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顺摇头道:“不见得吧。我有没有异心,要看对谁。要说对江山社稷,我绝对没有丝毫异心,鼎鼎忠心可昭日月。

    若说是对刘家朝廷,那我就是有异心。当年陈胜都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规定天下就非得姓刘?

    周公都说过,天下有德者居之。我的局量没有周公那么高,我认为:谁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谁就能当家作主为皇帝。”

    诸葛亮显然也认可黄顺的说法,却不能明着支持,苦笑着说道:“难道你认为,主公不是那个有德之人吗?”

    黄顺老实说道:“说实话,差点。”

    黄婉贞和俟奴娇都偷偷乐了。白雪、程瑶和孙尚香则一门心思逗弄小诸葛玩,根本不关心这边的谈话。

    诸葛亮没办法,只好另辟蹊径,说道:“咱也不说主公,就说说我吧。因为你的缘故,我在主公那里,没少受气,受挤兑。

    现在,进川一战,也没我什么事,以后不消说,我就慢慢被排挤出决策圈了。这一切,可都是因为你的孤傲不群,标新立异。你准备如何补偿我吧?”

    黄顺笑道:“别欺负我孤陋寡闻,我知道,你现在的处境,还不至于到那一步。”

    诸葛亮说道:“现在是不至于,但你知,我知,一旦攻入成都,拿下西川,恐怕就很至于了。”

    黄顺还是摇头道:“拿下成都,刘备不过是多了一口气而已,形势依然严峻。若不能抢在曹操之前,把汉中抢夺在手,刘备面前,还是死路一条。刘备不傻,不会在那时候动你的。”

    诸葛亮再退一步,说道:“好吧,就算你说的有道理。那拿下汉中之后呢?我要靠边站了吧?当初,我可是主公三请才出的山,现在,却沦落到被清扫出局的下场。你不觉得,对我很是亏欠吗?”

    黄顺乐道:“到那时候,大概率,我已经从河西返回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还有夏吟坊嘛。”

    “我要是想在你的夏吟坊做事,还值得我兴师动众把你请过来?大不了让你姐出面,一句话就能搞定!你姐夫我可是贞洁烈女,从一而终,绝不改嫁。我在主公那里失意,你要对我负责才行。”

    黄顺笑道:“姐夫准备让我怎么负责?”

    诸葛亮显然早有考虑,当即说道:“你的力量,我要能调动才行。”

    黄顺很痛快说道:“我的力量,姐夫什么时候调不动过?这个没问题。”

    诸葛亮又道:“我能调动,就意味着主公也能调动,你可要想清楚。别到时翻脸不认。”

    黄顺说道:“知道你是为刘备办事。只要是姐夫出面,我肯定没问题。要是换成别人,那对不起,调不动。这样,那刘备就不得不倚重你了!”

    诸葛亮叹口气,说道:“就知你是这个态度。如此一来,刘备倒是非得倚重我不可,却也从此把我当作家贼来防了。”

    黄顺无所谓道:“我早就跟你说过吧,刘备在世,你的志向不得伸。还是刘备死后,他儿子继位,你才大权在手,尽情挥洒聪明才智的。耐心等着吧,反正刘备也没几年活头了。”

    诸葛亮摇头道:“若是没有你,这话我信。现在有你在里面搅局,我信才怪!主公若真到那么一天,恐怕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我:铲除隐患!”

    黄顺自信道:“他不敢!有我在,他没那个胆子!留着你,凭你对他们刘家的忠诚,他的事业还能继续一阵子,说不定过程中就有了转机,譬如我突然被人暗害了等。若是他敢杀你,我第一时间就能纠集力量灭了他全家。权衡利弊,他没得选择。”

    诸葛亮摇头苦笑道:“你听听你说的这话!你怕是早就打好主意,等刘备死后,我一旦掌权,你就可以凭借我的关系,李代桃僵,逐渐架空主公的势力,对不对?

    我在世,你或许能老实恪守本分;若我不在,你怕是立马要反,把主公的一切,都据为己有,对不对?”

    黄顺连忙否认:“我哪有那么阴险?不过,姐夫你要是掌权了,给我一些方便,还不应该吗?别忘了,刘备得以顺利入川,我出力也是不小的,总得有所回报才是。”

    黄婉贞笑道:“我说我这个精明的弟弟,为什么在刘备的事情上,总是一次次的吃亏,还不长记性。我还以为我这个弟弟有多好,处处看在他姐夫的面子上呢。还是孔明看的准,你这是放长线,钓大鱼。”

    俟奴娇说道:“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黄顺,如假包换。”

    诸葛亮抓着不放,问道:“你敢说你没这个想法?”

    黄顺噗嗤笑了,说道:“如此做梦倒是做过。绝没想过这么干。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我可不想被后人扣上这么一顶帽子。”

    (本章完)

第619章 见曹植() 
诸葛亮又严肃起来,看着黄顺,问道:“如果曹氏父子准备篡位称帝,许你河西王的爵位,你会怎样?”

    黄顺笑道:“姐夫也太小看我了。那个时候,河西本就在我手里,他封不封我河西王,有什么区别?我稀罕那顶王爷帽子?”

    “可你这个王爷,手底下是有军队的!曹氏父子允许你保留军队,你也不动心?”诸葛亮继续追问。

    这回,黄顺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思索了一番,这次说道:“说不动心,那是违心。但我更清楚,我能为曹氏做的,就是一旦三马同槽吃曹的天命降临时,能保住曹氏一脉。仅此而已。我们十姓的力量,集中在荆州,集中在西川,我不可能投靠其他人,与我们十姓为敌的。”

    诸葛亮长吁口气,笑道:“你能分得清这些,我就放心了。”

    俟奴娇却问道:“你怎么就能肯定,那个天命,能在你有生之年降临?”

    黄婉贞笑着凑到俟奴娇耳边,低语了几句,瞬间睁大了眼睛,不能置信的眼光看着黄顺。黄顺知道黄婉贞跟俟奴娇说些什么,无所谓的耸耸肩,表示无辜。

    黄顺在江陵城,整整停留了半月。本来黄顺没准备住这么长时间。江陵城的事务,已经尽数交给大哥黄循,黄循已经随刘备大军入川,黄顺不想越过大哥,直接插手江陵事务。如此一来,黄顺留在江陵,反倒有些无所事事,整日里不是赴宴,就是与张苞、关兴他们泡在一起。

    让黄顺多住几天的原因,是诸葛亮替刘备兑现对黄顺的承诺,把长沙的治权交给了夏吟坊。

    此前,黄顺信口跟刘备要了长沙郡的治权,当初也没多想,只是想着,多一块自己的地盘,总是有好处。长沙郡地处偏远,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威胁,夏吟坊占据长沙郡,不会对任何一方构成威胁。

    后来,黄顺慢慢的构思自己的大业,长沙郡的定位,这才慢慢的清晰起来:虽然现在的长沙郡地广人稀,没什么价值。但黄顺可以通过向长沙郡大量移民,开垦荒地,把长沙郡作为夏吟坊的粮仓。

    大批量的移民,对黄顺来说,已经没有难度。此前黄顺已经安排荆斤,收揽人口,为黄顺的人口买卖做准备。

    既然黄顺自己有了地盘,当然是肥水不留外人田,优先自己使用了。

    荆斤办事,很是谨慎小心,每月都会派人给黄顺送去详细的情况资料,向黄顺汇报进度。黄顺知道,荆家村周围,已经聚集起不下万人的人口大军!

    这批人,黄顺回襄阳路经荆家村时,就要把他们全数调往长沙郡,由向充统帅。

    之所以是向充而不是其他人,因为向家在长沙郡的实力最为雄厚,向充坐镇长沙,理所应当。

    战乱年间,最重要的物资就是粮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黄顺对此特别重视,交给向充二百万贯现银,用来奖励开垦、耕种,同时,又拿出一百万贯,疏通长沙郡的水路和陆路。

    安排这些事,费了黄顺几天时间。若不是归心似箭,黄顺还想亲自去长沙瞧瞧。

    一切准备停当,黄顺带领大队,终于离开江陵,返回襄阳。

    襄阳城外,欢迎的人群中,意外的,黄顺竟然发现了曹植的身影!

    没有任何人告诉自己,曹植也来到了襄阳!黄顺惊喜之余,心中也在揣测:曹植所为何来。

    黄顺能肯定,曹植此来,肯定是冲着自己。别人根本无需曹植亲自出面。曹植现在可是位高任重,一般的事务,还真劳动不着他老人家。能让曹植亲自出面,不消说,肯定是曹操的安排。

    邺城一别,黄顺就再没见过曹植,中间只有书信往来。现在再见曹植,黄顺有心打量,曹植比之前沉稳多了,此前的轻浮再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的精明和深不可测。

    受其影响,黄顺没有像往常般,亲热的扑上去,表达自己对曹植的欢迎,而是轻轻的下马,来到曹植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仅此而已。

    “装深沉,谁不会!”黄顺心中如是想。

    反倒是与黄顺关系并不怎么样的曹仁,老朋友般扑过来,抱着黄顺就是一阵寒暄,那股子热情,连黄顺自己都有些起鸡皮疙瘩。

    没说几句,曹仁就变了脸色,从跟随黄顺下车的一众女眷中,没有发现萧凝的身影。

    黄顺只好三言两语匆匆把曹仁打发,再去应付其他人。

    曹植身份虽高,但在襄阳城,要想与黄顺坐下见面,他还排不到第一位。十姓那帮老头子,早就做好了安排,黄顺一回来,就被他们的子侄们押着,回家简单拜见了父母,就被押送蔡府。那里,他们早就为黄顺摆好了场子。

    刚进蔡府,蔡青就凑上来,笑着说道:“三少,没能去城外远迎,勿怪勿怪。都是这里一堆事,实在脱不开身呀。”

    蔡青是黄顺离开襄阳前,任命的威远堂堂主。对蔡青,黄顺就少了许多客套,直接说道:“大表哥,你们这是搞什么鬼?一路上也没个人告诉我实话。”

    蔡青笑道:“马上你就知道了。”

    果然,蔡青带黄顺来到早已布置妥当的大厅堂,不出所料,十姓诸老,除却黄承彦没在,其他人,尽数在场。

    看见黄顺进来,诸老一起起身上前,嘘寒问暖。黄顺不知这些长辈为什么如此热情,浑身汗毛都起来了,却不得不陪着笑脸,一一应付。

    寒暄过后,还是马家老头子开头说话:“三儿啊,你如今也回来了,终身大事,是不是也该跟我们商量商量了?”

    黄顺一听这话,连忙陪笑道:“马老,您没记茬吧?我家里老婆夫人一大堆,孩子都有好几个了。终身大事,早就解决了,还哪来的终身大事?”

    “你先前娶的,可都是我们十姓外的女人。十姓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十姓,就是因为我们互相通婚,彼此分不开。

    现在,你的夏吟坊,已经成了我们十姓的标志,提起十姓,外人只知夏吟坊,不知其他。为了维护我们十姓,三儿你是不是也应该,从我们十姓当中,娶几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回去呀?”

    (本章完)

第620章 真正主事() 
“是呀是呀,我家的姑娘,可丝毫不比你家那几位差。三少娶回家,保证长脸面。”

    “你家丫头哪能比得过我家的姑娘,小时候过家家就是三儿的媳妇!俩人感情好着呢。”

    ……

    众老显然早有准备,你一言我一语的,根本不给黄顺说话的机会。

    黄顺说不得话,索性在心里琢磨:这帮老东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真如他们所说,是要通过婚嫁来巩固与黄家的关系吗?

    这理由在黄顺看来,太牵强了。十姓本就是亲连着亲,族中子弟又多在夏吟坊任职,根本无需搞什么联姻,关系就够紧密了。

    以黄顺对这帮老家伙的了解,明面上的道理都是冠冕堂皇,说出来给人看的,真正的意思,绝不会轻易透露。

    只是,黄顺自认才智不足,对这帮老家伙突然提这茬,还真想不出,他们的真正目的何在。

    “各位长辈,”既然想不透,那就索性装傻,这是黄顺的不二法门。“你们真是有心把族中闺女嫁给我,那就找我家老头子去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咱可不能坏了规矩。

    再说,咱们十姓互相之间,亲上加亲不假,可也没有上门做小的道理。我已经明媒正娶了吴郡陆家的小姐,家中正位已是名花有主,此时再在我们十姓中谈婚论嫁,不太合适吧。”

    林老头呵呵笑道:“这有什么!曹操和孙权都不在乎这名位身份,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有自知之明,十姓的名头虽然唬人,却断断比不上人家曹氏和孙氏。”

    黄顺连忙笑道:“曹操和孙权,都是有求于我,这才不惜自降身份,在我身上赔上一位郡主、小姐。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