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方彦感到惊喜交集的是,他这次横渡地中海所要乘坐的“海星”号,竟赫然是一艘万吨级别的油轮,且它已经在这条新航道上跑了半年之久了。这无疑意味着来自利比亚的石油正在被源源不断的运往意大利,而后者与将来德国的贫油处境,也将因此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经过4天的海上航行和沙漠驱车,高耸入云的**、以及一片占地宽广的仓库住宅,就在莽莽戈壁滩上映入了方彦的眼帘。代表着工业文明辉煌成就的建筑机械,竟然坐落在这片荒漠万里的不毛之地,若非是方彦亲眼所见,真有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诞感觉。

    这一次,方彦就没有像在安莎尔多造船厂里那样还有着相关的限制了。约夫拉油田的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方彦这名股东之子,并带他到厂区进行全方位的参观;通过这名负责人的介绍,方彦也明白了这座油田的具体现状。目前约夫拉油田每月可产原油10万吨,全部运往意大利本土;第二期扩建工程已经启动,计划将于三年后完成,届时有望实现每月25万吨的可观产量。经过一番参观下来,这座油田的运营和管理情况都给方彦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看来对于和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的企业,老齐亚诺的手段还是颇为值得信赖。

第73章 墨索里尼() 
“有了这份在北非殖民地的石油利益,意大利人应该会更加注重他们的海军建设了吧?”坐在前往班加西港的车辆上,方彦自顾自的喃喃低语道。对于同样是贫油国的意大利来说,这座在利比亚沙漠深处发现的储量极多的巨型油田,绝对可以堪称是其振兴国民经济的一针兴奋剂;这不仅能让罗马政府省下大笔的石油购买外汇,还能由此拉动国内包括炼油、化工在内的诸多产业的发展,在解决失业的同时提升经济。而对于当前执政的法西斯党而言,这种良性的经济发展也能同之前的民主政权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巩固自己的统治根基。为了维护这份利益,罗马政府于公于私都要进一步强化海军,以保证其对地中海的海洋使用权。

    汽笛长鸣,涛声悦耳,伴随着夕阳绚丽的晚霞,海星号油轮收起了泊位中的锚链,载着方彦朝北方彼岸的意大利本土缓缓航去。由于深处荒漠的约夫拉油田的条件实在不能恭维,不仅昼夜温差奇大、且严重缺乏足够的淡水和新鲜食物;因此方彦在对厂内的情况了解完毕之后,就即刻踏上了返回的路途。根据油田负责人介绍,厂内的员工们已经练就了一套用沙子洗澡的本领,以应对淡水匮乏的条件。方彦显然没有兴趣去尝试这种新项目,尽快离开此地成为了他最佳的选择。

    “未来在这里还会爆发一场大战,但愿我今天所做的能够改变历史位面的结果。”看着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的非洲大陆架,方彦眼眸中精光闪动。他不会忘记另一个世界中的北非战役,同样不会忽视地中海对盟军战略的重要意义:历史上英美对德国发起反攻的号角,正是在北非大漠首度吹响。而在完全击溃了德意非洲军之后,美英盟军随即连续对西西里和意大利本土发起了登陆战役,从南翼直接威胁到德国在欧洲的统治。如果从阿拉曼战役爆发的1942年10月开始算起,这一时间段比后来的诺曼底登陆要早了整整20个月。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盟军早就对德国开辟了反攻的第二战线,只是战争规模没有后者那么庞大罢了!

    有鉴于此,方彦必须铲除这个美国能用来反攻欧洲的第二桥头堡,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快速将英国势力逐出苏伊士以西的土地,在美国的工业生产尚未完全爆发之前,就把地中海完全变成轴心国的封闭内湖。倘能如此,德意两国的力量就能被轻松投放到北非地区,这足以对跨洋远征、装备和人员在初始时都十分有限的美军造成致命的打击。毕竟美军的每一名士兵、每一发子弹,都要靠运输船从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运送而来,其所能投送的力量和地理距离直接成反比;就算其工业再怎么开挂,在没有英国支持的情况下,也是不可能有力量和主场作战的德国进行交锋的。如此一来,凭借着整个大西洋作为天堑,德国就能和美国这个开挂国家划洋而治,从必败的格局中争取到那一丝的生机。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则无疑便要落在意大利海军的身上了。只有他们实现了保证非洲军海上补给线畅通的大前提,德意陆军才会拥有横扫大漠的资本。让方彦感到心安的是,目前的所有情况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通过老齐亚诺的关系,他几乎已经在这个未来盟友的身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由于海星号油轮在返航时装满了石油,其速度跌到了龟爬般的10节,因此用了足足5天的时间,它才终于又抵达了意大利西北部的**港。方彦无奈地发现,自己的假日已经所剩无几,很快就又要返回威廉港上舰服役了。虽然对这一情况感到颇为遗憾,但方彦对自己的选择却是没有任何的后悔,他亲自见证了自己在利比亚做出的改变,而这也是改变德国未来命运的一个原初动力。

    三个小时之后,方彦回到了米兰市中心的那幢华丽的府邸,老齐亚诺的座驾正停在院落当中,让目睹它的方彦忍不住微微挑了挑眉。方彦调整了自己的呼吸,随即迈步朝别墅房门走去;自己和这名意大利政要也算是颇为熟稔了,此番来米兰看望西尔维娅,和未来岳父见上一面也完全是在情理之内。

    令方彦感到惊讶的是,几名陌生的黑衣男子竟然出现在了通往主客厅的走廊里,并对他报以如鹰犬般凌厉警惕的目光,仿佛是在注视什么危险人物似的。当方彦继续往前走时,其中一名领头的男子当即伸手拦下了他,并用生硬的态度询问他的身份和意图。方彦神情严肃,向这名男子告知了相应的信息;领头男子满是怀疑的上下打量着面前的青年,随即向身旁同伴使了一个进去禀报的眼神。

    过不多时,那名黑衣人便快步折返,并对领头男子施以肯定的点头。后者眼中的锋芒迫人之意登时散去,并声音冷淡地吐出了一个请进的音节。见到这幅阵仗,方彦的眉头又皱紧了些许;难道是老齐亚诺在最近几年遭到了未遂的暗杀,因此才变得这般小心谨慎,对每一个非家属成员的客人都要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推开房门,眼前豁然开朗。主会客厅一如方彦记忆中的那般奢侈华丽,随处可见精心雕琢的琉璃金玉。老齐亚诺的身影就在不远处的沙发上,几年不见,他的外貌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是比方彦初见他时多了些许岁月的痕迹。而在他老齐亚诺的对面,竟然还坐着一人;由于那人是背对着大门,方彦无法看到他的面容,只能从背影判断这是一个身材略微发胖的魁梧中年。

    听得身后的响动,那人慢慢转过头来,方正的脸颜上棱角分明,在粗犷厚重中又带有几分凌锐张扬的风采。方彦瞳孔骤然一缩,瞬间明白刚才那帮黑衣保镖是因何而来了:因为当前出现在他面前的这名中年男人,正是在意大利王国政府中一人兼任首相、外交大臣、内政大臣三职、法西斯党领袖贝尼托·墨索里尼!

    方彦张了张口,眼眸中满是震惊的神色,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名法西斯党魁竟然会出现在这里,完全超出了他所拟定的剧本范围。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向对方一丝不苟地恭敬见礼;尽管方彦对墨索里尼这个政治手段高于军事谋略的野心家并没有什么好感,但现在自己是在对方的地头,必须要做足相应的礼仪。

    “科西,这就是你准备要找的那个女婿么?他还真的能配上你的小西薇呢。”墨索里尼看向身边的老齐亚诺,脸上露出几分笑意的说道。老齐亚诺闻言苦笑,道:“这都是我那个早熟又不听话的女儿强行带回来的,我再怎么反对也是无用,因此只能让他们小孩子自行发展了。虽然心中存有不小的遗憾,但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的情况下,也只能勉为其难的将约纳斯接纳为家里的一员。”

    听得老齐亚诺的话语,方彦暗自斜眼相视:身为穿越者的自己在这个位面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屈尊降贵成为他这个奸猾商人的赘婿算是够便宜他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相助,整个齐亚诺家族都会随着意大利法西斯党的覆灭、而成为历史的尘埃;就连他的长子小齐亚诺,都会在元首行刑队的枪口下魂归西天!

    不过在腹诽之余,方彦也吃惊于老齐亚诺和墨索里尼之间的亲密关系。后者对前者的称呼竟然是简名,而这只有在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以及极其亲密的挚友之间才会出现。饶是方彦早就知道老齐亚诺与墨索里尼关系非同一般,但此刻所见,仍是让他油然生出惊异之感。方彦有些想不明白,当年老齐亚诺是怎么和墨索里尼臭味相投结为至交的;要知道在十年前,墨索里尼只是一个普通的报社记者,而老齐亚诺却是在整个王国都排得上号的巨富贵族!

    墨索里尼微微摇了摇头,道:“科西,你不用过于谦虚了。光是那本令人如梦初醒的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就足以证明你这名女婿的惊世才华。”他将目光重新投到方彦身上,露出一个令人感到无比亲切的温和笑容,道:“小约纳斯,科西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以后我们也就是一家人了。这次我原本只是想来米兰休假,没想到竟然遇到了你,也算是我的意外收获。”

    方彦闻言抱以感谢的回应,心中却是产生出了几分疑惑:墨索里尼对自己的态度未免太好了一些,就算他与老齐亚诺有旧,但自己现在只是老齐亚诺女儿的恋人,根本犯不着给自己这么热情的脸色。然而很快的,方彦就明白这其中的原委了。墨索里尼的脸容逐渐变得严肃,道:“小约纳斯,我最近读了你的那本书著,感觉大有触动。如果可以的话,我想邀请你在之后进行一次愉快的交流。”

第74章 南欧格局() 
西风送晚,夕辉移转,秀丽繁华的米兰城被夕阳余晖镀染,宛若神国一般辉煌而灿烂。从客厅窗户向外望去,建筑街景如诗画般绮丽,即便是身处在百余米之远的别墅内,仍可清晰感受到外界城市所拥有的活力与生机。

    方彦腰背挺直地坐在沙发之上,神情不卑不亢的注视着眼前的意大利总理。或许是因为自己和希特勒都能泰然相处的缘故,此刻面对这名在整个欧洲都是最有权势的那批一人的大国领袖,方彦也完全没有普通人的那般谨小慎微的表现。对于墨索里尼的邀请,方彦已经隐隐感觉到了这对于自己未来的谋划来说、将是一个能予以大幅推进的理想机会;不过他却并没有丝毫的冒失,而是在等待一个能将自己的打算水到渠成的推出的理想契机。

    “尊敬的领袖阁下,很荣幸我的拙作能得到您的垂青。”方彦轻声开口,率先打破了房间中的寂静。此时老齐亚诺已经退出门外去了,偌大的房间中就只剩下了他和墨索里尼二人的身影。方彦面色如常,丝毫没有因为面前之人的身份而出现过多的拘谨,不紧不慢的说道:“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我在书中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您肯给予点评,我必会在虚心接受中给予您诚挚的谢意。”

    中年墨索里尼凝视着眼前的青年,过了好一会儿,方才缓缓开口回应道:“虽然这么说可能会有些失礼,但当我得知这本启示录的作者竟然是不满20岁的您的时候,心中的震惊和难以置信根本无法遏制。因为我投身革命的毕生梦想,就是想要让意大利重现昔日罗马帝国时期的荣光,而您所著的书册,则是让我在一片漆黑的牢笼中,看到了一扇通往光明未来的希望之窗。”

    墨索里尼眼中精光湛湛,语速也提高了许多地说道:“昔日马汉的《海权论》,将被迷雾笼罩的海洋真理展现在了世界的眼前;而您的这本兴衰启示录,则是为在海洋领域的后起工业国指出了一条虽然曲折、但却能切实通向巅峰的可行通途。在这条路上,德意志不幸地成为了真理的殉道者,而美国和日本则得以顺利通过,并在华盛顿会议上赢得了他们抵达终点所应得的收获。我虽然在读了您这本书后感到大有启迪,但始终还想和您这位开创者进行当面的交流;如果意大利也想如美日那般走上这条道路,您认为应该如何行事才能走向成功呢?”

    方彦目光微微一凝,道:“尊敬的领袖阁下,我觉得您这么问我可能会有些许的不合适。我固然是这本兴衰启示录的作者,但却更是德意志海军的军官,对于贵国的国策,既没有权力也没有理由来插手干涉。贵国的人才比阿尔卑斯山的峰峦还要多,区区发展计划想必也是根本不在话下,何需要来问我这个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