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和新世界-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动。

    “嗯,这个住宅,耗费太大了吧?”姚英在一旁疑惑地说。

    “咱不是来重建文明的么?文明的居住就应该一家一个院子。公寓楼那样的东西,要工业时代才应该出现。当然也会造一些集体宿舍一样的房子,可以降低人均建造成本,但那是给单身的人临时住的。有家庭的人家,都要有自己的院子!”

    “还有树屋!”小满在旁边跳着喊。

    “如果那些家庭的孩子需要,他们就能够有。”想起在原来时空里,小满心心念念就是想要有个树屋,而****严苛的土地政策却让这个愿望很难实现,刘恒启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梅先卓疑一如既往地无视那些他听不懂的交谈,自管自思考着,疑惑地问道:“你这房子太好了,别说那些没有着落的人,就算是我们村的人,也想到这里来住。这房子,哦,你这住宅,你不会免费给他们住吧?”

    “当然不会免费。任何人都可以来租或者买这些住宅,包括咱们村的村民。”刘遥笑眯眯地看着两位,又道:“像两位那么大的宅子,肯定舍不得放弃。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愿意放弃现在的房子来住这个住宅的。”

    “若是要买,怎么定价?要租,又是何价?”赵世禄终于从图纸上移开眼睛,抬头问道。

    刘遥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房屋的成本是两样,一个是砖石水泥和人工,一个是土地的价格。砖石水泥的价格这就要问我夫人和王带喜了。”刘遥拍拍姚英和刘满,让她们也参与到话题中来,接着说道:“一窑砖,一窑水泥,有帐可算的是人工。其它物料,如泥土、矿石、水、以及占用的土地,都是我的土地上出的,没用花钱去买;便是烧的木炭,也是我的山林里砍来的。这些物料看起来很难记账。那就很简单,凡是不需外购的,都不算账,只计人工耗费。这样一窑砖的总数和烧这一窑砖耗了多少人工口粮两个数字一算,很容易就算出一块砖的价格,水泥的价格也可以照此办理,算到一斤折合多少粮食。当然,我们可以在这个价格上加三成利润。”

    梅、赵两位觉得这样的算法非常新奇,又觉得挺有道理。

    “爸爸,现代经济也是这么算账的么?”刘满好奇地问。

    “大同小异。但是这个帐其实是没用意义的。任何东西的价格,都是在交换中产生的。没有交换,就没有价格。现在按照耗费的人工和外购的材料费来算成本,没有算土地泥土等资源的费用,我们觉得很合理了,但是如果没人肯照这个价格买单,这个成本就是没用的。”

    “那怎么能够让人按照这个价格买单呢?”刘满接着问。

    “那就是要让赵氏建筑公司造出人人都想要的好房子,这样人们不仅愿意按照这个数字买单,甚至会愿意加价呢。这个成交的价格,才是房子的真正价格。”刘遥兴致勃勃地说道。

    “何谓赵氏建筑公司?”赵世禄捕捉到一个看上去跟自己有关的信息。

    “今后,你们赵家父子就专门造房子,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叫做营造社。营造社要向砖窑买砖,向水泥窑买水泥;土地也要买来。然后花钱雇人造房子。造好房子以后,再把它卖给要买房子的人。这个营造社,就是公司。因为是以建筑为业,便叫做建筑公司。”

    “营造社为何要叫做公司呢?”梅先卓奇怪地问道。

    “营造社如果是老赵一人所有,叫什么都可以。但是这个营造社里你们赵家占七成,我要占三成,它就是个公共的机构,便叫做公司。”刘遥尽量简单地回答,为避免纠缠,有道:“今年先不忙说公司的事情,明年再说是不是按照公司来做事。现在先按照刚才说的,把成本算出来。我们要把造好的房子卖给或者租给新来的人,让他们安居乐业。”

    “房子也有了,口粮也有了,你打算让他们干什么活呢?”梅先卓一直没有忘记梳理整个局面。

    “这正是我要跟两位商量的事情。我打算把石碌河右岸靠近叉河村的那片荒地用起来。”

    梅先卓非常惋惜地说:“那片荒地若能用起来,能出耕地近三千余亩,而且土地平整肥沃,还能就近利用河水灌溉。只是,需要造一条巨大的河堤挡水,否则每年春夏汛,大水一冲,任何庄稼都留不住。”。

    “这条河堤工程量非常浩大,不是我们这几百人能够解决的。筑堤需要大石,可是这附近没有方便的采石场,光是运输大石,就是不可想象的浩大工程。”赵世禄从技术角度提出异议。

    “两位所说,言之有理。不过我们现在可以不用常规方法来做这件事情。首先,我们可以在石碌河上游开山炸石。唐作相的火药已经配制完毕,也能买到大量的硝石硫磺,足够我们用的。炸出来的大石以船运来,方便快捷,事倍功半。”赵、梅二人对望一眼,缓缓点头。

    刘遥又道:“其次,现在我们有了水泥。以前筑河堤,全靠土石自身重量站稳,坡度较缓,河堤的底至少要三丈余宽度,顶部也要丈余,所以土石耗费巨大,现在可以用水泥结合大石,河堤可以很陡,整体算来只需两米宽度即可,不足一丈。”

    两位对刘遥的新度量衡已经比较熟悉,在心里默默估量了一下,顿时觉得很有可能。刘遥看两人态度有所转变,便对二人说:“还请赵兄带上焦晃,测出基本的数据,再来跟我一起算个工程量,我们在合计合计。土地若是用得,还请梅先生早些计划跟官府报备登记的事情,以及如何防范那位县令大人打主意。”

    两人连连点头,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月亮升到头顶才离开。

第三章 不同 第26节 收获季() 
第二天,一家人没有去海边旅行,而是受赵氏建筑公司的邀请查看刘家的新宅。双抢实在太劳累,刘遥本打算好好休息几天,但知道赵世禄是要商量那些住宅的规划,自然也是乐意前往,而且妻子女儿非常渴望住进新家,正好大家一起去验收一下。

    宅子没有放在自由山接近坡顶正中间,而是在偏左稍低的地方。刘遥当初在定位山地的正中间位置时很是犹豫了一阵子,要不要把自己的宅子放在最高的地方,做点造神的工作。最终还是决定把自由山最高的地方留给将来的议会,自己这个宅子以后就作为总统府,和法院放在议会两侧稍微低一些的位置。中国人还是很相信这些象征性的东西。既然决定了塑造文明,那就塑造真正的文明——议会民主共和制。担心总统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这个土壤里可能搞出君权独大的局面,刘遥已经在心里设定了将来的政治制度向英国看齐。

    将来的议会大厦,现在还是一片树林。从上坡的路上望去,两层的刘宅青砖黑瓦,正好映衬在树林的背景下,景色宜人

    “青砖比红砖硬度大,耐久,耐侵蚀,在这个时空是非常先进的建筑材料。”刘遥指点着介绍道。刘满根本没心思听,急急忙忙向新房子跑去。

    新房子里面的效果比想象的要差,因为没有玻璃,木格门窗上蒙了半透明的绸布,房间里的亮度不高。房间里的装饰也很简单,白色石灰刷的天花板并不是很白,有点偏灰,看上去暗淡而陈旧。好在格局很大,每个房间都宽敞高大,门廊、天井都像模像样,而且地板和护墙板都用的是上好的花梨木,这在原来的时空简直奢侈到类似于用钞票点香烟,在本时空虽不至于是稀松平常的事,也就是个殷实水准。让刘遥意外的是,有花梨木,老婆就很满意了,抚摸着护墙板和地板爱不释手;有卫生间,女儿就很满意了。尽管现在还没有水,刘满还是拉着弟弟跑到水龙头下面,看个不停。

    那是一个非常原始的自来水龙头,实际上就是一根从墙上1。8米高度伸进来的陶瓷水管,平时用木塞塞住。要让这个水管流出水来,还有极其浩大的工程:需要在石碌河里选址筑坝,抬高水位之后,才能用引水渠将水引到卫生间里。到那时拔掉木塞就有清冽的河水流出来,可以舒服地洗澡,跟现在用沉重的木盆里只有15厘米深度的水艰难地洗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还不用倒水,地面的水都会通过蹲式便器流到下水道里去。

    这个简陋的卫生间,已经让刘满幸福得只叹气,不断催促爸爸赶紧通水。姚英拉住疯跑的儿子,问道:“冬天的时候怎么办?热水从哪里来?”

    刘遥指指水管,解释道:“装水管的墙后面有个小房间,水管后面是个水池。现在水池的底是石板,将来换成一块铁板,就可以在下面生火烧水了。是挺麻烦的,但是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那就是说我们洗澡的时候还要有个人伺候着?”刘满一直不适应这个世界的人伺候人的生活方式。

    “倒也不一定。你自己去把木炭火点起来,温度到了就可以洗了。洗的时候,进来的冷水和木炭加热可能可以形成一个平衡,会形成持续的热水。”刘遥解释着这不怎么靠谱的原理,一边带家人逛逛这未来的总统府。

    “这里是书房,也就是将来的椭圆形办公室。”刘遥打开一扇门介绍道。

    “这不是方的么?你要把它装修成圆的?”姚英奇怪地问。

    “没文化啊。椭圆形办公室就是白宫里面美国总统办公的地方。”刘遥笑眯眯地打趣道。

    “白宫?我们要在这里定都么?难道不是应该考虑广州杭州么?”刘满说起定都就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这是杀头的大罪。

    刘遥忙告诫她,普及了一些谋反之类的常识,然后解释道:“长远来看应该是要去大陆的。但是首先我们肯定要在这里待几年,这里需要一个完整的权力机构;它还必须成为样板,所以不能马虎。其次,广州杭州之类,我打算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大一统的国家没啥好处,分成几个小国家,大家在法律和契约框架下行事,其实也蛮好的。”

    姚英听到这里点点头说:“方块让我们重建文明,又没说建多大的。”

    “呵呵,是啊,足够自保就好了。”刘满也没有多大野心。说完这句话,她看了看弟弟,打趣的说道:“不知将来刘则怎么想这个事情。”

    刘遥笑了起来,对女儿说:“还记得航道以西的事情吗?”

    那是在原来世界里的一次外出游玩,父女二人在轮船上从航道与河流的关系说到航道经常是划分疆域的分界线,然后刘遥开玩笑说以航道为界,以西的土地分给儿子,以东的土地分给女儿。

    “哈哈我要海南岛。我喜欢这里。让弟弟拿整个大陆吧。海峡以南是我的!”刘笑嘻嘻地说道。

    “你看,人类的基本想法都是封建的。整片土地、整个国家都要视为私有。不行,我们要让国家真正为全体人民所有。”刘遥对妻子和女儿说道,带着家人走出宅子,就见迎面走来赵世禄和他的三个儿子。

    赵世禄很客气地拱手招呼:“刘先生、夫人吉祥。小刘老师好!”刘满在学校里教基本的数学和几何,说起来赵家几个人都是她的学生,所以老赵很严谨地行了弟子礼。

    刘满退后半步,站在爸爸身后,认真回了个鞠躬礼。这是刘遥倡导的新礼仪:所有人不分男女,都可以拱手和鞠躬;女性不必一定行万福礼。

    刘遥看着大大咧咧的女儿也知道何时应该庄重和怎么庄重,心中十分满意。跟姚英交换了一个欣慰的眼神,对赵世禄说:“赵总经理,去看看你的规划吧。”

    刘遥在总统府和尚未开建的议会大厦与最高法院的门前留出了一大片空地,首先是规划了医院、图书馆和学校等公共设施,然后还预留了一片可以作为广场的空地。紧挨着这片空地,就是规划中的住宅区。

    住宅区里基本是别墅,每户人家占地400平方米。十户人家按照2*5的方式排列成一个长度100米,宽度40米的组合。组合之间是足够两车交会的道路。24个组合构成一个街区,街区的长度为四个组合,宽度为六个组合,形成一个围合空间。最中间四个组合的区域里的不再造别墅,而是留出一些空地和造两排长条型的紧靠道路的两层小楼。在刘遥的规划中,这些小楼目前是单身汉的居所,将来一部分会变成商业用房,成为商店和餐馆之类场所,服务于周围的一个街区的住户,而那些空地将成为公园或者运动场。整个街区的草图刘遥已经早就交给了赵氏建筑公司。

    白色的石灰在土地上划出界线,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赵恩重递过一张图纸,上面画了等高线和精确的规划。刘遥看图纸已非常现代,精确而规范,便道这图纸是谁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