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顺笑道:“我的城府真有那么深,你们还敢跟我鬼混吗?还不早被我算计成骨头渣渣了。说到底,这是祖老厉害,我们都没敢想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未雨绸缪的做准备了。等我们开始做事的时候,一切条件都已经就绪,我们只等着捞现成的。”

    如此说说笑笑,四人来到酒家就位,马谡问道:“你不是说有事给我们做吗?快些说吧,不要让我们酒也喝不痛快。”

    黄顺于是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把三人听得眼睛都直了。

    “你竟然安排我们几个去造谣?这太有损我们身份了吧?要是传出去,我们还怎么在士层混?”马谡首先怪叫着反对。

    黄顺一本正经的说道:“这叫放烟幕弹,用来迷惑敌人,拖住敌人的。怎么能叫造谣呢?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必须有相当的智慧,才能做的妥帖,滴水不漏。彭威他们倒是想做,我还担心他们做不来呢。”

    (本章完)

第925章 马谡的志向() 
    “少糊弄我们,他们几个,统领着你的亲兵团,你能舍得把他们外放邺城几个月?想使激将计也得找个像样的由头吧。”杨承不屑的一撇嘴,说道。

    黄顺嘿嘿笑着,丝毫没有被人揭穿的尴尬,“扮人像人,装鬼像鬼不就是你们几个的最大优点吗?这事,要是让别人去,我还怕他们泄露机密,或者反被曹丕反向渗透了呢。只有你们几个出马,我才最放心。”

    马谡皱眉道:“这事非要交给我们,我们却是一头雾水,都不知从何入手。”

    黄顺说道:“我去过两次邺城,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的。在邺城,我们夏吟坊有足够的眼线和人手,只要你们有主意,不用你们自己动手,自有人帮你们去做事。就算你们想不出主意来,也不太要紧,邺城那边的几位负责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让他们帮你们出出主意,应该还难不住他们。”

    马谡不虞道:“若真是那样,那我们几个的脸面往哪搁,一并连你的面子也丢了。我们总得有点主见才是。”

    林卓也说道:“这事既然是三少你想出来的,你总该心中有个大概的谱吧?说出来,就当是对我们几个业务指点了。”

    黄顺想了想,说道:“这个就要抓住曹丕的心理了。刚即位的曹丕,最怕的就是他那几个厉害的弟弟不服,暗中反对他。弄个匿名检举信,街头巷尾唱个歌谣等,都是好手段。就是这些看着虚无缥缈的东西,查无实据,既能保护自己,又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马谡道:“可是,曹丕毕竟是世子,而且代曹操坐镇邺城那么久,他的心理早已接受自己为主子的事实。继位对他来说,不过是水到渠成,不存在一夜骤富那样的状态。我们搞这些小动作,能否成功,我表示怀疑。”

    黄顺说道:“就算不成功,只要曹丕不怀疑到我们身上,就成功了。”

    杨承说道:“我觉得,背地里搞这些小动作,有失身份。还不如由我们几个,堂堂正正的出使邺城,正面说服曹丕,外战不要针对襄阳。”

    黄顺笑道:“你如何下说辞?外战的几个目标中,襄阳最弱,如果我是曹丕,都怕受不了这个诱惑。怎么劝止曹丕?”

    马谡道:“虽然如此,但我们与曹氏的关系却是最好的。若如此之襄阳,在曹丕继位后便受到攻击,天下士人怎么看待曹丕?以后还有谁敢心向曹氏?”

    黄顺点头道:“不无道理!我也知道,曹丕主动攻打襄阳的几率不大。如此做,不过以防万一罢了。

    不过,你们的话倒是提醒了我。你们几个前去邺城的身份,就是打着使者的旗号。毕竟,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如此大事,襄阳不可能不派人前往的。

    到了邺城,如何操作,就看你们的了。你们根据形势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时候,你们就是将在外,不用顾忌到我怎么想,怎么有利怎么来。”

    马谡摩挲着下巴,说道:“曹氏剧变,对天下大势绝对是冲击。孙刘双方因此大动刀兵都有可能。相比于防止曹丕的入侵,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考虑孙刘交战的可能?”

    黄顺赞了一声,说道:“孙刘交战,其间自有无数的机遇。我会亲自坐镇,从中捞取好处,最好能把江陵城收回来。那就完美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白捡好处的机会。以后,我们就得依靠自己的实力了。”

    林卓眼睛发亮,说道:“我们几个对荆州熟悉,去邺城的事,能换别人吗?留在襄阳等着捞好处才是肥差啊。”

    黄顺说道:“你们是我兄弟,哪还分什么肥差瘦差?不管你们做什么,我还能亏待你们不成?”

    杨承把手往桌子上一拍,说道:“我们正要找三少说道说道。现在襄阳都独立了,孔明正在那里给各方封官,我们几个却一直没有动静。不知三少如何打发我们几个?”

    黄顺笑道:“你们见过皇族当中有谁出来当官了吗?真正的当权的,不在于官帽大小。你们是我的兄弟,是权力的分配者,而不是等着被分配。夏吟坊的上层改组,你们见过了吧?最具权力的长老会,那才是我们待的地方。就在长老院里,动动嘴皮子,具体的事,让那些大小官员操办去。我们落个自在。岂不逍遥?”

    杨承摇头道:“天下未定,岂能一味想着享受?战场上拼出来的爵位,拿在手上才沉甸甸的,才能珍惜。不是吗?”

    黄顺赞许道:“有志气!你们几个可都想过自己的前程了?那就跟我说说,只要可以,我就没问题。”

    马谡先说道:“我要独当一面,我不愿当参谋类的角色,只帮人出主意多没意思。我要自己干一番事业。”

    黄顺看着马谡,半响,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不行。他们两个都可以独当一面,只你不行。”

    马谡急道:“为什么?难道我的才具不如他们俩?”

    黄顺摇摇头,没有说话。黄顺拒绝马谡,当然有他的原因。黄顺对梦中情形记忆最深的,就是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之第一出,战事一切进展顺利,曹真被诸葛亮的疑兵之计牵制住,不能赶往西凉一带作战。但曹真并非等闲,发觉到这一点后,便火速命令张郃带兵赶往西凉一带。诸葛亮派出马谡拦截。

    西凉一带险阻很多,马谡只需占据险要,以逸待劳,张郃便毫无办法。可惜马谡却自恃聪明,放弃险要,与平路上筑营。张郃到后,根本不理会马谡的主力,径自抢占诸险要处,以劣势兵力,反而对马谡形成了优势。马谡兵马缺粮少水,很快陷入混乱。

    而在演义中,马谡犯的错更大。但背后原因都是一致的。就是马谡恃才傲物,错判形势致使一片大好局面付诸东流。此后,曹真加强了防御,诸葛亮再没有如此良机,含恨而逝。

    正因为有梦中如此教训,所以,对马谡的使用上,黄顺很有原则,就是把马谡定位在军师的角色,不能让他单独领兵,主持一方。这也是对马谡的一个保护。黄顺不希望,挥泪斩马谡的剧情在现实中上演。

    (本章完)

第926章 杨承的优势() 
    这事如此想自然没问题,为马谡考虑的也很周到,但如何说出来,让马谡心悦诚服的接受,就不容易了。

    “你的长处在于头脑灵活,不拘一格。把你外放一方,你的才具当然足以胜任。但独当一面就意味着什么都要接触,什么都要管。你太过聪明,少有人能在能力上超过你,大小事务,总是自己亲自操办才能放心。这样一来,你自己劳累不说,还容易埋没于具体事务的细节中,忽略大的走势,最关键的,是你的下人养成什么都靠你指点,靠你决策的习惯,他们就废了。

    杨承和林卓就不存在你这个问题。他们与你相处日久,知道才具上不如你,从小就有听取别人意见为己用的习惯。他们独任一方,就能很自然的分权他们,启用旁人的智慧。时间长了,成就未必就在你之下。

    当然,这是我的见识,或许你能做的更好。但独当一面的功劳,未必就比参谋的作用大。就像此次任务,虽然我是派你们三人去,但还是以你为主,他们俩都是给你打下手的。”

    马谡满脸失落,显然还是不能释怀,林卓笑道:“马谡,你纠结这些做什么?咱们这几个从小玩到大的伙伴,说实话,也就是你,能在正事上帮到三少,我们几个,都有自知之明,能力普通,不过是仗着三少的信任和十姓的身份罢了。你要是独任一方,官职小了,你跟我们这样的放在一起比政绩,比军功,岂不是自降身价?官职大了,三少是不是还要提防你做大啊?

    你这么聪明,动动嘴皮子就能帮到三少,就不要再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了。”

    杨承也说道:“就是,马谡,你若想做些实际的差事,那就从这件差事做起好了。难道,你还要跟我比,带着一群百姓种地吗?”

    马谡终于笑道:“到头来还是要你们来开导我。算啦,或许我就是个动嘴皮子的命。命不能强求,我还是服从三少的安排好了。”

    黄顺大喜,拍着马谡的肩膀说道:“不要以为军师好当。我告诉你,曹彰现在也是我的军师。对于曹彰,你是知道的,他曾经处心积虑的算计过我。如今担任军师,自然就会参与到我们的机密筹划中。对曹彰的使用,如何做到既用又防,我不好有什么动作,只能仰仗你,不能让曹彰认为我们外着他,又能监督到位。这个分寸很不好拿捏,但我相信,你能够做到。”

    马谡一听,怪叫道:“你这不会是报复我向你提出过分的要求吧?这个活计也太难操作了,我可做不来!”

    黄顺嘿嘿一笑,说道:“你做不来,别人谁能做的来?我身边的军师,大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什么场合,一出面,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任何人都知代表的是我的意思。但你不是,你就是你,你是我的兄弟,咱俩是打小玩到大的伙伴,有些事情由你出面,你代表的是你,而不是我。这样,就算你处理的稍有差池,后面还有我来给你擦屁股。让我的那些人去干如此敏感的事,一旦度掌握不好,就不好收场了。”

    马谡垂头丧气道:“好吧,我承认你说的有些道理。这事我还要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全是些伤脑筋的活。”

    马谡的问题解决了,黄顺一拍手,问杨承和林卓道:“你们俩呢?有什么志向?”

    杨承说道:“我没有什么想法。日后有什么屯田的任务,交给我,我还是足够胜任的。在长沙郡,我干的就是带人开荒、挖渠的活。

    我这个人爱偷懒,我发现,农户实在太好管理了。我只需在地图上做出规划,哪里种地,哪里挖渠引水,他们自己就能组织人力去完成。我只需提供他们足够的畜力和报酬就行。这样轻省的工作,比较适合我这样的懒人。”

    黄顺说道:“这个活交给你,我是放心的。你家在十姓中也会家境比较殷实的,再加上你是我的伙伴,钱财上根本不用担心缺乏。所以,你来负责屯田,就不会有克扣、压榨百姓的事情发生。

    对百姓来说,能有你这样的清官带着他们种地营生,也是他们的福气。

    而且,你是富贵之家出身,从小就见惯了家里的伙计、管家利用职权谋私利的动作。所以下面的官员有时候做出一些损公肥私的举动,你大多能够宽容对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下面的官员遇上你这样的上级,也算是他们的福音了。”

    杨承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笑道:“我有那么好吗?我自己都没觉得。我自己不缺钱是事实。对下面的官员,我不过是觉得,让他们为我做事,总不能让人白跑腿。所以我在事先安排上,就留出一定的余地。只要别影响到农时和生产,我一般不会对他们动真格的。”

    “人都是食五谷杂粮长大,都有私欲,都有尊严。如何利用人管理人,着实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就凭我们自己的那点小见识,根本不足以管理好。好在我们十姓各家,都有上百年的理家经验,家里对管家和伙计的管理,就是很好的可供参考的度。这是你比别人优越的资本。好好利用,你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杨承兴奋的脸通红,连连点头道:“回家我就好好向老爹讨教讨教,争取收获更多真经。”

    马谡拍着杨承的肩膀,笑道:“三少可以把你往死了用,也没顾忌什么。跟你比,我就惨喽。真不公平。”

    杨承一笑,说道:“我的能耐,根本不足以引起三少的猜忌。我还羡慕你呢,竟然能让堂堂夏吟坊坊主,襄阳城城主的黄顺,对你存有几分顾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