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防御工事,配合登陆部队尽速攻占全岛。斯蒂夫所在的连,预定降落位置是火山顶南端,由于火山口的内坡陡峭难行,最佳的降落地点是火山口的外缘地带,所以斯蒂夫小心翼翼地调整方方向,让自己逐渐落向在照片上看过许多遍的那片坡地。

    没有士兵,没有堑壕,也没有任何的地面建筑物,这片荒芜的坡地似乎就是为爱尔兰伞兵们准备的降落场。数十名伞兵在不受阻碍的情况下落向地面,正当他们已经绷紧足部准备接受地面的缓冲力时,连串子弹扫荡而至,嗖嗖嗖的声音让伞兵们个个背冒冷汗!

    循着子弹飞来的方向搜寻,斯蒂夫霍然发现喷吐火舌的居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山包,巧妙的伪装使它成功躲过了前面的炮击和轰炸。爱尔兰伞兵们悬在空中,仿佛一块块吊在挂钩上的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唯有尽快落地才能想方设法消除眼前危机——德军之所以选用r型降落伞,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减少伞兵们的滞空时间,既降低了风险,又压减了敌人的反应时间。

    最后一段降落距离,斯蒂夫做好了随时被子弹集中的心理准备,好在敌人就那么一两挺机枪,而且位置稍远不易瞄准,大多数伞兵都有惊无险地落到了地面。落地的时刻终于到来,斯蒂夫顺势向后倒下,用臀部以及背包吸收掉大部分缓冲力reads;。就在这时,一阵大风从西面吹来,重新张开的降落伞拽着斯蒂夫在凹凸起伏的滑行了好几米,凹凸不平的地面硌得他屁股生疼。

    好容易摆脱了降落伞包的束缚,斯蒂夫反身匍匐,一边观察四周,一边从防撞囊里取出自己的步枪。

    “真该死,朝我们开火的好像是一辆维克斯…20!”有人叫道。

    同盟国阵营将英制维克斯轻战车称为维克斯…20,因为这种战车最早公开亮相是在1920年。在德国和爱尔兰的主力战车面前,这种仅装备机枪的六吨战车就像玩具一样不堪,但它们终究属于装甲战斗车辆,对缺乏重武器支援的部队还是很有优势的。

    “见鬼,这家伙是怎么开上来的?”斯蒂夫在心里嘀咕,转念一想,那个山包的体积倒是跟维克斯…20的旋转炮塔差不多大小,还真有可能是一辆覆盖了伪装的敌军战车。爱尔兰空降部队的标准配置中包含钢芯子弹和反战车手雷,它们在理论上足以应付一般的装甲目标,但实战情况大相径庭,一辆得到步兵掩护或置身特殊掩体当中的轻型战车非常不好对付,而伞兵们一旦在战场上遇到敌方战车,主动后撤或固守待援是最为理智的选择。

    敌人的机枪嘎嘎嘎地叫着,飞窜的子弹将爱尔兰伞兵们死死压制在了这片坡地,紧接着听得轰隆一声炮响,一发小口径炮弹破空而来,在坡地中央炸起偌大一团烟尘。

    “那不是维克斯…20,是在混凝土工事上面安装的战车炮塔,是德**队留下的‘杰作’,他们投降前居然没有将其炸毁!”另一个声音喊道。

    就在这人说话的功夫,敌人的机枪又打出了好几梭子弹,但这些子弹不像刚才那样擦着伞兵们头皮飞过,而是嗖嗖地往上飞。

    斯蒂夫抬头一看,又是漫天白色伞花的壮观景象,少说也有二三十名伞兵在往这边飘,带有曳光弹的机枪子弹以跟地面约30度夹角的轨迹斜飞向上——炮塔机枪受到俯仰角的限制,一般无法作为防空机枪使用,何况谁能料到同盟**队竟会在这样一座火山岛实施空降作战?

    “安格斯中尉!有谁看见安格斯中尉了?”前面一名士官急匆匆地喊着问。

    “中尉在这里!”随即有人应答道,“他中弹了,我们正在给他止血。”

    就眼下的形势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片刻,刚刚的声音喊道:“滕克上士,安格斯中尉授权你指挥战斗!”

    前面那名士官毫不迟疑地接管了战斗,他大声询问说:“我们的迫击炮呢?我们的迫击炮在哪里?”

    旋即有人回应他:“迫击炮组全员就位,但没有迫击炮,我们得想办法避开敌人的机枪找到武器囊!能不能呼叫舰炮支援?”

    代理指挥官立马否决了这个建议:“不行!这里离海岸太远了,舰炮有可能把我们一并送上天!我们得向前推进,看看能否用冲锋枪和手榴弹解决掉这个大麻烦。3排原地射击,分散敌人的注意力;4排1班、2班,从南面迂回;4排3班、4班,从北边迂回,谁先接近目标就由谁发起进攻!立即执行!”

    尽管起身就有可能被迎面射来的枪弹击中,伞兵们仍然勇敢地行动起来,一队往南也即地势低洼处迂回前进,一队向北也就是火山顶的方向迅速推进,余下的伞兵则在坡地上各自寻找射击位置,试着用步枪和轻机枪压制敌人的火力,但是普通枪弹和钢芯子弹都无法对远处的工事构成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降落在坡地及周围的伞兵越来越多,但受制于敌方火力点,各部根本无法展开,更无从达成预定的作战目标,形势很不乐观。

    几分钟后,从北面迂回的小股伞兵逐渐逼近敌方工事。眼看他们就要发起进攻,紧挨着战车炮塔的一处掩体里突然甩出两枚手雷。只听得轰轰两声,几名伞兵顿时倒在了血泊当中。

    伞兵斯蒂夫正在由南迂回的队伍里,遥遥望见一股烟尘升起,还以为是另一组同伴得手了,但嘎嘎怪叫的机枪声再度响起,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从北面迂回的伞兵虽然没能完成任务,但至少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使得从南面迂回的这一组伞兵能够较为轻松地绕到敌方防御工事侧后方。不多时,两架ju…30战术轰炸机从空中呼啸而过,慑于航空炸弹的摧毁力,敌人的火力点暂时停止了射击,斯蒂夫和他的同伴们借势发力,先是朝敌方掩体集中投掷手雷,然后冲进掩体,用手枪和冲锋枪清除里面的敌军士兵,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大约两分钟,那里枪声爆炸声全数停息,而后有人挥舞着一根迸射绿焰的新好棒,以此告诉外面的同伴们,这里的敌人已经被解决掉了。

762。第762章 绝命一击(上)() 
午后4时许,在弗洛里斯岛以南约160多公里的海面上,瘦身版的美英主力舰队正划出一条弧形的航迹。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从皮库岛到弗洛里斯岛的直线距离不过250公里,折算135海里,即便是以16节左右的巡航速度航行,8、9个小时便能够完成这段航程。很显然,这支美英舰队在离开皮库岛海域后并没有径直赶赴战场,而是向南兜了一个大圈子。

    美舰“印第安纳”号的战斗舰桥上,英国海军上将查特菲尔德和他的几位幕僚军官占据了视线最好的位置,周围的美**官们各司其职——尽管美英海军的夏季军服都是纯白色调,但因军服样式和军徽佩饰不同,即便混在一堆,也还是很容易将他们区分开来。

    坏消息不断从前方传来,作为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心情同样沉重。到了这个节骨眼,再去抱怨谁在什么时候犯了错误或者错失机会已经没有了意义,唯有同心协力,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扭转岌岌可危的局面。

    “长官,接雷达室告警,西北方出现敌方机群,预计15分钟后抵达!”

    听了僚属军官的报告,查特菲尔德立即下令拉响防空警报,全体做好抵御空袭的准备,而后沉吟道:“从西北方向来的么……照理推测敌人的航母编队应该位于弗洛里斯岛以西,但这会不会是个圈套?”

    在即将迎敌的紧张气氛下,一刻钟的时间转瞬即逝,而让查特菲尔德及其麾下将士们感到惊诧的是,这一波来袭的敌机浩浩荡荡,竟有一百二十多架,难道同盟**队已经攻占科尔武岛并修复了那里的机场?

    从清晨发起登陆作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14个小时,在准备足够充分、进展足够迅速的情况下,同盟**队确有可能在完全占领科尔武岛之前就让岛屿南端的军用机场重新投入使用,并让圣米格尔岛的陆基战机转场前来,毕竟他们的统帅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奇人。想到这些,查特菲尔德深为忧虑,眼下距离天黑还有差不多三个小时,若是敌人照此规模再来三波空袭,自己指挥的这支舰队能撑得住吗?

    就在同盟国战机穿梭于美英舰队防空火力网之时,弗洛里斯岛以东约40公里海域,庞大的同盟国主力舰队正井然有序地实施反潜机动。其阵容囊括四艘战列舰——“汉诺威”号、“黑森”号、“巴伐利亚”号、“巴登”号,四艘战列巡洋舰——“海因里希亲王”号、“马肯森”号、“德弗林格”号、“吕佐夫”号,四艘航空母舰——“施瓦本”号、“约阿希姆一世”号、“埃马努埃莱三世”号、“阿尔斯特”号,另有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五艘,以及吨位在200…500吨的扫雷艇和猎潜艇19艘,用以弥补驱逐舰调去支援登陆作战留下的防御空缺。

    齐整的阵容,磅礴的气势,足以给对手造成视觉和心理上的震慑,然而在这华丽的表象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曾受困于弗洛里斯岛的超级战列巡洋舰“海因里希亲王”号只有半数锅炉能够正常运转,所以它竭尽全力也只能跑出18节航速;三周前硬抗美英战机连番空袭的“黑森”号只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武器能够投入战斗,水线下方有四处破损是采用应急手段修补,一旦遭遇较强的爆炸冲击,随时有可能旧伤复发;“巴伐利亚”号有两门主炮无法使用,“汉诺威”号的二号轮机组仍未完全修复,“约阿希姆一世”号有两座双联装150毫米舰炮缺位待补……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设施完备、材料充足的造船厂进行较长时间的修缮,也就是说,同盟国主力舰队有半数舰艇都是带伤上阵,至于它们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几成的战斗力,最精明的海军工程师也不敢断言。

    “汉诺威”号修整一新的舰桥上,夏树与贝恩克并肩而立。若以国际象棋水平衡量智谋高低,那么被誉为“霍亨索伦天才”的爱尔兰国王不得不在这位失意的德国海军上将面前甘拜下风了。诚然,棋盘上的路数跟军事谋略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但高明的棋手之所以不能成为出色的指挥官,是因为他们无法像下棋一样充分地掌控战局——如果让贝恩克与夏树对换身份,他的军事成就也许会远在夏树之上。

    第一波空袭机群飞离舰队已有半个小时,四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重新排满了展翅欲飞的战鹰。尽管近来的高强度作战对人员和装备的消耗较大,海空军飞行员的损失率大幅攀升,得益于海上补给线的基本畅通,增援部队和作战物资源源不断从欧洲调来,使得每艘航母从飞行员到普通水兵、从舰载机到燃料航弹都处于满编满额状态。新补充上来的兵员未必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适应这里的一切,但相较于处境艰难的对手,同盟**队在精神和物质层面已是优势明显。

    “陛下,我方侦察机刚刚发来电报,北方的雨云正以大约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南移,抵达科尔武岛的时间估计在下午6时左右。按照推算,如果我们继续在这里游弋,天黑以前能够正常起降飞机。”特别联络官佩特…肯普上校报告说。

    在天气多变的大西洋,雨水往往说来就来,能有连续两日的晴朗微风已属不易,夏树对此心满意足。

    每每置身战场,贝恩克上将便没有了下棋时的豁达。肯普离开后,他连忙向夏树探问:“在陛下看来,三个波次的空袭能否彻底打垮我们的对手?”

    撇开近炸引信这个因素,美英舰队和同盟国舰队在防空硬件和官兵素质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而且各种情报表明,美英军队在亚速尔群岛的作战飞机仍有五百多架,还可能有两到三艘辅助航母及一定数量的舰载机。所以,夏树谨慎判断:“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如此说来,决定性的一战还是要以舰队炮战的方式进行。”贝恩克之所以不大情愿,还是担心那几艘带伤出战的主力舰,特别是政治意义大于军事价值的“海因里希亲王”号,早前德军高层可是下了明确指令,要求他无论如何都要保全这艘超级战巡,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他的角色也从同盟国舰队司令变成了副司令,但鉴于没有新的指令宣布解除旧指令,它的约束性依然存在。

    望着己方舰载机逐一起飞,夏树以平淡的辞藻显露霸气:“理论上,这场战役仍然存在变数,但以我的理解,7月12日那天太阳落山时,亚速尔之争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那一天,美英舰队接连输掉了两场海战,损失主力战巡一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