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如歌-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楼也就外借了,同样不害怕会少了,借走的人也会如期归还。这就是宋人,一个讲究信义的时代,难以想象经历了两次异族入侵后的后世,人人都无信可言。那个时代太可悲了。野蛮摧毁了文明,自己要努力,努力使这种文明可以延续下去。

    “娘,我去准备点好吃的,一会孙大人来了,你跟他商量着定,不求收益,只求能搭上这条线。将来咱家的纺织生意也要找好靠山,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看着咱们挣钱,自然会有人眼红,咱先搭上孙提刑,将来的纺织生意肯定比印泥挣钱,孙提刑不一定能扛得住,如果咱能找到更好的靠山最好,不能的话也只能靠孙提刑了,因此印泥生意咱们只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就可以了。”张曜宗把要点说了出来,岳银屏这次是真的吃惊了,不认识自己儿子了,这些话真的不是小孩子能说出来的。

    “儿子,你没事吧?不会真的是狐仙附身吧?狐仙在上,请你放过我儿子吧,他才八岁。”岳银屏跪下双手合十向上天祷告。“娘,我真的没事,就是平时看的书多,想的也多点罢了。总在思考怎么让家族振兴。娘,你放心吧,我没有被狐仙附身。”张曜宗笑着说。

    岳银屏仔细看着儿子,外貌上真的没有什么异常,总算放下一点心。“儿子,你应该快乐一点的,家族这么大的压力不能让你一个人背啊,还有你三个哥哥呢,还有娘呢,娘虽然笨点,但是娘不怕吃苦,儿子,以后你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的生活吧,生活的重担不能你一个人担。”

    “娘,我没什么,真的,既然出生在张家,我也要担起该负的责任,别看我年龄小,但是我好像想的东西都比其他孩子多。书上都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后我会好好帮娘的。”

    岳银屏看着儿子,真是高兴啊。人家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还真是,虽然曜儿出生没多久就赶上家庭巨变,自己忙着照顾整个家族,对他关心不够,但是还是这个儿子疼人啊。将来一定要给他找个好媳妇。

    有求于人,张曜宗自然上心。四凉八热。正好还有大哥带回来的山珍野味,这一顿饭做的自己都口水直流。有狍子肉,这肉自己后世都没怎么吃过。肉已经提前清洗过了,沥净水,切成片,放胡椒粉,精盐腌十分钟,放鸡蛋,藕粉抓匀,锅中放油加至八成热,入肉片炸至金黄,再用原锅留油爆香葱姜蒜,烹入醋,倒入盐藕粉汁,淋花椒油出锅。真的是肉质鲜美,色泽光亮。入口软嫩清香,咽到肚子里,口腔里还残留着香气。五花肉片的大小适中,用炭火烤的滋滋流油,肥肉软软糯糯,好似清香的果冻又带着肉香,瘦肉带着一点焦焦的香气,还有果木炭的果木香味,只需一点粗盐提味就让人欲罢不能。

    快到晌午,孙大人带着一个亲随来了,手里还提了一些糕点,张曜宗暗叹,真没诚意啊。最起码你也好好包装一下啊。一眼就看出是糕点了,绫罗绸缎呢?算了,谁让人家现在是身居高位啊,这已经算是礼贤下士了。

    “麻烦通禀一声,就说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孙琉逸来探望前大宋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张宪家眷。”亲随跟看门的阿五说道。阿五一愣,这不是办案的大人吗?怎么来家里了?连忙往后院跑,岳银屏早就知道了,一直穿戴整齐等着呢,听到前院有声音,早就带着小婵一起迎出来了。

    “未亡人张岳氏见过公事大人。”岳银屏躬身施礼。

    孙琉逸急忙相让,“不敢劳张夫人大驾,久仰张将军大名,奈何琐事缠身,未曾与张将军相交,实为人生憾事啊,张夫人携子女在本官辖地居住,也没人告诉与我,真的是失礼的很,今日得到消息,特来探望,望张夫人见谅啊。”

    “大人过誉了,亡夫只是一心为国,不敢有丝毫保全自己畏战之心,都是岳元帅带的兵好,可惜了未能光复中原,先夫就随岳元帅去了。”岳银屏说。

    “今日来见张夫人,实是有一小事相商。”见说到岳飞,孙琉逸也不敢说太多敬仰的话,万一有人传到秦桧耳中,少不得要被惦记。干脆直接见真章吧。

    “恩,大人远来是客,小儿准备一些吃食还望大人不要嫌弃。咱们吃完再说。”孙琉逸想起张曜宗的手艺也是食指大动,吃吧,吃完再说。

    今天的饭桌上人不多,只有岳银屏,孙琉逸,张曜宗因为还有几道菜需要现炒不能马上出来,只有岳银屏一个女性不合适,又叫了大少爷张敌万相陪。

    “这就是大公子吧?果然一表人才啊。”孙琉逸赞到。

    张敌万真的是不会跟陌生人说话,呐呐无言,连句感谢的话都不会说,孙琉逸接不下去,也是尴尬无比。

    “孙大人,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岳银屏也不能真的把孙琉逸晾在这里啊,干脆也直接说吧,反正就是你要全部买断不行,得合作。漫天要价,遍地还钱嘛。

    “令公子有些小玩意,老夫挺感兴趣的,想求得制作方法,回家给我的孩儿们玩玩。所以想请张夫人,令公子割爱啊。老夫准备出两百两纹银,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孙大人严重了,不过是小孩子胡闹搞出来的玩意,哪能要大人的钱啊,那样传出去,不成了张府爱财如命了,先夫在世定然不许。”岳银屏答道。

    张敌万坐在旁边一头雾水,什么小玩意两百两纹银啊,宋朝缺银,一两银子就合一两贯钱了,一贯钱是一千文,南宋朝廷规定770文当一贯,但是各地还是按各地习俗来兑换的,有七八百文当一贯的,也有四五百文当一贯的,算是“私用各从其俗”吧。一贯能买一石大米,一石合120斤,两百两纹银就算是一万两千斤大米了,真的算得上是巨资了。好吧,拴柱以后偷偷拿回来的四五百两纹银就先暂时淡忘了吧。宋朝的纹银是不能直接流通的,一般用于地方政府上贡、朝廷赏赐、军费国费开支、大额海外贸易,老百姓要花银子,先要去“金银交引铺”换成铜钱,那四五百两纹银现在还在自己的床底下放着呢。

    孙琉逸当然也不愿意啊,那样传出去,不成了我巧取豪夺了,还是张宪的遗孤,我宁愿花巨资就是不想落人口舌啊,可是岳银屏就是不松口,直说小玩意,既然大人喜欢,拿去就是。

    直到小婵一道道的把菜上到桌上,几人才不再纠缠,都被美食吸引了。孙琉逸也算是高官了,到哪个州县巡查,地方官不得好好招待啊。可就是从来没吃过这样可口的菜。色泽鲜亮,不像其他菜都是汤汤水水的,香气扑鼻,入口或软嫩或焦脆,咽下去后还唇齿留香。真的毫不夸张的说御膳都比不上。

    张曜宗片刻已经把菜都做好送上来了,自己也坐到桌上了,看着几人热情满满的吃着,心里也高兴。随手拿起烤好的五花肉放到嘴里,真是齿颊留香啊。

    “曜宗,好名字啊,你父亲真有远见啊,张家必定因你而光宗耀祖。”孙琉逸没话找话。

    张曜宗翻翻白眼,:“我大哥力能伏虎,武艺精熟,稍加锻炼必是无敌上将,我二哥精明果敢,胆量惊人,(哦,实在是不能说他文韬武略,只能说说胆量了。)我三哥熟读经书,文采风流,将来必定也是一代名家。小子真的不算什么。大人过誉了。”

    看看人家张曜宗多会说话,一个兄弟也不落下,哪像大哥只会吃,连聊天都不会。

    “恩,看出来了,你大哥惜字如金,内有城府,上阵必然谨言慎行,此为大将风范。”孙琉逸说。

    老头也蛮会聊天的,照你这么说,干脆多招点哑巴上阵,不就不打败仗了。

    一大一小两个狐狸聊啊聊,聊到饭菜都吃完了。张曜宗说:“家母的意思,一点小东西,实不敢以金银易之,否则小子定要挨家法,小小年纪陷于阿堵铜臭之中,而且这小玩意也不算完善,将来如果再有改进,难道还要找大人来卖吗?实在不敢孟浪啊,家母说,不若将此物献与大人,生意或占一成份子,将来有所改进,也好即使禀明大人啊。”老狐狸看着小狐狸,这就是最终答案了吧。“曜宗说此物还有改进的法子?”孙琉逸问道。“是啊,小子想所有的印泥都是一个颜色,不是太单调了,还想了几种别的颜色,正在试验,等试验成功了,自然将所有法子都告诉大人。”

    “大善,不拘于旧俗,推陈才能出新。曜宗有才啊,好吧,此事就这么定了,等回头合约写好,我叫我家儿子来找你母亲签约,将来的事自有他会负责。今日多有叨扰,改日定当回请诸位。老夫还有公务在身,就此告辞了。”

    众人急忙起身相送,老狐狸拉着小狐狸的手,摸着他的头顶,越看越喜欢,就是家里少个孙女啊,这等人家将来也不知道会被哪家大户捡了便宜。

    翌日,孙琉逸,胡提刑汇合又从府衙赶过来的衙役,押解杨伯劳回了福州,再将案情以密折报于提刑司,然后就是等结果。黄刘氏办了黄夫子的后事,将院子本欲委托他人代卖,岳银屏直接报了高价,收了黄家的院子,黄师姐也将先生的书都留给了张曜宗,嘱咐张曜宗好好念书,将来好为夫子争光,有空可以去古田探望他们,张曜宗一一答应,泪眼相送。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章 重新规划() 
日子仿佛是向东流的水,一去不回头,门外的榕树依然是郁郁葱葱,小草已经从青绿变成了深绿。转眼已经过去四五个月了。镇上没了学堂,想要上学就要去到最近的福州城,怎么也得有五六十里地,所以继续上学的不过两三个孩子,大部分的孩子都放了羊。已经粗识几个文字了,放到人群中已经是难得的人才了。真打算从事科举的还是要家里有底的。都说穷文富武,恐怕穷人还真的上不起学。拜师要送师仪,每年逢年过节要送礼物,文房四宝要准备,要科举就要写一笔好字,纸墨笔砚不要钱吗?学问就要读书,书都没有怎么读,那就要买书啊,宋朝虽然已经有了活字印刷,但是大部分书坊印的还是佛经,善本书籍就非常贵了。

    张曜宗也放了羊,不是张母不舍得花钱,是张曜宗并不愿意继续在读书这一条路上走下去,初夏,二哥从书院跑回来了,不读了,因为县试没考他就被刷下来了,县学官明白告诉他,他的身份是犯官之后,没有资格应试。二哥一脑袋扎回来后,每日依然喝酒闹事,不是大哥压着,他就反了天了。倒是三哥没有回来,说读书不只是科举,可以明事理辨是非。等书再读的多一点,行千里路拜访天下名士,解心中疑惑。因此银屏对张曜宗不继续上学堂也没有强烈反对。而且家中的织布机现在也添置了十几部了,雇了被北方流落到此的妇人,白天管饭,晚上有家的回家,独自一人的就住在工坊,工坊放在了黄家院子里。虽然才几个月,但是一个人织出的布相当于原来一个人好几年才能织出来的。纺线机也经过张曜宗的改进,现在是蓬勃发展,银屏和小婵的干劲都相当的大。妇人也不便出头,银屏就好好的勉励了二哥一番,把外出跟商人打交道的事情交给二哥,二哥也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也变得勤奋了许多。

    大哥还是隔三差五的失踪几天。只有张曜宗知道他去了哪里。只是大哥从来不带他一起去。

    至于黄富家的酒楼,张曜宗承认是自己过于乐观了,一年开三家分店,临安,福州,泉州。原来想着只要教炒菜的方法就行,但是没想到现在的厨师都是大开大合,大块的肉菜都是剁成大块直接煮。连简单的切丝都切得大小不一,看的张曜宗直摇头。实在没有办法了,张曜宗只能临时用海鲜熬制锅底,菌汤锅底拿出来应急,没有辣椒自然没有麻辣锅底,但是即使这样,也能引起轰动。没理由一千年后火遍全国的火锅在现在不火。用韭花活上芝麻酱,还有蒜蓉调料。把肉片成薄薄的,配上各种时令蔬菜,迅速火遍全镇,继而传播的连福州都知道了,就是孙琉逸都抽空来了两回,直埋怨张曜宗为什么不早点拿出如此美食。现在回家简直不想吃自己厨子做的饭。

    孙家的生意也在漳州开张了,取名叫闻香斋。猛一听还以为是卖香料的呢?没少让张曜宗讥笑,孙琉逸说你不懂,这样才能引人注意。

    闻香斋用的是浙江四明的海艾,但是张曜宗知道更好的是河南的北艾,但是现在在金人手中,不可得。去艾叶耿蒂,用筛子筛掉碎屑,用棕棚揉搓,去尽艾叶外衣,用乳钵研磨。再用石灰水浸泡七八天,另换清水微火煮一天一夜,再筛再弹,去掉所有黑心,一斤艾叶才能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