才见鬼了!

    想到这里,方彦便忍不住深深鄙视了一通历史上的戈林和希特勒。这两个纳粹党核心首脑层,一个好大喜功贪慕虚荣,想让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从各个方面都凌驾于除希特勒之外的国内所有人;而另一个总想着要制约陆军势力,加强由国社党控制的空军的威权来与之抗衡。于是,这两个大权在握的统帅便对所有的风险都在潜意识里将其忽略,强行下场微操,直到把一切都搞砸掉。

    单靠航空兵显然不行,但即便再加上海军的协助,也同样无法阻绝英国人的撤退。目前德国海军能用于在近海进行高强度作战的兵力,只有10艘小型驱逐舰和大约30条鱼雷艇,而英国人能在敦刻尔克附近集结的护卫舰艇至少2倍于此,并且还能布设大量水雷来阻止德国军舰向海峡靠近。倘若德国海军贸然将这股力量投入到海峡战场与英国人正面硬撼,那么非但击沉不了多少运输船只,反而会将自己这点有限的力量在对攻之中白白消耗掉。

    潜艇虽然看上去比较合适,在相对狭小的英吉利海峡附近根本无需为索敌而忧虑,但英国护卫船只也不是吃素的,想要穿过他们的密集搜索进入运输船队中心,几乎要冒九死一生的风险。除此之外,当前德国海军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集结起足够多的潜艇。大约四分之三的海狼都在狩猎或往返的途中,方彦估计邓尼茨能在1周内挤出15艘潜艇开赴海峡,就已经是极限。而这个数量还远远不够。

    因此,要想阻断英国人的逃亡道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阻断他们与海滩的接触,将此时的三面包抄变成四面合围。唯有这样,联军才能彻底成为瓮中之鳖,无处可逃。虽然德军装甲部队在攻占沿海地区之后,极有可能遭到联军为求活命的疯狂反扑,但后者更可能出现的结局却是士气崩溃,如雪崩似的成批放下武器。

    方彦清楚的记得,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