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阳马超正在囤积物资,市面上主要货品价格都上涨了近乎一倍。这很不寻常。”霍让立即说道。

    “嗯,这点我也注意到了。还有别的吗?”司马懿说道。

    霍让说道:“南阳军队的日常训练量,已经连续十几天不够平常的强度。我们分析,这是马超要有动作的前兆。”

    司马懿点点头,问道:“可有什么决定性的情报支持?”

    霍让摇摇头,说道:“暂时没有,所以我在犹豫,要不要把我们商量的结果告诉主公。”

    司马懿说道:“南阳马超迟早要进攻武关,这是明摆着的事。只是什么时候进攻,还不确定。不过也无需担心,我们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不惧马超的突然袭击。”

    霍让说道:“但如果我们能得到马超的准确出兵情报,就能先马超一步,半路设伏。甚至,派兵攻打兵力空虚的南阳城。”

    司马懿笑道:“派兵布阵非你所长,打仗不是坐在这里看着地图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南阳城就算兵力再空虚,可南阳的城墙却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你有把握能在短时间内敲开南阳的城门?如果不能,还不如缩兵一出,就与马超在武关下决一死战。”

    霍让颔首道:“主公教训的是。不知主公叫小的来,所为何事?”

    司马懿说道:“曹睿身边,有人在煽风点火,说我的坏话。曹睿虽然信任我,但毕竟年轻,耳根子软。我长期驻外领兵,不能不虑这一层。在邺城,虽然我有很多人为我办事,但总是缺少一个可信任的人主持大局。我想来想去,邺城那边的事务,你去主持,最合适不过。不知你意向如何?”

    霍让一惊,此时回邺城,倒是能够顺利避免随后武关的战火。但离开司马懿,他再想收集司马懿身边的情报,可就困难了。但此时,黄顺还没有让他收集情报。这个时候,他不应该违逆司马懿的意思,影响自己的上升之路。

    “主公,你知道,我这人能力有限。邺城那边,天子脚下,动一发而牵全身,我怕给主公误事。”霍让小心的说道。

    (本章完)

第1112章 司马懿的忧愁() 
    司马懿说道:“不需你管那许多人,许多事,你只需留在朝中,监视朝中动向就行。”

    霍让一愣,旋即明白司马懿的意思,松口气道:“主公是让我卧底朝廷吗?没问题,我相信自己能够胜任。”

    “是让你留朝为官,为皇上效力。谁说是‘卧底’了?”司马懿嘴上反驳着,语气中却带着几分赞赏。这是司马懿对霍让最为欣赏的一点,他没有朝廷的观念,只认一个主公。自己是他的主公,在霍让看来,除却自己,其他人都不是自己人。

    “不知什么时候出发?”霍让问道。

    “收拾一下,这两天就走吧。”司马懿点头道。

    霍让一愣,犹豫了半响,说道:“武关很可能要有大战,这个时候离开主公,我有些担心。”

    司马懿笑道:“难道你认为我不如拿马超吗?”

    “不不,”霍让说道,“区区一马超,我还没放在眼里呢,何况主公。我担心的是马超手中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我们在南阳,在襄阳都有大量眼线,眼线送回的情报里,始终显示有一些区域,任何眼线都渗透不进去。显然那是黄顺研制秘密武器的基地。铁楼车已经问世快十年了。这十年里,难保不会有新的武器出来。主公要是在这些新武器上吃亏,让其他人警觉,就太亏了。”

    司马懿说道:“武器越精妙,战场上适用的条件就越多,不足为惧。顶多初次见面吃点亏。打仗吗,哪有只赢不输的,不要一下子输的翻不了身就行了。”

    霍让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于是不再说话告辞。对司马懿,霍让太了解了。他做事从来都会留有退路,黄顺的飞艇和炸药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下就能击垮司马懿。

    如果马超不能一波进攻中拿下武关,那霍让此时反而要替马超担心。战场上的司马懿,在霍让看来,那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不是司马懿用兵有多厉害,而是司马懿用兵很少有破绽,无论进攻还是防守,总是滴水不漏。

    司马懿用兵老到,黄顺则善于出其不意。这两位如果正面对抗,连霍让也说不好谁会笑到最后。但现在黄顺不在,只有马超坐镇,霍让就没必要多替司马懿担心了。

    马上要回邺城,霍让倒要好好考虑考虑接下来的事情。黄顺与曹氏关系不错。虽然黄顺与现在的皇帝曹睿没有见过面,但以霍让对黄顺的认识,黄顺对曹睿的印象也是不错。

    既然要回朝为官,如何进一步做出功绩,在哪一方面做出功绩,霍让需要黄顺的明确指导。

    司马懿说的很清楚,朝中有人与他作对,此人是谁,司马懿没说,但能让司马懿亲自过问的人,无论地位还是实力都不会小了,而且对曹睿也应该具备相当的影响力。

    司马懿要派自己过去与那人打对台,为司马懿争取一个稳固的后方。只要皇上那边继续信任司马懿,那就是自己的功绩。但黄顺这边呢?需要自己做什么,就需要黄顺自己来决策,就不是霍让所能决定的了的。

    霍让回到家,没有丝毫睡意,连夜写就一封密信,按照他与黄顺特别约定的联系方式,寄了出去。

    霍让走后,司马懿依旧在思索着什么,曹真那边,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动兵。而时间却不在司马懿这边。霍让是个很谨慎的人,没有相当的把握,他不会掺言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既然霍让都把马超即将进攻当做一件正经事向自己汇报,那就足以说明问题。

    虽然霍让表面上说的理由都不是很充分。但司马懿知道,长期卧底的霍让,有着类似于动物般对危险的感知。危险来临前,霍让总会有所感觉。这种感觉,说不出道不明,只有霍让自己清楚。所以,虽然霍让的说法很没有说服力,但司马懿依然非常重视。

    重视归重视,司马懿不认为此时的武关,马超能够讨得什么便宜去。让司马懿大费脑筋的是曹真那里。如果曹真一直不动兵,司马懿就没有机会展开早就谋划好的一系列行动。

    如果曹真决定动兵的时间继续往后推迟,那司马懿一旦深陷武关攻防战中,司马懿此前的部署,照样会失去意义。

    要让曹真快速下定决心攻蜀,看来难以奏效,那剩下的就只有一条路,不让马超近期内动兵了。

    要对付马超,就容易的多,司马懿很快就想好了不下十条策略。司马懿一一写就,吩咐亲卫交代下去,立即执行。

    办完了这件事,司马懿拿冷水洗了洗脸,望着墙上的地图,自言自语道:“诸葛亮已经重新回到成都,复出为相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诸葛亮一旦掌握大权,曹真就再没有进攻的机会。诸葛亮不会放过出兵关中的机会。到时候,曹真一心防守,自己也势必在曹真的调动中,那自己的一系列布置就要打水漂。只稳住马超是不够的,还得给诸葛亮找些麻烦,不让其快速掌权。”

    这事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赵云手下有着严密的监控网,诸葛亮也有自己的眼线,现在黄顺又去了。要在这几位的监视下私底下搞小动作,即使西域墨门这样的大家,也是步履维艰,一步步行进的非常困难。

    成都那边,司马懿鞭长莫及,只能全权交给西域墨门。对西域墨门,司马懿始终保持着警惕和距离。毕竟,墨门的目标,与司马懿的志向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双方此时的合作,是因为双方都有挖墙曹魏的需要。一旦司马懿掌握大权,还能够与墨门保持密切的合作,就要大大打上一个问号。对此,司马懿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

    “去,把墨允找来。就说我这里有紧急军务,让他务必过来一叙。”司马懿想定,转身吩咐道。

    接下来,又要面临一番讨价还价,希望这次,能够谈妥。否则,再这么拖延下去,让诸葛亮站稳脚跟,那就不光是曹真的大患,更是自己的大患了。司马懿吩咐完,心里暗道。

    (本章完)

第1113章 矛盾() 
    司马懿与墨氏的谈判,不是一天两天,但双方一直存在分歧。最大的分歧,就在于对黄顺的态度。在司马懿看来,墨氏手底下有那么强大的刺客,要杀黄顺不是很困难。趁着现在黄顺还不够强大,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是很明智的选择。但墨氏始终予以发对,不愿对黄顺全面翻脸。

    开始司马懿还觉得奇怪:墨氏对影响到他们前途的人和事,处理起来向来残酷不留情,没可能在黄顺这里网开一面。所以,司马懿花了大量时间向墨氏论证黄顺的危害性。就连司马懿身边的侍女都认为,司马懿说的已经够清楚了,黄顺在将来肯定是墨氏回归中原的心腹大患。但墨氏始终不为所动。

    后来,司马懿慢慢回过味来,敢情墨氏也非常看好黄顺的前程,在黄顺那里也购买了车票!这还了得,司马懿一下感觉受到了伤害。因为当初散播黄顺是下一个天命意中人言论的就是司马懿。当时的司马懿,考虑的是借曹操的手除掉黄顺,没想到,黄顺自投罗网来到邺城,曹操还是没有动黄顺,反而允许黄顺回去后运作襄阳自立。

    现在看,司马懿这一手,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曹操没有中计就罢了,顶多算是计策失败,但墨氏也上套,对黄顺开始接触算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墨氏与黄顺之间,可是有着血海深仇的!

    回过味来的司马懿马上改变策略,开始挑拨墨氏与黄顺之间的关系。可惜,西域墨门与黄顺之间本来就没什么联系。与黄顺关系紧密的是长老墨门,西域墨门不过是力主黄顺和司马懿休兵上用了点功夫,以此在黄顺那里得到一个承诺:将来黄顺得掌天下,将会给西域墨门留下他们的生存空间,并允许西域墨门自由进出中原。

    司马懿的挑拨失败后,又变换策略,开始威胁西域墨门,如果西域墨门不能很好地对付黄顺,那他们之间的合作干脆中止,司马懿索性做传统上的忠臣好了。

    但无论司马懿怎么变,墨门的态度始终不变,这让司马懿十分无奈。双方的合作一直在这种磕磕绊绊中前行。

    对司马懿,西域墨门最大的帮助就是费尽心思搞掂了曹丕。曹丕在位,司马懿有机会接触军队,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但对曹丕之后的曹睿,西域墨门却突然像是转了性,不再崇尚刺杀,按墨门的说法,曹睿年轻,如果连这样一个还未长成的孩子,司马懿都斗不过,那司马懿还能担负起整个中原吗?

    墨门的意思很明确,曹睿的事情,需要司马懿自己来解决。墨门的事,就是伸手向司马懿要迟来的报酬了。此前墨门做了那么多事情,该到了索要报酬的时候了。

    对墨门的狮子大开口,司马懿当然是能拒绝的拒绝,实在不好拒绝就往后拖。对此,墨门也是很愤怒,但又不能翻脸。一旦翻脸,此前所付出的一切都失去了价值。再说,墨氏先知指明的关键人物,也不是他们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司马懿倚窗看着外面逐渐露出鱼肚白的天空,心里想着:多少个这样的不眠之夜了等等的小感慨,外面人报:墨允来到。

    司马懿收拾收拾心情,换上一副和善的面孔,笑着迎接墨允进屋。

    墨允一脸的没睡醒,进屋就抱怨道:“大清早的把人从热被窝里揪出来,我倒想听听是什么火烧眉毛的大事,不能等到天亮后再说。如果你还拿那些老生常谈、鸡毛蒜皮打发我,我可是要发飙的。”

    司马懿笑道:“军务紧急,哪一件不是火烧眉毛?没有这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思,我们又怎能走到现在?”

    “少给我灌心灵鸡汤,老子不吃这个。”墨允大大的打了一个哈欠,一脸的不耐烦。

    司马懿很耐心的笑着,说道:“有件事,务必要你们帮忙。此事若失败,对我们的后续计划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墨允习惯了司马懿的夸张其辞,丝毫没有意外的表情,淡淡说道:“什么事说吧。”

    司马懿说道:“最新谍报,蜀汉最近的朝会,议论丞相人选,已经有结果了。诸葛亮复任丞相已经没有悬念。这对蜀汉,对我们俩说,都是大事!”

    墨允哈哈一笑,说道:“这样不是正好?曹真那老小子,一定知道诸葛亮的厉害,他想兵伐蜀汉,就必须加快速度。这岂不是正合你意?”

    司马懿说道:“曹真那边的事,我会想办法。务必促使他近期下决心攻蜀。我要麻烦你们的,是想让你们想办法,阻止诸葛亮尽快的掌权,给诸葛亮制造尽可能多的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