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重金,就免了,真要付报酬,只怕你付不起。老夫闲云野鹤,云游天下,受不惯拘束,更当不起人家的抬爱。咱们这就辞别,后会有期吧。”

    说完,刘子羽已然站起,准备离开。

    黄顺不舍,追着问了一句:“当真后会有期吗?”

    刘子羽回头笑道:“等你坐稳凉州城,我们还有有缘相见的。”

    说完,刘子羽头也不回,匆匆离去。黄顺看着刘子羽的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从视野里消失,这才收回目光,叹道:“高人风范,令人景仰呀。”

    程瑶却问黄顺道:“难道,咱们真的要打这个凉州城吗?”

    黄顺一愣,猛的跳脚道:“快,把祖老和褚老请过来,我们要商议军机大事。”

    虽然刘子羽的出现,解决了守城的问题,但黄顺真要下决心远征凉州城,还需要解决很多其他问题。

    行军、打仗这些技术活,黄顺不考虑,需要黄顺费心思解决的,都是关系到远征能否成行,能否成功的战略事件。

    首先是时间问题,黄顺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远行。但曹操不会给他这个时间。之前正是因为时间不允许,黄顺才否决了褚仁的河西攻略。现在,黄顺又把河西提起来,这个时间的难题,还是绕不过去,必须要解决。

    然后就是援兵的问题,床弩只能用来守城,却不能用来进攻。黄顺虽有一万多兵马,用来攻城是够了,但之后的用兵,无论是据险扼守,还是出击扫荡,这点兵力都是远远不够。需要从呼延布和俟奴部借兵。怎么借,借多少,多长时间,酬劳怎么算,都需要费时费力的谈判。

    再然后就是治理问题。虽然黄顺提出汉胡平等,但怎么推行,还是需要蔡琰这样的理政高手。蔡琰只有迅速的上手,安抚住周围诸部,才能减少冲突,从而减轻军事上的压力。这需要蔡琰提前熟悉那里的人情风俗。好在褚仁之前做了大量工作,蔡琰不至两眼一抹黑。

    最后,与墨氏的关系,需要界定。黄顺不傻,这个刘子羽出现的太过诡异,巧合。若说这是他的个人行动,打死黄顺也不信。刘子羽的背后,肯定有墨氏的支持。

    看来,正如祖渊所说,墨氏果然注意到黄顺,并且已经开始实质性的在黄顺身上下注了,床弩就是他们的注。

    那么,与墨氏的关系,是什么性质,是平等的盟友,还是我主他臣的主从,抑或是他主我臣的关系。不管怎样,总是要拿出个章程。

    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哪一个不解决,黄顺都不敢轻易下这个决心。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更不是黄顺的脑袋能够想出来的。必须聚集他的智囊团,群策群力的出谋划策。

    等到人到齐,黄顺刚提出凉州城的问题,王珣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反对的理由非常充分:榆林城刚刚到手,急需巩固,还要随时警惕羌人的反扑。现在更应该做的,是如何在榆林城站稳。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

    (本章完)

第288章 遇马岱() 
王珣的意见,极具代表性,若不是通过神梦,知道过了这村,以后怕是再无这店,黄顺也是举双手赞同。

    现在,形势催人,即使一贯小心谨慎的黄顺,此时也放弃了多年奉行的信条,该走大干特干,跨越式前进的路线。

    黄顺不顾会上大多数人的反对,强硬表示,经略河西,拿下凉州城已是既定任务,必须执行。这个决心,自己已经下了。现在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创造条件,支持远征。

    凉州城要拿下,榆林城也不能轻易放弃。就算王珣不要,呼延辽也舍不得。毕竟,榆林距离定襄相对近便,定襄放牧,榆林种地,对呼延部来说,是不可能放弃的诱惑。

    要保住榆林城,首要的就是要消除羌兵的威胁。相比经略凉州城,要做到这点,就是小菜一碟。于是,很自然的,榆林城和凉州城的事情放在一块,一起解决。

    真亏了黄顺手下这一众天才般的脑袋,被黄顺强迫着聚在一起,谋划了三天三夜,终于交出了一份还算令黄顺满意的答卷。

    时间不等人,黄顺一旦拍板,各方面立刻动作起来,黄顺也不再居中指挥协调,而是带着程瑶、呼延康和彭威、彭风、荆恬和程郊,与褚仁一起,离开榆林,奔赴潼关。需要他们完成的任务很重,既要解决羌人的威胁,还要解决经略凉州城时间不够的问题。

    潼关前线,羌兵的主力,放在蒲坂渡口对面,与徐晃大军隔河对峙,阻止徐晃过河就是他们的任务。

    时值冬天,按常理,黄河早已结冰,冰面上过人过车都不成问题。但现在,这一带成了战场,就不能以常理来推测。再厚的冰层,也架不住人为的破坏。所以,这里的黄河水依旧流淌。水里寒冷刺骨,根本不可能涉水渡河。

    徐晃这一路,本是作为奇兵,只有出其不意才能达到目的。现在变成两军正面对峙,饶是徐晃久经战阵,饱读兵书,却只拿眼前的黄河没有办法。

    对面的羌兵,倒也尽职尽责,日夜盯防河面,没有丝毫松懈。马超和韩遂早已跟他们许诺,只要守住潼关,迫使曹操退兵,羌人的地盘,就可以深入到关中。

    关中号称中华的龙兴之地,得关中者得天下。进入关中的诱惑,足以激发羌人全部的战斗激情。何况,马超还进一步许诺,如果能击败曹兵,出潼关追击。羌兵所到之处,允许其大掠三日,作为对羌兵的犒赏。这更是刺激的那些羌人,战争的荷尔蒙大爆发,恨不得立即渡河作战,将前面的徐晃部队撕成粉碎。同样的,天堑黄河阻止了他们的冲动。

    就在两边都有战意,却只不得接触的僵持时,榆林城被人偷袭失守的消息,终于从榆林那边传了过来。

    榆林的羌人和羯人,在前线的足有两万多人,一听王珣不过一千来人,就把他们的老巢给占了,恨得呼天抢地,当即就要提兵杀回去。

    羌兵元帅子桑会当然不同意,好言劝说不成,便以军令震慑:没有军令,敢擅自调兵者,杀无赦。

    榆林的羌人和羯人哪会把他放眼里。他们是冲着韩遂的面子来的,而子桑会是马超任命的元帅,这里面的关系就微妙了,平常没事什么都好说,但出了这事,矛盾就暴露了。

    子桑会明显压服不了他们,军令搬出来也不好使。眼看他们整队就要撤走,子桑会没办法,只好将自己的军队调上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同时,子桑会告诉他们,要走可以,但需要潼关的马超和韩遂点头。榆林人哪等得及。多耽搁一天,就给了王珣一天的准备时间。耽搁久了,等人家站稳了,准备好了,他们再想夺回榆林城,就要付出成倍的代价。

    双方正在僵持着,对岸的徐晃看到了机会,立刻部署下去,当夜就安排偷渡。果然,这回,没有了警戒的船只和巡逻队,连岸上的火把,都少了很多。黑漆漆的河面,很适合偷袭。

    徐晃亲自带队偷袭成功,立刻指挥士兵上岸,抢占营地据守,守住登岸点,后续大部队开始大张旗鼓的渡河。

    发现不对的羌人,再也顾不上内讧,手忙脚乱的调兵围剿。乌合之众对精锐之师,没有了黄河的限制,差距立马显现出来。

    多出徐晃兵马数倍的羌兵,反而被徐晃的小股骑兵杀得抱头鼠窜。而且,徐晃这边,来自对岸的援兵源源不断,很快,徐晃就指挥部队,勇敢杀出军营,对羌兵开始全线冲击。

    羌兵全面败退,败兵一窝蜂向潼关撤退。撤退途中,榆林的羌兵和羯兵偷偷溜了,往榆林方向赶路。

    这些情况,褚仁的眼线观察的丝毫不漏,精确的情报及时的传到祖渊的手上。祖渊与王珣一合计,与其在榆林等待决战,不如主动出击,在路上设伏全歼这伙羌人和羯人,彻底站稳榆林。

    于是,王珣和呼延辽,率一千精兵,昼夜兼程赶至赤城川,打出马超的旗号,拦住了同样匆匆赶路的羌人和羯人。

    羌人和羯人毕竟属于临战脱逃,马超的威猛,他们也是听说过的,现在看马超派人拦住去路,心里先就忐忑。头人们正陪着笑脸,小心的解释呢,王珣和呼延辽突然发起进攻。玄甲军将身上裹着的战袍一把扯下,露出黑黝黝的战甲,一马当先,如推土机般平推过去。羌人和羯人大乱,四下里逃命,被后面的轻骑兵撵着追杀。

    这一战,羌人和羯人的头人几乎全部阵亡,榆林羌和榆林羯从此成为历史名词,再不存在于世上。

    此时的黄顺,还在赶路的途中,接到大胜的战报,黄顺并未感到一丝轻松。榆林的羌人和羯人,本就不是王珣的对手,大胜不出意料。只是如此一来,徐晃就渡过黄河,成功渗透至潼关后方。潼关天险的作用,就此失去作用。马超和韩遂,势必难以持久。这对黄顺此行,助马超防守潼关,大大延长曹操破关而入的时间,极为不利。

    形势进一步恶化,曹操随时可能攻破潼关。黄顺他们立刻加快行程,快马加鞭的往潼关赶。

    ?

    (本章完)

第289章 马超现身() 
本来,暗中相助马超一臂之力,延长曹操破关的时间,是褚仁的任务,没黄顺什么事。但黄顺自诩得梦的指点,知道曹操攻破潼关的关键是抹书离间马超和韩遂,成功造成马超和韩遂的内讧,这才打破了潼关的防守。

    黄顺认为,只要自己提前提醒马超,不要中了曹操的反间计,如果马超感兴趣,甚至可以考虑将计就计,耍弄曹操一把。这样一来,虽然马超最后还是会败在曹操手中,但时间上肯定大大的后延,这就给了黄顺从容准备远征的时间。

    没想到,梦想丰满,现实却是骨感的。黄顺还未赶到潼关,曹操便已经取得突破。这让黄顺心里发慌,担心自己的宏图大业,因为这点小意外而夭折。

    黄顺和褚仁赶到潼关下。褚仁的身份不能暴露,不能随黄顺一起去见马超,而是由一直以来与马超保持联系的薛衣陪同黄顺前往。

    按祖渊和褚仁的意思,黄顺最好也不要露面,万一有人认出他来,把他私底下交通马超的事传到曹操耳朵里,徒惹事端。但马超的盛名,黄顺早已久仰,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呼延康乔装打扮是个好手,上回在邺城许蒙家里,她就瞒过了所有人。这次,由她亲自动手,在黄顺的脸上稍稍动作一下,便足以掩人耳目。姓名也改了,就是王珣。

    薛衣是许蒙秘密联络马超的人,让马超派兵盯防蒲坂,就是薛衣送的信。所以,薛衣带着黄顺,只要报上姓名,卫兵往里一通报,马超一听是薛衣驾到,立马放行,并安排好小黑屋接待,做好警戒。

    马超知道,薛衣背后肯定有人,但他理解背后那人的苦衷,真实的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马超只知对方对自己是友非敌就好。

    薛衣对外的身份,是药材商,经常出入潼关,跟马超和韩遂手下的很多管事之人,都混的很熟。一路上,薛衣不停的对着认识的人拱手问安,满脸笑意。

    黄顺知道,薛衣能交通马超,肯定是许蒙的铁杆心腹,交际能力肯定不一般。对薛衣的交友广泛,黄顺并不感到意外。黄顺一路上关注的,是来来往往这些人的神情,拼命想从眼前闪过的一张张脸,解读出当前战况如何。

    可惜,黄顺的眼光还是太嫩,在他眼里,这些人没有特别的紧张,也没有多少放松,表现的跟平常一样。若不是心知自己身处潼关,是双方交战的前沿,黄顺还真没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大战的东西。

    就在黄顺徒劳的挥霍脑力和精力时,薛衣在一扇门前站住,再次通报姓名,然后,揣着手,悠然的等待门口的卫兵进去通报。

    黄顺随着薛衣的目光,也开始游目四顾,着眼处,尽是斑驳陆离的青砖,透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上面一道道刀剑枪戟划过的痕迹,仿佛男人身上的伤疤,是勇气和故事的象征。

    黄顺情不自禁的伸出手,轻轻的抚摸着这些古老的城砖,心想:以后,自己的名字,会不会也如这些普通的城砖一样,淹没在潼关这个光辉的名字下呢?

    如果自己能够千里远征,拿下凉州城,能如公孙瓒、袁术之辈,青史留名的,怕也是王珣,而不是自己这个隐身的实际主公吧。

    自己怕是只有做到曹操那个地步,不再惧怕任何人的威胁,敢于公开向天下坦诚,凉州城是我的,才能在史书上留下几行记载吧。这个门槛之高,怕是此生注定,自己只能隐藏在别人的身后,默默的做一块普通的城砖。

    就在黄顺为潼关特有的浑厚气势所折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