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狂士祢衡-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乃乱世,岂是儿戏?在光合年间,旱灾连年,疫病四起,盗贼猖狂,乱世之兆一露无余,就如祢衡所知,目前旱灾遍布天下,而南阳郡又深受疫病之祸,十室九空,冀青之地水贼盗寇四起,幽并凉之地更是战乱不止,生与汉末,如此之不易!

    所幸这个时代的医生不会围在你周围跳大神,也不会胡乱弄些甚么符水让你喝下去,若是早穿越两百年,或许便能看到此等情况,在那个时代,病重几乎等于死亡,而在汉代,医学发展倒也不错,像祢衡所知晓的华佗,张机等人便是此时之大医,当然,与平民之家,依旧是请与太平教徒前来,弄些符水便通饮治疾。

    金疮医将祢衡包扎得十分严实,或是全身都被裹了起来,犹如木乃伊一般,而祢衡也觉得痛苦稍缓,浑身也算是恢复了些知觉,又饮下了金疮医不知用何物调配成的苦药,祢衡才敢渐渐陷入沉睡之中,金疮医又连忙为大郎看治,县佐将周围医馆之人全部调来,为更卒或壮丁们看治。

    等到祢衡醒来之时,阿苓跪坐在自己之旁,趴在祢衡之侧陷入睡眠之中,而屋子却已经是熟悉的自己寝室,看来在自己昏迷的时候,他们将自己带回了祢府,而屋外却是一片漆黑,已经是深夜了,祢衡稍微活动了身躯,依旧有些疼痛,他看了看正在趴着的阿苓,阿苓嘟着小嘴,不知道在睡梦之中喃喃着甚么,看来最近祢家伙食倒也不错,看着阿苓肥嘟嘟的脸庞,祢衡心里暗自想到。

    他伸出手,情不自禁的捏了捏阿苓的脸蛋,那柔软的感觉却是让祢衡觉得有些好笑,他又捏了片刻,阿苓便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祢衡有些尴尬的急忙收回手,干咳了几声,阿苓刚要出声,祢衡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夜已深,不必唤醒他人,吾睡了多久?”

    “已有两日,此些日子以来,国君与其县衙官吏们多次前往,却未曾见得少主,亦有不少百姓与府前欲少君前往一见,韩君自昨日归来,便拜与府前未曾起身,无论国君如何劝解,亦然无用,原先少主擒拿那二贼乃泰山巨寇尹礼,孙观二人,如今少主之名,早已响彻青州!连州牧太守都发来慰问辎物!”

    阿苓越说越是激动,就好似拥有十星的一般将最近之事全然说给了祢衡所听,祢衡方久才接受了如此众多的消息,看来国渊以及众多县衙官吏都已经返回了临沂县城,而韩浩也已经归来,此刻正在跪在寝室之外,至于甚么泰山巨贼寇尹礼孙观,他们是何人?莫非声望极高?为何自己未曾听闻?

    祢衡突然意识到此些人绝非平常流寇,若是如此,不至于青州州牧,乐安郡太守,兖州州牧,泰山郡太守都纷纷送来犒劳与慰问,这些州牧级别的大官不必上奏庙堂便可私自赏赐,据阿苓所言,他们之赏赐还是极为厚重的,祢衡又连忙问道:“阿母如何?”,阿苓说道:“主母颇为心急,哭啼数日,张君抱病前来看望少主,又与主母相见,主母如今心情倒是缓和了许多,而却有些恼怒”

    祢衡揉了揉脑袋,方才言语道:“汝可扶我出矣!”,阿苓本想反对,可是对上祢衡那倔强而有些冷漠的眼神,却又不敢言之反意,只能给祢衡披上外衣,扶着祢衡缓缓朝着外部走去,开了门,出了寝,却见韩浩与众多门客奴仆好手们伏与地面之上,浑身颤抖着,却毫无退意,看到祢衡走了出来,韩浩猛地抬起头,叫道:“少君!”

    “元嗣诸君,地冻,可起也。”祢衡声音依稀有些嘶哑。

    “吾等未尽职责,使得少君受伤,愿少君重责!”韩浩继而俯身说道,祢衡却是笑着挥了挥手,言语道:“何必如此?吾既有伤在身,尔等便为吾之手足,若冻坏手足,吾以此残躯,何以往也?可起!”

    听到了祢衡的话语,韩浩方才领着众多门客们站了起来,黯然的低着头,默然不语,祢衡说道:“吾身体抱恙,有甚么事情,还是明日再行言谈!诸君归去休息,或有大事即将为之!”,韩浩这才领人退去,祢衡也在阿苓的扶持之下回到了寝室之内,祢衡渐渐休息了,可阿苓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之中时常浮现自己醒来时的画面。

    等到第二天,祢衡睁开眼睛,阿苓早已离开,而张氏却已经在自己身边,急切的等着自己醒来,张世平也站在侧边,身体有些虚弱,大郎在扶着他,这几人看到祢衡醒来,眼光都是有些紧张与关怀,张氏眼中更是滴落眼泪,想抱住祢衡,又怕弄痛其伤口,不由得捂脸哭着,祢衡缓缓抱着张氏,张氏大哭起来。

    自从祢仲平逝世,而张家逃离之后,她早已举目无亲,若是祢衡也出了事,只怕她再无活路,也无生之欲,祢衡好不容易安抚了张氏,张世平方才言语道:“衡儿,此举日后定不可再为,汝之年纪尚幼,万不可逞匹夫之勇!此等行为,岂是世家儿郎所为?”,话语之中有些急切,祢衡却也知晓其好意,点了点头,算是没有拒绝。

    而后,又是国渊率县尉等官吏前来看望,自然也未给祢衡甚么好脸色,他来此为官,本意便是保护祢衡之周全,岂知祢衡却险些丧命,而那些与县丞一同支持祢衡执军的官吏们都被国渊谩骂的抬不起头来,此刻看到祢衡身体并无甚么大碍,国渊方才放心,若是祢衡出事,他也无颜面对已故老友。

    而那些官吏们也一一拜见祢衡,眼神之中尽是些崇敬,谁人不知,正是这十来岁之稚童,竟率领老弱更卒,将为乱泰山诸多县城多时却未曾被抓捕之泰山巨寇一一抓捕,更难得,亲自冲锋陷阵,此岂能是稚童所为?听闻古有早慧者,莫过于此,当消息传往周围之时,却不止是青州,就连兖徐二州都颇为轰动。

    而祢衡之名却是传之愈盛,几乎被传为临沂冠军侯,就连那北海孔融孔侍御,在听闻此消息之后,也是呆愣了半时,方才手舞足蹈,言之“莫不是天兴大汉?”,而州牧陈佐更是说出“若此子为州牧,青州当大同”之类的极高赞誉,就在不多时间内,又陆续有郑玄,华歆,崔琰,孙乾,管宁等人为之助势,一时之间,祢衡之名传遍中原。

    注1:尹礼,太祖之东莞太守,名卢儿,先为泰山寇,黄巾起,臧霸仕陶谦,收兵于徐州,与礼、孙观、吴敦等并聚众,以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礼等将兵助布,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礼、吴敦、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以礼为东莞太守————三国志魏武本纪

    注2:孙观字仲台,泰山人,与臧霸俱起,讨黄巾,拜骑都尉。太祖破吕布,使霸招观兄弟,皆厚遇之。与霸俱战伐,观常为先登,征定青、徐群贼,功次於霸,封吕都亭侯。康亦以功封列侯。与太祖会南皮,遣子弟入居鄴,拜观偏将军,迁青州刺史。从征孙权於濡须口,假节。攻权,为流矢所中,伤左足,力战不顾,太祖劳之曰:“将军被创深重,而猛气益奋,不当为国爱身乎?”转振威将军,创甚,遂卒。——魏书

    ps:这两个人在当时还是非常有名气的,虽然没有臧霸这位大豪侠有名,但是能与这位豪侠结伴,要知道臧霸可是震惊中原的豪侠,以勇武孝顺而称,连吕布曹操都想要招安为自己所用,而且他们二人虽然贼寇出身,却在曹魏政权之中取得了不低的成就,唉,老羊也想去东莞当太守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0087章 聚得其贤() 
整个隆冬,祢衡都是与屋榻之上休眠而度过的,其又花了重金,使金创医留与祢家为门客,在如今祢衡声名远扬之时,金创医也尚未拒绝,此乃祢衡处于周全之考虑,曰有备而无患也。

    光合三年便如此悄然逝去,自光合年号而来,天下未有半点太平日,却不知天子何不更换年号以为吉?

    祢衡身穿文士长袍,带着玉色腰带,左腰间佩戴着玉佩与香囊,而右侧却是配剑,又有厚实大红披风为遮挡寒冷,身后跟着数位门客,却是在巡视聚贤楼,聚贤楼此刻已经完工,奢华之气虽无太重,却也不凡,处处都是些厢房跪席,又有些字画书籍以为装饰,文风扑面而至。

    大郎早已被祢衡派去联系周边酒坊购得酒水,又找来数十大妇为厨,准备俱当,只待开张,祢衡回到书房之内,便开始书写请柬,春祭尚未过去,此刻却不好邀来诸位名士,可书信却是可早早便完成的,分别给郑玄,孔融,国渊,华歆,孙乾等名士书写信件,而又给临沂之内数位官吏准备书信。

    此些书信,自然都是以纸张书写,待写成之后,春祭一过,祢衡便派遣众门客家奴前往众多名士之院宅,递送书信,而韩浩也为闲着,四处走动,将祢衡大办聚贤楼之事传之诸人,为了避免士子与游侠之间不知名冲突,祢衡特意将聚贤楼分为两层,而韩浩以祢衡之名前往邀青州有名之大侠。

    在做此些事情之时,祢衡也是有些不安,却不知自己如此谋划可否成功,乱世将至,自己也就只能依靠聚贤楼将青州之内士子游侠纷纷聚为己用,若是上年之祢衡,以稚童之年纪自然没有如此能耐,而在此时,他在青州之内声名大噪,也不怕士子游侠视其年幼而轻之。

    而收到他们回信却已是多日之后,据信使所言,名士多为喜,言之必到,却也有数人未能来至,却是华歆管宁等数人有事在身,而崔琰公事紧张,亦不能至,其余者皆往也,纵然郑玄,在众多弟子之催促下,也不得不前往聚贤楼一聚,平日里,他却是从未踏出高密半步,而在祢衡有意宣扬之下,诸位名士将往临沂与聚贤楼之事也传遍青州。

    此事引得无数士子注目,名士们在这个时代拥有无与伦比之号召力,临沂之士子百姓最为欣喜,临沂在青州之内并不出名,却不想在祢衡扬名之后,竟可引得无数名士来往,这原先可是只有北海与高密方才有的待遇,只因那两处有孔融与郑玄,青州文士之领袖,或许日后之圣地,当为临沂也?临沂诸子们心里想着。

    而众多外地士子也都备好了干粮钱财,朝着临沂出发,所谓士子,乃豪族世家子弟,自然也不缺甚么钱财,此却与日后穷秀才之名略不同,而韩浩拜访诸多豪侠,却未曾取得甚么成效,对于祢衡,豪侠敬之,却非爱之,或许又因为之前楼异与如今管亥之缘故,对于韩浩甚是厚爱却非应之。

    不过,此些情况,祢衡却也不甚在意,管亥在青州游侠之中名声诺大,远不是他这个稚童所能媲美的,不过,若是日后他们与管亥为伍,祸乱青州,想必那些日夜渴望建功立业的未来将星们也乐意在功劳簿上记上一笔,不论此些人,起码在一些游侠心里,祢衡之地位还是很重要的,能收服一些便是一些。

    在过了不久之后,士子们蜂拥而至,见过祢衡之后,便在聚贤楼之内住下了,看到这件文风鼎盛之建筑,他们心里也是有些震惊的,入驻之后,酒食乐舞不绝,祢衡自然也不可能如后世酒楼般找来甚么妙龄女子跳舞助兴,歌姬在众多名士之中虽然不鲜,却也不是公开诉说之事,大汉远没有后世之开放,更不可能出现日夜逛荡栏杆之士子,在此时,那便是自毁前程之举了。

    而最先赶来的却是那北海孔融,与那些乘坐马车携带众多辎重奴仆的文士不同,他骑着一匹瘦马,手持酒壶,便晃悠晃悠的至于临沂,祢衡也是在对方入城之后方才知晓孔融已至,当祢衡带着众多门客前往聚贤楼之时,方才见到了这位微有醉意的孔侍御,这幅模样,倒是也有了日后魏晋狂士的影子。

    孔融过于刚正,却绝非迂腐,反倒是有些浪荡不羁,平日里最爱交友,与众多好友饮酒以为乐,又不惧生死,使文士皆服,却因此品性,他倒是成了青州之内唯一与郑玄并列之士子,而从年纪而言,郑玄要大出他很多,见到祢衡,孔融便在马匹之上遥遥行礼,笑着,言语道:“许久未见,祢君却是长高了少许!”

    这略带调笑的语言并未让祢衡反感,周围士子们也轻笑起来,祢衡拱手言语道:“不知比之孔君之女如何?依吾此个头,可婚否?”,孔融指着祢衡,摇着头说道:“此子何其混也?尚未弱冠妄婚否!”,周围士子们笑了起来,纷纷上前拜见孔融,孔融乃好友之人,对待这些人也没有甚么倨傲之气,相互行礼拜见,见不到半点孔子之后的傲气。

    待到孔融坐下,看到这数十人可宽敞而坐的酒席,自然是双眼放光,在祢衡的请求下,坐与上席,与士子们交谈嬉乐,祢衡坐与其侧,众多名士坐与此处,所谈不是经典便是赋词,使得祢衡也收获匪浅,要知国渊从未教过祢衡甚么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