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彦虽然平素对于益州士林不太关注,但有了这个机会,倒是也认识了不少老一辈口中的俊彦。

    并没有如同淘汰制一样,此次文会反而是将三样放在一起,做一个总体的评价。所以这事儿让刺史府的一干笔吏忙活了好一阵。

    接下来的便是赋。这回出题的乃是益州公推写赋第一人,乃是益州大族张氏的族人。其人先是向罗彦一拜,这才向诸生宣布,第二轮的题目取“刺史宴”。

    很显然,这也是张氏和在场的不少老儒商量好的。先前罗彦宣布要写益州,他们便投桃报李。虽然仅仅是两个题目,但一个是表明心志,另一个则是给予承诺。

    个中弯弯绕绕不必赘述,第二轮虽然有几篇文章争议很大,但是最后也没有闹出什么太大的风浪。

    如今只剩下最后一轮的文章,大家却是公推邓夫子出题目。

    说来这出题人的身份也是大有讲究。罗彦是官,张氏是绅,而最终的一环,还是归结于邓夫子这个读书人。说来不管是巧合也罢,刻意而为也罢,邓夫子居然出题目叫做“富国策”。

    说是富国,其实往小了说就是富益州。这是邓夫子的另一种帮助,让罗彦知晓益州人的眼中,到底该如何让益州更加富足。

    最后三场平定,赫然是益州州学的一个学生拔了头筹。罗彦亲自看过这士子的诗歌文章,其水平也却是当得这透明。所以其评价当众,自然也不会存在太多的黑幕。

    等三轮比试结束,时间也已经到了戌时中。

    在所有人的一片艳羡中,罗彦将承诺的书籍一箱箱送到那学生面前。随后就给了所有人一个更加高兴的承诺:“今日宴会上诸位写就的诗赋文章,刺史府会各选优者二十篇,请墨香居代为刊印千本。”

    如果读书人不求名,也就不会看着一块墙壁就往上写诗了。如今居然说要刊印其中一些人的作品,岂不让所有人兴奋。

    不过,更让士子们激动的事情还在后头。

    罗彦邀请过来的那些老儒们,齐声向罗彦请求道:“素闻刺史诗歌文章乃是士林翘楚,如今月色正好,不如请刺史留下诗篇。”

    本来想拒绝的,可是看着这些人大有不答应就不起身的姿势,罗彦只好点点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四百零四章 风波起时益州平() 


    一场中秋宴,不仅让益州的士绅和读书人重新认识了这位年轻刺史。也让一首名为《水调歌头》的长短句风靡一时。

    士林之中,从来不乏感性之人。罗彦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那些身在异乡的士子便眼泪潸然。而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更是让不少心中怀着遗憾的士人点头不已。

    传世的文学,最重要的不是其形式,而是看它是否能够打动人心。很明显,《水调歌头》就是这样一篇一出世便注定要传唱千古的词。

    热热闹闹的中秋文会结束了。

    罗彦之名,也彻底掀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如果说先前的事情只看到了罗彦亲民的话,那么这回还看到了一个财大气粗偏生文采斐然的罗刺史。

    不少人同时想起先前邓夫子所说的那句“益州之福”。而今看来,只要罗彦能够维持现在的做派,那也确实是益州的福气。

    而让罗彦开心的事情还不止如此,时间辗转来到九月,清爽的天气里,刘仁轨差人来报,益州最后一族山蛮,唐安郡境内新洲县的山蛮已经被招抚。

    虽然这段时间府库的钱粮如同流水一样送出去,不仅让掌管钱粮的仓曹有些心尖子痛,便是杨瑞这等长史都有些揪心。但是如今捷报传来,即便是原先有些怨言,也自此之后自然没人会说了。

    益州境内的山蛮,这些年光是征讨下山劫掠的部族,零零总总加起来的靡费也超过了如今花出去的这些。

    “归化之后,户曹和各县便前去授田。告诉他们,三年内免除赋税,之后两年赋税减半。但是庸调这些劳役,皆按照朝堂规制,不得有任何逃避。”原本这就是朝廷招抚的一种处置办法,现在被罗彦用出来,自然不会有人违拗。

    得到了这样大的喜讯,罗彦并没有急着向朝堂呈报奏疏。如今刚刚见到成效,贸然奏报,还不甚妥帖。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帮助山蛮度过一个寒冬,这样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

    不过,向益州的百姓们通报一下喜讯还是可以的。不仅能够缓和山蛮和百姓的矛盾,还能够顺理成章地将下一步的计划提出来。

    所以成都府城,这天不出意外又多了一道风景,那便是刺史府张贴出来的喜讯。益州全境山蛮招抚,这种大手笔,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可是如今这种玩笑被刺史府堂而皇之地写在布告上张贴出来,那事情就变得一场好玩了。

    “真的假的,刺史府不会在吹大气吧。要知道山蛮里头可是有不少的刺头,当初的秋刺史在的时候,许下的无数的好处,都没有将这些部族给招抚了。如今我等都没有听到什么动静,这益州就定了?”

    “我也觉得是在开玩笑。要知道金水那几个县,山蛮那是有了年头的,从汉代就有了。不仅熟悉山间地形,而且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他们那些部落的头子,脑子被驴踢了才会被招抚。”

    “两位兄台,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听我在金堂县的表舅的大姑妈说啊,前些时候镇守在他们那里的天节军神秘消失了半月。据说是去金水那边的山里救火了。”

    “难道,朝廷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跟山蛮打了不少仗?”

    百姓们终归只是猜测,而事实也确实离他们猜测的不远了。天节军确实去金水的山林中救火了,但前提是,那火便是他们放的。秋天放火烧山诚然不是一个好事情,但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采用凌厉的手段震慑极度野蛮的山蛮,罗彦即便犹豫再三,但依旧答应了刘仁轨的请求。

    不论是什么事情,祥和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杀机。

    朝堂当然不知道益州的祥和,自然就更不知道其中的重重血腥和杀机。

    如今朝堂上下关注的重点,除了太上皇病重之外,便是益州刺史罗彦罔顾国体,公然向山蛮下跪的事情。

    蜀地道路艰难,虽然益州官员们的奏疏走的是快马官道,也足足走了接近一个月才到达长安。似这类奏报,定然是先呈交给中书省,然后才会送到李世民的手上,中间各种周折,当消息传遍了朝野的时候,居然已经是九月初了。

    在百官看来,罗彦一跪,不仅丢尽读书人的颜面,更是将朝廷的脸也丢尽了。天地君亲师,凡此五类,才是君子恭敬的对象。那些山蛮便是连升斗小民都算不上,哪里值得恭敬。

    士大夫与平头百姓之间那道看不见的鸿沟在这一刻被衬托地无比清晰。御史台作为纠察百官检举不法的主要阵地,这会儿自然是炮火齐齐对准了罗彦。

    这次也不用等着朝会了。直接上疏了事。相比起语言的简单,有时候往往文字能够将一些意思渲染到极致。朝中官员多谙熟此道,想要弹劾一个人,用文字做刀都能将人剥皮抽筋。

    “益州刺史罗彦身为上官,不顾颜面,悍然跪拜山蛮……”

    “罗彦身为勋贵,厚颜无耻,跪拜……”

    “诚国公所为丢尽勋贵荣耀……”

    “身为驸马,不知羞耻……”

    李世民看着一本又一本的弹劾奏疏,心中的恼怒可想而知。罗彦此行他是抱着巨大的希望的,不然也不会将那“如朕亲临”的牌子交到罗彦手上。

    谁知道出去三五月,就闹出这样的事情来。

    “啪”一声,一本奏疏被李世民愤然扔到地上,随之而来的便是李世民的怒吼:“这个罗彦,他在搞什么。难道不知道朕对他抱有多大希望么。混账。”

    李世民不是没有在太极殿的暖阁中生气过。但以往大都是被魏征给强势怼一波之后,避开了朝臣发泄闷气。

    可是如今公然往地上砸弹劾的奏疏,为的却是罗彦。这让服侍的内侍们有些为难了。往常只要李世民被魏征惹到,长孙皇后总是能够神奇地在半天之内出现。可如今这益州的事情关系着一个李恪,内侍们真的不知道该找谁了。

    不过,内侍们为难了一阵,终于盼来一个救星。

    杜如晦的前来,让李世民终于不再一个人生闷气了。他知道因为救命的原因,杜如晦和罗彦的关系一直不错。因此当内侍通报说杜相前来的时候,李世民便立刻将其叫了进来。

    似杜如晦这等老狐狸,看到李世民脸上余怒未消,就知道他是在为什么生气。“陛下,罗彦干的这点事情,还不足以让你这么生气吧。”嘴上虽然如此说着,其实杜如晦心里也是有些无奈。你说罗彦这小子,到底吃了什么才蒙了心,干出这等混蛋事情来。

    “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他罗彦难道忘了他自己是谁了么?堂堂一个正三品刺史,居然向一群归化山蛮下跪。朕的脸往哪里放?如果这回朕不治他的罪,以后百官还如何处事?难道要将百姓架到脖子上去么?”

    李世民不得不考虑百官们的处境。连三品的刺史都给山蛮跪了,那自视甚高的世家们,还不得更加趾高气昂?那接下来有些地方的人便会更为嚣张,不服王化是迟早的事情。

    这些话,让原本还想替罗彦说几句好话的杜如晦也闭上了嘴。确实,在没有知道益州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不知道罗彦一跪代表着多少战火硝烟的消泯和多少山蛮的归化的前提下,确实可以让不少人感觉朝廷官员可以欺凌。

    沉默良久,杜如晦长叹一口气说道:“想来陛下也知道微臣今日前来,本来是想替他说几句好话的。既然如此,陛下便让他回京候审吧。”

    说这句话的时候,杜如晦心里怀着极大的可惜。

    不仅仅是他,很多人都觉得罗彦是个人才。但是,这回他是真的犯了官场大忌。即便是李世民和诸多高官们都怀着极大的宽容,只怕罗彦也就是能够留得一个爵位。

    职官什么的,此生只怕是无望了。

    一骑快马,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从皇宫出发,向益州赶去。

    而此时远在益州的罗彦,却身在天威军大营里,和大将军杨奋威坐在一起,饮用着清甜的果酒。

    “此番招抚山蛮,杨大将军和诸位将军可是帮了大忙了。”罗彦举杯向杨奋威致意,随后一饮而尽。

    “咳,罗刺史你这说的哪里话。要知道我天威军已经有三年没有打过仗了。要这么下去,迟早身上都生锈了。这回招抚山蛮,剿抚并重。虽然我等捞到的战斗不多,但是也叫手下那些士卒们知道什么叫生死搏杀。算起来,还是我占了大便宜。不然往后山蛮闹腾起来,我等都要吃大亏。”

    杨奋威说的是实话。三年不打仗,听着却是很不错。但这样意味着士卒心生懈怠军备多少有些废弛。而那些经常劫掠的山蛮不仅下山劫杀百姓,山上也多有和野兽战斗的经验,长此以往,再度打仗,只怕真的会死很多人。

    罗彦笑了笑,继续说道:“今日除了向大将军致谢,还要去看看吴王殿下。当日说好了每月来看看,不想政务繁忙,居然拖延了这大半年。”

    杨奋威听到这里,哈哈大笑着:“虽然罗刺史食言而肥,但是杨某可没有半点放水。如今见了那位,只怕罗刺史都要大吃一惊。”

    罗彦听到这里,顿时来了好奇心。

第四百零五章 洗心革面的李恪() 


    用几口茶水漱漱口,杨奋威带着罗彦往李恪所在的营帐走去。

    天威军相比先前的威仪,如今更多了几分凶悍。而且大凡是罗彦一路走来看到的士卒,基本上都脸色紧绷。

    战后心理创伤啊,罗彦感慨了一句,脚下却没有停下分毫。

    走到甲子营的营地,杨奋威和罗彦便看到一群士卒围拢在一起,不停地朝中间加油呐喊。这也是军营中白天常见的娱乐活动,想来又是什么人在赌斗。

    军营里这样的场景也是非常少见的。

    要知道一不小心就会闹得士卒哗变。尤其是刚刚征伐过山蛮,这些士卒心中的血气未消泯。稍微组织不好,就会闹出事情来。

    看到罗彦望着自己,杨奋威笑了笑:“罗刺史尽管放心。我天威军的甲子营是什么地方,那是百战精兵呆的地方。这次征伐山蛮就是他们做先锋,折损不过数十人,战功缴获却抵得上其他营的总和。这种情况下,他们只有高兴的份,哪里能闹出什么事情。”

    听得杨奋威说的在理,罗彦也来了兴趣:“既然如此,那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