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恩克没有应声,而是用眼神示意中校按自己刚刚吩咐的办。

    最后三艘舰艇也跟着领航船驶入了雷区。

    自特塞尔岛失守以来,同盟**队就在不断增强圣米格尔岛的防御,使之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海上要塞,超过四千枚锚雷被布设在了离海岸线不超过十公里的位置——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座岛屿在防御上耗用数量如此庞大的水雷,结果不但震慑了敌人,也让己方舰船从这里经过时如履薄冰。

    突然间,贝恩克听到了一声轰响,仿佛是春时常有的闷雷,在所有军官反应过来之前,他端起望远镜朝向东面,舷窗上的水珠影响了视线,他微幅调整着焦距旋钮,而后像是奥尔良城头第一个发现匈奴骑兵来袭的探哨,用发颤的声音叫道:“是大口径舰炮!敌人的袭击目标居然是圣米格尔!”

    最不可能的情况变成了现实,贝恩克情绪激动,却不是因为惧怕敌人,而是对自己的准确直觉感到不可思议,是对又一个狂人的出现感到讶异。

    惊讶过后,贝恩克轻声复述着某人昨日说过的话:“这个欧内斯特…约瑟夫…金还真是不简单!”

    战斗舰桥里的军官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东面,须臾,从瞭望台传来观测报告:右舷前方8400米处,离岸约500米的位置,发现了重磅炮弹激起的水浪。

    也就片刻的功夫,通讯室里已经忙作一团。

    “接到s09发出的敌袭警报!”

    “接到as20发出的敌情警报!”

    “接到圣米格尔岛防御指挥部发出的战斗警报!”

    “接到战区司令部发来的电报!”

    ……

    负责通讯的军官和士官们忙不迭地核实电码,然后将这些紧急电报送往战斗舰桥。在此期间,圣米格尔岛9号海防堡垒附近再度落下重磅炮弹,在岸上落地爆炸的那一发,让人觉得整个海岛都在为之颤动。

    “长官,领航船回复我们,安全航道非常狭窄,只有小型舰艇能够调头。”中校参谋官急匆匆向贝恩克报告。

    换做普通将领,这个时候十有七八会率领战舰进入防守严密的港口,依托海防工事和陆基航空部队对抗不明实力的袭击者,但贝恩克深谙同盟国在亚速尔战场的兵力部署情况,知道在此处保留一支海上机动兵力的积极意义,于是当机立断:“倒车,原路退回!”

    即便是在20世纪30年代,要让这么一个满载排水量超过四万吨的大家伙倒向航行可不是轻松的事情,何况眼下的海况还非常糟糕。得到指令,舰长、大副以及所有参与舰艇操控的军官们顿时如临大敌,慢速航行中的“马肯森”号很快停了下来,而后开始缓慢倒退,身后的两艘轻巡洋舰行动一致,它们就这样在风浪中艰难逆行,为之领航的小艇灵活有余,而且艇员们勇气可嘉,只见它从容调头,迅速从三艘战舰侧旁驶过,反向引导它们退出雷场。风雨不止,天色渐暗,远处的敌人并没有发现这三艘行为怪异的同盟国舰艇,由此错过了剪除隐患、扫清障碍的绝佳机会。

774。第774章 海上之狐(上)() 
伴随着战斗警报的发出,“马肯森”号上的轮休人员一个个以最快的速度跃下床铺,拉开舱门便奔向各自的战斗位置,军舰上那如同迷宫般繁多而曲折的通道里立即被脚步声所充满,但只过了几分钟,这些舰舱通道就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广播里仍在重复播送战斗警报。

    甲板上,四座巨大的主炮塔缓缓移动起来,黑洞洞的炮口整齐一致地指向跃现炮焰的方向。在甲板下方深深的弹药舱内,水兵们随时候命将穿甲弹或者高爆弹装入扬弹机,扬弹机的另一端,炮手们也时刻准备着完成这一接力比赛的后一棒。

    从开始倒车算起,“马肯森”号与随行的两艘轻巡洋舰花费了近一个小时才驶出雷区——这个时间比贝恩克当初预计的还要长,整个过程无疑让人倍感骄傲。深邃的夜幕不断映现舰炮射击的火光,战时修建的9号海防堡垒虽然吸取了特塞尔之战的一些深刻教训,但同盟国方面既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人力,也没有足够的运力和信心再次修筑大型海岸要塞,事实上,圣米格尔岛上所有后修建的海防堡垒都是综合用途型,其绝对防御仅能够抵挡中等强度的攻击。

    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对短波脉冲雷达的运转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明知敌方舰艇就在东南方,“马肯森”号的舰载雷达迟迟没有探测到目标所在,倒是部署在蓬塔…德尔加达港以东的陆基雷达站不断发来报告:出现在圣米格尔岛东南海域的是一支由两艘大型舰只和四艘小型舰艇组成的舰队,它们最初是以跟海岸平行的航线运动,遭到岸炮攻击便迅速转头向南,主动拉开了与海岸的直线距离,之后调头往东,似乎是要结束战斗撤离此地,然而短短一刻钟后,它们又调头向北,对岸炮击的火力骤然变猛……等到“马肯森”号和两艘僚舰退出雷区编组战斗队形的时候,这个陆上雷达站已经停止了工作,而整个9号海防堡垒的损毁程度也已超过了40%。

    袭击者的目的显然不只是摧毁一个中等规模的海防堡垒,在使圣米格尔岛东南角的9号海防堡垒失去威胁之后,它们迅速将攻击的火力转向了离蓬塔…德尔加达港更近的8号海防堡垒,若能将其摧毁,袭击者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有同盟国舰船停泊的港湾,所以部署在8号海防堡垒的远程重炮悉数投入反击。

    战斗的形势虽然对己方不利,卸去了同盟国舰队司令职务的贝恩克完全没有了早前的沉重心理负担,他令通讯官将自己的作战意图以密电形式发送给战区司令部,让他们协调己方雷达站和要塞火力明辨敌我,然后指挥着这支“小巧玲珑”的舰队袭向敌方舰队南翼。

    20分钟后,贝恩克终于从本舰雷达室得到了敌情侦测报告,大小敌舰6艘位于东偏北14度、距离24000米位置。照此推测,敌方战舰与圣米格尔岛8号海防堡垒相隔20公里,而在双方都无法准确观测对手方位,雷达测距数据又不够精准的情况下,岸炮无疑非常吃亏。

    贝恩克旋即通令全体,要求将士们做好接战准备。

    10分钟后,雷达室再次发来报告,双方距离拉近至一万八千米,脉冲预警仪发出预警信号,这意味着对手已经发现了己方舰艇的行踪。

    贝恩克端起望远镜,此时海面上依然黑沉沉的一片,除非是炮焰闪动的瞬间,视线中连半个船影也看不到,但实力强劲的敌人就在那里。胜,很有机会一局定乾坤,败,却还不至于沦落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这让贝恩克有足够的底气挑战对手。

    当晚7时41分,贝恩克下令开火,目标直指雷达上最靠近己方的敌方舰船。

    气势磅礴的雷鸣中,炮口的火光一瞬间点亮了大片海面。即便在十数海里之外,人们依然可以清楚的听到这一打破沉寂的轰响。两艘德国战列舰的第一次重炮齐鸣略有间隔,紧接着,海面上几乎归于沉寂,恩懑耳边只剩下重磅炮弹划过空气所产生的特殊鸣响。

    十数秒后,远处海面上传来一震更加强烈的雷鸣,那是炮弹坠入海中并发生爆炸的声音。贝恩克可以想象到那艘敌舰上的水兵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大口径炮弹会有怎样的反应。

    对方很快以炮声作为回答,尽管从一万六、七千米之外射来的炮弹有些欠缺准头,但贝恩克和舰上的军官们依然能够从炮弹爆时的声势作出判断:那是16英寸舰炮所发射的炮弹。

    15和16英寸两种口径的舰炮,威力似乎相差了一个等级,以炮弹的炮口动能来看,后者至少是前者的130%,穿甲深度增加20%以上,但上一场大战的辉煌胜利让德国海军官兵有足够的信心和傲气来藐视这种差距,战术和技术的发挥也确实能够很大限度地弥补之,30年代初期颇受关注的德国马肯森级和英国海军上将级就是最好的例证,在第一次圣米格尔岛海战中,装备15英寸舰炮的马肯森级在强强对话中,表现要比装备16英寸的海军上将级好得多。客观公正地进行推演,两者面对面单挑的胜负几率各半——海军上将级的主炮穿甲弹能够有效贯穿对手的主装甲带,马肯森级的穿甲弹同样能够威胁到对手的核心部位,关键在于谁能够率先打出决定性的一击。

    在“马肯森”号进行了第二轮试探性的主炮射击之后,雷达室报告说,敌方有两艘轻舰艇转向驶来,另外四艘战舰保持既有航向和航速不变。

    从率领同盟国主力舰队开赴亚速尔群岛以来,贝恩克与美英海军打了大小海战11场,领教过敌方将领的各种战术套路,看到对手这般应对,便知那两艘轻舰艇是派来“点灯摸鱼”的。于是,他下令以主炮攻击对方的大型战舰,而以副炮对付那些小型军舰。

    跟同时期建造的所有德国主力舰一样,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装备着炮塔式的150毫米双联装副炮,其特点是精度高、射程远、射速快,对轻巡洋舰及以下级别的舰艇有着很强的杀伤力。贝恩克的指令传达下去后不久,雷达室就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调头驶来的两艘敌方轻舰艇有一艘突然急剧失速,迅速与同伴拉开了距离。

    不管那艘敌舰是真伤还是诈伤,贝恩克非常果断地调整了部署,“马肯森”号的副炮和两艘随行轻巡的火力随即集中到了敌人的“单箭头”身上。渐渐的,贝恩克已经可以通过对方军舰上腾起的火团看到它大致的轮廓。那是一艘典型的双烟囱驱逐舰,尽管面对的敌手强大无比,上面的舰炮仍在坚持不懈的开火,但每被击中一次,它便有一门或者两门火炮短暂的停止发射——非封闭式炮塔内的战斗人员在这样的战斗中损失恐怕远远高于封闭式炮塔,但不用多久,那看似哑火的舰炮便又重新开火,只是它们的炮弹从未真正威胁到装甲厚实的“马肯森”号。

    8时11分,就在交火开始后20分钟,那艘属于美英阵营的驱逐舰带着它的大多数舰员从海面上消失了,它仅有的贡献就是让对手接连开火,从而为己方主力舰的观瞄射击提供了便利。

    在贝恩克的指挥下,“马肯森”号暂时停止了射击,尽管从东北方打来的重磅炮弹一发接着一发落在附近海面,激起一团又一团巨大的水浪,它如同一只狡猾而又有充足耐心的狐狸,静静地改变航向、调整姿态。

    在此期间,两艘德国轻巡洋舰疯狂蹂躏因伤失速的另一艘敌方轻舰艇,它在绝望中朝着同盟国舰艇的方向打出照明弹,却因火炮射程不及而一无所获。

    约莫一袋烟的功夫,“马肯森”号及随行轻巡敏捷地运动到了美英舰艇南翼,得知两艘轻舰艇接连受难,对面的指挥官已经意识到战斗的形势对自己很是不利,于是主动摆出了撤退姿态,这让贝恩克很是疑惑——对手难道连以多打少的勇气都没有?

    疑惑归疑惑,战机既已送到了跟前,贝恩克可不会轻易错过,在距敌一万两千米的射击阵位,前期进行了海上补给的“马肯森”号毫无顾忌地开启了爆射状态,经过三轮半齐射和六轮齐射,久违的火球终于打破了黑暗对海面的统治,那腾起的火团照亮了一大片海域,也令使用司令塔内固定式高倍望远镜进行观察的贝恩克第一次看清了对手的真面目:高高的三脚桅和类似于圆筒的高大舰桥,前二后一的硕大主炮塔以及两座又粗又高的烟囱,即便舰体舯部中弹,那艘以左舷朝向这边的战舰依然在奋力的发射炮弹。

    “原来是我们的老对手!英国人给它们冠上了战巡猎手的称号,甚至大言不惭的说它们是马肯森级的天敌,啧啧!”贝恩克一脸轻蔑地摇了摇头。眼前的敌人就像是几头饿狼,胆大妄为地摸进了村子,找到了羊圈,刚开始下口,却被突然出现的看门人吓得狼狈逃窜。这,难道就是欧内斯特…金的真正实力?

775。第775章 海上之狐(下)() 
在大胆追击与谨慎协防之间,贝恩克虽然心存疑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 于是,在圣米格尔岛东南海域出现了这样不合常理的一幕:美英海军两艘顶级实力的主力舰在前面且战且退,战前被一些人视为“鸡肋”的德国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在后面亦步亦趋。

    贝恩克心里犯着嘀咕,而在接到来自圣米格尔岛的战报之后,身处亚速尔群岛北部海域的夏树也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若金少将所指挥的美英增援舰队意在趁恶劣天气夜袭圣米格尔岛,那么应当速战速决,利用大口径舰炮对此地的港口、机场、城镇实施轰击,并在天明之前撤离,便能够以尽可能小的损失赢得较大的收益,但对手今晚的举动仿佛是为一场大规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