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刘禅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向黄顺建议:既然江陵现在已经在我们手上,为什么要乖乖还回去?拖着他就是!

    黄顺则长篇大论向刘禅解释了一番大道理,从刘备当初在江陵城归属上的失策再到诚信的建立,总之洋洋洒洒归为一句话:人无信不立!既然答应要归还,那还是要归还的。

    刘禅心中舍不得,盯着地图说道:“可是,失去了江陵城,荆州与西川的联系就断了。我们该怎么办?”

    黄顺说道:“归还是要归还,但如何归还,如何保证我们的利益,就需要好好谈一谈了。皇上养了那么一帮臣属,让他们整天在衙门里闲着喝茶多不好,正好给他们件事情做,让他们好好想想,如何应付江东来使。”

    刘禅笑道:“朕可不养闲人,朕的官员,每天处理政事很辛苦的。如何应付来使,那不是你的事情吗?人家都指明了来是冲着你来的。再说,当初协定都是你跟人家江东签的。自然要你自己解决才是。”

    黄顺说道:“我自己解决当然没问题。不过,我可是站在荆州的方面去考虑的。皇上不认为,谈判需要有人站在朝廷的角度上参与其中吗?”

    刘禅一愣,马上说道:“你不提醒,朕差点忘了这一点。那样,就让孔明参与吧,他对江东比较熟悉。”

    黄顺乐了,“孔明身为丞相,需要处理的事情多着呢,什么事都让他亲自处理,累死他也不够啊。”

    刘禅说道:“孔明可以另行派合适的人代替嘛。反正朕只是要个结果,谁参与,朕又不在乎。”

    “行行,”黄顺无奈道,“你这个甩手掌柜比我做的还溜。”

    黄顺要走,刘禅猛然想起一事,拉住黄顺问道:“朕听说你的人马已经拿下了武关?而且是在未损一人的前提下做到的?”

    黄顺得意道:“当然!也不看看是谁训练出来的兵!”

    刘禅连连说道:“怎么做到的?如果每仗都能这么打,那该多好。”

    黄顺便把战斗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本来也没有多少好说的,都是飞艇和炸药包的功劳。

    刘禅一听当初黄顺带他乘坐的飞艇如此牛逼,眼睛都直了,高兴的手舞足蹈道:“太好了!你那飞艇可有多余的?朕也想要一艘!你放心,朕不白要你的,需要多少钱,你说话。朕小金库里有的是钱!”

    黄顺说道:“首先,这就不是钱能够解决的事情。飞艇可是我手中的头号大杀器。除了皇上,别人根本不知道飞艇的存在,更不要说乘坐了。其次,皇上想要一艘飞艇,没有问题。不过,我建议皇上再等上两年。因为飞艇的升级换代,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等上两年就有更好更强的飞艇出来,皇上何不等上两年呢?”

    刘禅高兴道:“朕看上去,那飞艇已经很完善了呀。还需要升级什么?”

    黄顺说道:“升级飞行高度,升级对地防护,升级空战能力等等,多了去了。总之,这不是一款尽善尽美的作品。武关能够成功,不过占了别人都不知飞艇存在的光。现在武关一战,飞艇天下扬名,人人都会想办法对付飞艇。若飞艇不能快速更新换代,怕是以后都不能上战场了。”

    刘禅歪头想了想,问道:“新的飞艇出来,有没有可能让朕驾驶着上战场呢?”

    黄顺吓一跳,连忙说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尚且没有冒险上战场的念头,皇上就不能有这个想法了。皇上驾驶飞艇,就在成都城边上溜达溜达就行了。”

    刘禅惋惜道:“先皇厮杀半生,方才拼下了蜀汉的江山。朕身为皇帝,但当然不想整天坐在这皇宫里无所事事。朕也想驰骋疆场,做一位有作为的雄主。”

    黄顺说道:“驾驶飞艇,视察前线还是可行的。我那里有大型望远镜,保证皇上站在城头上远望战场,就如同亲临其境一般,保证皇上能够过一过战场的瘾。”

    刘禅喜道:“你那里还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什么时候让朕参观参观你的器械作坊?朕也想近距离开开眼界。”

    黄顺说道:“那皇上就要移尊驾,到我的荆州走一趟了。皇上偶尔偷空溜出宫去玩一玩,太后那边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大臣那边也不会有太大反对意见。但要是皇上异想天开想去荆州走走,想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

    刘禅失望道:“你就不能把器械司搬到成都来吗?非得让朕大老远过去一趟?”

    黄顺说道:“我自己这不是打前站来了嘛。等这里安定下来,肯定要慢慢往这边搬。毕竟,相比之下,还是这边更为安全。只是有一点不好,这里的文化传承太差,老百姓都没多少文化。”

    刘禅大咧咧说道:“这好办,让孔明去解决此事。”

    黄顺很识趣的就此打住了。器械司跟文化本来扯不上边,要说能扯上边的,还是黄顺的国学馆。但此时黄顺特意说上这么一嘴,当然是有用意的。

    蜀汉内部山头重重,内政处理起来,掣肘很多。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能做到法令如一,一视同仁。要根本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这些大小山头。但黄顺自己就是荆州派的总头目,黄顺当然没有足够的动力解决这个问题。但白雪出了一个主意,让黄顺对此开始上心起来。

    (本章完)

第1127章 研究() 
    白雪无意中说了一句:“既然国学馆里有那么多饱学之士,让他们来到成都,专门负责给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弟们教书。等那些孩子长大了,岂不都成了夏吟坊的门生?当然也都是夏吟坊的人了。不需要阴谋算计,自然就摆平朝中那些山头了。”

    白雪的话,无疑惊醒了黄顺。黄顺当然不会好心到去费心费力教育西川的大族子弟成才。但黄顺可以在蜀汉实行后来成为中原第一个国策的政策:科举制!

    不论出身,不论年龄,只要你想入朝为官,那就对不起,请通过科举考试!就算现在世族豪门实力强大,他们抗拒科举制,那也不要紧,朝廷不实行,那就由夏吟坊来实行。如此下去,不出十年,夏吟坊就能在西川成为超越朝廷的存在。从而倒逼着朝廷不得不施行科举制。这样一来,只要黄顺牢牢把科举控制在手,就等于控制了百官,自然就是朝中权势最大的人,甚至比刘禅这个皇帝的权势还要大!

    要这么做,阻力可不小,其他的阻力不论,诸葛亮那边的阻力才是黄顺最为重视的。黄顺要直接去跟诸葛亮商量此事,不用说,诸葛亮肯定不答应。以上的结局,黄顺能够预测到,诸葛亮当然也能预测到。作为蜀汉的头号忠臣,诸葛亮怎么可能任由黄顺发展超过朝廷的实力呢?

    但要是由刘禅提出此事,忠君思想浓厚的诸葛亮,就算明知是背后有黄顺在捣鼓此事,他也很难拒绝。

    不过,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这是长久大计,需要一步步慢慢来。现在,黄顺急需应付的是江东来使,然后就是接下来的汉中行。笼络住人才固然重要,但若是没有雄厚的物质利益,又拿什么去笼络人才呢?

    现在先轻轻地这么提点一下刘禅,让刘禅对此有个印象,以后,再慢慢的攻破刘禅这座山头。

    “器械司要往成都搬,可是件大工程,费时费力不说,还需要花费海量的银子。这银子若只是由我们夏吟坊承担,可就有些过不去了。”黄顺话锋一转,又提及钱的问题。

    “没问题,朕会下诏丞相,让丞相考虑从朝廷拨出专款,帮助你的器械司转移过来。”刘禅虽然被黄顺绕的团团转,却始终抱紧一根弦:什么事让诸葛亮出面帮他办,就不会吃大亏。

    黄顺心中苦笑:诸葛亮出面?那还有自己的好处吗?弄不好,连这个器械司都不是自己的了,让诸葛亮转手就送给朝廷了。

    “这事还是以后再说吧,眼下,我们最紧要的,还是想想怎么对付江东来使吧。”黄顺见没有油水可捞,便及时转移了话题。

    “这是件大事,要不,朕组织个朝会,专门讨论一下?”刘禅建议道。

    “打住!”黄顺一个激灵,连忙跳起说道,“你当皇帝,组织朝会上瘾是吧?我参加过一次朝会,就痛定思痛,此生绝不会再参与朝会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你要组织人讨论,安排几个人,就在这里,各抒己见就成。在朝会那种正式场合里,谈不出什么真知灼见。”

    刘禅说道:“好吧,朕马上就派人去请诸葛亮、赵云、李严、吴懿,就在这里研究此事。”

    黄顺惊讶道:“你的动作可够快的,人家找的是我,你怎么如此热心?”

    刘禅脸色黯淡下来,说道:“江陵城是朕心中永远的痛。如果可能,朕一百个不愿意与江东打交道。但朕不能与江东再树敌,威胁到蜀汉基业。但朕绝不甘心让江东轻易得逞。所以,如何应付这些江东来使,需要好好安排安排。就算他们是冲着你来的,朕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黄顺摇头笑道:“这下,陆琳和徐慎有福了,这一趟出使,会充满折磨的。看来,我的行期,要大大往后延了。”

    刘禅说道:“汉中那边已经传来消息,曹真蠢蠢欲动,又进犯汉中之意。朕担心魏延顶不住。你既然要留下来应付江东使者,那朕准备派遣赵统去汉中,帮助魏延击退曹真。你看如何?”

    黄顺说道:“用兵贵在军令统一。魏延是闻名天下的大将,对阵曹真,加上地利之利,不会失利的。皇上派遣赵统过去,岂不是人为制造蜀兵内部摩擦?我倒是觉得,皇上还是提前为魏延准备庆功的事情为好。”

    刘禅笑道:“你如此看好魏延能赢?”

    黄顺说道:“就算曹真准备充分,一路获胜。至少,我们还有阳平关在手,足够拦住曹真。如果魏延退至阳平关,皇上再考虑派出援兵不迟。这个时候,如果贸然派兵,只会干扰魏延的全力用兵,效果怕是适得其反。”

    刘禅自言自语道:“你也这么说,看来赵老将军的说话有道理。那就先看着好了。”

    说着话,诸葛亮、赵云、李严、吴懿陆续来到。刘禅简单向他们通报江东来使的消息,然后就要听他们的意见。

    四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说话。毕竟人家冲的是黄顺,没朝廷什么事。朝廷硬要出头,名不正言不顺。

    诸葛亮看其他三人都不说话,自己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前车之鉴,不可不记取。既然当年已经订立协定,臣认为,按协定办事,是最好的处断。”

    刘禅不满道:“难道我们就如此让江东轻易拿回江陵城?”

    诸葛亮说道:“如果我们拒绝,恐怕又要引发另一场蜀吴大战,正好便宜了曹魏。臣认为不可。”

    刘禅想了半响,看向赵云,问道:“赵老将军认为如何?”

    赵云说道:“末将认为,对方冲着武威侯而来,我们还是先听听武威侯的意见。”

    黄顺和刘禅都在心中暗骂:老狐狸!

    没奈何,黄顺只好说话道:“十年租借期,明年就到。不归还,道义上说不过去,且给了曹魏离间蜀吴的可能。我认为,还还是要还的。只是怎么还,值得我们在其中做一做文章。

    来使是陆琳和徐慎,分别出身四族和东顺阁,出使的人选就很有意思。孙权为什么派遣他们俩,而不是派遣诸葛瑾或者诸葛恪,需要我们对孙权的用意,做出一番推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本章完)

第1128章 各抒己见() 
    打太极谁不会,黄顺这段时间在成都,别的东西没学到,踢皮球的本事绝对见长了。而且黄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皮球踢的漂亮,还顺便给他们出了几个题目,让他们接下来解答。相当于黄顺主导了整个讨论的进城。

    果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使者的人选上,开始讨论起孙权派遣他们的目的所在了。黄顺暗中得意,端起一杯茶,轻轻抿了一口,准备闭目养神。

    诸葛亮却不想让黄顺消停,说道:“论对江东的熟悉程度,我们谁也比不上黄顺。还是让黄顺为我们介绍介绍,孙权、四族和东顺阁之间,相恋相杀的情况吧。”

    “是呀是呀,早就听说江东内政一团乱麻,十分纠结,只是无缘得知其中奥妙,不想今日竟能窥探一二,心痒难耐呢。”众人纷纷出言附合。

    黄顺向来重视情报收集,自己辛苦多年收集到的情报,要让他一股脑全说出去,他当然不甘心,但黄顺看看诸葛亮,心里又没了底。自己的事情,诸葛亮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自己要是隐藏个什么,诸葛亮一定听得出来。

    想到这,黄顺不禁心中暗骂:诸葛亮自己明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