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如歌-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宁羞涩的低下头,不敢言语。

    “安宁,你不说话,我就当你是愿意了啊?”张曜宗霸气的说着。

    “少爷,我”安宁不安的抬起头。

    “怎么?你不愿意?”张曜宗说话的声音大了一点。

    “不是,少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怕我的身份会影响你。”虽然安宁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会怎么影响张曜宗,但是母亲一直说自己的身份会影响张曜宗,那就一定会影响到的。安宁心中一直不安。

    “不是就行了,你跟了我,你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放心好了。”张曜宗霸气的把安宁搂入怀中,感受着温香软玉的温暖。

    “大人还有什么意见没有?”张曜宗接着问柔福。

    柔福无力的摆摆手,也许这就是安宁的幸福吧,自己不必再阻拦了。希望她的一生会真的平平静静,安宁一生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五章 故人相逢()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逐浪排空。范仲淹描写的梅雨季节简直是太应景了。细雨如珠,接连不断。穿着蓑衣的人们内里的衣服也早已潮湿不堪,官道的黄土变成了泥泞,骡车一走一陷,每个车后面都跟着几个人推车,行路的速度慢了好多。本来还有一日多的形成就能到福州了,硬是又走了两天才到福州。

    本来还想向路人打听孙琉逸孙大人家在哪里。胡提刑表示不用,自己早知道孙大人家在哪里了。头前带路,来到城西孙府。张曜宗定睛一看,孙府真气派啊。门前两座石狮张牙舞爪。朱红大门紧闭,甚是威严。再看里面,树木参天,飞檐重叠,雨滴沿着沿着檐瓦如丝线一般垂下,只看半个房殿就仿佛笼罩在水帘之后一样,真的是如烟如画。

    张曜宗留下了黄坚,吩咐阿五带着柔福和胖掌柜一行自去找客栈休息,胡提刑带着手下在张曜宗一起留下准备见孙大人。

    “好的,少爷,我就先走了。一会儿我来找你。”阿五答应着就准备走。

    “别急,五叔,一会儿你不用过来,让我师弟来就行了,你照看好咱的家当就行了。”张曜宗说着,心想我给你制造机会,你还过来干嘛。

    阿五一脸不情愿的样子,似乎现在与柔福相处成了一件为难的事。

    “五叔,帮我拿些辣酱下来,你们就走吧,空手上门总是没有礼貌的。”胡提刑闻言苦了脸,事先没准备,刚才一路过来也没想起来,这下雨天的,连个摆摊的都没有,自己可不两头空空。

    “那个张少爷,您这还有什么礼物没有了?算我买的,您分我一点。”胡提刑舔着脸问着。

    “什么钱不钱的,咱们都是老熟人,还说这干嘛,五叔,一会多拿两瓶辣酱算胡大人的。”张曜宗很大方。

    胡提刑傻了脸,都是辣酱,人家拿那是人家自己做的,自己拿,孙大人还不一眼就看出自己事前没准备。

    “那个张少爷,除了辣酱你还有别的什么礼物啊?都拿辣酱不太好看吧。”胡提刑小声提醒着张曜宗。

    张曜宗一乐,“可我们车上都是辣酱,根本没准备其他的啊。这辣酱都是快跟金子一样贵了,谁还准备其他的啊。”

    胡提刑为难的拉拉张曜宗,“那请张少爷稍等一下,一会咱们一起进,我现在就让手下赶快去买礼物。”

    张曜宗勉为其难的同意了。胡提刑打发手下马上,立刻去买礼物,不管什么,只要不是辣酱就行。张曜宗闻言笑的很隐秘。

    阿五放下两坛辣酱,和车队自去找客栈了,这连着淋了两天雨了,真的是好想赶快找个客栈好好休息一下,最起码擦擦身子,换身干净衣服,北方人还是不适应这南方天气,虽然离开北地二十多年了,还是怀念家乡啊。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回故乡。跟着少爷也许真的会有这样一天吧。

    张曜宗无聊的坐在酱坛子上,看着雨珠沿着墙檐留下来,想着一会见到孙琉逸,怎么让老狐狸同意自己的主张。

    胡提刑在为怎么博孙大人赏识,能为自己进言让自己升官而发愁。

    黄坚纳闷为什么张曜宗要自己陪着他见老大人,而不让阿五陪着。自己也不过小的时候见过孙大人一面,估计现在孙大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哪颗葱。

    朱红正门一般是不会开的,要等重要人物才会开,自己这几个人自觉没这个份量,早自觉的来到偏门等待。这里也是朱红大门紧闭。旁边还有一扇小门开着,应该是供下人出入的吧,透过厦门张望,里面山水树花,应有尽有。那石山石屏虽是人工堆就,却也极为逼真。中间的池塘看不到水,被荷叶满满遮盖,一座九曲石桥就贴在荷叶之上,一小亭立于池塘边。两侧有两颗极大的柳树,柳枝一般在亭上执手杆望,一半垂入池塘中。亭后世一片翠竹林,花卉无数,有盛开的金盏菊,孔雀草,一串红,牡丹,百合,芍药,木槿,千日红。有未曾盛开的海棠,兰花。群花盛开,争执不下。唯有池塘的荷花倒是安然观望,一声不吭。张曜宗暗自咂舌,孙琉逸这手笔可不小,这两年看来日子过得颇为舒适啊,不知道还愿不愿意跟自己兵行险着了。

    好容易胡提刑的手下买了几个点心匣子回来了,还得小心翼翼的当心被雨淋湿了,自己被淋的跟落汤鸡一样。胡提刑也没办法了,就这样跟着张曜宗混吧,已经离任的老大人,还有人看就不错了,虽然胡提刑的本意是想老大人帮自己说好话。礼轻人意重吧,再重的话自己也该肝疼了。

    张曜宗叩响门环,好半天里面有人答话:“谁啊?”

    “世侄前来探望老大人,还望通禀一声,就说旗山镇张曜宗来访。”张曜宗隔着门缝向里面喊话。现在的门房都是眼比手高,都觉得自己家的大人比天下最宝贵的珍宝还宝贵。银子不给够轻易不给通禀,连偏门都不愿意开,隔着门缝说话。张曜宗先把世侄喊出来就意味着我跟你家老大人有关系,你就别刁难了。门房感叹着到手的铜板又没了还得马上去通传,说是世侄那就不是自己能得罪了的了。如果不是还可以再刁难,如果真的是世侄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看着到手的银子飞了。都说宰相门房七品官不是不无道理的。每个相见宰相的人银子不送够是不会通传的,自孙琉逸致仕,孙府的门房早就清净的淡出鸟了,好容易来了个上门的还是自称世侄的,没了兴致慢悠悠的去后堂通传了。

    片刻之后,偏门大开,孙琉逸亲自迎了出来,下人忙不迭的给自家大人打着雨伞,门房后怕还好没有多刁难来访的客人,看来眼前这个客人真的是自己大人特别在意的人,不然大人不会亲自迎出来。自大人致仕,别说旁人,就是安抚使大人亲临,自己大人也仅仅是在二堂迎接,不在其位了,自然不怕别人刁难,也不知今天来访的这个少年公子是何方神圣,还能劳驾自家大人亲自迎接。

    “孙世伯,经年未见,小子失礼了,还望世伯海涵。”跟着就是张曜宗的深深一揖。孙琉逸连忙搀扶。“世侄客气了,咱们还谁跟谁啊,免了这世俗客套吧。”

    胡提刑也暗暗庆幸跟张曜宗一起来,没看出来张曜宗这小子在孙大人眼里还不是一般重要啊,已经迎到偏门了。无欲则刚,到了孙大人这般年纪地位,可以说除了官家,宰相,他真的不用这般客套了。

    “世伯,怎敢劳烦您亲自迎出来啊?”张曜宗连忙施礼。表示不敢承受如此看重。

    “我是来看你个大富豪给我带什么礼物的,谁说我来看你的啊?”孙琉逸大笑着打趣。

    “世伯说笑了,小侄来的匆忙,没有准备礼物,空手来的。”张曜宗也笑了。

    “空手?来人,把这个登徒子给我撵出去。”孙琉逸假装生气,却一手拉起了张曜宗的手。

    门房看着心中一震,还真没见过自家大人这么看重一个人,还好没有为难来访客人。

    “世侄怎么想起来我这个老头子家看我了?”孙琉逸很高兴,一直以来,孙琉逸都很喜欢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子,现在看到张曜宗长大了依然英俊非凡,就打起了自己六岁孙女的主意。

    “离家多年,今天王爷放假,回家探望,路过福州,怎么也得来孙伯伯家看望一二啊,以谢孙伯伯的照拂之情啊。”张曜宗说的很诚恳,当然孙琉逸是不会相信的。虽然两人交往不多,但是以孙琉逸的阅历自然不会相信一个八岁阅历就仿佛大人一般的孩童现在还会这么照顾人情世故。在孙琉逸的眼里,张曜宗就是一个小狐狸,从不做亏本的事。

    “呵呵,世侄有心了。”当然表面上孙琉逸还会照顾张曜宗的脸面。

    “这两位是?哦,这不是胡提刑吗?”孙琉逸大眼一看,原来还有一个熟人。

    “我来介绍,这位是享誉全国的望北楼的少东家,黄坚。”张曜宗连忙把黄坚介绍给孙琉逸。

    孙琉逸居然有点生气:“好你个贤侄啊,我还没说你,你就来气我,望北楼这么大的生意,当初怎么没有想起分给世伯一点,你世伯这几年可是亏了老鼻子钱了。”孙琉逸连忙冒屈。

    张曜宗不置与否,亏钱?亏钱你还能起这么大的园子?难道说你这几年都是贪污才能盖起这么大的园子?反正都是老狐狸的套路,一会再看吧。

    胡提刑在一旁不明所以,反正是看出孙琉逸和张曜宗的关系不浅。进门这么长时间了,两个人一直在打花腔。不是一般关系,恐怕孙老大人也不会如此,福建官场谁不知道孙琉逸老大人的德行啊。于公一丝不苟,于私大家就呵呵了,虽然也不是占公家便宜。但是老大人的心思更在私事上是肯定的。今天看张公子和孙大人的关系这么好,也许能说上话,希望孙老大人能在得力人士前美言几句,说实话,这个提刑干的真没有什么意思。能换个位置就行。

    “世侄,好久没见,来来来,今日咱们一定不醉不归啊。”孙琉逸的热情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六章 金麟岂是池中物() 
孙琉逸拉着张曜宗到了会客厅。普通文人会客基本都在书房,书房不必太大,有几架书,一桌、一椅、一盏灯,就有了规模,就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但孙琉逸富庶,在池塘边纡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面又加一层楼,美其名以观云物。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东屋置道、释二家之书,西房置儒家典籍。中横几榻之外,杂置法书名绘。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茗。一健丁守关,拒绝俗客往来。普通文人筑书房于山间水涯并不现实,但孙琉逸硬是在福州城内营造出山水之房的雅趣。

    正面墙上止挂了一幅画,画上“临水殿”、“宝津楼”、“棂星门”、“仙桥”、“五殿”、“奥屋”等主要建筑物端正大方。以一艘大型龙舟为中心,其两侧各有五艘小龙舟,每船头各立军校一名,舞旗招引,舟中桨手则奋力划棹,向前方标杆冲去。画面中各龙舟左突右进,争标的激烈、刺激与紧张气氛跃然纸上。“仙桥”右下方的“水傀儡”、“水秋千”、“乐船”的描绘生动再现水上百戏表演。“临水殿”中皇帝赐宴群臣,共赏争标;池岸上百姓或观龙舟,或春游赏玩,或买卖交易众多人物汇聚图上,虽微小如蚁,但仔细观察,人物比例恰当,姿态各异,神情生动,颇具艺术魅力。图左下粉墙上书“张择端进献”。

    张曜宗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幅图没见过,但是张择端的大名无人不知,那不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吗?北宋大画家。画上千人密密麻麻的,画风也与清明上河图相似。靖康之变后,张择端音信全无,世人再不知此人是生是死,去向何处,也再无他的画作传世。但是此幅画确系张择端亲做无疑。只此一幅画就价值万金。

    画旁还有一幅对联,上联“一亭飘渺云霞气”下联“四壁清凉水石心”落款也很吓人“襄阳米芾”。又是价值万金。而且还特别应景,孙琉逸的大书房可不就是在池塘中间。也不知是孙琉逸为了这幅字建的池塘还是因为池塘找的这幅字。

    “孙世伯雅致啊,此两物极其难得啊。”张曜宗大赞,孙琉逸洋洋得意。

    至于什么楠木家私,铜香炉里熏的沉香丝,与之对比就什么都不算了。

    “孙世伯大手笔啊,可见这几年日进斗金啊。”张曜宗大赞。孙琉逸沉下脸:“你个小兔崽子还好意思说,我与你合开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