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谡在旁边听的仔细,此时忍不住出口道:“用我们的行销网,又不让我们的人插手。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没有我们的人,你们怎么用我们的行销网?”

    黄顺连连点头,表示同有此疑问。

    糜竺道:“所以,我们要与三少打个商量,希望,夏吟坊能够为我们增设一个堂口,名称好说,就叫巴蜀堂。专门负责我们之间的生意往来。你看,怎么样?”

    黄顺笑着说道:“堂主、管家、伙计什么的,自然全是你们的人了?”

    糜竺点头道:“自然!”

    黄顺不置可否,继续问道:“堂主的位置,你们准备用谁?”

    其实不用说出口都知道,这个堂主位置,非诸葛亮莫属。刘备的阵营里,谁跟黄顺的关系最好?谁最能在黄顺面前说上话?当然是诸葛亮啦。

    糜竺看了一眼坐在一边,只是微笑,并不出声的诸葛亮,又看看刘备,说道:“这个就不是我能做主的了。还是主公做出决断。”

    不等刘备说话,林卓先否定道:“就算是孔明做这个堂主,也不能一言堂。我们也要有人在里面才行。否则,干脆就不设这个堂口。”

    向充也说道:“对!这事,就是坊主答应,我们这里也不通过。”

    黄顺一摊手,对着诸葛亮和刘备叹道:“你们看明白了吧。夏吟坊可不是我一人说了算。”

    刘备根本不受影响,笑吟吟的,半响,方说道:“巴蜀堂的堂主人选,我这里早就有了。论做生意,我这里无人能与糜竺相提并论,堂主,非糜先生莫属。”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包括刘备那边的关羽、张飞、糜竺等人,都惊讶的抬头看刘备,显然刘备的决定,大大出乎他们预料之外。

    黄顺震惊之余,突然意识到:今天,诸葛亮从头至尾,就没怎么说话,倒是糜竺,自己打断他一次,他还是巴巴的说个不停。显然是事先得到刘备的指示。

    再想到路上白雪的担心,黄顺有所明悟:看来,不但自己,可能为刘备所猜忌,连跟自己关系密切的诸葛亮,也在猜忌之列!

    思路一旦打开,随之而来的便是如破堤而出的洪水,占满心头。

    六姓与刘备,与其说是主从关系,不如说是合作关系来的更恰当。六姓本来是奉刘表为主,只是刘表不能帮助六姓保住荆州这一亩三分地,而六姓自己,又无法单独成事,无奈之下,只好另寻明主。刘备这才有了翻身的机会。

    在荆州,就算刘备是名义上的主公,但实际上,一切事情,都还是六姓说了算。刘备要做成真正的主子,必须冲出荆州,打出一片新天地。

    这一点,诸葛亮早在出山之前,就替刘备想好了,西川,早就在刘备的觊觎之下。

    但入川的事情,刘备肯定想尽可能用自己人,少用,最好不用六姓中人,刘备要把六姓的势力,尽可能的隔绝在西川之外。

    但刘备身边,除去六姓的人,除了有几位能打的将军外,一无所有。前面安排内应,需要马良出面,马良就是六姓中人;运筹策划,只有诸葛亮和庞统才能胜任,这两位也是六姓中人。

    既然左右撇不开六姓的影响,刘备只能接受现实。

    在梦中,刘备入川,用的军师是庞统,将军是黄忠和魏延,全是六姓中人,而诸葛亮、关张赵等人,都留在了荆州。

    重用黄忠和魏延,很好理解,刘备向来爱头脑简单的打仗类人才,黄忠和魏延需要军功,刘备特意带上他们,正是拉拢他们为自己人的意思。

    不带诸葛亮,而是带庞统,这就有些意思了。按说策划入川的人是诸葛亮,只有诸葛亮,才能更好的帮助刘备实现这一战略行动,不致因理解偏差而在行动中走样。

    虽然庞统也是一流的军师,但荆州也需要一位重量级人物坐镇。两人换过来,诸葛亮跟随入川,庞统留下,才更合理。

    显然,刘备不再全面防备六姓,而是专门针对六姓中的黄氏势力,将之边缘化,使之远离自己的核心圈子。

    在刘备看来,反正江陵城,是夏吟坊的势力范围,自己派什么人留驻,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既然如此,索性把诸葛亮也留在江陵,就让黄氏的力量扎堆在江陵城好了。

    至于关张赵等将,等西川到手,刘备肯定会第一时间调他们入川,绝不会多留他们在荆州一刻。

    想到这,黄顺一阵冷笑。虽然这只是黄顺的猜测,难免有些情绪化在里面。但黄顺能够得出这个结论,可不仅仅因为刘备未封诸葛亮为巴蜀堂堂主,也不仅仅因为刘备之后未带诸葛亮入川。

    这一路,黄顺已经把梦中的刘备,翻来倒去研究了许多遍,早已对刘备有了大致的判断,此时刘备的一句话,不过进一步证实了黄顺的想法罢了。

    (本章完)

第427章 条分缕析() 
黄顺偷眼看一眼白雪,心道:今天一整天,白雪都没怎么说话,她能看出来的东西,肯定更多,晚上,一定找白雪好好议议此事。

    黄顺再看诸葛亮,心里就有些替他鸣不平:要说黄顺被猜忌,正常。黄顺本来就不跟刘备一条心,也确实有跟刘备争夺六姓子弟的行动。

    但诸葛亮不同,他可是全心全意为刘备着想,费尽心机为他铺排了那条唯一能够通往光明的羊肠小路。

    现在,事业还未成功,竟然就为刘备所猜疑,弃之不用。这诸葛亮心中,得有多憋屈!要换成是黄顺,早就一甩衣袖,撂挑子不干了。

    带着这个想法,黄顺偷眼仔细观察诸葛亮的表情。只见诸葛亮微微的笑着,浑然不顾别人频频偷瞄过来的眼光,倒是与庞统碰杯,喝的欢畅。

    “装!姐夫一定是装的淡定,心里肯定在滚动着惊涛骇浪。”黄顺从面上看不出来,便自作聪明的做了判断。

    “皇叔任命糜先生为堂主,是否有些太过唐突?”黄顺既然做出如此判断,当然不会看着诸葛亮吃这哑巴亏,他要当场找回场子。

    “巴蜀堂要设立,也是夏吟坊的事情。堂主的人选,就算皇叔有建议权,但也仅仅是建议权而已。决定权,还是在我这个坊主手上。”

    黄顺看着刘备,不卑不吭的说道,语调平静,声音平和,丝毫不带火药味。但在座所有人,都听了出来:黄顺为诸葛亮出头,与刘备掐上了。

    刘备还未说话,糜竺连忙说道:“我一把老骨头,哪能禁得起夏吟坊的折腾。堂主的位置,我是断断做不来的,还请主公收回成命。”

    糜竺的话,说出来,仿佛直接消失在空气中。所有人根本未受影响,都把眼睛盯着刘备和黄顺。

    面对黄顺如此直接的挑衅,刘备谦和的笑着,说道:“夏吟坊的堂主,当然是三少说了算。我刚才不过是个建议而已。三少觉得不妥,尽管说,我们好商量嘛。”

    黄顺冷笑道:“我不是对皇叔的人选有异议,而是对巴蜀堂有意见。刚才你也听见了,我的其他几位堂主,都不同意设立巴蜀堂,至少,不能按着皇叔的意思设置。

    我的意思,皇叔和六姓本来就是一家,巴蜀堂可以设置,专门负责帮忙外销巴蜀的特产。皇叔对我们夏吟坊不放心,大可以派人留驻巴蜀堂,做个商监。这个人选,皇叔说了算,我没有异议。

    巴蜀堂其他人选,由我在夏吟坊内部自行安排,不劳皇叔费心。实话讲,襄阳那边,一大票跟在我屁股后面要官做的人,新设巴蜀堂几把椅子,也是狼多肉少的局面。

    在他们眼里,自己人都分不过来,若我请外人担任,他们一定会找各种关系对我抱怨,我烦不胜烦。

    所以,我如此安排,还要皇叔多多理解才是。”

    刘备当然知道,黄顺这是因为诸葛亮的缘故,故意刁难自己。更清楚,有了这个过节,今天黄顺,肯定跟自己一直过不去下去。这个时候,不是谈论正事的好时机。

    “这事,我们还是容后再议吧。”

    刘备甩下这句话,果真就不再提及此事。但众人已经因此败兴,看两人之间明显存在着斗气情绪,哪还能鼓起兴头来喝酒吃肉,略略应付应付就散了场。

    刘备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府衙,对着诸葛亮就一顿吼:“你不是跟我说,黄顺那边一切没问题吗?你看今天他的表现,丝毫有没问题的意思吗?你也全程在场,你可以数数,他今天给了我多少难堪?”

    诸葛亮等刘备一顿发泄后,这才说道:“主公息怒。在亮看来,这是黄顺故意激怒主公,好让主公失去平日的冷静,他才好在谈判中有机可乘。

    正因为糜老先生也发现了这点,所以,老先生才一力担当,与那黄顺展开一场唇枪舌剑的交锋。

    至于后来巴蜀堂的提议,亮以为,酒席之上,非商谈此事的好时机。那时候,马谡等人都在,人多口杂,他们已经表示了反对,黄顺就是有心答应,也不能当场应承下来。

    这事,交由亮来处理,一定给主公一个满意的交代。”

    糜竺站在旁边,也说道:“孔明说的在理。巴蜀堂的堂主人选,老夫认为,还是孔明最为合适。撇开能力威望不谈,只说同黄顺的关系上,就没人能比孔明更合适了。”

    刘备摇头道:“孔明先生大才,岂能屈就巴蜀堂堂主。我还有很多大事,需要仰仗孔明呢,须臾离不开。”

    诸葛亮说道:“巴蜀堂既然都是主公的人,堂主的人选,当然要精通商务,糜老爷子自然当仁不让。我同意主公的安排,老爷子还是不要推辞了。”

    糜竺张嘴想要继续说话,半途却改了主意,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退了回去。

    诸葛亮从刘备处出来,角落里一直等着的庞统迎过来,搂着诸葛亮的肩膀,安慰道:“我们这些人,可就苦了你了。你能撑得住吗?”

    诸葛亮苦笑道:“我不撑下去,还有别的选择吗?黄顺那小子,这几年闹腾的太狠了,连曹操都在刻意拉拢他,还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他。主公对黄顺有顾忌,我能理解。

    黄顺怎么说也不算是主公的人,主公当然不能对他发火。何况,主公现在求着黄顺的地方还多着呢。

    对黄顺既顾忌又不得不求着,主公的心里,能好受吗?主公需要找一个发泄点,你说,他能找谁?舍我其谁呀!

    我只希望,主公拿到江陵城,占住西川后,能在心理上战胜黄顺,不再视黄顺为威胁。那时候,我就可以解脱了。”

    庞统说道:“你还少说了一点。你要纳妾,荆州有的是好人家,你却都看不上,非得千里迢迢跑去定襄,找一个部落酋长的女儿。主公现在正在窘迫之中,你这样做,不是碍他的眼吗?

    若主公心眼小一些,认为你不安分,有异志。虽然碍于六姓,不会对你怎么样,但你的仕途,可就从此毁了呀。”

    诸葛亮叹气道:“主公还不至于如此吧?就算如此,我能有什么办法?是我那口子托付黄顺办的事,我完全被蒙在鼓里,人就给带回来了。你说,我能为了这几率不大的风险,毁人家女孩一辈子吗?”

    (本章完)

第428章 英雄所见略同() 
庞统还想说些什么,却只是叹了几口气,什么都没说,陪着诸葛亮默默的走着。

    回到家,诸葛亮如往常般,坐在熟悉的座椅上,喝茶,说话。俟奴娇像只快活的小鸟,不停的问这问那。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俟奴娇现在已经完全融入诸葛亮的生活,知道今天刘备与黄顺的见面,意义非凡,决定着刘备未来的路是否能够走好、走顺。诸葛亮为这一天,不知操劳了多少日夜,俟奴娇当然关心到每一个细节。

    黄婉贞坐在一边,却不说话,只是默默的喝茶,直到俟奴娇的问题终于告一段落,这才抬头说道:“黄顺已经决定帮忙,就一定不会食言。最终的结果,没什么好担心的。倒是这个过程,怕不会尽如人意。今天,没少受夹板气吧?”

    俟奴娇一愣,说道:“什么夹板气?”

    诸葛亮苦笑道:“就知瞒不过夫人。我今天从头至尾,小心翼翼,话都不多说二句,事后还是被主公拉过去,骂了个狗血喷头。

    糜竺、关羽、张飞他们都有些看不过去,看我的眼神,满满的全是同情。庞统还特意在路上安慰我。”

    俟奴娇睁大充满问号的眼睛,看看诸葛亮,再看看黄婉贞,一头雾水道:“姐姐你怎么知道的?我听老爷刚才说的,事情很圆满呀,哪里来的夹板气?”

    诸葛亮一摊手,说道:“还是让夫人说说吧。她的思路,一向刁钻,与众不同。”

    黄婉贞说道:“症结当然出在黄顺身上啦。说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