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摇头道:“非也。荆州一战,江东虽然获胜,却没有乘机扩大战果,其内部的掣肘,有很大关系。后来,无论是在合肥与曹军几度对峙,还是在江陵,与我们针锋相对,江东始终不能发挥出十分的力量,被迫处于守势。

    经历过这些事件,可以说,现在的江东上下,都已经意识到,在外有强敌的当下,江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整合内部,形成合力。

    这一点,江东上下早已形成共识。之所以还未达成一致,是因为他们之间战略猜忌太大,没有可能几方面坐下来,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这种情况下,协调各方,充分倾听他们的诉求,在此基础上,拿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来,就成为江东上下对夏吟坊最大的期许。

    而夏吟坊严守中立,不觊觎社稷神器的宗旨,天然的符合这一居间协调的身份需求。可以说,普天之下,能够胜任的,只有夏吟坊。

    江东有迫切的需求,三少再有这样的意愿。此事要说做不成,打死我也不信。”

    庞统的分析,跟白雪的意见差不多。黄顺知道,自己的一套说辞,糊弄不了眼前这几位明白人。便笑道:“既然江东整合内部,是大势所趋,那我们当然就顺势而为啦。还能从中获取可观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江东整合完内部后,对外的方向问题,这个问题就复杂了,一定说江东的矛头会对准玄德公,有失偏颇。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在江东的事务上说上话,避免首先与江东交兵,没有问题。孙刘毕竟还是联盟嘛。孙刘之间的矛盾,不就集中在江陵城的归属上吗?

    为了避免这个矛盾点爆发,你们两边,不是都想好了缓冲吗。邀请我们夏吟坊入驻江陵城,不正是起这个作用的嘛。

    既然如此,你们还怕江东头一个拿你们开刀吗?他真敢如此,我们夏吟坊在此事上就放弃中立,与你们站在一起。”

    刘备点头道:“三少一句‘顺势而为’,着实包含有大智慧。孙权英明果决,又富于春秋,他统合江东,不过是时间问题。

    我们从中作梗,是没必要的,能想方设法从中大赚一笔,已经是上策。若能趁机深入江东内政,成为江东的一方势力,更是上之上者。

    我明白三少的盘算,江东小族,实力不足,夏吟坊又是外来户,二者联合,也未必能成就大事。若能得到我们的支持,独占江东川茶和蜀锦买卖,或许,就能取得与四族和孙权鼎足而立的资本呢。

    这事,利人利己,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黄顺拍手笑道:“如此,合作愉快!”

    庞统说道:“等等,主公答应了,但报酬一事,还没谈呢。跟你这个生意油子打交道,马虎一点都不行。先小人后君子,这些事情,现在就定下来,省得后面闹纠纷。”

    黄顺苦着脸,说道:“川茶和蜀锦在江东的收益,有三成,是你们的。这总可以了吧?”

    刘备和庞统点头,表示黄顺还不算抠门。

    诸葛亮却笑道:“这些是细水长流,我更关心的,是头一顿的大餐,三少能让给我们什么东西?”

    “什么头一顿的大餐,我怎么听不懂?”黄顺装糊涂道。

    诸葛亮笑道:“我还不知道你?江东小族,不立即拿出足够打动你的好处出来,你能那么好心,帮他们说话,维护他们的立场?这才是大头!既然是合作,当然是双赢,你想着吃独食,就不好啦。”

    刘备和庞统一下猛醒,说道:“他们说是小族,那是与孙氏和四族相比。比起我们,个个的腰都比我们粗。他们能够拿出来的东西,肯定还是留在江东,我们带不走。所以,我们也不眼馋。

    既然三少说了,不吃独食。三少在江东,吃下这么一顿好的,是不是,也该从口袋里,拿出点好处来,补偿一下我们呀?”

    黄顺来找刘备,本来就是抱着这个想法。但同样是给,施舍一般,高高在上的给,那是侮辱人。给的不动声色,甚至让对方觉得,这就是你该给的,接受一方,在此过程中,没有丝毫负担。这才是高明的给付。

    黄顺此前在新野,虽然秉持这个原则,毕竟是新手,无论手法还会操作上,让人一看,就知他在故意掩饰自己赠送刘备钱财的真实目的。

    如今几年过去,黄顺准备再次对刘备输血,不但手段高明的多,手法也纯熟了不少。

    黄顺之所以再次对刘备慷慨解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次来到柴桑,孙权、四族、刘备和夏吟坊四方会谈,孙权和四族是坐地虎,夏吟坊是各方争取的力量,都不可能接受吃亏的结果。只有刘备,既有求于人,又没有强横的背景,很大的可能是,为达目的,不得不在其他方面让渡利益。

    若孙权和四族强势,刘备很有可能即使最后得到江陵城,也没有力量向西川进取。这样,刘备困在江陵城,不但黄顺希望跟随刘备的力量一同进川的规划落空,黄顺的江陵分舵计划,也会因刘备的滞留江陵而流产。

    更为关键的,若刘备在进川准备上浪费太多时间,让关中的曹操争得先机,先一步从汉中进川,那刘备作为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就要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了。

    黄顺能够笑傲当世,纵横捭阖,靠的就是依靠梦的帮助,能够提前预知三分天下。黄顺的一切布置,都是建立在三分天下的基础上。

    若刘备不争气,没能成为三分天下中的一分。天下变成了两强对峙。虽然黄顺在曹操和孙权处都有布置,但毕竟黄顺投入的大头,都在刘备处,可谓损失惨重。

    再加上,黄顺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姐夫能够避免梦中的悲情结局,一直梦想着姐夫掌握蜀汉政权时,自己能够更帮助姐夫,完成大业。

    所以,权衡局势和利弊后,黄顺不得不未雨绸缪,先行给刘备打针强心剂。让刘备知道,在江东的损失,能在黄顺这里得到充分的补偿。

    (本章完)

第465章 周瑜的箭伤() 
“补偿嘛,肯定是有的,”黄顺笑嘻嘻的说道,“但是,现在,我不会给你们任何承诺。毕竟,这事还只是个意向,八字还没一撇呢。等我从他们身上切实的捞到了好处,我一定不会忘了玄德公的那份。

    若玄德公对我不放心,可以让姐夫做监督嘛。咱们毕竟还是一个阵营,如何分配好处,好说话。多了少了的,我不会与玄德公过多计较。相信玄德公也不会跟我较真,是不是?”

    刘备哈哈大笑,“三少说的大实话。”

    黄顺交代完自己的事,就要准备撤。刘备这段时间一直没捞着黄顺,心里很是没着没落的,现在黄顺主动送上门来,哪能轻易放他走,死活留下,又与黄顺计议了半天到柴桑后的协调行动,这才放走黄顺。

    接下来的路程,风平浪静,平静的表面掩藏着暗地里的风云涌动。黄顺再也没机会修炼心法,不是刘备、诸葛亮找他有事,就是马谡、林卓他们找他商议进城后的日程安排。就是他自己,也需要找陆吟霜、白雪、程瑶她们商议一些事情。

    对黄顺来说,悠闲的日子已经远去,还未到柴桑城,他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十几天后,大队人马终于赶至柴桑城下,孙权带领麾下文武百官,齐齐出城远迎。三千丹阳兵站立官道两厢,旌旗猎猎,衣甲鲜亮。路遇小块平坦地段,便有花样百出的民间舞艺、杂耍搭台演出。衣服五颜六色,扮相更是千奇百怪,漂亮的堪比仙女,丑陋的宛如怪物,唱腔更是南腔北调混搭,却杂而不乱,向荆州来客展示着主人高深的文艺修养。

    黄顺久闻孙权大名,今日却是头次见到真人。当然是目光灼灼,盯着人家不放。

    但见孙权,头戴麒麟吐火张良冠,身穿精心裁剪的青色箭袖窄腰采风袍,脚蹬三角虎皮纹路靴。眉似刀裁,眼若明珠,阔嘴大耳,鼻梁高挺,脸色温润如玉,走路龙行虎步。谦和不乏锐气,热情不失冷静。不愧未来的江东之主。曹操见之,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今日黄顺见之,更是自惭形秽,不堪与之比肩。

    黄顺盯着孙权,同样的,孙权对黄顺也是闻名已久,头次见面。大老远的,目光就牢牢锁定黄顺,上下打量。

    孙权眼中的黄顺,黄巾裹头,素袍窄衣,难掩主人的高贵潇洒。面皮白净,细眉细眼,透出十分的洒脱和精灵。绽颜一笑,宛如女人般妩媚可人;凝眉沉思,形象不输当世一流军师。果然是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夏吟坊坊主。

    两人四目相对,且行且近,无需他人介绍,俩人相距一马距离时,齐齐下马。黄顺看着孙权,笑着张开双臂。孙权心领神会,也放开怀抱相迎。俩人宛如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紧紧相拥,庆祝重逢。

    “孙权小儿,你的大名,我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黄顺笑着与孙权打招呼,“你的形象,我不知在心中私下描绘多少遍,俊的丑的都有。今日得见真人,只剩一声感慨:江南婉约,尽付巾帼;江东俊秀,集于仲谋。孙氏能得江东,真乃天意!”

    孙权也打趣黄顺道:“你的浪子形象,我也是心中刻画无数次。今日一见,果然是闺中偶像,少妇王子。连我这个大男人,在你面前,都有些情难自持。”

    ……

    俩人互相恭维,丝毫不管周围人的眼光。孙权这边,是周瑜站出来,说道:“主公和三少虽初次见面,却神交已久。今日安排很是紧凑,不如日后找个时间,好好叙叙。主公略尽地主之谊,三少不失远客之礼。”

    黄顺这边,却是陆吟霜出面说道:“两个大男人,在这里卿卿我我,骇死人了。赶快打住吧,该干嘛干嘛。”

    黄顺挽住孙权的肩膀,亲热道:“看看,你这边的公瑾,说话宛若天籁,听着如春风拂面;我这边的夫人,就直来直去,煎饼咸菜了。接下来,怎么安排,我客随主便,少不得要叨扰主人一番啦。”

    孙权说道:“公瑾之风雅,天下皆知。我近朱者赤,不过邯郸学步而已;三少玲珑圆滑,却没在夫人处学的半分泼辣直率。相比之下,还是三少更高一筹呀。

    三少与玄德公原来辛苦,我在柴桑,早已备下盛大宴席,为二位接风洗尘。二位到来,是我们江东的盛事,且庆祝三天,再谈正事不迟。”

    “好!”黄顺鼓掌欢笑,“一切就有劳仲谋兄啦。”

    黄顺在前面跟孙权亲热交谈,刘备跟在后面,想插话,只没半分机会。这俩人,戏谑嬉闹,看似不正经的很,刘备却知道,俩人这是开头就别上了苗子,较上了劲。

    看着他们说笑的热闹,刘备有心也想说上一俩句,加入他们的小圈子。只是心中想了无数的寒暄话,跟他俩的说话风格实在不搭,说出来徒增尴尬,还不如沉默是金呢。

    其他人,如诸葛亮等辈,微笑着置身事外,随大流跟在后面,根本没有搭腔的意思。就是萧凝,也习惯了黄顺的出其不意。只是让她感到惊奇的是,眼前这位江东之主,怎么也跟黄顺一般,不按正常套路出牌呢?

    “雪姐姐,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看不懂呢?”萧凝跟在后面,悄悄的与白雪咬耳朵,“不是说黄顺从未见过这个孙权吗?怎么说话这么随便呢?”

    白雪笑着跟萧凝解释:“这就是我们三少的一贯作风。孙权是他此行的重要对手,当然要在头次见面时从气势上压住对手。黄顺故意不按正常路子来,就是想看孙权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的样子。谁知孙权有样学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根本不吃黄顺这一套。这一次,黄顺算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啦。”

    “我看他俩是臭味相投。”萧凝小声嘀咕了一句,便不言语了。

    程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虽然主要精力都放在警戒上,仍忙里偷闲,插嘴道:“这俩人,都是主子,又都是年少得志,当然有共同点了。你没发现刘备那老头,就插不上话吗。若待会到了宴席上,若还是如此,我都替刘备感到尴尬。”

    白雪笑道:“这倒无妨。有姐夫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本章完)

第466章 接风宴() 
孙权果然超级重视黄顺和刘备的来访,这次的接待也是孙权亲自安排。孙权先带他们逛了一圈柴桑城的城楼,又观看了他的藏书馆,最后在演武厅欣赏了一段由周瑜亲自指导的歌舞,接下来接风宴才隆重登场。

    不同于刘备的了然无趣,时不时的打哈欠,黄顺全程看的兴致勃勃,尤其看到孙权那丰富的藏书后,更是心中感慨:江东孙氏不愧是兴旺三世的大族,家底硬是厚实的多。

    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