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顺点头道:“我的大事小情,祖老都知道。老爷子若是询问祖老,祖老一定不会隐瞒,定会如实相告。”

    黄霸说道:“你去江东这么久,那边的情况,你还不了解吧?我告诉你,那边可是打成一锅粥了。各部落之间,都杀红了眼,从秋冬打到春夏不收手。”

    黄顺对此,还是早有预料的。早先他离开定襄,就帮助呼延煌和俟奴完我定下离间无臣氏、扶罗韩和轲比能部的大计。现在看来,离间计非常成功。只有大混战,才有呼延部和俟奴部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那呼延部和俟奴部如何?”呼延康问道。满屋子人,她自然是最为关心那边事务的人。

    黄霸笑道:“那个呼延煌生了个好女儿,找了个好女婿。好女婿又帮老丈人建了一座城池。坚城在手,呼延部就算立于不败之地。混战里,当然是能占多少便宜,就占多少便宜了。”

    呼延康松了口气,笑道:“这就好。”

    黄霸继续说道:“呼延部和俟奴部,依托城池,着实收容了不少逃难躲避战火的小部落。其他大部落,也看到了城池的重要性,都在想办法大兴土木呢。可惜,混战中,要想待在一个地方,安稳的建筑城池,无疑是个奢望。”

    “呼延部和俟奴部的宿敌:可朱浑氏和无臣氏,怎么样了?”黄顺听黄霸净说些没用的,便主动开口询问。

    黄霸说道:“可朱浑?头一战就被呼延部和俟奴部灭族了。听说是底下的部落反投呼延部,带领两部联军,直捣可朱浑大本营,来了个一锅端。

    至于无臣氏,哈哈,算是混战中最倒霉的了。先是被扶罗韩部偷袭,损失惨重,后来又与轲比能部大战一场,相持不下时,呼延部和俟奴部两部联手趁虚而入,扫荡无臣氏后方。无臣氏大败,后来在两部的不断打击下,已是很难在当地站住脚,被迫远涉。”

    “关外打的这般热闹,曹兵有何动静?”白雪问道。

    黄霸赞道:“果然还是白雪,一问就问到点子上。曹彰、徐晃等辈,瞅准时机,率兵出击,打了不少胜仗,斩获更是数不胜数。曹彰更是在关外,建立九堡防御,巩固地盘。曹操为表彰曹彰的战功,封曹彰为关外侯。”

    “曹彰是从翼城出击定襄吗?呼延部和俟奴部岂不是大受损失?”黄顺问道。

    黄霸笑道:“曹彰才不傻乎乎的出击定襄,啃硬骨头呢。定襄有呼延部和俟奴部三座城池,两两呼应。曹彰即使拿下,也要大费周折。还不如另选出击地,轻而易举收获战功。

    曹彰选择的突破口,在昌平。虽然山路崎岖,运输艰难,但一旦出关,就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正适合曹彰据险修堡。”

    黄顺皱起眉头,说道:“如此说来,呼延部和俟奴部经过一番混战,实力大涨。在曹氏眼里,已经威胁到翼城。万一因此招来曹氏大军,就不妙了。”

    黄霸说道:“呼延煌和俟奴完我很会装孙子,恨不得一天数表向曹操表忠心。再说,曹操还在西凉用兵,无力兼顾定襄一带。

    那俩人,早就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曹操大军讨伐的准备了。他们赶跑无臣氏,就开始在无臣氏的地盘上,破土动工,修建城堡。然后便举族搬过去。”

    “那定襄一带,岂不是空了?”黄顺笑道。

    黄霸说道:“当然不是。呼延辽部兵马,就留守在定襄。”

    说完,黄霸朝黄顺挤挤眼,说道:“现在,你该知道,我为什么说定襄也是你放鸡蛋的一个篮子了吧。”

    呼延辽与黄顺关系最好。呼延煌和俟奴完我那俩老小子,真是贼精贼精,知道呼延辽与黄顺关系匪浅,就留下呼延辽在定襄。

    一是方便与黄顺做买卖,二是一旦曹操有大举进犯定襄的举动,呼延辽还可以得到榆林和凉州城的援兵。黄顺在中原,也会为呼延辽积极斡旋,从而最大限度确保定襄不失。

    只是这样一来,定襄就如凉州城一般,也间接在黄顺的掌控之下了。这些飞子,运用巧妙,完全可以发挥出奇效。

    “定襄太过靠近翼城,在曹彰卧榻之旁。虽然呼延辽在那里盘踞,总不能随心所欲发展。除非与曹氏撕破脸皮,这是现在的我们还做不到的。所以,定襄一带,不会有什么前途。”黄顺摇摇头,说道。

    黄霸笑道:“你这是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你替曹彰想过吗?若是曹彰知道你与呼延辽的关系,又知道定襄的三座城池,都是你一手安排所建。曹彰干嘛要损兵折将去攻打呢?通过你的关系,进入定襄,把定襄控制在手中,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黄顺一愣,说道:“曹彰真有这个打算吗?”

    黄霸说道:“有没有我不知道,反正,我知道的是,曹彰并没有对定襄用兵,而是在翼城留下少量兵马,主力都调往昌平了。曹彰对定襄如此放心,笃定呼延辽不会趁虚攻打翼城,还不是看着你吗?”

    (本章完)

第611章 川中动静() 
黄顺摇头道:“那些鲜卑人,我都不敢说能完全掌控,曹彰就这么对我有信心?我感觉,此事没那么简单,一定有更为可靠的理由,这才让曹彰放心大胆的离开翼城,去昌平建功立业。”

    黄霸笑道:“曹氏的事,我们操的什么心?家里的老头子,是看好你的前程。说不定,天命就当真落在我的三弟身上呢。单看三弟这几年的运势,谁人可以阻挡?”

    黄顺一笑,说道:“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别人不知,难道二哥也不知道?这几年,我的预估未来能力越来越弱,频次更是越来越少。总有一天,我就泯然众人矣。那时候,我怕是就原形毕露了。”

    黄霸摇头道:“三弟休得丧气。你能有如今的成就,可不是靠那时灵时不灵的梦。是三弟的策略适宜,因势利导,这才有了如今的规模。这也是老头子们最看好你的原因。

    诸葛亮、庞统、马良之辈,虽然才学高过于你,却拘泥于汉室,一门心思认准刘备,大大局限了灵活性。只有你,没有半分忠君意识,一切行动单凭利害分析,又能忍一时之气,低头做小。

    最为关键的,是你一方面另辟蹊径,以买卖为基业扩展实力,实力再强,也不会引起当世强者的忌讳。一方面,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高大上的目标,这样,你又可以获得所有人的认可,随意出入他们的厅堂。

    纵使以后天命有归,你也可以凭借自己的人脉,最后关头立一大功,还能在论功行赏的日子里成为实权派;要是时机来临,你多年辛苦打造的武装力量,就可以迅速发动,实现弯道超车,一举奠定自己的优势。

    这些道理,就算我心中明白,我还是做不来。能完美将之付诸实践的,只有你。家里的老头子们已经在刘备身上搏了一把,没有成功。现在,他们愿意再博一把,把各自压箱底的力量交到你手上,由着你去折腾。”

    黄顺这下有些听明白了,“二哥的意思是,老头子们已经决定,让我掌管沔阳的兵马了?”

    黄霸拍着黄顺的肩膀,说道:“听候你的差遣。”

    黄顺大喜道:“这样啊,目前,我还用不着这里的大部队,还得委屈你们再在沔阳待上一段时间。沔阳隐蔽与河网山林之间,若不好好加以利用,岂不是暴殄天物?

    我决定了,回襄阳后,就调拨一批工匠过来,在沔阳打造战甲器具,一方面供应江东四族和东顺阁,一方面,为我们后面起事做准备。”

    黄霸笑道:“三弟要在荆州,竖起自己的大旗吗?”

    黄顺摇头道:“荆州四战之地,不宜割据。再说,我们六姓的精英,都在刘备处。有刘皇叔这么好的一面旗帜,我干嘛还要另竖大旗?缓称王是争霸至理,我才不会傻到主动站出来,当那个出头鸟呢。”

    黄霸摇头笑道:“三弟先前没有辅佐那个刘玄德,现在如何又想归附于他?”

    黄顺说道:“只是名义上而已。刘备一旦进川,他的主要力量就会调往西川,荆州,就还是十姓的荆州。再说,我归附的可不是刘备,而是姐夫诸葛亮。不信你等着瞧,等刘备在西川站稳,未必能容得下姐夫,定会发配回荆州。”

    黄霸讶然道:“这是你的梦告诉你的?”

    黄顺摇头道:“这是我的智囊团分析出来的。”黄顺一指白雪她们,继续说道,“刘备不会单单倚靠我们六姓,进川后肯定会大力提拔川中人士,抗衡我们六姓的势力。

    但刘备就是再努力,也顶多能压制住庞统、马良他们,要压制住诸葛亮,就不是他能做到的了。因为诸葛亮背后有我的支持。

    此前在江陵,虽然不明显,但刘备已经对我表现出忌惮的意思,连带着对姐夫,也有些疏远。但当前刘备无人可用,只能继续倚重六姓。

    等刘备进川站稳,身边不乏人才可用时,一定会第一时间踢开姐夫,把姐夫的影响力,死死控制在荆州范围。

    这样,就算我再有能耐,也不能通过姐夫,影响到刘备集团的核心。若我有异志,诸葛亮被我影响,刘备要做的也不过是壮士断腕,舍弃荆州飞地,自己的基本却是无虞。”

    黄霸沉吟半响,说道:“这些情况,你会告诉家里的老头子吗?”

    黄顺摇头道:“即使我不说,家里那帮老狐狸,也能嗅到一些什么。刘玄德作为当世枭雄,他这么做,无可厚非,也可以理解。只是姐夫在其中就要受委屈了,本来是一腔热血忠心辅佐刘备,却种种阴差阳错,始终不能与刘备合作无间。”

    黄霸点头笑道:“孔明受委屈,很大部分是在替你受过。是你表现的太过出色,手伸的过长,这才引起刘备的猜忌。”

    黄顺笑道:“我知道,但我更知道,只要我够强大,刘备就不敢把姐夫怎么样,把我们的六姓精英怎么样。更不敢将他们闲置。”

    黄霸苦笑道:“这些算计来算计去的事,真不是我这样的粗人能够驾驭的。这些事,还是你自己掌舵。我只是带兵,以后若是有上战场打大仗的机会,你别忘了二哥就行。”

    “仗肯定有的打,”黄顺说道,“有些时候,讲道理没用,只有向别人证明你的拳头比他硬,他才能乖乖的听你安排。我身边倒是不缺能打仗的人,只是不是太老就是太小,到时候少不得要倚重二哥。”

    ……

    得知沔阳的所有兵马物资都归自己支配的黄顺,当然要履行以下主人的职责。接下来的几天里,黄顺在黄霸的陪同下,转遍了沔阳的山山水水,同时为自己的工匠们寻找合适的工坊地点。还有就是安排疏通河路的工作,由黄霸与四族联系,协调双方进度。

    这样,林林总总在沔阳待了将近一个月,这才启程,从沔阳出发去江陵城。

    期间,黄顺接到徐莹的信,说明道路难走,她准备去江陵等着大部队。

    一想到上次江陵至沔阳那段泥泞难行的土路,黄顺就心有余悸。所以,黄顺宁可选择走水路,绕一大圈,也要避开那段人间地狱般的路程。

    这样一来,黄顺来到江陵的时间,就更往后拖延。等黄顺的船队来到江陵码头,徐莹她们早就到达江陵城,等候他们多时。

    (本章完)

第612章 入川!() 
码头上,徐莹俏生生站在那里,身边跟着黄武、黄蓉和黄襄。黄武和黄蓉在周围嬉笑追逐,黄襄跟在后面,拼命迈动着两条小短腿,跑的摇摇晃晃。三个大丫鬟快步跟在旁边,照顾着他们。

    一看到这个情形,不止是一众女人坐不住,就是黄顺,也恨不得插上翅膀飞上码头,把她们抱在怀里。

    于是,放下小船,黄顺带着一众家眷先行登岸。后面彭威他们,妻儿分离,比黄顺更为念家,也跟在后面下了小船,赶来码头与妻儿相见。

    陆吟霜她们一上岸,根本顾不上跟徐莹打招呼,直接就飞奔过去抢着把孩子抱在自己怀里。

    只有黄顺,照顾到站在那里的徐莹,先过去把徐莹抱起来,诉说分离之苦。

    徐莹很懂事的挣开黄顺的怀抱,告诉黄顺,不要冷落了孩子们。

    黄顺当然不会忘记他们,过去从程瑶怀里把黄武抱过来。这孩子,快两年不见,重了许多,黄顺抱着都感觉有些吃力,就临时放弃要空中接抛几次的想法。

    简单询问了黄武几句,便把黄武放下,又把黄蓉抱过来。虽然只是比黄武小几个月,黄蓉就轻的多,黄顺轻易的把黄蓉拦腰抱起,空中接连抛接了几次,把黄蓉乐得咯咯直笑,连说还要再来几次。

    黄顺上喘着放下黄蓉,笑道:“你老子我可比不上家里那些侍卫。等再过几年,连着几个,你老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