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上的精确打击。此外,这款战车对于步兵的反坦克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在防御战中,它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厚重的前装甲,同来袭的敌方坦克正面对撼。相比于由步兵操作、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反坦克炮,这种车体低矮的突击炮无疑要更具安全性和高效性。

    这一回,用不着方彦采取行动,******就已经向吵吵嚷嚷的陆军拨出了大量的采购资金。为装甲部队采购的主要是以牺牲防护、来换取速度的两款自行火炮:其中黄蜂式的主武器不变,而蟋蟀式则装备了150毫米l12重步兵炮。步兵虽然一向都是各专业军种中最穷的,但得益于这型被命名为“追猎者”的突击炮价格十分低廉,单价仅为3。5万马克,因此他们也得以在今年争取到了150辆的预算。根据陆军总参谋部的规划,每个步兵师都至少应该有一个突击炮连的直属支援。

    “这个火力应该足够陆军应付战争需要了吧?”得知突击炮及相关变形车出现之后,方彦不禁满怀喜悦的在心中思忖道。有了这些廉价高效的武器,即便是海航分走了大量原属于陆军的空中支援,德国陆军也完全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打赢各场关键性的陆地战争。(未完待续。)

第140章 小生活() 
晚霞如金,辉映千里,位于汉堡的布罗姆…福斯造船厂总部厂房林立,船台密集,和5年前的大萧条时期相比,其景象无疑已是有了天壤之别。宛若枝桠般高低横空的行车吊臂,此刻都在忙碌地运送着物品,而每一个船台上几乎都是电弧闪耀,金铁激鸣,有大量工人忙碌的身影。如果方彦在场的话,那么他便可以如数家珍(妻)的道出这些船台上正在建造的军舰类别。

    当夕阳即将沉落在地平线下时,标志着下班的铃声终于在各个厂房内整齐划一的响起。第三锅炉生产车间的气割工人沃克关上了乙炔输送阀门,面露兴奋之色的和众多工友一道向分厂财务处快步走去:今天是1月30日,自己在之前一个月中所付出的辛劳很快就将得到应有的回馈。想到家中温和善良的妻子和4个活波可爱的儿女,很快就能随着自己工资的入手而享受到营养丰富的晚餐,沃克那略微泛黄的粗糙脸颜上,便顿时露出了幸福满足的笑容。

    分厂财务处是一幢毗邻车间的平房,此时发放工资的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辆黑色轿车正在四名彪形大汉的保卫下停在了建筑的正门口,沃克得以亲眼目睹几个鼓胀的皮箱被他们送进了大门之内。两分钟后,几扇装有铁栏的窗户便立时开启,心中激动的沃克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并很快排进了队列当中。

    虽然领取薪酬的工人一个分厂便有数百人之多,但船厂财务的工作却是相当高效:仅过了十几分钟,排在后列的沃克便来到了最前方。一名出纳迅速从气割班组的名单里找到了沃克的姓名,并按照其上的统计数据,将几张马克纸钞和两叠芬尼硬币、连同一张工资条推到了沃克的面前。

    片刻之间,沃克便欣喜地发现到手薪酬总数与他自己计算的分毫不差:这个月他的工资总额为95马克46芬尼,在交完劳工阵线会费、个人所得税、疾病残废失业等诸多保险、以及冬赈捐献金之后,还剩下71马克59芬尼的资金可供他自由支配(1马克=100芬尼)。

    “我的天,沃克,你这个月是完成了多少工作量?”看到沃克手中竟然拿着70多马克的纸币。刚刚从另一个窗口拿到薪资的机床班组工人道格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当前在国社党的统治下,整个德国的企业都禁止了提升计时工资的政策:如果工人想要提升收入,那么只能通过多生产来获得。而大多数情况下,一名工人的月薪一般都在65~80马克之间。其中的赋税捐献等扣款还要占去15%至35%。向沃克这样净剩还能达到这个数值的,已经是头领级别的水平了!

    沃克将钱币揣入怀中,对自己的好友赧然嘿笑道:“汉娜和丽莎两个小家伙很快就要上学了,我想在今年上半年多为她们准备一些用度。至于工作量,这个月我一共完成了239个工时。总算是达到了我理想当中的收入。”

    在道格震惊咋舌的表情中,怀揣财富的沃克满脸灿烂笑容地拐进了不远处专为职工设立的食品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总量虽然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诸如粗麦粉、鱼肉、人造黄油等低端的食品,就连牛肉罐头也只有区区数十盒。实际上,这也正是当前德国民众在农粮市场上所能见到的标准情况。

    由于德国粮食无法实现自给,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向国外进口农产品;这种把钱都花在了满足口腹之欲上的做法,显然不是矢志要让德国重新成为军事大国的国社党所愿意看到的局面。为了尽可能的节省外汇,以便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军队那日益庞大的钢铁胃袋,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向国民展开了一场强大的宣传运动。他号召人民为国家的荣誉恢复做出牺牲:以人造黄油代替精品黄油。以鱼肉代替牛肉,以粗麦粉代替白面包。而戈培尔博士也乘势而动,竭力鼓吹民族主义这个能引发不明真相群众热血沸腾的一抓就灵的话题。

    在国社党的宣传下,遭受了凡尔赛和约沉重压迫的德国民众,几乎是欣然接受了这种“先公后私”的主流理念。像扇贝、黑松露之类的高档食材,从1934年起便只能在大酒店才能吃到,而且食用这些东西会被看做是“丧失德意志精神”的腐化堕落的表现。尤其是在那些曾经一度被法军占领,并实施高压残酷统治的鲁尔、萨尔、和莱茵兰地区,民众对国社党的号召更是没有丝毫的迟疑!

    过不多时,沃克便提着满满两布袋的食物走出了超市大门。叮叮咚咚的有轨电车经过造船厂门前的站台。将包括沃克在内的一批又一批工人,在华灯初上之时搭载到他们在城市各个区域的家园之前。楼梯曲折攀升,廊灯明亮照耀。当沃克推门走进自家那间三室一厅的普通制式公寓时,四个循声望来的孩童。登时便不顾沃克工作服上灰尘脏渍,欢笑着扑到了他的怀中。

    “亲爱的,我今天买了鸡蛋和鲜鱼,你去煮一罐汤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吧。”在每小家伙的粉嫩脸蛋上都亲吻一记之后,沃克将布袋交给了从厨房中走出的妻子维拉,笑着说道。看到丈夫脸上那难以掩去的倦怠之色。姿容普通的维拉满怀关切的问起了他的工作情况,并叮嘱他不要再主动申请过多的加班时间;然而从去年年中才结束失业历程、正式拥有稳定收入的沃克,却是无比珍惜当前的这份铁饭碗,他早已下定决心,要竭尽所能的对几个孩子昔日遭受的困顿加以弥补。

    炭火跳跃,香气弥漫;半个小时后,色泽鲜美的鱼肉汤、和金黄薄软的鸡蛋卷被接连端上餐桌。孩子们的眼眸中闪耀着渴盼和兴奋的纯净光泽,而这也让劳累了一整个月的沃克,感到了源自内心的温暖与幸福。少顷,系着围裙的主妇维拉打开了餐桌旁边的收音机,一时间,整座屋子里都充满了柏林电台主持人,在播送德国于复兴道路上所创造的种种奇迹之时的自豪之音。

    “今天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伟大的元首。”看着餐桌上丰盛的食品,沃克满含感慨和崇敬的轻叹低语道。妻子维拉和两个年龄稍大的孩子同样面露肃然尊崇的神色,对希特勒的感激和认同已经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5年之前,身为4个孩子的父亲、家里的顶梁柱的沃克,毫无疑问的是国内600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为了能让家人糊口活命,他不得不每天前往码头去寻求那十不存一的机会,等待会有人在茫茫的求职人海中雇他当货物搬运员。而妻子维拉则是整日守候在农产品市场,同一大群与她家境相似的家庭主妇争夺烂黄蔫萎的蔬菜叶,以及发芽霉变的土豆粒。那时候,别说是鸡蛋鱼肉,就连最为劣质的粗粝食品,都无法满足他们一家的正常消耗所需。那种既腹中绞痛、而又饥肠辘辘的苦难滋味,实在是沃克及家人最不堪回首的记忆。

    然而从去年夏天起,这种情况终于发生了改变。随着《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布罗姆…福斯造船厂连续两年接到了十几万吨战舰的巨额订单,骤然开放的用工缺口,使得本就有一技之长的沃克顺利通过了入职考核,并重拾气枪加入到了上岗工人的队伍中。而妻子维拉也在日渐兴旺的经济环境下谋得了一个家庭清洁的工作,每打扫干净一间公寓套房可获得25芬尼的报酬。困扰沃克家庭多年的温饱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几个孩子的成长发育也再不会有基础物质的缺乏。正因如此,沃克一家才会对创造了就业机会、并使市场重归繁荣的希特勒感恩戴德!

    尽管现在工会已经被取缔,工人的罢工权和游行示威权也不复存在,但相比于重新获得了免除饥饿的权力,这些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在国社党的宣传下,1918年工人阶层因为犹太破坏分子的煽动所实施的罢工,正是直接导致帝国崩溃、军队在前方战线仍旧处在敌国境内的情况下不败而败、最终遭致整个民族蒙受割地赔款裁军限武等一系列奇耻大辱的罪魁祸首。在《凡尔赛和约》的压迫下屈辱生活了十几年的德国工人,今天会作何选择也就毫无疑问了!

    很快的,餐桌上的众多食物就被扫荡一空。收拾完餐具的维拉返回了客厅,与家人们一道坐在收音机前聆听来自柏林中央的新闻消息。民主国家遭受的萧条寒流无疑被夸大了,似乎全世界只有德国在希特勒的英明领导下摆脱了失业和紧缩的创伤溃烂,并成为了照亮世界的光耀灯塔。英法等国的民众则都在死亡线上挣扎,苏联更是因为其大清洗的不断推进,而被国社党喉舌描绘成了血色地狱。(未完待续。)

    ps:  最近的收藏情况实在悲催,作者码字提不起动力啊。。。。。。看在作者出差这么多天从未断过更的努力份上,大家给点收藏安慰下作者吧。。。。。。

第141章 希特勒的德国() 
钟摆晃动,齿轮滴答,不知不觉间,指针已经走向了晚上的8点。

    “各位听众,欢迎收听柏林电台的晚间新闻,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凯特?罗克韦尔。今天,整个德意志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柏林国会大厦,因为元首在这里发表了他就职4周年的全国演讲。毫无疑问,这是一篇能让我们引起无尽感慨和激动的辉煌讲演。在过去的4年中,全国千万军民始终以热血沸腾的心脏相应国社党中央的战斗号召,果敢开展争取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最后胜利的总突击战,不断创造辉煌的奇迹和殊勋,取得巨大进展。在这激动人心的时期,集中发生了众多一千年民族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震撼着天地。”

    属于妙龄女播报员那词正腔圆的声音在收音机中响起,瞬间就与沃克的内心形成了共鸣。他微微握紧了双拳,心神激荡的等待后续播报的来临。

    “元首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消灭了失业。根据劳工部统计的数据,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的失业率已经从最高峰的40%降低到了0。3%,有多达580万人在4年内重新返回了工作的岗位。纵观整个人类的近代文明历史,也只有今天由元首领导下的德意志创造出了这一伟大的神迹。与我们的成就相比,美国当前的失业率仍有6%,超过200万人和他们的家庭不得不忍受饥饿和贫穷;而英国的这一数字为11%,平均每年都会换一个总理的法国更是高达17%。”

    “在这份举国一致投入工作和生产创造的浪潮中,德意志的经济也得到了令世界震动的复苏和腾飞。1936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为790亿马克,比1932年增长了超过100%;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87%,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稳居欧洲第一。遍及全国初具雏形,农产品的自给供应比率达到83%。仅仅4年间,我们就完成了其他国家10年、甚至是15年都难以实现的经济工业成绩。”

    收音机内的声音继续满含自豪地播报,引得感慨触动的沃克和家人面面对望,继而纷纷露出了会心的欢笑。没有人会怀疑柏林电台报道的真实性。因为经济复兴是每个基层民众都能切身体会得到。

    往日街头上比蚂蚁还多的邋遢闲汉,如今几乎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基建工地上空前庞大的劳动队伍,在国社党的号召下仿佛焕发新生一般热火朝天的辛勤工作。身在其中的沃克。便觉得今天的德国是一个热烈的大火炉;人们对劳动的热情、对未来的期盼、对民族的自豪、和对国家的信心,都是那个软弱混乱的共和国所截然不具备的本质性改变!

    “在政治生活上,德意志也因为国家社会主义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