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你的!”长乐公主有些羞涩的说着。秦风家她可是去了不少次,尽管她长得很美,可是每一次,都有种丑媳妇见公婆的羞涩。

    当两人到了国公府的时候,一家老小全部都出来迎接,没办法,古代什么都好,就是礼数太多,明明是未过门的儿媳妇,可未来的公公婆婆还得向长乐公主行礼。

    长乐是公主,是君!作为臣子,秦琼也没奈何。

    不过长乐公主不是骄横之人,礼数亦是非常周到。

    本来,一家人是准备为秦风庆祝的,长乐公主一到,没了秦风的份儿,一家人都围绕着公主转去了,秦夫人要叙婆媳情谊,杨雨蝶要叙姑嫂义

    于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武状元孤零零的倍受冷落!

    饭后,见婆媳、姑嫂聊得起劲!给秦琼使个眼色,父子二人灰溜溜的去书房谈事情去了。

    “你确定要把神剑献出去吗?”秦琼皱着眉,对于他们而言,那东西是烫手山芋,不交出去,又怕被人发现,继而落得谋逆之罪。交吧!李世民问起来又如何解释?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忽悠也得有个令人信服的忽悠法吧?

    秦风苦笑道:“不得不献啊!神剑要献,我们的来头也得说出去。铁一般事实,容不得我们去分辩,与其以后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还不如坦诚交待,被人告发与主动交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老爹,针对我们的阴谋已经开始了,虽不知是何方神圣,可对方绝对有着我们预料不到的实力。敌暗我明的形势里,我们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行得正走得端,又没有什么违法的往事,只要小心谨慎根本不怕,唯一致命的就是我们的出身了。虽说已过千年,可如果有心去查还是查得到的。为了秦家的现在和未来,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

    秦风的分析,让秦琼无话可说,事实就是如此,想了想,秦琼问道:“陛下问起以前为何不说,我们如何应对?那可是欺君之罪!”

    秦风笑着道:“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好了。咱们一家子联手撒他一个弥天大谎。轩辕圣剑,再加上我种种神秘本事,只要我说得有根有据,容不得陛下不信。”

    秦琼受秦风的信心感染,担忧减轻了不少,笑问道:“怎么撒谎,需要我们如何配合?”

    秦风笑了一下,将自己的计较一丝不落一五一十的向秦琼述说!

    秦琼只听得目瞪口呆,半天都回不过神来,良久才道:“风儿,你胆子太大了,这种谎言也就你敢想敢说!不过话说回来,确实是解决困境的最佳之策。”

    “知道真相的也就你我与娘三人,连大哥都不知道。等我送长乐回宫,你们先通个气,再依照我的法子说给大哥,一家人统一口径。”秦风顿了一下,道:“要想骗得了别人,必先骗得住自己。只有自己相信了才说得底气十足!大哥耿直,说一句假话都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唯有信以为真,他才说得理直气壮!”

    “好!依你所言。”秦琼想了一会儿,觉得没有破绽后作出了决定。

    于是,父子二人反复推敲,在细节上大加润色,直到天衣无缝这才散场!

    商议完毕,已是日暮黄昏!

    眼见时候不早,长乐公主提出告辞。

    在一家子的目送下,秦风与长乐及一群宫中侍卫往皇宫而去。

第136章:云淡风轻() 
“哈哈!哎呀,还是长乐有眼光,这套茶具”收到长乐公主送的茶具后,李世民一就直傻乐。

    一刻过去了,还爱不释手的把玩着!

    不时还发出阵阵怪笑,弄得长乐公主怪不好意思的。

    李世民喝了一杯茶,悠然自得道:“茶道是一种优雅的文化!以前用玉杯、瓷杯却是太俗了。还是长乐厉害啊!上好的茶叶配上这一套竹茶具,相得益彰,相得益彰啊!”

    受不了这朵奇葩!

    秦风直翻白眼,不就是一套茶具嘛!用得着吗?

    “小子,什么眼神呢这是?难道你怀疑长乐的眼光?”李世民似笑非笑的望着他,眼睛眯了起来,有些寒气,不怒自威。

    “怎么会呢?”秦风尽量挺着胸膛,以表示自己很认真,没有动歪心思。

    “不过,我这次不是来吹牛的,是要与您说一件大事,一件足以让我们家灭族的大事件。”

    “何事如此严重?莫非胆大妄为到了杀上国公府的地步了?”李世民虎目一瞪,一股皇者之威迸发出来!

    秦风摇头道:“区区刺客还不足放在心上,是我们家自身的问题!”

    不是刺客,那是什么?

    李世民笑问道:“你们自家的问题?你们秦家难道大有来头?”

    “您说对了,秦家不仅大有来头,而且来头大得足以让您惊讶。”

    “干脆一点!”

    “好吧!我就实话实说了。您要是想砍头,我们也逃不了。”

    李世民又好气又好笑:“好端端的朕砍你的头干嘛!快点,说人话。”好奇心给秦风勾起来了。

    “我们姓赢,不姓秦。”

    “哈哈说玩了,这姓说改就改得咦,你说你们姓什么来着?”李世民一双虎目圆睁。

    “赢,赢政的赢!秦琼应该叫赢琼,我应该叫赢风!”

    唉!这名字怎么这般别扭呢?

    “你说你们是赢政、秦始皇的后裔?”李世民也料想不到有此一招,动容的站了起来。

    “我们都希望不是,可确实是!”秦风垂头丧气,如丧考妣的模样。

    李世民听得有些呆了,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朕明白了!你们是担心朕自己你们的来历而砍你们的头?”

    “有一点点,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怕有人以此作文章来陷害!”秦风毫不讳言直陈秦家上下的担忧。

    “你们当朕是什么人了?一言不合就血流遍地的昏君?秦灭而汉兴,至今已近千年。朕还会计较你们的身份不成?朕连前朝的皇室都容得下,难道还容不上为大唐洒热血的上柱国、大唐第一战神秦琼秦叔宝?”

    李世民确实有些火了,不说秦琼了,单是秦风有几分能耐他李世民知道的一清二楚,要不然也不会把最宠爱的女儿许配给他了,除了拉拢之心,更多则是对秦琼的信任与回报他为大唐努力付出的一切。

    秦风说这种话来,真当他这大唐皇帝是不识好歹的昏君暴君么?

    李世民越想越怒,越想火气也越足。想着自己如此的热忱如此的信任,又想着秦琼如此不信任自己,就觉得自己热脸贴在了他的冷屁股上一样,竟觉得有些委屈了。

    场面登时有些冷场。

    同样处于震惊状态之下的长乐公主见势不妙,忙上前打圆场,笑道:“秦大哥,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

    “当然不是乱说!谁没事找事的给自己编祖宗啊?其实,我们也是才知道不久。”看了怒气不息的李世民一眼,说道:“老实说,当我知道这种事情的时候,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自己有个了不起的祖宗,忐忑嘛!自然是害怕了。”眼见李世民又有大发雷霆的征兆,连道:“您先别生气,我陈述的是一个事实罢了,换位思考一下,要您是我们,肯定也会患得患失、忐忑不安。如果我们是普通百姓倒也就罢了,可我们父子两人都任军中要职,万一哪天有人以此为由,编造我们在谋反之心,我们根本无言以对。想来想去,我们觉得还是坦白交待为好,免得让阴谋小人以此为借口,挑拨离间!您赏罚分明、恩怨分明、嫉恶如仇,不会放过一个罪犯,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这一点,我们心底有数,要不然我会傻乎乎的自己送上门来抹脖子吗?”

    “行了这一套在朕这里没有任何用处,别想用这种阿谀奉承的伎俩来逃过责罚。”李世民那是脸色红润,一脸的柔和,口中如此严厉的说着,眼角却带着微笑。

    “就是了,小婿最佩服岳父大人的就是这一点。这千百年来,真正能与岳父相提并论的唯有始皇帝、汉武帝而已。可他们在这点上哪里比的上您,始皇帝,哦,应该说我们家老祖宗,不好意思,还不太习惯这个身份,我们家老祖宗固然厉害,可却让赵高的马屁拍得找不着北,汉武帝更是如此,他养了许多弄臣。这几乎是所有上位者特有的毛病,但您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竟然以高瞻远瞩、前所未有的胸襟设立了谏官这个官职,只要他们说得有理,就算指着您的鼻子骂您不但不怒,反而还要大加奖励,这种伟大的情怀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说句不中听的话,魏征魏大人是全天下最幸运的人,以他那牛脾气,要是换到其他朝代,就算有一万颗脑袋也不够用。”秦风继续说着他的大实话。

    李世民眉开眼笑,心底舒坦,牛b哄哄的,一副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姿态:“嗯这话说的倒是不假,朕自问在这点上还行,做的不错!确实要比秦皇汉武要强那么一点点!”

    秦风、长乐公主相互望了一眼,两人都知趣的没有说话,李世民确实是难得的英主,但是有一点却让人有些接受不了:特别自恋,时不时的就会夸自己几句,让他们都为之脸红,当事者却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

    其实李世民从一开始就没计较这种事情,毕竟秦朝灭亡的时间太久了。而且他也想通了,要是秦琼有复国的野心,乱世的时候早就自己扯大旗单干了,以他在绿林好汉心中的地位,定然有着一大批追随者,可他偏偏甘居人下的当起了冲锋陷阵的将军,可见,秦琼并没有那种野心。现在,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也失去了谋逆者生存的土壤。日子过得好好的,就算秦琼想造反,也没有人愿意追随他走上一条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路。

    至于秦风,同样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家伙,要不然,也不会将各种金点子奉献出来了。他可知道,那些点子大多是针对野心家而设立的限制呢!如果有复国的野心,傻瓜才会作茧自缚。如果有复国的野心,也不会跑来说自己是秦始皇后裔了。

    所以说,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固然震惊,可是并不担心也不怀疑。他也知道秦风为什么要告诉他!

    无非是人言可畏罢了!

    李世民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也是一个奇怪的皇帝。历史上的他对自己的儿子严格得要命,对追随他的开国元勋好得不得了。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在对待谋反者一事上的区别。

    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这是对待谋反的惩罚。

    在对待大臣一事,李世民却展现出仁慈的一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十七名的侯君集谋反,赐死!但是之后李世民却论功将其排在秦琼、程咬金、李绩等人之上。

    这还不算奇怪,最为奇怪的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情,贞观年间,长孙安业参与谋反。这谋反是何等大罪,一但落实,那便是株连九族的不赦之罪。可李世民做了一件让天下人大掉眼睛的事情,他不但赦免了长孙安业的谋反罪,还让他继续当官,而且最后甚至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这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也可以通过这些事情看出李世民对待大臣那是真的好得不要不要滴!

    秦氏父子既不谋反,又没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仅仅挂着一个赢政后人的名义而已,所以,李世民自然不会计较千年前的旧事了。当然,秦氏(赢氏)展示出来的坦诚也恰到好处。

    毕竟,主动说和被人说的效果,截然不同。

    “叔宝为何不来?”李世民有些诧异的问,这种大事让一个孩子出面,很是怪异。

    秦风笑道:“我父说:‘人无法选择祖宗,可以选择做人,君臣这么久,我知陛下,陛下亦懂秦琼。故而,说与不说都不重要,只不过人言可畏,以免陛下日后为难,你送公主回宫时顺便提及便是。’”

    李世民呆了半天,突然爆发一阵畅快的大笑,边笑边欢快的说道:“叔宝知我,叔宝知我!”一股被人理解的美好心情油然而生,略有的委屈和不爽随着笑声烟消云散。

    至此,秦风是真的松了一大口气。其实,这是他的策略,以秦琼的意思是他亲自理解,但秦风结合史实与实际分析了李世民的性情后,认为秦琼表现得越平淡,李世民反而越会相信他。

    以李世民这种自以为掌控一切的自恋心态,如果秦琼出面,反而让他误以为秦琼不信任、不信任这份君臣之谊。最终,只会让君臣关系闹僵。

    得益于之前的表现,秦琼对秦风十分信服,是以,秦琼才强忍着。

    现在,一切都朝着秦风预想中发展,目的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