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黄婉贞所言:说谎,就要七分真,三分假,才能糊弄人。黄顺与曹氏关系紧密不假,但黄顺一直小心的提防着曹操,也是不争的事实。

    黄顺有意强调后面的内容,前面的那些,能不讲就不讲,实在避不开,就巧妙改头换面,穿插在后面的内容之中。一般人,根本听不出,黄顺在说谎。

    直到天色大黑,各家打发人来叫了好几次,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黄顺,各自回家去。

    黄顺回到自己房间,倚着床头,回想白天里自己的高大威猛的形象和表现,忍不住就乐出声来。

    这时,程瑶走进屋,一言不发,拿出一枚铜钱,放在黄顺眼前。然后,似笑不笑的看着黄顺。

    (本章完)

第436章 我是高手!() 
黄顺一个激灵,翻身起来,低声道:“白天里,是你帮我射中的那枚铜钱?”

    黄顺说着话,一拍大腿,自作聪明道:“我就说嘛,就算我能射中,我也没那么大力道。怎么可能呢?还是我的程瑶好,知道在外头,维护夫君的面子。”

    程瑶笑道:“我可不敢冒领功劳。我是不相信少爷能有那么好的运气,正中靶心。所以,趁没人的时候,出去找了找,于是,便找到这枚被少爷扔飞的铜钱。至于谁暗中帮少爷的忙,我也不知道。正想问少爷自己知不知道呢。”

    黄顺这下疑惑起来,“不是你,那会是谁呢?我这里,除了你,还有谁暗器功夫这么好?难道是萧凝?”

    黄顺旋即摇头,自己否定了这个说法,“不可能。”

    “那到底是谁呢?”黄顺起身,开始在屋里踱步。

    程瑶提示道:“当时,我确实听到一丝破空之声。只是人声嘈杂,没能确定方位。萧凝的本事,我知道深浅,她怕是不行。”

    黄顺点头道:“你俩暗器上最为擅长。排除你俩,再也没人能做到了。”

    程瑶也在纳闷,跟着黄顺,一起想着这桩疑案。

    ……

    夜深时分,黄顺和程瑶,没有惊动其他人,俩人悄悄出门,去拜访黄忠。

    一晚上时间,俩人通过排除法,终于锁定唯一嫌疑人:黄忠。正好,黄顺也一直想知道,为什么黄忠第一次见到自己,就收自己为关门弟子,对自己照顾有加。黄顺便决定,当晚就去拜访黄忠,解开心中这些谜团。

    黄忠的住处,是一座小院落。黄忠没什么家人,院里只有伺候的一些丫鬟和下人。这个时候,大部分屋子都已熄灯,黑漆漆的,只有正房里,还透出亮光。

    黄顺恭敬的上前敲门,不大会,黄忠开门,说道:“这么晚了,何事?”

    黄顺却说道:“我的来意,师傅应该心知肚明才是呀。”

    黄忠一笑,说道:“你是为白天的事情而来?”

    黄顺拍手笑道:“果然是师傅救的场子!”

    黄忠不当回事的摇摇手,说道:“正好路过碰上,顺手的事,你不用放在心上。”

    黄顺自己找座椅坐下,看着黄忠,说道:“师傅出手,我还不至于大晚上的赶过来道谢。只是心中有些疑问,若今晚不能解开,总是睡不着。这才冒昧过来打扰。”

    “你问吧。”黄忠招呼程瑶坐下,自己挑了挑灯芯,和蔼的笑着。

    “师傅先后曾经指点过很多人武功,却从没正式收过徒弟,为什么却破例收我为徒?论资质,论志向,就算师傅有心收徒,传授衣钵,也不该是我才对。”黄顺终于问出早就有的困惑。

    黄忠哈哈大笑,“难为你憋得这么辛苦,这时候才问出这话来。没什么别的原因,我就是看好你,才收你为徒的。”

    黄顺当然不会满意这一笼统回答,继续问道:“师傅看好我?我一无武功底子,二无练武志向。虽然拜师学射,也远不如别人练功练的勤快。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练腻歪,就放下不练了。师傅说看好我,我实在看不出来,我有哪点好,让师傅看上了。”

    黄忠笑道:“退回十年前,你说的这些,我都认可。但现在嘛,我还就看好你说的这几点了。”

    “师傅可否说的更详细些?”

    “这话说起来就长喽。”黄忠捋着花白胡须,“我从小就醉心习武,尤其喜欢射箭。在我看来,能够远距离用弓箭解决战斗,就没必要非得近身格斗分出胜负。

    后来,随着射艺日益精进,其他武功,我便尽数放下,一门心思的钻研射术。这一钻研,就是三十年。

    直至过了花甲之年,仿佛一下顿悟,我终于明了纪昌所说的‘不射之射’之精髓所在。原来自己在射艺上,走过那么多弯路,可以说绕了一个大圈,最后又回到原点。

    此前,我早已因射术精湛而闻名,不少习武之人慕名而来,希望能够投入我的门下习射。我一直觉得,论射箭,我自己尚没有琢磨透,怎能去教授别人,误人子弟呢。所以,我便一直没有收徒,顶多指点一二而已。

    等我悟透了‘不射之射’的精髓后,这才有收徒的想法。但有志于习射的人,在我看来,都不合适跟着我学。我不希望我的徒弟,也跟我一样走过那些弯路。

    我要找的徒弟,首先一点,便是没有丝毫的武功根基。只有一张白纸,才能完全接受我的理念,没有其他掣肘。

    其次,心性要随和,不能过于执着。过于执着,便容易走极端,总想着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出人头地。

    这样的徒弟胚子,可不容易寻找。这些年来,你还是我遇到的人中,第一个满足条件的。”

    “我倒觉得,大多数孩子,都符合你的择徒条件呀。”黄顺不信自己那么特殊,偏偏就满足了黄忠择徒的条件。

    黄忠摇头道:“小孩固然是一张白纸,却不定性。一旦在射箭上寻找到乐趣,就会全身心扑上去,犯了执着大忌。”

    “我还是头次听说,收徒不要执着的的徒弟。”程瑶忍不住插嘴道,“练功是件苦活累活,没有一颗执着的心,无论如何坚持不下去。黄将军不要执着的徒弟,有什么道理吗?”

    黄忠说道:“道法自然,武功也是如此。再高的射术,再精妙的招式,也是后天苦练,让身体记住这些射术和招式而已。一个人,能够练到不经头脑,身体直接出招,已是罕逢敌手的高手。因此,便停留在这一境界,终生再无寸进。

    其实,还有更高层的武学境界,就是让心记住那些招式。达到这一境界,招式的使用,甚至无需经过人的头脑和身体!往往自己都不知怎么回事,招式已出,敌人已中招倒地。或者敌人的偷袭已到眼前,头脑和身体都来不及做出反应,但心已出招,挡住敌人的必杀招。

    我这么说,你们能领悟的透吗?”

    程瑶似懂非懂的摇头:“再厉害的招式,也是经由身体使出,怎么可能摆脱掉身体,由心使出招式来呢?”

    黄顺却眼前一亮,拍案惊呼道:“潜意识!第六感!”

    (本章完)

第437章 抢亲() 
这下连黄忠也好奇起来,“什么潜意识,第六感?”

    黄顺这才发觉,自己无意中,使用了两个梦中才有的概念。于是,黄顺便把人都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之外,还有第六感,就是潜意识。解说了一遍。

    潜意识,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是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通过代代相传,无数先辈们留给后世的压箱底的保命能力。

    譬如,即使一个婴孩,见到比自己大的东西,也知道害怕躲避。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是人类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总结的保命意识:大就意味着危险!

    再譬如,人们普遍对黑夜存在恐惧,这也是潜意识的作用:黑代表着危险。也是人类先祖付出惨痛代价后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黑夜里少出门,外面有猛兽出没。

    潜意识可以避开人的大脑和身体,直接指挥人的行动,以趋吉避凶。很多千钧一发之际避开危险,逃脱一劫的人,事后回想当时,整个人大脑一片空白,当机了。至于自己当时怎么能够做出事后回想都有些匪夷所思的动作,逃过一劫,却是怎么也说不上来。

    其实,这就是潜意识在指挥着人的身体,避开了风险。完全没有经过人的意识。事后,人通过意识来回想当初的行动,自然想不通。

    黄顺连说带比划,又举了一大堆例子,总算让眼前的两人,明白了潜意识和第六感的概念。

    黄忠感叹道:“人比人,气死人呀!我几乎花了毕生时间,才参悟透这个道理,也仅仅是在射箭上参悟透而已。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已经领悟到这一层,甚至都起好了名,道理一套一套的。是我太笨,还是你太过聪明?造化弄人呀。”

    黄顺连忙说道:“我不过是机缘巧合,听别人说起过这个道理,觉得新鲜,就记住了而已。师傅是靠自己悟出来的,悟出一点是一点,真正是属于师傅的东西。不像我,也就痛快痛快嘴皮子。”

    程瑶则说道:“什么潜意识,第六感,弄得人头都大了。我还是更关心眼前的问题。黄顺的条件,怎么就能被黄师傅看上,成为你的唯一弟子呢?”

    黄忠继续说道:“黄顺无志于武功,于武学上堪称一张白纸。但我承认,我看走眼了。他的见识,显然在我之上!

    而且,黄顺即使接触到射艺的精髓,也不会被其迷惑住心神,一头栽进去,出不来。这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执着的人最容易走岔路的环节。我栽进去,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勉强走出来。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

    黄顺能做到,是人主射,而不是射主人。只消遇到好的师傅,黄顺就能掌握最高射艺,成为一代射箭高手。”

    “可是,黄顺也说了,他没有恒心,不知什么时候就放弃了。就这样也行?”程瑶还是不死心,继续问道。

    “哈哈,”黄忠大笑,“射箭本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是人们步入歧途,这才越弄越复杂,好像射箭是件多大的事一样。

    我开始便教黄顺盲射,就是让黄顺从开始接触射箭,便是心射。一切的射箭技巧、动作,都在心中完成。这样训练,进境一日何止千里。不过几月时间,黄顺现在,已经能做到心中定位,不失目标所在了。

    我相信,再过数月,心到手到箭到,黄顺就能做到。”

    听黄忠如是说,黄顺马上想起白天自己临出手那一刻那个美妙的感觉,连忙告诉黄忠。

    黄忠惊讶道:“没想到,你的进步,还在我预料之外!照你这么说,当时若你手中拿的是一张弓,而不是一枚铜钱,无需我出手,你自己就能办到。”

    黄顺惊喜道:“真的吗?”

    黄忠长身而起,笑道:“现在外面一片漆黑,无需遮眼,我们现在就出去试试。”

    能得黄忠亲自指导射箭,黄顺求之不得,连忙起身,跃跃欲试的跟在黄忠后面。

    摸黑来到院后的演武场,黄忠插好箭靶,让黄顺记好位置,然后带黄顺来到一百步开外的射箭位,交给黄顺一张弓,一支箭。

    黄顺习惯的闭上眼睛,用心感知箭靶的位置,弯弓搭箭,仔细的调整方位。良久,这才一松手,嗖的一声,一支箭钻进夜幕之中,不见了。

    三人来到箭靶处,果然,一支箭,稳稳的插在正中心!

    程瑶忍不住雀跃道:“真的射中了唉!你怎么做到的?”

    黄顺摇头,笑道:“别问我,我刚才之所以长时间不射,就想在心里体会这种心射的感觉,结果什么也没有,最后就是对着心中的箭靶中心,射了出去。就是这么简单。”

    程瑶惊叹道:“心射的道理,我多少也懂一些了。我只是纳闷,你就算心中有箭靶,可你的手上,并没有任何的射箭技巧,怎么能射这么准的?”

    黄忠笑道:“你还是没有从之前的谬误中走出来,通过磨练手上的技巧,达到习射,如我般,用了毕生精力才达到;而黄顺,你也看到了,不过习射几个月,就已经是天下少有的射箭高手了。这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过了心射这一关,其他技巧,根本不成问题,无需专门练习便能做到。”

    为了让程瑶相信,黄忠特意在黄顺面前,演习了一把连珠射的技巧。一连十支箭,成一条直线,射了出去。

    然后,根本不给黄顺试手的机会,直接让黄顺用连珠射的技巧,再射一次。

    黄顺接过弓,在心中模拟刚才黄忠的动作,这回没有迟疑,张弓就射。

    “天呐!”边上程瑶一声惊呼。黄顺连忙睁开眼,急切的问道:“怎么了?我射出来了吗?”

    黄忠带着他俩来到箭靶处,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