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时期,大多数德国舰艇仍在使用450和500毫米口径的鱼雷。

    战斗的前半段依然是德国舰队的射击秀。面对采用了烟幕战术的英国轻舰艇群,两艘德国战巡毫不客气地投入主炮和大口径副炮,经过了两场大规模海战的历练,德国炮手们的作战技巧和心理素质得到了锤炼,他们的远距离射击依旧精准无比。

    德国舰队的炮火首先集中轰击右翼之敌,也即“林仙”号投入进攻的一侧。威力惊人的重磅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从英国人头顶飞过,震耳的爆炸声将海面上的风声、机器的轰鸣声以及英国舰艇上的炮声全都掩盖过去。领航的“阿拉伯羚羊”号和“火龙”号很快陷入了德国人的炮火风暴当中,它们周围到处是冲天的水柱,激起的水浪高过烟囱,从高处劈头盖脸的浇下来,甲板炮位上的英国水兵只有紧紧抓住固定物才能不被冲到海里去。偶尔眼前亮光一闪有东西过去,那便是四散乱飞的弹片。

    短短几分钟,“阿拉伯羚羊”号遭受2发大口径近失弹的侵袭,舰壁多处被击穿,除了少部分战斗人员,大多数舰员都投入了堵漏工作,使得这艘驱逐舰得以继续全速前进。

    “火龙”号运气不佳,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了他的舰体后部,穿透重重舱壁钻进引擎室,爆炸扯断了所有的蒸汽管道,主发动机和辅助发动机顿时停转,它很快退出战斗行列,静静漂浮在浪涛涌动的海面上。德国人的炮火却没有就此放过它,转眼之间,另一发150毫米炮弹刺透了舰桥外部的装甲板,贯穿整个舰桥在内部发生爆炸,半个舰桥被掀翻,然后重重地砸在了前甲板上,整艘战舰突然安静下来,既看不到人员跑动也没有机械轰鸣。大约过了30秒钟,舰艏腾起明亮的红色火焰,舰体中部传来低沉的爆炸声,深黑色的碎片在空中飞舞,接着全舰发生剧烈爆炸,桅杆向内侧扭曲倒下,浓黑的油烟将她笼罩起来,越升越高,久久不散。

    当“火龙”号发生这灾难性的惨剧时,“林仙”号正它左舷不远处的海面驶过。目睹这似曾相识的熟悉场景,蒂里特准将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但他没有下达任何命令,这意味着余下的舰艇将继续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而没有人停下来前去查看“火龙”号是否有幸存者。

    尽管战斗伊始就失去了一艘驱逐舰,英国轻舰队的烟幕掩护战术还是发挥了显而易见的效用。除了“阿拉伯羚羊”号频频遭受敌方炮火的侵袭,其余战舰都安然无恙地穿过了20000至8000米这段几无还手之力的被动区域。英国驱逐舰上的4英寸速射炮纷纷开火,德国舰队周围的水柱数量陡然增加,并开始有舰艇中弹——尽管这些小口径炮弹对巡洋舰以上的德国战舰破坏甚微,却足够让那些全身心投入战斗的德国舰员感受到切身的死亡威胁,因顾虑而动摇,因动摇而涣散。

    这时候,两艘德国战巡的主炮射击出现了短暂的停顿,而当它们重新开火之后,不同于普通高爆弹射击的场面出现了:炮弹在飞行途中发生爆炸,大颗弹头瞬时变成了无数的小颗圆弹,它们四散飞射,如雨点般落在海面上,覆盖范围内的舰艇很少有不被击中的,这些拳头大小的小圆弹威力不逊于小口径的机关炮弹,对露天战位上的人员有着可怕的杀伤力。

    两艘德国战巡就像是用大号霰弹枪打野兔一样,不断向蒂里特准将的轻舰艇发射榴霰弹,但他们碰上的是群一群非常勇敢的兔子。“阿拉伯羚羊”号的舰体虽已千疮百孔,甲板也被伤亡人员的鲜血染红了,但舰上的几门火炮依然在顽强战斗;接替“火龙”号阵位的“橡树”号挨了一发150毫米和一发105毫米炮弹,舰上一度燃起熊熊大火,后被舰员们奋勇扑灭。事不过三,击中“橡树”号的第三发炮弹摧毁了它的转向装置,后部舰炮也不能用了,甲板上到处是尸体,所剩无几的战斗人员聚集在中部最后一门4英寸炮旁,枪炮长亲自瞄准。这门舰炮接连射出的两发炮弹都落到了“德弗林格”号近旁,但这算不上有效的近失弹。由于舰艇随时有引擎停机的可能,两舷的鱼雷发射管都已经调整到了待发状态,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发射。

    从距敌8000米到4000米,“林仙”号所在的轻舰艇战队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随着距离的拉近,薄薄的烟幕不足以完全遮挡德国炮手们的视线,德国舰队的炮火准度在不断提高,大口径舰炮发射的榴霰弹更是以霸道的方式不断创伤海面上的英国舰艇。如若埋头猛冲下去,蒂里特准将的舰艇依然摆脱不了伤亡惨重的下场。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羚羊”号猛然左转,其余舰艇除受伤无法转向的“橡树”,纷纷紧跟着“阿拉伯羚羊”转离冲刺航线,但它们并非调头逃跑,而是沿着与德国舰队大致平行的方向航行了一段距离,然后全速右转,重新将舰艏指向德国舰队——单纯的机动是不足以避开德国舰队炮火的,关键在于另一侧的轻舰艇战队已经猛扑到了德国舰队左舷六七千米的距离,两艘德国战巡和一艘轻巡单纯以左舷副炮实施阻击,再加上几艘大型鱼雷艇的火力,俨然不足以对它们形成强效拦截。

    望远镜的视线中,两艘德国战巡各有两座硕大的主炮塔缓缓转向另一侧,尽管仍有半数主炮对准自己这边,蒂里特准将已庆幸自己攻击的不是那两艘火力恐怖的毛奇级。他下令升起全速突击的战斗旗,随行各驱逐舰不必照顾航速最慢的“林仙”号,卯足了劲向前冲刺。对于航速最快的i级驱逐舰而言,最后四千米距离只需要4分钟时间就可冲过,若在千米距离发射鱼雷,则只需要再坚持3分钟。

    在这3分钟的时间里,德国舰队可向右舷输出50发左右的大口径炮弹,270至300发中口径炮弹,500发以上的小口径炮弹,哪怕以百分之二的命中率计算,也足以击沉或重创多艘英国轻舰艇。

第269章 斗勇斗智〔下〕() 
第二次弗兰德斯海战期间,以“德弗林格”号和“布吕歇尔”号为核心力量的德国海军侦察舰队第2分队由肯塔普海军少将统率。这位海军指挥官的年龄、资历皆与希佩尔相仿,军事能力也非常出色。所不同的是,希佩尔勇猛好斗,肯塔普果敢善断,但指挥风格更加小心谨慎。日德兰海战旗舰,肯塔普以侦察舰队副司令的职务坐镇“德弗林格”,假若“塞德利茨”号上的希佩尔因故失去指挥能力,侦察舰队就将由肯塔普全权节制。

    重回弗兰德斯海域,肯塔普自然不愿麾下舰艇重蹈“路易波特摄政王”号的覆辙,他充分运用了海军的航空力量,不断派出水上侦察机实施战斗侦察,而且在他的要求下,“德弗林格”号多搭载了一架容克3…c型舰载侦察机,拥有弹射装置的“斯特拉尔松德”号也在舰尾搭载了一架容克3…c,只有“布吕歇尔”号因为上层建筑过于紧凑而无法容纳弹射器和舰载机。

    凭着空中侦察获取的情报,肯塔普早早掌握了眼前这支英国轻舰队的实力和动向,他料想对方会向自己的舰队发起进攻,所以提前进行了战斗部署,令两艘战列巡洋舰以及轻巡“斯特拉尔松德”号预先将中小口径火炮的部分弹药从弹药库提升到炮位旁的待发位置,从而保证了战巡副炮及轻巡主副炮在战斗期间的射击速度,并提前给水上侦察机补充燃料,使得战斗全过程随时有至少一架侦察机在空中执行校射和警戒任务。不过,肯塔普没猜到对手会以这种新颖的方式运用烟幕掩护,人造烟雾不仅影响了德国战舰的观察瞄准,同时也让侦察机飞行员无从进行准确的校射,否则的话,以此时的良好视野和平静海况,在不受敌方大型舰艇干扰的情况下,光两艘德国战巡的凶猛炮火就能让这支英国轻舰队吃瘪的,哪会容它们如此顺利的冲到眼皮底下?

    事已至此,肯塔普不敢大意轻敌,他令两艘战巡以前部主炮转去对付左舷的敌舰,后部主炮继续保持对右舷目标的射击,随行的六艘大型鱼雷艇一分为二,v字头的三艘掩护舰队右翼,g字头的三艘保护舰队左翼。

    因为可预见的战斗激烈程度,此番出征,所有的德国战舰都按照设计容量配足了弹药,而且对搭载的弹药种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德弗林格”号和“布吕歇尔”号每门主炮的配额弹药均为96发,半数是穿甲弹,另有普通弹12发、榴霰弹36发。考虑到榴霰弹的特殊构造会对炮管造成额外的灼损,这一比例已是超乎寻常的高,而这也使得肯塔普能够无所顾忌地持续使用榴霰弹摧残对手。

    险象环生地支撑了许久,英国海军的“阿拉伯羚羊”号驱逐舰好运终于走到了尽头,一发150毫米口径的炮弹穿透舰壁钻入锅炉房,它很快停了下来,瘫痪在海面上,此时800吨的舰体几乎已经变成了马蜂窝,甲板上到处是残全不全的尸体。损毁严重的锅炉是不可能修复了,燃油外泄引燃的火势正在舰内蔓延,友舰很难在德国舰队残暴的炮火下将其拖带撤离,幸存的舰员们只得弃舰。他们开始放下汽艇和橡皮筏,伤员优先离船,就在这时,一阵冰雹般的霰弹袭至,集中在舷侧准备撤离的水兵瞬间死伤一片。

    两分钟之后,“橡树”号的末日也紧跟着到来了。“德弗林格”号右舷的双联装副炮不约而同地将其锁定,150毫米和88毫米炮弹轰起的水柱紧紧包裹着这艘单薄的英国驱逐舰,然后是接连几发直接命中。突然间,它从后往前发生了连贯的、剧烈的爆炸,稠密的黑烟和爆炸的闪光把这艘战舰完全淹没了,各种东西都被炸到高空,舰体残余部分迅速下沉,海面上到处是散布的漂浮物,却看不到一个挣扎求生的幸存者。

    “阿拉伯羚羊”和“橡树”的相继罹难并没能吓阻英军官兵战斗下去的决心,余下的舰艇犹如离弦之箭,纷纷从烟幕中冲了出来。“山猫”号一马当先,它冲到千米左右的距离率先发射了两条鱼雷,然后立即满舵右转。

    以德国快速舰艇的机动能力,从这个距离投射鱼雷无法保证一击中的,但“山猫”号此举显然不是仓促的乱战,而是有谋略的抢攻。德国舰队相当一部分注意力不得不转向海面出现的鱼雷航迹,警戒瞭望位置上的官兵们飞快地计算着合适的规避航线,两艘体型庞大的战列巡洋舰率先开始转舵,而舰炮的精准度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稳定的射击平台,当战舰处在快速转向状态时,炮手们不得不重新瞄准,还要根据舰艇的非直线移动估算射击定位的提前量,难度可想而知。

    “山猫”之后,“林仙”战队所余的6艘英国舰艇无畏无惧地投入到最后的冲刺当中,它们不顾德国舰队的密集霰弹火力,灵巧地避开了德国大型鱼雷艇抢先发射的多枚鱼雷,径直冲到了离德国舰队六七百米的位置近距施射鱼雷,18枚威力可怕的533毫米鱼雷飞快地窜向德国舰艇……

    恰巧飞过这片海域的德国飞行员在报告中描述到:海面仿佛是一群滑雪者穿过雪后的田野,可以清楚看到大致平行、间隔不等的线迹,我和我的观察员都惊呆了,以为我们的舰队将遭到致命的打击,可是我们又惊讶地看到,包括“德弗林格”和“布吕歇尔”在内,所有的德国战舰都在全速转向,它们的移动速度很快,敏捷得就像一群梭鱼,我相信它们的灵活度足以避开英国人发射的鱼雷。绝大多数鱼雷最终都扑了空,但还是有一条击中了“德弗林格”号左舷靠后位置,还有一条击中了一艘1911年级大型鱼雷艇。击中“德弗林格”的鱼雷当场发生了爆炸,而击中鱼雷艇的那条鱼雷竟然是臭弹,真是太幸运了。爆炸过后,我们看到“德弗林格”安然无恙,它依然在向外射出密集的炮火,不过警报还没有解除,另一群英国战舰已经冲到了近处。在差不过五百米的距离上,它们发射了大概20条鱼雷,德国战舰像跳舞一样扭动着身躯,躲过一条又一条鱼雷,而过程可比跳舞刺激惊险得多。这一次“德弗林格”没再挨揍,一艘鱼雷艇挺身而出替它挡住了鱼雷,猛烈的爆炸让这艘勇敢的护卫舰艇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沉没了,所幸,不少艇员都跳水逃生了,然后很快被我们自己的战舰救起。另外一艘鱼雷艇为了保护“布吕歇尔”号而做出了同样勇敢的动作,它的运气要稍好一些,鱼雷只炸掉了它的舰艏部分,它还能在同伴的拖带下撤出战斗,而那些因故障滞留战场的英国舰艇就没这么好命了,我们的战舰像收拾被老鼠夹逮住的老鼠一样,三两下将它们解决掉了。

    正如德国飞行员观察到的那样,被鱼雷击中的“德弗林格”号安然无恙,倒不是英国海军的新式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