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海无碑-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一块巨石被投入了平静的湖面,一下子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些知情的不知情的官员,纷纷如炸开了锅,议论声不绝于耳。

    “我这里有两份书信,是齐国将军乙垓与我南宋之人的通信,信中字字句句,清清楚楚表示,这二人狼狈为奸,假意发动战争,实则将这两万多名士兵悄悄转移了别处,暗中培养,只为他日而用。”刘衍说着将信纸从袖口拿出,递到朝他走来的陈公公手上。

    陈公公接过信纸朝皇帝奔去,将信纸递到皇帝面前,皇帝却没有接过去,而是越过陈公公看向刘衍,目光晦暗不明,让人看不出他内心的想法。

    刘衍今日上奏的看似只是岩鹊关的惨案,可是皇帝知道,他绝不会只是为了卫术铭而做出这番举动的。

    众人见皇帝迟迟不说话,也渐渐噤声了,一瞬间安静下来的气氛,仿佛令人身坠棉花堆,无论如何也透不过气来,难受的很。

    不知过了多久,皇帝忽然看向站得笔直的卫术铭,开口问道:“卫术铭,作为当年的主帅,你有何话讲?”

    所有人都将视线投到了卫术铭的身上,在众人的目光中,卫术铭没有一丝慌乱,气定神闲道:“臣……无话可说……”

    如果说,刘衍方才的话只是一块巨石跌进湖面掀起一阵波澜,而卫术铭的话,无疑是一座高山,没有丝毫征兆地撞进湖中。

    击不起任何水花,造不成任何波澜,而是直接将一座湖填平了。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血溅朝堂() 
皇帝当即被他塞得说不出话来,他竟然连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没有,不光皇帝语塞,就连刘衍等人也十分吃惊。

    微微思量片刻,刘衍躬身行礼,在这个风口又说出了惊人的话来,“儿臣认为卫术铭的行径实在是恶劣,仅仅盖上通敌卖国的罪名,未免便宜了他。”

    柳长公明知他话中有话,偏偏要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问道:“太子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不是通敌卖国那还能是什么?”

    “卫术铭身背谋反谋叛谋逆不义不道等十恶罪,与齐国勾结意图对南宋不利乃谋叛,杀死五皇子刘默以及季氏身旁的七个宫女实为谋杀,设计陷害刘期成与季氏,意欲使朝局动荡,利用前朝势力推翻朝政,为谋大逆。诸此等等行径,实在是丧心病狂!”刘衍说这话时,始终保持着弯腰垂首的姿态,这个时候也不敢抬起头去看皇帝。

    可是今日却是极其舒坦平静,这番话自口中说出,便有了该了结的意义。

    皇帝始终没有表态,甚至连半个字都没说出口,殿内的大臣便窃窃私语起来,要说勤王是被冤枉的,追究起来,在殿的每位大臣都是那年惨案的帮凶。因为当年,他们是那样义正言辞地批判勤王,三提重典,危言耸听,逼得皇帝无路可走。

    “太子殿下说的这些臣不同意。”看上去还十分镇定的卫术铭忽然开口,大殿再一次静了下来。

    对上刘衍的目光,卫术铭轻轻偏开。目光直视正前方道:“殿下说的这些,并没有任何证据。只是自己妄加猜测,强加在臣身上莫须有的罪名。臣知道太子殿下这些年致力于为勤王翻案。多方找寻证据无果,此番借着岩鹊关借题发挥,竟信口雌黄说出这些话来。”

    “我只问你一句,你掩人耳目将两万多士兵转移,意图何为?”刘衍偏转过身问道。

    卫术铭轻笑了一声,没有回答,有大臣嘴快,问道:“卫大人笑什么?”

    “我笑太子殿下愚蠢,听信他人谗言。如果我真的想利用这两万士兵做些不利于朝廷的事,亦或是如殿下所言,想要利用前朝势力推翻朝政,可是宋国现在不是好好的吗?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况且这些年,我更是规矩本分做官,从不逾越半分。岩鹊关的事情,我自有不能说的苦衷。也绝不会说出来,无论我被蒙上什么罪名,我也不会反抗半句,但是。太子殿下要是趁机给我安上别的罪名,借机为什么人翻案的话,老臣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卫术铭这一番话说下来。倒显得刘衍别有用心似的,刘衍听他这么说。内心自然如火中烧,但抬头望到龙椅上的人。又压制住了那些冲动,到了这个时候,万万不能走错一步,一旦走错,必将前功尽弃。

    于是呼了口气,沉下心来,可是一开口,语气又变得咄咄逼人了,“我见过厚颜无耻的,没见过像你这样厚颜无耻的,你明明撒下弥天大谎,做下如此多的恶行,却能冠冕堂皇地站在这里说出这样的话来,难不成朝廷还要嘉奖你?感激你的难言之隐不成?”

    “殿下说我什么我都不在乎,只是还请殿下不要说些没有实证的话,是我做的,我认,可是不是我做的,殿下也休想让我背锅。”卫术铭自知今日死罪难逃,也不想为自己辩解,可勤王这桩案子,他是万万都要守住的。

    刘衍岂不是这样想?他死了就一了百了了,那这无头案的线索就此中断,他又如何替勤王昭雪?

    令卫术铭略感意外的是,他说了这话之后,刘衍并未接话,开口的人却是陈咸,他说:“陛下,臣也有一事要说。”

    “陈大人要说什么?还嫌不够乱的吗?”柳长公假意斥责,实则一腔欢喜按捺不出,几乎要显出脸上。

    陈咸自然知道他的这份心思,却也不想和他做口舌之争,正色道:“臣要说的正好也和卫大人有关。”

    皇帝侧了侧身子,目光一紧,有些狐疑地看着他,心中暗想,莫不是他们几人合起伙来,要给自己难堪吧?

    “前些日子,旭王被人下毒谋害,许昌如夜半坠城墙而亡,人人都道是他畏罪潜逃,实则不然,真正杀害旭王的凶手是卫术铭!”

    今日众人的心情跌宕起伏,原本以为事情不过如此,结果却出乎意料地令人惊骇,这个卫术铭究竟想做什么?又是转移兵力又是杀害皇子,如此可怖的人却与他们一同为官,实在是细思极恐。

    皇帝此刻再也坐不住了,皱眉问道:“你此话当真?可有什么凭证?”

    “自然是……没有的,但凡臣有半点证据,臣怎么会眼睁睁看着旭王死不瞑目呢?”陈咸说着,回头看了一眼卫术铭,又道,“事发当日,旭王身边的宫女说,卫大人一大早就来宫中找旭王,未多时,旭王就出事了。臣知道这么说,一定会有人不信,于是臣暗中调查,发现事发之后,卫大人时常去御医院。卫大人既然无病无伤的,总去御医院干什么?”

    “如此说来,老臣也想起一件事。”柳长公无声一笑,看向陈咸道,“那****与殿下讨论完政事,已过酉时,我出宫时,正好撞见了入宫的卫大人,我记得我当时问卫大人去干什么,卫大人说是兵部有些急事,要向陛下禀报。我又问了几句,他却没有多说了。”

    卫术铭一时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在众人的注视下,微微一笑道:“陛下,臣百口莫辩,因此先行一步了,祝宋国江山万年不倒。”

    刘衍第一个反应过来,冲到他面前,却已经晚了,卫术铭吐出一口黑血之后便倒在了他面前,刘衍俯身一探,气息全无,目光不由得一寒,原来他竟是有备而来。

    见死了人,那些大臣纷纷后退了开,皇帝也站了起来,张着嘴看着大殿内一干慌乱的众臣说不出话来。

    柳长公指着尸体惊恐道:“陛下,卫术铭自裁了,这些事情肯定不是他一个人做的,还望陛下明察啊。”

    皇帝艰难地咽下口水,一屁股跌坐在龙椅上,手紧紧按在龙把上,只觉得耳边鸣叫声不断,根本听不见面前的大臣们哜哜嘈嘈地在说些什么。

    他脑中可以说是一片混乱,根本没有思考的能力,卫术铭纵然恶行昭彰,可是能够撼动他这固若磐石的心却是因为刘衍的那些话,自己的弟弟如果真的是冤死的,那么自己……

    “陛下!”听到众大臣的呼声,皇帝心中一颤,可镇定下来,却仍然听不进去他们的话,整个人如同魂游一般,飘忽不定,最后勉力使自己回神,也无法做出什么决策,只好对陈咸提出的灭九族之举点了点头。

    王秦奉旨去卫府的时候,卫府已经人去楼空了,竟是连半个家仆都没有留下,好在刘衍早有准备,派人监视了卫府,便知晓了他们的去处。

    人到底是抓了回来,只是少了那么几个人,其中一个便是卫术铭的义女,可是皇帝自下朝之后,便病倒了,一连三日没有上朝,文武百官谁也不见,这让众人十分苦闷。

    最为着急心焦的自然是刘正声和刘衍二人了,刘衍几乎说一句话,就要在楚沉夏面前来回踱步十几回。

    “好了,你们就不要走了,走的我眼都花了。”楚沉夏倒没说谎,眼前所见却是白花花一片,忙使力眨眼。

    刘衍叹了口气,终于坐了下来,无奈道:“卫术铭一死,我简直坐立难安,他死了,勤王叔怎么办?”

    “我早就猜到,卫术铭是一定会死的,我们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从他口中探得什么消息的,殿下去上朝那日,我便做好了下一步打算。”楚沉夏将茶杯移到刘衍面前,眼神示意他淡定些。

    刘正声想到什么,忽然问道:“所有人都抓回来了,独独卫术铭的义女不见了,这件事会有什么古怪吧,我也不是多心,只是觉得卫术铭这人太过狡猾了,实在不能轻视他。”

    楚沉夏点了点头,将视线转到刘衍身上,刘衍若有所思道:“我曾经见过卫术铭的义女一面,我那时夺了她的马鞭,卫术铭竟然亲自找我讨要,那时虽然诧异,但也没有多想,现在想来,却是大有深意。”

    “他竟然为了一根马鞭,特地来找殿下讨要,确实诧异,殿下这么说,想必是看出来什么来吧?”刘正声问道。

    “我发现马鞭的手柄上刻有了晋国的国花梅花,上面还有一排小字,但是被人用刀刮花了,看不清楚。”刘衍仔细回想道。

    楚沉夏想了一想,问道:“是红木色的手柄,七朵梅花吗?那鞭身可是墨黑色的?”

    刘衍目光一跳,惊奇道:“你如何知道?难道你也见过那条马鞭?”

    “我没见过,只是在兵器谱上见过,相传晋国九王爷十分擅长骑马,皇帝便赐了他一条马鞭,那条马鞭说普通也不普通,说不寻常倒也真不寻常,因为这马鞭是皇帝亲手做的,九王爷自然十分珍惜皇帝的兄弟情。”楚沉夏说到这里,稍作停顿,看向他们二人道,“那这女子极有可能是九王爷的孩子,同时也说明了一件事……”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真假郡主() 
“先生的意思是……卫术铭当年并没有对晋吴两国的宗亲斩尽杀绝,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放出他们死去的消息?”刘正声马上明白了楚沉夏的意思,连忙说道。

    刘衍目光一寒,讽刺道:“他对前朝倒是忠心耿耿,对我南宋却做尽了绝事。”

    楚沉夏垂首不语,心里闪过一个奇怪的问题,如果母亲知道卫术铭死了,会不会难过。

    “对了,先生,我想问问你院中的那个小姑娘,”迎上楚沉夏的目光,刘正声微微一笑道,“先生不要多想,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想把她的身世弄的清楚一些,我也好安心。”

    刘衍是不知道上回他们二人因鹿寻起争执的事,此刻不解问道:“鹿寻吗?她怎么了?”

    “哦,那****与先生说起勤王流落在外的女儿,正巧被那丫头听了去,”刘正声偷偷打量了一眼楚沉夏,接着道,“没过多久,就有假郡主找上殿下了,不瞒殿下和先生,我心里就仿佛有一块疙瘩似的,总想解开它。”

    刘衍觉得刘正声有些多疑了,不在意地看向楚沉夏道:“我记得你说过,鹿寻是金城钱府的钱重捡来的小乞丐是不是?”

    “钱重?”刘正声略微皱眉,刘衍见他这个反应,当即脱口问道,“你认识他?”

    “不认识。”

    楚沉夏心不在焉地拨动手中的杯子,轻声道:“其实鹿寻的身份十分复杂,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是谁生的。只是听我母亲提起过,钱重曾与公孙云舒相恋。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分开了,我母亲还曾质问过钱重。问他,鹿寻是不是他和公孙云舒的孩子。”

    “什么?!原来是他!”刘正声显得很吃惊,难怪他觉得钱重这个名字耳熟了,当年的事情闹到那么大,与勤王交好的他又怎么可能没听说呢?

    见他二人都看向自己,刘正声忙将吃惊的下巴收了回去,正色道:“当年……吴国太傅公孙栎想要撮合自己的女儿和勤王,可是公孙云舒却和金城第一琴师钱重互相看对了眼。这二人原本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