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两面作战。

    而且,黄顺的军令很显然,不是为了攻占关中,只是吸引魏兵主力注意力而已。既然如此,在关中吸引与在南阳吸引,效果都是一样的。所以,马超当机立断,放弃进攻关中,而是撤回南阳,也算是前线主帅的临机决断。

    代郡方面,因为轲比能撕毁和平协议,大举进犯,需要全力应付轲比能大军,自然也抽不出兵力南下助攻关中。

    也就是说,黄顺规划中的三路兵马齐下关中根本就没有实现,到最后只有汉中兵马一路打入了关中。

    这下,司马懿终于扬眉吐气起来,召集众将,得意洋洋的表示,自己一早就派人在武关和代郡方面活动,务求拦住这两个方向的兵马。若让这两路兵马也进入关中,那司马懿就算三头六臂,也拦阻不住,最后只能请求朝廷的援兵。

    有一个理由,司马懿没有说出口,就是朝廷援兵一旦来到,关中的兵马是否还归司马懿调度,就不一定了。所以,为了保住自己在关中的地位,就必须自己想办法度过这一难关。

    司马懿不愧是司马懿,视野并没有局限在战场之上。若仅仅考量双方战场上的实力消涨,无论怎么算,关中单独抵抗,无论如何都是守不住的局面。司马懿的厉害之处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他根本没有调动其他方面的大军,就只是动用了几个斥候,就造成了南阳方面大军压境的假象,迫使马超不得不回军防守。

    至于轲比能那边,司马懿发配北疆的时候,曾刻意与轲比能交好,甚至还与他结成八拜之交,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抗衡黄顺在代郡方面的实力。所以,司马懿只需一封书信,就成功调动轲比能的大军,抵消了代郡方面的威胁。

    现在,司马懿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带兵出击,收复被王平攻占的城池了。而且,诸将被憋在长安城已久,心里早就憋得一股子劲,士气正旺,正是用兵的好时候。司马懿当然不会错过。

    不过,司马懿收到的也不仅仅是好消息,坏消息也有一个,就是黄顺并没有一直待在汉中,而是随后也跟着来到了关中前线。

    黄顺来到意味着什么,司马懿非常清楚。不要说别人,就是司马懿自己,一想到即将与黄顺在战场上交手,心里就打怵。虽然司马懿已经有了对付黄顺飞艇的好办法,但毕竟没有实践过,不知道办法灵不灵。而且,谁也不能保证,黄顺就没有新的大杀器拿出来。司马懿再厉害,毕竟也是凡人,凡人对未知的东西总是最害怕的。

    但司马懿毕竟是司马懿,当然不会被黄顺的威名所吓到,司马懿决定,暂不公布黄顺也来到前线的消息,避免军心大乱。而司马懿自己,则精心做了一番准备,包括万一战事不利如果全身而退的预案,都一一的置备齐全。

    这样一来,发兵的日子就往后拖了十多天。这些天里,黄顺也收到了两处兵马不能来到的消息。虽然不知道司马懿用了什么手段,但黄顺肯定一定是司马懿在从中捣鬼。

    这样一来,要牵制司马懿在关中,为江东那边的行事制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就只能由汉中兵马独挑大梁。

    王平可以在战场上硬吃张既,但面对司马懿,他就不是个儿了。这点,黄顺非常清楚。黄顺知道,这回,自己无法再躲懒,必须由自己亲率玄甲军,与司马懿在战场之上,你来我往较量一番了。

    要是放在以前,黄顺还真是打怵,怕自己算计不过司马懿。但现在,虽然黄顺仍然承认算度比不上司马懿,但黄顺还是有着十分的底气,因为黄顺很清楚,自己手上有着司马懿翘脚也够不到的优势,这样的实力差距,可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能够弥补的回来的。

    (本章完)

第1163章 大兴土木() 
    本来,黄顺来到前线,目的只有一个,亲自收揽姜维为我所用。现在,情况有变,黄顺不得不做好常驻的准备。

    王平是汉中军的主帅,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指挥打仗,当然还是要仰仗王平。但黄顺地位在那里,有黄顺在这里,这里最高的决策者当然是黄顺。对这一点,黄顺根本不需谦虚,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为了理顺指挥体系,免得出现令出多门,自讨失败的情况,黄顺决定先对王平交代清楚,虽然黄顺来了,王平不再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但如何指挥打仗,还是要王平扛大梁,也就是说,以前该怎么样,以后还是怎么样。黄顺只会在自己认为不妥的情况下,出言建议。当然,以黄顺的身份,他的建议,分量之重可知,王平不可能不重视。所以,黄顺也就没说自己的建议有什么权威性,只是说,自己的建议,由王平定夺,但最终的决定权,仍然在王平。

    说穿了,如果有一件事,黄顺与王平的意见相左,那就以王平的意见为准。当然,除了招降姜维这件事。

    王平显然没想到黄顺会如此安排,当然极力谦虚推脱,黄顺哪有时间搞那些虚套路,直接如此下命令,让王平必须执行。王平这才无奈的接受。

    接着,黄顺便告诉王平,司马懿已经带兵出发,很快就要来到。司马懿不比寻常将领,必须加十万分小心才行。

    王平也知司马懿的厉害,当即向黄顺表态:“要是小侯爷让我击败司马懿,夺取长安,我自认不行。但小侯爷让我拖住司马懿,让其不得离开。我保证完成任务。何况,不是还有小侯爷的玄甲军在后面给我撑腰吗?真到了关键时候,我就申请小侯爷的玄甲军出动呗。”

    黄顺说道:“不错!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司马懿心里明白,只要我的玄甲军一日不出现在战场之上,就表示,我们与他对抗,仍然保有余力,他就摸不准我们的实力的边缘到底在哪,他就不敢贸然离开。

    什么时候我的玄甲军上了战场,就表示我们这边也开始拼命了。凭司马懿的能耐,一定能够大致估算出我们的实力到底几何。如果他认为即使不是他亲自临阵指挥也能对付的了我们,那我们的此次出兵就是失败。”

    王平郑重点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王平了解黄顺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并没有官场那些老油子的套路,说话只说三分,藏七分,一切让你自己去费脑筋猜。

    于是,王平便问出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小侯爷,我们为什么要把司马懿牵制在这里呢?兵法上,既然是牵制,就要有主攻方向才对。现在进攻关中的只剩下我们一路,小侯爷还是力主牵制。我就想不明白,我们在这里牵制了司马懿,我们的主攻方向在哪里?”

    黄顺敲了王平的额头一下,启发道:“谁说进攻一定就是刀兵相见呢。司马懿的厉害,绝不是体现在战场上。战场上的司马懿,我有十成十的把握能够击败他。司马懿的厉害,在于他的手腕狠毒,谋略深远,让人防不胜防。为了防止在另一处战场与司马懿斗智斗勇,我只好出此下策,把司马懿拘束在关中战场,相当于以我所长,制其所短。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王平听得半知半解,但还是点头道:“我有些明白了,小侯爷下的是一盘大棋。汉中、关中,只是棋盘上的边角罢了。我不过棋盘上的一个棋子,眼光所及,只能看到汉中、关中。我只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黄顺嘉许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你显然是做到了这一点。放心大胆地对阵司马懿,我在这里给你做后盾。即使有所失利,也不要灰心,看看我们的脚下,是我们在进攻关中,而不是关中进攻我们汉中。与曹真进攻汉中相比较,我们已经赢了很大一截了。”

    王平哈哈大笑:“对这一点,我很知足。同时我也清楚,如果没有小侯爷的飞艇助阵,我们的进展不会如此顺利。”

    黄顺听说王平提起飞艇,想起一事,说道:“司马懿已经在败在飞艇手上一次。以司马懿的能力,一定能想出对付飞艇的好办法。飞艇暂时是不能用了。不过,我还有其他的手段,还可以让那个司马懿开开眼界。就看他司马懿有没有那个本事,过你这一关了。”

    王平知道大敌要来,全力以赴的投入了战前部署,各县县城都不够坚固高大,根本不顶用,用来储备军需还可以,用作抵御司马懿的堡垒就欠缺的很。王平便相度地形,选中了三处地形险要处,开始大兴土木,兴建土石结构的砦子。

    三座军砦的彼此联系,则用坚固的石墙相连,石墙两米多高,之上可以跑马跑车,便于三座军砦之间互通互援。

    这是个大工程,王平不但发动了十几个县的百姓参与,还让大部分蜀兵也参与其中。目的只有一个,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黄顺对王平的这一决定,没有表态。不得不说,不同的人指挥风格就是不同。要是黄顺,就绝不会想到这样的“笨办法”,太劳民伤财了。但不得不说,这个笨法子对付司马懿,确实管用。

    站在司马懿的角度上考虑,黄顺还真是有些棘手,要破解王平的这一防御体系,除了硬攻,还真是办法不多。

    而且,这里多山,山上石头和木材都多得是,正好方便王平就地取材。

    工程进展到十几天上,这天早晨,王平来找黄顺,说是斥候探到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已经来到,但工程至少还需要半个月才能完工。王平需要投入尽可能多的力量确保军砦和木石甬道完工,抽调不出多少人手,希望黄顺能够出动玄甲军,先抵挡一阵。

    黄顺能说什么,当然是满口答应,只说让王平下命令,玄甲军如何出击?

    王平说道:“很简单,对司马懿的先头部队,给他个迎头痛击。只要击败其先头部队,又知是玄甲军出手,司马懿一定会认为,这次对付的是小侯爷的玄甲军主力,一定不敢轻举妄动,这样,我们的防御设施就能顺利完工了。”

    (本章完)

第1164章 寻姜母() 
    对付司马懿的先头部队,黄顺的玄甲军当然胜任愉快,黄顺正盘算着,敌人不怎么厉害,自己可以尝试一下亲自指挥的乐趣,恰好这时,斥候的消息传来,找到姜维老母的位置了。

    黄顺马上决定,让荆恬带队完成王平交代的任务,自己则带着人前去拜见姜维的母亲。要收付姜维,黄顺肯定会对梦中诸葛亮收付姜维的套路有所借鉴。知道姜维是个孝子,诸葛亮尚且不惜拿姜维的母亲动脑筋,黄顺当然也乐的如此。

    只是,梦中的诸葛亮,还是有些大动干戈,有些强人所难的意思。黄顺对从就不以为然。黄顺认为,姜维既然才智够到继承诸葛亮的衣钵,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对天下大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就算姜维人微言轻,接触的信息量太少,那也不要紧,姜维是黄顺很是看重的人选,就像当年对待马超一样,不,姜维在黄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马超!黄顺可以把自己秘密规划中的大行动都与姜维分享,而不怕姜维泄露出去。

    因为黄顺从来没有考虑过,劝降不成会是怎么个情形。

    黄顺带着白雪、程瑶、萧凝和李晴,由彭威带人护卫,携带礼品,驱车出营,踏上前往翼县的道路。

    李晴知道此行是去劝降姜维的,心里有些想不通,看看车厢里的其他人,都在闭目养神,忍不出开口说话道:“前线战事正紧,司马懿马上就要来到。这个时候,夫君大人不坐镇前线,稳定军心,反而悄悄溜走,只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姜维。你们难道就任由他如此胡来,也不想着劝谏一二?”

    白雪睁开眼,笑道:“战场上的司马懿自有王平在应付。我们留在那里,也不过是看个热闹而已。难道晴夫人不知道,我们赶来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姜维吗?”

    李晴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可没有司马懿的消息。怎么说,打败司马懿,应该比招降姜维重要的多吧?”

    白雪说道:“你初来乍到,对少爷还不太了解。少爷的风格,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不会让你有翻身的机会。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打败司马懿一次,有什么意思?又不能彻底打败他,反而让司马懿更加的谨慎,以后更加难以对付。

    少爷的锋刃,天下莫能当。能够与少爷相较短长者,只有司马懿而已。在他们二人决战之前,少爷出手次数过多,对少爷不利。所以,少爷尽量少的少出手,然后多观察司马懿的出手。

    这样,决斗时,才能占据上风。这个道理,你明白吗?”

    李晴摇头道:“就凭夫君大人手上的力量,横扫天下也不在话下,何惧一个司马懿。我不明白,夫君为什么如此隐忍。”

    “隐忍为天下,”萧凝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