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便是在蓝田大名鼎鼎的罗县令。我家也是种地的,这罗县令打压乡间豪绅,对于我家也算是有恩。如今见了他,便想着行礼感谢一番。只是没想到被他给拦住了。”小校略带遗憾地说道。

    “什么,方才过去的是罗县令?”那士卒可没有小校这样沉得住气,乍一听说,就喊出声来。顿时周围捉蝗虫的乡民便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道:“你说什么,罗县令刚从这关中出去?哎呀,你怎么不早说,我还想着见他老人家一面呢。”抱怨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

    进入商县地界,罗彦感觉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眼前虽然还是荒郊野岭,可是此时已经是五月接近下旬,大量的蝗虫催生出来,虽然没有铺天盖地,可是也时不时能够看到蝗虫在天空中飞舞着。再加上那“嗞嗞”的嘶鸣声,顿时有种让人头皮发麻的感觉。这还不是农田附近,蝗虫便已经有了这个密度。可想而知,再往里走会是什么情形。

    阿全想说什么,可是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只能骑在马上哼哼着,跟在罗彦后头。

    官道进入乡间,蝗虫的嘶鸣声顿时小了不少。

    可是别以为这就是一件好事情。

    恰好相反,虽然不知道蝗虫的数量,可是,因为有了庄稼可以啃食,蝗虫们此时哪里有时间去嘶鸣。看到有些刚刚结穗的庄稼上边,爬着三五只蝗虫,罗彦便有种揪心的痛。啃食的不是青草,那是百姓们秋后赖以度日的粮食啊。还没有长成,便已经被这些蝗虫给啃光了。

    一阵大风吹来,惊扰了蝗虫们的好事。突然间,世界就像是被电锯锯木头的声音给填满。田间顿时飞起一个又一个黑点,随后这些黑点汇集成一道洪流,顺着风吹的方向飞去。

    望着那洪流远去,罗彦暗自惊心之下都有些庆幸,还好不是冲自己这边来的。不然到时候马受惊不说,人恐怕也会被袭扰。

    再往前走。罗彦希望此时能够有些人出现,拿一些罗网讲大片的蝗虫一网打尽。可是,他失望了。马匹大概走了有一刻,一直走到一处村落旁边,还是不见有人出来收拾一下残局。心里想着方才过关的时候蓝田百姓的闲聊,罗彦这才相信,他听到的那些,都是事实。

    马匹继续往前走,罗彦想了想,还是准备到村落中去问问。难道大家都要眼睁睁看着庄稼被蝗虫这样糟蹋干净,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出来和这所谓的天灾抗争一下?

    阿全默默跟在他身后,欲言又止。他是知道自家主人对于蝗灾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和付出的。冒着得罪朝中重臣的风险,罗彦提出了灭蝗的论调,就在方才也已经验证了这些论调是可行的,是对百姓有利的。可是就这样的好办法,到了这里居然被弃若敝履,挨到谁的头上都不开心啊。

    “郎君,要不咱们还是尽快回金州吧。这里的事情,还是回去以后向朝中发一份文书汇报一下好了。”如今阿全跟着罗彦也算是懂了些事情,因此他想出了这个能够让罗彦心情好一些的办法。

    但是,他的想法被拒绝了。“不,我还是想看看,这商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百姓不出来灭蝗也就罢了,怎么连地里的庄稼都不管了。这村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声音有些低沉,但是也充分表现出罗彦的固执。他要知道事情的真想,即便是要写文书,也要把最真实的情况禀告上去。

    炎炎的烈日下,几排错落的土坯房拥挤地矗立在那里。阳光下焦黄的泥土看起来就像是在冒烟一样,村中土路两旁虽然也有几棵大树,但是叶片没精打采地低垂着。最宽敞的一条路上,居然没有发现半个人影。不过,倒是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了阵阵锣鼓和唢呐声。

    难道是有喜事?罗彦心里想着,但是很快就推翻了这种揣测。

    这可不是前世,成婚什么的都在白天举行。所谓成婚,便是在那黄昏之时将新人娶了回来,乘夕阳余晖宴请宾客。这才什么时候,连申时都不到,能有个毛的喜事。

    满怀着好奇,罗彦循声走去。(。)

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我手持天子剑() 
♂,

    眼前的一幕让罗彦心中充满了愤怒。原本以为百姓们不务农事是因为谁家娶亲,但是谁想到居然是搞这醮法。

    眼前的,便正是那祈雨九龙醮。醮法不是道教独有,佛门也有不少的斋醮之法,在道教谓之科仪,在佛家谓之法事。祈雨九龙醮是佛道两门都有的醮法。在佛家来讲,当年佛主出生的时候,有九龙吐水。这祈雨法事,便是由此取名,意之龙为行云布雨之神,有九龙醮,必然可以风调雨顺。

    锣鼓声和唢呐声,便是这法事上乡民为了表示诚心,特意搞出来的舞乐。

    当日在蓝田见过的祭祀,在这里看来,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这些乡民不仅用了少牢的礼仪,便是那僧众也请来了三个。

    等罗彦走上近前的时候,方才的鼓乐声已经暂时歇下,这个时候轮到那三个僧侣表演的时间了。

    这三人倒是相当专业,整齐划一的动作,加上嘴里不停念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语句,在围观者看来,确实是像那么一回事。罗彦本来心中就有气,见三僧这样的表现,也想看的更清楚听的更真切一些。因此让阿全牵好马匹,自己则是硬挤着到了距离僧侣最近的地方。

    这僧侣念叨什么,别人听不清楚,可是身体经过强化的罗彦可没有什么压力。

    这一听之下,罗彦原本的怒火瞬间就消失了。

    “老天啊,让这个地方再干旱几天吧。你老人家要是下雨了,我们三个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天爷爷啊,谢谢你让我们三兄弟有这么多机会捞钱。往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给你老人家烧香磕头。”

    “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真的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即便这三人嘴里是含糊不清,可是听到罗彦的耳朵中,却将所有的噪音和模糊音都去除掉,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上边这样的三句话。虽然这三人念叨的声音语调不时在变化,可是这内容绝对没有改变多少。也就是说,这三货翻来覆去就是这几句话。无非就是你念完了我的就念他的。

    一时间没忍住,罗彦顿时就哈哈大笑起来。

    这么严肃的气氛被破坏,乡民们顿时满眼怒火盯着罗彦。那眼神,一个个就像是要吃人一样。三个僧侣脸色也不好看,原本表演都快要结束了,突然间出来这么一个二愣子。被这么以破坏,方才的表演就白费了。接下来还需要重新表演一次。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这次数多了,很有可能会被人识破。

    殊不知,他们这会儿就已经被罗彦给识破了。

    乡民中有个颤巍巍的老人走出来,对着罗彦说道:“哪里来的粗野后生,你不知道做法事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么?这样破坏法事,就不怕佛祖怪罪么?再说了,你搅扰了本村的祈雨法事,要是让本村招来祸患,又该如何处置?”一连三个问句,让周围的人更加敌视罗彦。

    看了看周围那些要吃人的目光,罗彦摇摇头,指着那三个僧侣说道:“敢问老人家,这做法事的要是三个假僧侣,不知道你们又会迎来多少祸患呢?”

    那三个僧侣率先脸色大变,随即急声对那老人说道:“老施主你可不要听信这蛮汉胡说。他分明就是想无赖我等,以便自己脱身而去。要我说,此人定要捉住好生教训一番。他破坏了村里的法事,我等稍后向佛祖请罪,必不让灾祸降到村中来。”

    三人想以祸患为要挟,让这老人下令将罗彦捉住好生教训他一番。

    就在老人要张口的时候,罗彦喊一声“慢”,随后将方才听来的三句话大声说了出来。三人大惊失色,而村民则是一脸茫然。“既然你们不知道这是什么,那么接下来的就要仔细听好了。”吸口气,将方才三人念叨的语调回想一遍,随后就像是重演一样,将三人刚才的声音模仿的一点都不差。

    罗彦总共也就停了半刻,但是模仿他们不过几句,便有人听出来了:“这不是中间那个人念叨的东西么?怎么这个后生也会?”听到这句话,罗彦将语速逐渐放缓,随后将字也吐的越发清楚。当人们听着熟悉的调子和那有些想打死人的话之后,瞬间怒火便燃向三个僧侣。

    见到自己已经洗白,罗彦也不多模仿,对那三个人说道:“骗取钱财,嘿嘿,要是还有度牒在身,那简直就是佛门败类。还想无赖我,找死啊你。”也不管这些村民是什么情况,罗彦处理完了自己身上的麻烦,便走出人群,乘着村民还在处置那三个假僧人的时候,骑马走出村外。

    方才那一幕阿全都看在眼中,此刻满是好奇地问道:“郎君,你是怎么听出来那三个人念叨的是什么?”

    罗彦嘴角一扬:“猜的。”让身后的阿全一脸懵逼。

    看完了商县乡村的情况,罗彦还想去看看这县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即便是知县附郭,这该有的职权还是在手中的。无非就是被上边的人盯得紧一些,有些出格的事情不好做,还需要不时向上官问个安送点礼什么的。

    如今商县已经成了这个样子,要是说与附郭有关,罗彦是压根不会相信的。这个理由只能骗骗不懂行情的人,罗彦怎么说也算是油条一根了,怎么可能被骗到。

    骑马进城,正好赶上了酉时。太阳刚刚落山,正是休闲娱乐的好时候。城中找了一家客栈,将行李和马匹安置好,罗彦便带着阿全出了客栈,准备在街上走一圈,顺道打听一下这商县县令的情况。

    可是路还没走出两步,便听到远处有人在叫喊:“大家快到翠香楼。付县令又在那里和姑娘们**了。要是运气好,没准县令还能请咱们喝顿花酒。”这一声传出去,瞬间大街上走的那些年轻人就像是火烧了屁股一样向一个方向飞奔而去。显然,这所谓的翠香楼就是在那里了。

    秦楼,花酒,听见这两个词汇罗彦就开始重视了。

    一路走来商县的情况他也看在眼里,情况如此紧迫,这位县令居然还有心情逛秦楼。嘿嘿,难得的是居然还有这个情调请人一起。如此奇葩,罗彦倒是真的想亲眼见上一见。

    所谓的翠香楼距离罗彦下榻的客栈也不是很远,跟着人群往前走了一阵,便看到一处灯火辉煌的三层小楼。虽然楼层不多,但是门口此时却热闹非常。不说那拥挤的人群,便是那嘈杂的叫嚷声,就能够将来来往往的行人全都吸引过来。

    走上前去,便听到那老鸨扯着嗓子喊道:“郎君说了,这进门啊,必须要有首诗才行。正所谓酒色才气,如今他已经准备好了酒色,便由诸位出这才气。”一听之下,还真是把罗彦给逗乐了,还真是个风流的县令老爷,如此吸引士子文人和他一起喝花酒,他爷娘知道么。

    这老鸨一说话,前头就已经有人上去尝试了。

    “金乌方落玉兔升,翠香楼前飘暖风。

    楼中莺燕脂粉好,引得郎君上青云。”

    摇摇头,这什么破诗,赶紧滚下来,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了。罗彦的心中是这样的呐喊着。

    然而,忽然从二楼上探出一个脑袋,对着外边喊道:“这是哪位英才写的诗,郎君说了,赶紧上来,和他对饮一杯。”话音刚落,这作诗的人便一溜烟跑进了翠香楼的大门,嘴里狂笑道:“谢谢郎君赏识。

    看到这个场景,罗彦差点喷出一口老血。这也太不要脸了吧,这都能行,还有什么不行啊。

    越发想着看看这个奇葩县令,罗彦挤到人群最前边,随后念了一首诗,虽然不能算出彩,但也中规中矩。不出意料,果然罗彦也被叫了进去。

    踏进翠香楼的大门,一股劣质的脂粉气息便扑面而来。要不是还想见见这位县令,罗彦都想扭头就走。强忍着心中的恶心,罗彦在一个小丫头的带领下上了二楼。远远就听到一处房中莺歌燕语,间或有男人畅快的笑声。小丫头将他领到这间房的门口便推下去,意思便是要他自己进去。

    正要推开房门,便听到里头有人说话:“不瞒你们说,朝廷最近下了一份奇葩的公文,居然要我等督促百姓尽力灭蝗。哈哈哈,真是可笑。蝗灾乃是天灾,人力本就不及。何况,那些泥腿子有本事就自己取捉蝗虫,何须我等来督促。到蝗灾过后,上边赈济下来,岂不是更好。何必现在做那些无用功。”

    赈济到底好不好,其实对于百姓来说,还真不见得是好事。赈济只是吃不饱人饿不死人,这种程度的赈济谁愿意要。但是对于某些官员就不一样了,中饱私囊雁过拔毛,这种没有去路的赈济最好是多来几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