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子,走吧走吧!”秦夫人不由分说,拉起秦琼就走,把时间、空间留给了年青人。

    “谢谢姐姐!”送走两位长辈,在房间内,长乐公主羞红着脸,鼓起了勇气向郑丽琬道谢。

    “丽质妹妹,客气了。”郑丽琬强忍着喷笑出声的念头,一本正经的说着,此刻,郑丽琬也抱有同样的感觉想法,想着有一双眼睛再自己做一些羞人姿势的时候看着自己,那感觉

    她恼怒的在秦风的腰间重重的拧了一记,后怕不已的慎怒道:“你们练的是道家双修之术吧?哼,你出的什么馊主意,烂办法,丽质妹妹不懂也就罢了,你这胆大妄为的家伙,也不想想这其中是何等的凶险,途中要是受到惊扰,后果将不堪设想,你不想活也就罢了,还要连累人家丽质妹妹。”

    她一脸的恼火,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道:“以后修练,提前与我说明,我,我给你们护法。哼,都是成亲的大人了,还这般毛毛燥燥,要是有何闪失,你,你让我,秦伯伯、伯母怎么办?”说着说着,郑丽琬泪水都流出来了。

    郑丽琬知道秦风的胡作非为,若长乐公主因此,出了什么岔子。

    秦风危险,秦琼他们也会跟着危险。

    不论为了谁,长乐公主都不能在新婚的这个时间内出现丝毫闪失。

    郑丽琬若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人,恐怕进到里头的时候,就会装作不经意的破坏掉两人的修练,秦风顶多只是重伤,长乐公主可能就会因此而丧命。

    但是她一颗心都系在秦风身上,也太过聪明,事事都为秦风着想考虑,不愿意做出危害他的事情,更不怨秦风先娶长乐公主为正一,让自己为平妻的事实。

    其实当她上次与长乐公主连袂拜访国公府的时候,已将自己划成了秦家人。正因如此,才格外生气。

    她想到秦风的粗心大意,想到失败后产生的不良的连锁反应,

    泪水,夺眶而出。

    长乐公主茫然不知所措,而秦风则是万分愧疚、感动,当着长乐公主的面,将郑丽琬紧紧的抱在了怀里,并在她的额头上吻了一吻,道:“以后再也不会了。下次和长乐修练的时候,一定带上你。”

    “还有下次?”

    郑丽琬气得横眉竖眼,小脚儿重重的踩着秦风的脚来发泄心中的怒火。忽而,眼珠子一转,却又贼兮兮的笑了起来,“只要丽质妹妹不计较,我也愿意就近守卫。就这么决定了。嘿嘿。”

    “才不要。”长乐公主面红耳赤。

    秦风有些无奈,对于这类人,打不得骂不得,那就随她吧。

    郑丽琬才智过人,却难脱少女心信,见长乐公主羞涩、秦风无言以对,嘚瑟的哼起了小曲。

    郑丽琬声音本就好听,哼起歌来,便如百灵鸟的叫声一样悦耳动人。

    泪水尤在晶莹生光,脸上却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第229章:归宁议事() 
归宁是古来就有的习俗之一,其实也就是回门,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

    整个婚庆也在归宁之后,才真正至此完成。

    在与长乐公主成亲一个月后的第一天,秦风、长乐公主一并抵达了皇宫,在太极宫西堂见到了当今的大唐皇帝。

    嫡长公主回回,对于皇宫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宫里宫外都忙活开了。

    秦风、长乐这一抵达宫外,立刻有了迎接的兵卒将他们迎到了立政殿。

    这年底了,为了争夺那各种名目的“天下第一”,一个人忙得脚不沾地的,反倒是李世民这个君主现在是清闲得很,李世民的行政水平未必最厉害的皇帝,但李世民麾下的谋臣团绝对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谋臣团:房玄龄、杜如晦本就是少有的惊世之才,兼之他昔日举办的文学馆将大量的关东士人收入麾下,十八学士个个都是精于政务的好手,除此之外,昔日效忠于息王李建成的魏征、王珪等人,以及李渊的那些从龙之臣。故而,李世民凭借手上这票政治人才,将家国政务自然处理的井井有条。

    这天李世民一大早就让下人们准备起来,特地吩咐下人去做长乐爱吃的食物,还特地打听到了秦风的口味,吩咐厨子做了他最爱吃的食物,也趁此机会将自己的儿子女儿一并叫来,相互之间认识认识,好多多走动,让关系亲近一些。

    作为一个注重儿女教育、儿女关系的慈父,李世民最爱玩这一套。

    拜见了岳父母后,第一个拜见的自然是李承乾这个大舅哥了。秦风还没有走到李承乾的面前,李承乾也以上前一步,热情的道:“孤在这里祝贺妹妹找到好归宿了!”

    李承乾在笑,笑道十分的真诚,他经秦风一提示,已然豁然开朗,在学习处理政务的时候,已经有胆量依照自己的思想去思索问题、解决问题!尽管他一些循规蹈矩的老师指责着他,可李世民却赞不绝口,故而,太子哥一边享受着唐僧式的嗡嗡嗡的教导,一边享受着李世民赞赏与指教。

    正因如此,父子二人的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推敲中亲近了一不少。

    李承乾春风得意了,对于点化自己的“高僧”自然是感激不尽。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秦风眨眨眼睛,也发现李承乾脱胎换骨一样的变化,以前的李承乾给人以阴沉、内敛的感觉,而现在,却有着一国之储君应有的大气与爽朗。

    “莫要这么说,现在是家宴,只有长幼之序,没有君臣之别,你可是我妹妹的夫婿,与她一起唤我一声大哥便可。妹婿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孤望尘莫及、自愧不如。孤年轻气盛、见识狭窄,不能如父皇一样虚心纳谏,可一点点的肚量还是有的,以后若孤还有错处,望妹婿不吝指教!”

    “大舅哥客气了!”

    见到这一幕的长孙皇后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觉得自己的儿子确实改过了。在她身旁,李世民的那表情就有些回味了。

    在李承乾下手的是老三李恪,李恪一身穿着便服,站在那里气势不凡,秦风不由多看了因“英果类我”而出名,也因此而丧命的李恪,看了看他,又瞄了瞄李世民,发现他们两人确实不是一般的像。

    李恪上前一步祝贺,那一言一行,都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真诚,令人如沐春风。他的眼神和举止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和威势,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李世民。

    不过,双方的差距还大得很呢!

    别看李世民平时嘻嘻哈哈的,但这可归功于平时的放纵,一但面对重大事情的时候。那严肃的气势可以逼得的人说不出话来。

    秦风打量着李恪,在心底评价着。

    李恪笑着打趣:“长乐妹子,有了情郎可别忘了哥哥,有空让妹婿带你到我王府上坐坐。”他们不是同母所生,但长乐为人友善,不喜与他人争,在所有公主中是人缘是最好的一个。

    寒暄过后,接下来就是老二李泰了,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是唐太宗四子,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且因体弱多病,自幼深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宠爱,都说李泰嚣张跋扈,但现在表现得非常得体,言谈中有着对秦风这个宗师的仰慕,也有着不卑不亢的皇室风度。

    紧接着,秦风也与余下的诸位公主王爷一一见了礼。

    除了齐王李祐有些高傲自大,其他的人都表现的相当好说话。见过了李世民诸多皇子,秦风个人亦觉得李承乾、李恪、李泰最为出色。这兄弟三人站在一起,当真是一时之瑜亮,难分高下。

    不过秦风对于每个皇子,应对都一样得体,没有过于亲近谁,也没有冷淡谁,都以一视同仁的心态和礼仪来对待,仿佛只是最寻常的君子之交,平淡如水。

    由于场面热闹,他人以为秦风性格如此,没有人看得出门道,但李世民眼睛却眯了起来,哪里还看不出这其中的端倪。

    作为大唐皇帝,作为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千古一帝。对于几个儿子的小动作他又如何不知?只是这种事情,再难处理不过的。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做得不过火不过分,也懒得去问。

    但随着他们的渐渐长大,一些怀着政治投资的大臣也掺和了进来,这就让李世民的心底很不是滋味了,平时看着那一个个分班站列的集团,就觉得碍眼,总是再想:“朕才四十不到,至少还有二十多年的大好年华。你们不来巴结朕这个皇帝,却跟小辈一起争太子,这岂不就是在咒朕早死嘛?”所以,那一个个事先站好位子的大臣,没有一个得到升迁的,而且,也借助这一次的吏治,清理了一些碍眼的倒霉鬼。因为他知道,一个人的野心是随着忠于自己的势力壮大而壮大,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故而,为了避免旧事重演,他都在悄无声息的剪除这些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的不怀好心的分子。

    之前,他担心秦风年纪小,受不了诱惑而陷入其中。现在,李世民见秦风明摆着不想介入几个儿子的胡闹,知他识趣,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道:“这臭小子处处表现出异于年纪的城府干略,确实是个可塑之才。”

    拜会了一干王子公主后,李世民、长孙皇后让秦风长乐坐在他们的身旁,聊着家常。

    用餐过后,长孙皇后拉着长乐的手嘘寒问暖的,不住的问在秦家过的如何,可有不习惯之类的话。

    秦风却让李世民叫住了,两人一到来到僻静之处。

    太极宫西堂花园。

    秦风来过这里一次,李世民将他叫到此处,却不知有何要事。

    秦风心犯疑乎,现在的形势对于大唐来说是没有再好的了。他还能帮上什么忙?

    李世民负手而立,看着远处的假山奇石,说道:“对于大唐当前的局面,贤婿有什么看法?”

    “没有!”秦风直白的摇了摇头,道:“现在局面一切大好,我大唐最大的敌人内乱不休,双方正在积蓄着力量,准备来年大干一场,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失去了最大的威胁,并且在突厥内战中左右逢源,大获好处。至于一些边陲小国,除了吐谷浑,其余之异国他邦不成气候,只要我们不去惹他们就万事大吉了,要是他们胆敢来惹我大唐那才真是奇怪了。目前而言,事事都向着我大唐,顺风顺水,形势再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看法?”

    他当真是好奇了,现在历史在他的超控下完全出现了改变,因为他的存在,突厥可汗颉利屡次受挫,威望声势大不如前。前不久秦风因为在突厥内部纵横驰骋,更是成功的挑唆了颉利与突利的内斗,造成了突厥的分裂。随之而来的突利夷男联手、奚族臣服颉利等现象都与历史有所改变了。

    现在的情况可比历史上的局面好上一百倍,对于当前的局面,秦风作为一个后世人都万分满意,李世民作为一个这个时代的人,难道还不知足吗?

    “不错。目前的形势确实是一片大好,我们大唐根本没有外患一说,强大如突厥者也得看我们的脸色行事。”李世民对于秦风的答案却是异常的满意,重重的点头道:“贤婿便如我的福星一样,自你崛起以来。一切都变得异常顺理。很多事情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发生了,太快太突然也太顺利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都是因为我们之前准备得不足,太快了,以至于很多事情都有些措手不及。”

    秦风细细想来,还真是如此。

    发展太快了,会造成一些虚假的繁荣,一旦美丽的泡沫破碎,后果不堪设想。

    (早上好!第一更到了成绩好不理想啊!有推荐的朋友,支持一二啊!)(。)

第230章:左右为难() 
整个事情就算是始作俑者也意料不到这一切,李世民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李世民皱着眉头道:“朕原以为要两三年才有今天的形势,我大唐方有足够的实力深入草原与突厥一战。以现在的局势看来,最迟不过一两年。我大唐必将可以与突厥拿下突厥,而朕所烦心的便在这里。当然,这只是其一!”

    “外部的变化还好,与我们的关系不大;其二,便是我们内部的事情了,这回轰轰烈烈的吏治,固然是拿下了不少的贪官污吏,也除掉了不少为非作歹徒的中小世家,并释放出了数之不尽家奴,这些人,都将成为大唐的平民百姓,可问题一下又出来了。第一、吏部无人可用,你知道朕是绝对不可能与世家妥协的;第二、年关将近,如何安置这些突然多出来的百姓,如何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