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是有些怒其不争,颉利骂了两句,也不再多说,最后沉声总结道:“在我看来,这是汉人的诱敌之计。我等还是率军后撤为上。现在距离襄城太近了,要是他们的军队悄悄将我们合围了,到时候损失更大。我这就召集各个部落,向碛口汇合。等我大军集结,到时候再把这个场子找回来。”

    被颉利这一番说辞成功说服,牙帐中此刻只剩下那些突厥贵族不停地献上溢美之词。颉利终于开心起来,端过侍女奉上的美酒,大饮一口,之后拉过姿色尚可的侍婢,在牙帐之中就做起那不可说的事情来。

    当李靖接到斥候上报来的消息,也不由得愣了一阵。他是完全没有料到,颉利会这么不堪,直接就退走了。回过神来的他,哭笑不得地对帐中诸将说道:“如今颉利退走,你们说说,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大帅,要不直接追击吧,趁着颉利没有集结突厥各部控弦之士,一举将其击溃。要是运气好一点,甚至能够将他活捉。”

    “刘将军说的不错。以颉利如此慌忙的退走,其兵力必然没有多少。此时上去,定能打个大胜仗。”

    “怕只怕颉利会以自己为饵。我等追击最少也要两天时间才能追上,这么长时间已经能够让不少部落赶来了。如果我记的没错,前方再过五百里,就是突厥乌支础部落了。这可是一个大型的部落,里头能战之士不下两万。加上颉利原本就有的兵马,和我等对拼反而是我们吃亏。”

    “常都尉说的在理,不愧是河南道最熟悉突厥的人。”

    听着帐中诸将的议论,李靖也点点头,说道:“此刻出兵确实非良策。但是放颉利回去,一旦他集齐大军,我们就吃亏了。对于这一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大帅,实在不行,我们不要攻击颉利,专门挑那些来援的部落下手算了。这样可以剪除颉利的羽翼,还能在突厥中制造恐慌。这被伏击的部落多了,总有些会因为恐惧不敢前来。到时候决战就轻松多了。”

    这条计策是苏定方提出来的,看着自己这个弟子,李靖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办法不错。”

    听李靖这么一说,

    原本还想作壁上观的罗彦也不想就这么看着。既然李靖有这样打歼灭战的心思,那自己也将一点不成熟的思想说出来好了。反正是否可行都在李靖这兵神手里掌握着。

    “如果是这样,那其他几路大军休息的也够久了,可以在各自的驻扎地就近袭扰甚至歼灭突厥的部落。这样即使颉利叫来援军,也会因为担心老窝被抄而战力不济。除此以外,咱们都别忘了,在大营还住着以为可汗呢。让突利可汗派出一些心腹,前去游说那些中立贵族。想来以我大唐允诺的荣华富贵,那些人绝对会动心。另外,还可以让这些人派出人手,制造谣言说颉利的心腹收到我等拉拢,意图反叛。”

    说完这些,罗彦缓了口气,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六路大军也是时候做出合围的态势,加大对颉利和突厥贵族的压力。甚至此来我等的随军将领所率兵力这些,都可以适当的时候放出去作为压垮有些人的砝码。”

    当罗彦说完最后一句的时候,发现帐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他。

    “不想定方只是说了一句,你便能够联系出这么多的办法来。我没有看错,论攻心之策,你比在场很多人都要强。这次带你前来果然是对了。”李靖有些赞许地说着,随即环视帐中一圈,问道:“罗将军说的这些,你们以为如何?”

    不少将领撇撇嘴,新说你都已经说好了,我等有什么意见。

    还有人低声说道:“这文人心狠手辣,果然不是白说的。有了这些计谋,我等甚至不用大举攻伐,便已经让颉利折损了大半的实力。方才我设身处地想了一下,即便知道事情,到最后我都可能被弄个众叛亲离。乖乖,以后罗彦这厮我是万分不敢得罪了。”

    “敲你说的。毕竟都是自己人。”

    “自己人才有鬼了。你还没听说吧,他能够混上如今这个开国郡公,完全是用一张嘴皮子换来的。这位绝对不是什么善茬子,不说在军中显露的武艺谋略了,我听说啊,当初那件事情,这位可是居功至伟,要不是他自己推辞,如今便是国公都能做得。”

    “行了行了,这种事情也干乱咬耳根子,都嫌活得太久了么。既然此计可行,我等照做就是。”

    罗彦的提议,就在一群人不说话只点头中通过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靖正式出击了(补偿)() 
♂,

    苏定方和罗彦的计策取得了奇效。不出几天,就已经有数位突厥将领来投。这样的好事让李靖帐下诸将精神为之一振。来投的这些将领虽然在突厥中资格都不算太高,但至少计谋已经有了作用。

    而接下来的收获更是让众人喜出望外。

    颉利的心腹康苏密居然带着前隋萧皇后和其孙杨政道来投。

    来的这三人身份可是相当重要。康苏密作为突厥大将,帐下兵马多达两万。这两万的数目可是不包含辎重队伍的,康苏密此来匆匆,加上有大唐保证他未来的生活,压根就没带辎重。达到襄城的时候,可是把众军给紧张坏了。要不是康苏密孤身入城和李靖商谈,罗彦他们都以为是要来攻城了。

    李靖这边气势大涨,颉利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加上徐世绩和柴绍薛万彻等几路不停地攻击,颉利迫不得已,将牙帐搬到了阴山脚下。但凡是少数民族政权,都有这样一个奇怪的事情,国都必然是定在自己民族和汉族的交界处。这是为了尽最大可能保证对汉民族的统辖。

    历史上北魏政权如此,突厥也是如此。当初颉利的牙帐正是安放在这样一个地方,而如今被逼迫到撤回阴山,再向北,完全就是薛延陀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了。由此可见颉利现在的狼狈。

    当康苏密带人前来投诚的时候,罗彦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任务完成度居然又提高了五分之一。这可是把罗彦给乐坏了,兵不血刃居然还能有这样的成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罗彦也知道自己这段时间不可能出兵,这出谋划策的热情就越发高涨了。

    李靖再一次升帐的时候,大军已经前进到白道。踩着脚下被寒冷的天冻的如同坚铁的土地,李靖大笑着对通漠道行军总管徐世绩说道:“咱们脚下这片土地,可是当初颉利放马的地方。如今颉利不仅在这个地方被徐总管杀了个人仰马翻,还被我等踩踏。哈哈,世事无常,大抵说的便是在说这样的事情吧。”

    能够将颉利重创,徐世绩也相当开心,见李靖当众赞扬他的功绩,畅快地笑着:“颉利狂妄自大又少有谋略,虽然帐下已经有不少精兵,但在他的手里,就像是那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他要是不灭亡才怪了。”

    这两人相互吹捧一番,李靖这才正色道:“我准备这几日便带人长途奔袭颉利牙帐,趁他立足未稳,一举将其拿下。”

    李靖的提议不可谓不诱人,徐世绩这样的将军都称赞道:“不错,这确实是个绝佳的时机。要是把握好了,一举歼灭颉利不成问题。”

    两位行军大总管一个提议一个肯定,让帐下这些将军霎时激动起来。

    不过,很快一个人的发言给这些将军的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定襄道行军副总管张公瑾出来,向李靖和徐世绩一拜,挺直了身子反对道:“总管所言是否有些冒进了。前几天我等才送唐俭尚书和安修仁将军两人作为使节前往突厥,这个时候出兵,岂不是要将他们两人置于险地。何况此刻颉利已经求和,便是我等要休战的时候,此时出战,岂非要被人诟病言而无信。”

    张公瑾的话说的句句在理。就是连罗彦也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李靖做的确定有些冒进了。那安修仁也就罢了,只不过是一个将军;可是唐俭乃是当朝检校礼部尚书,多次出使突厥,对于大唐和突厥的关系缓和有巨大贡献。

    这样的人要是被坑杀了,绝对要让朝中不少重臣寒心。

    罗彦自己虽然此时是武将,可将来还要从政的。要是此时不站出来替唐俭说句话,往后还怎么在朝堂立足。张公瑾说完众将还在犹豫的时候,罗彦已经站了出来,向李靖和徐世绩一拱手便开口道:“大帅三思,唐尚书毕竟是朝中重臣,我等如此行事,置其生死于不顾,必然会惹得满朝文武诟病。即便到时候能够将颉利擒杀,一举覆灭突厥,非但无功,反而会招来祸患。”

    只听得李靖冷哼一声:“突厥要是借此机会投向薛延陀,获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来年等实力恢复,再回过头来找我们的麻烦,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祸患。”

    李靖的解释并不能让罗彦信服:“即便出兵,我等也可以遣人通告唐尚书和安将军。二人身在突厥,也可以让他们顺道迷惑颉利一番,为何非要不宣而战,平白让他二人丢了性命。以突利可汗在突厥的关系网,未必不能让他二人安全返回。”

    但是李靖毕竟是行军道的总管,军事行动一切都是他说了算的。听张公瑾和罗彦这么一说,不由冷哼一声:“你等都是妇人之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今灭突厥事大,保他两个的性命事小。突厥反复无常,怎能轻信其求和。我想便是唐尚书自己,面临这样的选择也会不惜自身吧。如今我就是要趁他俩在突厥可以迷惑颉利,让他掉以轻心,才能出奇兵。”

    见罗彦还要反驳,李靖斥责道:“好了,就这样将事情定下来,你等不要再多说了。此行我等要取精兵奔袭突厥牙帐,罗彦,你的兵马乃是陛下亲选的精锐,不要让我们失望。”言下之意,自然是要将罗彦拖下水,顺道堵上他的嘴。

    李靖已经做了决定,这职位的差距让罗彦无法再做出任何的反驳。无可奈何地轻叹一声,罗彦也只好躬身一拜领命。

    当一群人走出帐外的时候,张公瑾故意落在后头等着罗彦过来。

    “进之啊,今日还要感谢你出言相助。只是,没想到大帅求胜心切,居然如此不顾同僚性命。唉,这几天你要小心了,大帅用兵如神,但是也不会喜欢不听自己号令的将领。接下来的大战,怕是没有你我什么事情了。我也就罢了,你毕竟身负陛下重托。要是有机会出兵,一定要抓住机会先赚些功劳。不然回去就很难交差了。”

    张公瑾的提点让罗彦心中一惊。李靖没有这么小心眼吧。

    不过转念一想,说的也对。谁都不喜欢自己手下有不听话的人存在。罗彦这样反对李靖的意见,接下来的一战,恐怕还真的不会让他这一千人当什么突袭的主力了。万一到时候罗彦妇人之仁了,那他的策略岂不是要失败。

    叹口气,罗彦勉强地笑笑,朝着张公瑾一拜,说道:“多谢总管提点。要是没有你这番话,恐怕我还要乐滋滋地等着一直到战争结束呢。往后的日子里我尽可能在小战役里头争取些功劳吧。不过,今日之事,要是再来一次,我还是要这样做。”

    张公瑾见罗彦接受了自己的好意,点点头,小声告诉他说:“我看你和突利可汗交情相当不错,如果有可能,你且请他帮忙,让他派人尽量保住唐尚书的性命。若是此番一战平了突厥还则罢了,要是不能尽全功,往后还不一定能找到他这样谙熟两国关系的人呢。”

    唐俭不是李世民的嫡系,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历两朝,出使突厥十数次,参与和突厥的和谈数次,甚至有着凭借外交辞令就让颉利退兵的本事。唐俭对大唐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对这位老人罗彦也是敬仰的很,听张公瑾这么一说,自然是点点头,二话没说答应了。

    待张公瑾离去,罗彦回到自己帐中,就唐俭的事情写了一封书信,吩咐快马交给尚远在云州的突利——来投后李世民就安排他在云州做了大将军,虽然有名无实,但是待遇相当不错,如今正和薛万彻一起攻打突厥的东部地区呢。

    做完这件事情,罗彦才开始思考自己的事情。

    距离任务完成尚有七万人数,要是依照张公瑾说的,接下来大战自己肯定不能够作为主力,那么这个任务肯定是要失败的。

    到底该怎么做呢?想了整整一夜,罗彦还是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

第二百七十七章 自请领军去策应(补偿)() 
等罗彦想明白了对策的时候,大军已经接近阴山脚下。

    李靖此次带出的队伍仅有五千人,相比和徐世绩汇合后的七万人众,这绝对是小股部队了。五千人里头,当然有罗彦的一千精锐。李靖可以不给罗彦做主力的机会,但是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