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是在襄阳,黄顺就不会有这疑问,在那里,敢闯进他的卧房揪着他耳朵把他揪起来的都大有人在,在他面前倚老卖老,或者死缠烂打的,更是数不过来。

    “谁啊这是?”黄顺不耐烦的问。

    白雪抿嘴一笑:“张郃。”

    “张郃!”黄顺失声喊了一声,捂着脑袋想了一会,疑惑道,“他应该在襄阳,或者应该在潼关才是。怎么会在这里?”

    白雪说道:“看他那样子,挺落魄的,肯定是有什么事求你帮忙。”

    黄顺一下蹦了起来,连忙穿衣系带,整冠出门。张郃是曹营后期有名战将,梦中提示,此人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中,给诸葛亮带来足够的麻烦。若黄顺能与之交好,或许,能改变一二也说不定。

    所以,黄顺自从襄阳与张郃有过交集后,就有心思在张郃身上投资下注,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张郃主动找上门来,黄顺当然不会错过。

    “张将军,你可是稀客呀!”黄顺一见面,就夸张的寒暄,“听说你来看我,我简直不但相信自己的耳朵,受宠若惊,受宠若惊呀。”

    张郃局促的起身,连忙说道:“不敢,不敢。是我打扰了大人的休息。惭愧,惭愧。”

    黄顺上前,按着张郃的肩膀,把他按回座位上,自己随之在旁边坐下,诚恳的说道:“张将军贵人事多,不会无事登门的。咱们在襄阳就相识,算是老朋友了。有话就直说吧。”

    张郃突然想起了什么,忙把身边的锦盒拿出来,轻轻放在茶几之上,打开,里面有八副精致的玉碗银筷。

    “这是末将的一点心意,浅陋的很,实在拿不出手,看来老朋友的份上,还请大人务必收下。”

    黄顺有些好笑:堂堂张郃,竟然落魄到给他送礼。看来,他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黄顺随手拿起一只玉碗,瞧了瞧,轻轻放下,笑道:“你真是有心,那我就收下了。现在,有什么事,可以说了。”

    张郃干搓着手,踌躇着,还是没有说事,冷不丁冒出一句:“大人在邺城看见我,很意外吧?”

    黄顺便顺着张郃的意思,问道:“对啊,你在襄阳做的好好的,怎么就回邺城了?现在潼关正是用人之际,将军一身好武艺,却在这里闲置,我真是有些想不明白。”

    张郃叹了口气,打开了话匣子。

    (本章完)

第329章 铁血政策() 
在襄阳,曹真委派张郃,负责江陵前线的后勤保障。初始阶段,靠着夏吟坊的帮助,张郃的工作进展顺利。张郃也很会来事,与马谡、向充、林卓等人混的很熟,兄弟相称。

    曹真见状,很多夏吟坊的事,都让张郃去办,张郃都一一完成的漂亮,曹真夸了张郃好几次。为此,张郃乐开了花,心说进入曹营这么久,总算迎来自己的春天了。

    张郃原来是袁绍手下的一员将校,临阵投靠曹操。这个出身,便决定了张郃在曹营的发展,起步很低,而且点背。

    袁绍之前,曹操灭过很过割据势力,投降的武将,大都予以重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原吕布手下的大将:张辽。

    而打袁绍过程中投靠过来的武将,却无一例外,都游离于曹操核心战将圈之外。即使如张郃这般实力超群的战将,也照样不得曹操重用。

    倒不是曹操对他们有成见,曹操用人,一以贯之的就是用人唯才。但仿佛冥冥中自有天定一般,袁氏出身的武将,在曹营,就是混的不咋地。

    张郃当然不甘心这么沉沦,也曾选择向命运抗争。他先后选择夏侯惇、曹洪、张辽等人牵线,希望得他们提携,得入曹操法眼。

    谁知他的上赶着,反而被人认为是个没有真才实学,只知投机钻营的小人。都是收了他的礼,不但不帮他说话,反而有机会就在曹操面前损他几句。如此一来,张郃的出头之日,遥遥无期。

    荆州大战,几乎曹营有名战将都不同程度的有参与,张郃终于得以随军出发。虽然前线没他的份,但这对张郃来说,已是大的突破。他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想方设法的要表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郃的优异表现,终于看在曹真眼里,有意提拔他了。

    但张郃高兴了没几天,江陵前线,周瑜与刘备联兵,包围了江陵城。这下,张郃的后勤运输工作,就不好做了。先后几次物资被抢,虽然张郃已经尽职尽责,没什么过失。但曹真要的只是结果,张郃的物资没送上去,就是张郃的责任。

    为了能把物资送进江陵城,张郃绞尽脑汁,与拦路的关羽和张飞斗智斗勇。但关羽和张飞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任他张郃怎么折腾,总是无用。

    一年之后,曹仁粮尽退兵,回到襄阳,恼火的不行,把张郃狠狠训斥了一顿。江陵的兵马集中在襄阳,襄阳显然不需要留这么多兵将,便面临着裁员。

    理所当然的,张郃头一个在被裁之列,被撵回邺城。

    张郃在襄阳一番辛苦,没有寸功,反而身背江陵战败的责任,回邺城,也要受罚。这让张郃有些心灰意冷。

    对张郃的处境比较了解的马谡,在为张郃送行的席上,给张郃出了一个主意:回到邺城,就夹着尾巴做人,不要想着四处活动往上爬了。等黄顺从塞外回来,便去求他帮忙。

    经过襄阳这番折腾,张郃也确实有些心灰,接受了马谡的建议。回到邺城后,张郃还真消停了一段时间。曹操明察秋毫,没有治张郃作战不利的罪,却也没有提拔重用,还是把他晾在那里。

    后来,曹操兵发潼关,张郃的心眼又开始活动了。这是他一举翻身的好机会!于是,张郃又开始四处走动,希望能够随军上战场,哪怕就此战死沙场,也比现在这般浑浑噩噩过日子强。

    然而,曹营不缺名将,张郃没有门路,没人提携,出征的名额里,自然不会有他。张郃再度郁闷,便终日躲在家里,以酒度日。

    直到张郃听说,黄顺带人从定襄返回邺城,这才记起马谡的话。于是,张郃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刻也等不及,即刻登门拜访。谁知头次登门,直接被拦在大门外,根本不让进。张郃花了银子买通门卒,这才得知黄顺与曹植密议大事,任何人都不见。

    张郃只好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再度前来,门卒认得他,告诉他黄顺昨晚喝多了,高卧未起。张郃连忙说他可以等。

    门卒收人钱财,自然要替人传话。白雪一听是张郃,知道黄顺对他很重视,便点头,同意张郃进门。

    张郃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讲完自己的故事,看着黄顺,可怜巴巴的问道:“大人,你能帮我吗?”

    黄顺递过去第三块手帕,供张郃擦眼泪鼻涕用。没有很快回答,而是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按梦中的讯息,这个张郃,确实是后期才崭露头角,大放光芒的,此前,确实默默无闻。曹操用人唯贤,黄顺不信曹操会对张郃有什么成见。看来,还是张郃不懂朝堂之上的为官之道,此前拿钱打了水漂,却不自知。

    帮人,当然最好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帮忙,效果实在一般。现在,正是张郃的低谷期,自己这时候出面帮忙,小小的投入就能换回大回报。

    “张将军,凭咱俩的交情,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个忙,我是一定要帮的。”黄顺想毕,一拍胸脯,豪爽的保证道。

    张郃感动的差点扑通跪倒,不敢置信道:“当真?”

    黄顺说道:“不过,这时候运作你去潼关前线,已经太晚。此时,怕是潼关已破,往后就是势如破竹的长驱直入,你去了,也捞不到什么功劳。不过,我可以把你介绍给曹丕。相信曹丕看在的我的薄面上,一定会重用你的。”

    张郃大喜,曹丕是谁,那是魏王的儿子,是最有希望继承王爵的人。只要傍上曹丕,自己还愁前程吗?

    “太好了!大人简直是郃的再生父母!”张郃终于还是扑通跪倒在地,呜咽着向黄顺表示感谢。

    黄顺连忙把他拉起来,心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帮忙了,就帮彻底些。

    黄顺歪头想了一会,让白雪拿出二十锭金元宝,每锭足足二十两,装成一盒,送给张郃。张郃双手胡乱摇晃,表示坚决不收。

    黄顺诚恳道:“你此前花了不少冤枉钱,肯定没什么积蓄。人在官场,还是需要往来应酬的。但应酬不能带着太过明确的目的,否则,别人会认为你别有用心,功利心太重,自然便把你排斥在他们的圈子之外。

    有我的推荐,曹丕肯定会用你,你从原来的无名小将一下得曹丕青睐,将来肯定免不了麻烦和应酬,没钱是不行的。这些钱,就是供你应酬用。”

    (本章完)

第330章 回襄阳() 
这下,张郃感动的稀里哗啦,像个小孩子,完全控制不住情绪,抱着黄顺的胳膊痛哭发泄。最后,张郃千恩万谢的接受了黄顺的好意,依依不舍的离开。

    送走张郃,黄顺很有成就感,坐在那里自得其乐了一会,然后便出门去找曹丕。既要办张郃的事,还要办夏吟坊常驻邺城的大事。

    曹丕果然够意思,黄顺刚说张郃此人不错,是员难得的虎将。如今就在曹营,因无人提携,一直不得重用。曹丕立刻就派人把张郃叫过府,没说几句话,直接任命张郃为邺城城防校尉。

    城防校尉官位虽然不高,却是实打实的肥差,掌握的权力,也是让许多将军级人物垂涎三尺。整个城防系统,只有曹氏嫡系才能进入,而校尉一职,更是嫡系中的嫡系。张郃入曹营多年,对此门儿清。

    见黄顺一出马,自己立马从边缘人物进入核心中的核心,张郃感激涕零,千恩万谢的下去了。

    张郃走后,黄顺也不想久待,也要跟着离开。邺城的那几家大户,都需要黄顺走动,建立生意上的关系。这事,别人代劳不得,只有黄顺亲自办理。

    曹丕好容易抓住黄顺,哪能随便放他离开。他全权负责办理着黄顺的大婚典礼,曹珊对这些不感兴趣,更不过问,曹丕只好抓着黄顺,好确定诸多细节处的安排。

    无奈,黄顺对此也不感兴趣:都老夫老妻了,搞个仪式,是必要的,但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既然是形式,而非实质,黄顺有充足的理由不上心。

    但曹丕就不同了,这是曹操指派给他的任务,他当然要完成的漂亮。曹丕有自己的眼线系统,知道曹操秘密给曹植安排了任务,黄顺从潼关前线回邺城的第二天,就被曹植抓了一整天的差,也印证了这点。

    所以,曹丕不能被曹植比下去,这个婚礼,必须办的隆重大气上档次。曹珊那烂脾气,曹丕没辙,便只好揪着黄顺往死里用。

    结果,黄顺本来计划在邺城待上十天半月就走,最终却待了近俩月!光与曹丕弄个婚礼仪式,就耗去一个半月。

    这么一耽误,后面的祖渊带人也赶上了,与黄顺在邺城会合。

    当然,祖渊也带来了凉州城的详细战报。

    两万多人马的大军远征,光赶路时间就近仨月。祖渊定下的偷袭方案极为有效,在大军赶至凉州城前,早有数只先遣分队赶着牛羊进入凉州城,作为内应。

    先遣分队的将领,便是盛方、盛成、武沛和林安四将。四人在凉州城内,与褚仁接上了头,打着做买卖的幌子,与守城的羌人头目拉上了关系。

    四人假做急于在凉州城拓展生意的样子,盛情邀请这些羌人赴宴饮酒。羌人哪经受的住这些,纷纷中招,在席上喝的酩酊大醉。

    城外的大军,不费吹灰之力,便从洞开的城门攻入城内,控制了城防。之后,按褚仁提供的地点和名单,在城内展开大扫荡。扫荡来的铁血无情,各处都在上演着血腥的灭门惨案。

    偌大凉州城,只一夜时间,便成功易手。第二天,按照褚仁提供的周边势力的情报,大军毫不留情的出击清剿。

    清剿顺利进行到第五天上,始遇到强力抵抗。可惜,在坦克一般的重骑兵面前,凶猛的羌人骑兵根本不是对手,被杀的丢盔弃甲,四散逃命。

    与此同时,王珣先后派出数百专使,与周边小部落联络,愿意归附的,进城觐见王珣,谈谈今后如何和平相处的问题;不愿归附的,大兵随后就到,寸瓦不留。

    如此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王珣很快就在凉州城稳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周边险要处驻兵扼守,内政上,开始安排大规模屯田。

    失去对险要地段的控制,羌人即使纠集大兵,也难突破王珣的防线。何况,威力巨大的床弩,已经架在凉州城的城头,即使外线失利,也能确保凉州城的安全。

    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