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天改宋-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不敢当,不敢当,还没请教?”

    “在下李彦简,跟你一样在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

    走进了坐在一张桌前,韩振汉就看得出这年轻人,生的面孔白净,眼神中带着一种忧伤,这绝对是少女杀手那个范畴的男人啊。但是他姓李,还能在那么多本地的官员面前坐在上首位左边的附近。这些条件只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他是李璮的儿子。

    “韩王爷,觉得这益都,哦不,这济南如何”

    这个李彦简说话热络,而且言语中也没有太多的试探,问出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弄弄的忧伤。

    “李兄弟你问的什么我当然明白,我大理当初也是一样,正所谓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现在的萧条和败落,都是为了能在他日,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一个乐园。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会一直持续下去,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人们你说对不对”

    “哎呀呀,是在下凄凄艾艾惹得韩王爷笑话了,小弟自罚一杯”

    虽然这哥李彦简语气中并没有太多的轻狂,但是如果仔细看,在他对韩振汉的称呼,还有跟韩振汉一起比对是的称呼就能看的出来,这小子无形中就跟一个王爷在一起称兄道弟了。对于他爹被封王一事,他应该还是很骄傲的。而热络的叫韩振汉坐在他身边,他肯定还是想要跟韩振汉套套近乎。

第五百一十五章 费心啦() 
    “我也是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相信韩王爷也能猜出来,我是李璮的儿子,只是刚刚回到这山东一代,没根没底下面人还是很不服我的。韩王爷的玄赤铁甲军,威风八面,小弟素有耳闻,小弟想向韩王爷请教一下统军治兵之策。”

    这李璮的儿子还是十分的健谈的,韩振汉跟他两个人在一起聊的也不算无聊,话里行间韩振汉推断出这个李彦简应该是当初被李璮送到中都的质子。说白了就是送到中都的人质。在起事初期被李璮安排人偷偷接回到了山东。不然这个质子肯定是被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的。

    但是在中都是质子,在山东济南那就是就是这里的世子,而且当初给这个长子送到中都,李璮也是万分的不舍,心中对这个大儿子也是充满了愧疚。现在一家人团聚了,那么自己的位子肯定还是要有限考虑他的。

    但是韩振汉并没有打听出来,李璮还有几个儿子。这样的话题,在李彦简自报了身份家门以后就更加的不好去问了,尤其韩振汉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人。但是聊到后来,李彦简却自己说了出来。

    他还有三个兄弟,和五个妹妹,自己的亲娘几年前因病离世了。自己另外三个兄弟里面,二弟是塔察儿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代所生的。这个有着蒙古血统的孩子,并不是一个什么成事的材料。四弟现在还年幼,还是个孩童。只有三弟是个能力极强的人。自己不在山东这些年都是三弟李彦明在帮助掌管军中要务,还有益都的大事小情。

    时间久了,李彦明更是培植了不少自己的力量,而自己却在这里山东一代除了李璮对他的亏欠什么都没有,就连随身的钱财,都只能按月在管家那里去领月钱。

    说道这里韩振汉就明白了,绕来聊去,这小子是打秋风找到自己身上了,但是年轻毕竟是年轻,这个李彦简也只是会打打感情牌,诉说自己的可怜,表面上的骄傲,只不过是他从一个人质变成了一个自由人以后强装出来的,常年的危机意识并没有让这个在中都畏手畏脚活着的年轻人,在回到故乡以后变的更有勇气和魄力。

    “兄弟我也帮不上太多的忙,我这里队伍里还有一万两银子,就赠与公子平时喝点茶,吃点酒总是够的”

    听到韩振汉说完,这个李彦简一时间都有些呆了起来,可能是在中都呆的久了,现在中都能花现银花的这么大手大脚的人还真是凤毛菱角。但是别人那是花,而眼前这个大理来的王爷是直接送。聊了这么久,两个人也算是有个基础的了解,这个姓韩的王爷绝对不是冤大头,但是他肯给自己花钱,还是有他的目的的。

    “那怎么使得,我这无功不受禄,韩兄弟,有什么话,你现在就跟我说,等下见了我父亲,我一定会帮兄弟一把的”

    “我这边实际上也不算什么事情,我听闻有一个大宋来的姓陆的将军带了些人马来帮齐郡王助拳,但是呢给大宋的奏折上我不想让这个人出现,齐郡王那里我已经备下了厚礼。只是不知道郡王是不是喜欢。所以还得有劳公子助兄弟我一把。此事对我大理十分重要,不能让那个姓陆的坏了我的好事”

    韩振汉一边说,眼神中就透漏出了一丝杀气,目光锐利的刺人。而这个李彦简,脸上微微一笑,眼睛一眯,嘴上连忙说道,

    “就是在奏章上写上少一个人的名字,写上韩兄弟的名字?哎这么点小事,好说,好说,但是要写的话,就一定要写的具体一点,你说是不是,比如兄弟那玄赤铁甲军,现在有多少兵马?驻扎在何处?”

    韩振汉一听脸上赶忙露出了一丝焦急和窃喜,

    “我那什么是玄赤铁甲军,有八千人是我从大理调过来的,还有一万多人是在河间当地招募的。不过我那八千大理将士也足够骁勇,夜袭了嗯,大败了史天泽的骑兵大军,这可是得往奏章上写的啊”

    原本那玄赤铁甲军是在黄昏时分跟史天泽遭遇的,而且一万破五万已经成了山东路和河间等地神话一般的存在,但是韩振汉却说“漏了嘴”如果是骑兵遭到夜袭,烧了粮草,乱军中死了将军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真想的像传闻中所说,两军是突然遭遇,史天泽几轮冲锋最后死在敌人的飞矛之下。那这个玄赤铁甲军还真的不可小觑。但是换成了有备打无防,有心算无心,那这种生理还是可以理解的。而刚刚在跟这个韩王爷讨论,兵法的时候,他也一直在讲无财不聚兵,想要将士用命,就要让将士们有钱花,死了钱也能到家。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玄赤铁甲军只不过只有两万来人的兵力,虽然装备好一点,但是只有八千是正规军,另外一万多人只是农夫赶鸭子上架硬推上来的。

    而且因为十七路诸侯聚集了河间山东西路等地的大部分兵力,所以这个姓韩的才有几乎一路势如破竹的打进山东。占领乐陵。而到了乐陵之后按兵不动实际上也就是因为他兵力不足,不敢真的参与到任何一方,所以干脆就坐山观虎斗,找准机会下手。而且他也准备好了后续的办法和退路,那就是拿钱买路。

    “好好好”

    经过了李彦简的一番判断,他觉得自己已经猜出了一个大概,心中对这个坐在身边的韩王爷也算是佩服,沉稳执着,能看清自己的分量而不贸然行事,并且把善后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好了。不然谁家远征千里还带着数万量的黄金,说不通啊。但是分析了一番之后这件事就通了。

    “韩兄弟先坐坐,我去后面跟我父亲问一下兄弟的事情,被等会奏章写完了,那就晚了”

    “好好好,还有劳李兄弟了,有劳兄弟费心了”

第五百一十六章 瞪着你() 
    韩振汉一边抱拳一边站起身,满心期待的看着李彦简离去的背影,等到李彦简走后,韩振汉又坐回了刚刚的位置上,刚吃了一口菜,就发现,对面坐着的一个人正在盯着自己看。韩振汉脸上露出了一张无奈的表情。举起自己的就被对着对面坐着的人遥遥的举了举杯。

    韩振汉对面坐的不是别人,正是陆秀夫,陆大官人。而刚刚李彦简走的时候,高声说的话,那声音可是不小,什么奏章,写完了发出去可就晚了。什么一定要帮忙云云。这些课都被陆秀夫听了过去。

    这就像是一场两个人的比赛,其中一个人当着另外一个对手的面,公然的在一旁贿赂裁判员。自己的功劳就那么没了,虽然自己嘴上喊的是要来山东来报效朝廷。但是如果能抱得美人归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瑞国公主倾国倾城的容颜可不是什么凡夫俗子可以比拟的。

    但是现在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被这个眼前的大理来的“程咬金”给搅和了,陆秀夫怎么可能不生气。看到韩振汉对他举杯看在陆秀夫眼中这一切更像是一种炫耀,一种蔑视。

    因为他心里知道自己这场仗基本就是白打了,这几天接触下来,那个李璮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也看出了一些。加上原本他的口碑就不怎么样,陆秀夫在李璮这边虽然也是陌生人,但是身边的一些武将都是跟他一起上过战场的。

    陆秀夫在战场上虽然是一身书生打扮,不着寸甲,但是真的打起来确实第一个带头向前冲杀。他这股子狠劲让一些跟他在一起的将军对他的印象都不错,韩振汉带着数百车黄金进城的事情,在早陆秀夫到达李璮府邸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坐在韩振汉对面实际上也是陆秀夫对韩振汉的一种蔑视和抗议。

    但是抗议和蔑视能有什么用,如果抗议和蔑视能有用,大宋可能早就恢复了失地连蒙古帝国都被那抗议和蔑视给灭了国祚了。但是显然那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掩耳盗铃罢了。

    在实际利益摆在面前的时候,无论是情绪,还是情谊,都不能决定一件事情的结果。

    面对陆秀夫瞪的通红的眼睛,韩振汉也不闪躲,也不避让只是在嘲笑。没错韩振汉确实是在嘲笑陆秀夫,自己不知道是误打误撞运气好,还是这个世界的格局已经因为自己的出现发生了改变。

    从史天泽战死之后,实际上山东就已经不再属于蒙古帝国了。忽必烈的后院着起了大火,这位开创了元朝的一代君王,现在已经完全的陷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就在韩振汉提自己的便宜老丈人想的时候,一阵哈哈哈的大笑之声从大厅后的房间传来,紧接着李璮挺着滚圆的肚子,身穿一身绸缎华服,头上戴着赤金高冠,迈着四方步,就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跟着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正是之前跟韩振汉推杯换盏,在韩振汉这里要走了一万两白银的的那个李彦简。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站在李彦简身边的那个人就正是李彦简所说的那个三弟,李彦明,而跟着他们一起走出来的还有天祥,看到天祥在李璮的身后走出来,陆秀夫的脸色就变的更加的难看了。

    因为陆秀夫可是知道天祥在官家面前请了命,说是去监视这个大理王爷,但是实际上他去干什么陆秀夫当然能够猜的出来。这个韩振汉跟他天祥的事儿可是不少。解救瑞国公主的事情,虽然没有传的沸沸扬扬,但是朝廷里面的人还是知道救下瑞国公主的功劳是那个姓韩的白白让给天祥的。

    相比在那个时候这个大理的王爷就已经计划好了,准备要跟大宋和亲,而天祥也是受人恩惠,现在来报恩,在道义上天祥也好,这个大理的韩王爷也好,只要这个山东不在蒙古人手上了实际上都是好事。

    但是现在竟然已经打赢了,胜利了,那么就不需要讲道义了。只是陆秀夫气不过这个韩振汉耍的卑鄙手段。自己在疆场上拼杀一通,他倒好来了济南,黄金铺路,白银架桥。还要让奏折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这可是一招绝户棋啊。

    自己就算挣不到瑞国公主,但是自己的功绩还有那些用命的将士,不能就这么白白的被人给抹去了。所以陆秀夫正牟足了劲,准备等下对李璮质问一番。实际上陆秀夫的心里还是期待,天祥心中有一丝良知回到朝廷上的时候能够不昧着良心说话,他陆秀夫就不算输。

    这山东李家,从金国时就世代是山东军阀,整个大厅里面要不就是李家的家将,还有几位坐在左右两边各坐第一位的,一个是戴曲薛,另外一个就是张邦直,另外还有一个在太原路等地起义的太原路总管李毅奴哥,但是因为他也同样受到了周围的蒙古军的围剿,没能和李璮合并一处。而坐在上首的两位是最早带兵响应李璮起义的外军。

    虽然张邦直只是一个万户将领,但是却是在李璮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带兵策应的。而坐在右边张邦直下手第一张桌子上的就正是陆秀夫。再往后面就是一些山东路附近的一些其他的小诸侯,一些人眼中透漏着害怕胆怯。丝毫都不是装出来的。

    韩振汉看着这些人抿嘴偷笑,这些小诸侯确实是也是该害怕的,当初跟李璮约定好的诸侯可是不下数十人,但是他们却多数是在“大宋”的援军陆秀夫到来了之后,才开始响应李璮的。

    说他们是锦上添花可能说的有点好听,说他们是墙头草才比较恰当。而今天这顿饭,如果李璮心情不好他们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好说。就算保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