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侯君集可以明确的判断出来,毕竟行军作战一点点微末的细节都会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秦风在非对称性战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去高句丽执行这种任务是最为正解不过的事情了。

    一直以来,侯君集都觉得自己缺乏表现的机会,若自己能有秦风这样的机会,定要打出威风。让世人知道大唐不仅有李靖,还有他侯君集,而且他侯君集比李靖更要出色善战。

    然而事与愿违,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似乎忘记了他这么一个似的。他心中郁闷,自是无言而表。

    在龙椅上的李世民留意到了侯君集的表情,暗自摇头叹息:侯君集的能力,他早已察觉,在军事上的水准,比之秦风、李绩没有半点的不如,很多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性格上却存着巨大的隐患,太过偏激太过骄傲。对于功利看的太重,有独当一面的才华,却没有独当一面的气量。不如李绩持重沉稳。更不如秦风善于用人,深得军心将心。

    现在见侯君集一脸懊恼的模样,暗叹之余也觉得将侯君集雪藏起来确实合乎情理。同时,心中的不满也到了顶峰。

    ,

第504章:安排后路() 
“君集啊,朕给你一项任务,你最近不是努力学文,学古之圣人之仁德吗?此后一年,你就在潞国公府里好好的闭门苦读古之圣贤书。至于左卫大将军之位,朕给你留着,军权暂且由你副手掌管”

    侯君集只听得这几句,便已惊骇失色。李世民之后说的是什么内容,他已完全听不进去了。

    这一年苦读是李世民真实心意,可在侯君集听来却是客套话,他认为这实际上已是关禁闭了,在古代这叫闭门思过。

    也就意味着,他侯君集在此后的一年,只能呆在家里,如同坐牢一样,不能在参与朝政,不能上阵,也意味着一年后,他依旧还只是左卫大将军,而李靖、秦风、李绩等人可能在这一年内,把所有的敌人都扫平了,到时候,哪还有他侯君集什么事儿啊?

    “不可能,不可能的!陛下,陛下你怎么可能这般待我!不,不会的,陛下,怎么会这么对我!”他性格刚强,对于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对他也是恩宠之极,根本不相信李世民会下这样的圣旨。

    他脑中一片茫然,四肢僵硬如石,冷汗涔涔而下。

    “不可能,不可能的!陛下不会这样对我,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他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发狂的大声呼喝,疯狂的大叫了起来。

    李世民饱含深意的道:“君集,做人首重品行,做官更要具备容纳一切的心胸,希望你真的能够明白朕的苦心!”他的眼睛一闪一闪的,眼中包容了一切,好像知道了一切缘由。

    侯君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整个人变得痴痴傻傻的。

    古往今来,真真的成就大业者,无不经历重重磨练。而那些才华盖世,一帆风顺之人却往往因曾受不住一次失败,败在了自己的手中。

    侯君集恰是如此之人。

    他出生卑微,自幼受尽世人白眼,所以渴望上位,成为人上人,故而自幼苦练弓马骑射,研习兵法韬略等技艺。

    年轻的时候成为李世民的幕僚,多次随军出征,谋功武功皆有建树,很快就引起了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李世民的注意。成为重点培训对待。他也不负李世民的器重,多次献计献策,晋身为秦王府的骨干之一。

    李世民继位以后,大赏功臣,侯君集地位仅次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李靖等寥寥数人。更是升任为重中之重的左卫大将军,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唐数一数二的大将。

    完全可以说侯君集在仕途上是一帆风顺的,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他的性格本就是那种容易自满。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物,受到李世民的如此器重,甚至认为李世民没他不行,他们会如历史上的那些明君谋臣一样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对于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心底都抱着排斥的态度,认为即便没有他们,只凭自己大唐一样会如现今一样强盛,甚至更强。

    可是李世民如今的态度却让他心若死灰,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是谁,一定是谁,恶意中伤于我。陛下,难道我侯君集对你的忠心有的假吗?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撕心裂肺的喊着,泪水却不住的流了下来,委屈极了。

    “不!君集,你的忠心,朕知道得很清楚,但你今天做的实在太过分了,你是朕的心腹才有资格知道朕在高句丽的布局,朕让你知道,这是信任。可你,却将这关乎大唐未来、大唐颜面之机密公诸于众,这要是让高句丽人知晓,那还了得,从轻处上说,你这是口无遮拦,作为左卫大将军,你难道连最基本的祸从口出都不知道?你管不住自己的嘴,日后再来个不小心将消息泄露给其他人,我大唐还不知会蒙受多大的损失?这从重里而言,你这是泄漏军情。不管在那个朝代,泄露军事机密都是重罪,更何况是关乎数万将士性命的机密”

    李世民心底也确实为难,一方面侯君集确实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是自己倚重的臂膀之一;另一方面侯君集越来越来难以掌控,做事也越来越出格了,他的刻意泄漏,不但让李世民今天差点下不了台,而且已经超出了一个臣子的范围,实在让他难以忍受,以致视若无睹。尤其是见如今依旧不知悔改的侯君集,更是知道自己往日的纵容,已经让他骄纵的出了极限,所以决定小惩大诫。要让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忍受,但有些事情是自己是无法忍受的。

    言有无意,听者有心。

    心里有鬼的侯君集听到李世民说的这句时“不管在那个朝代,泄露军事机密都是重罪,更何况是关乎数万将士性命的机密。”,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脸色比之刚才更是苍白。

    “怎么了?”李世民见侯君集一下子停止了叫嚷,而且脸色也为之大变,李世民心头一下子警觉了起来,他知道自己的某句话戳到了侯君集的痛处了。

    回忆了一下自己刚刚说过的话,李世民脸色也变了,凝声道:“上一次,太子与秦风隐密行事,可他们的行踪让人恶意的泄漏,他们也差点让乌蒙部落、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留在了草原。此事,不会是你做的吧?”李世民说完,一双虎目,威严的死死的盯着侯君集。

    “没有,绝对没有。臣纵然再有诸多不堪,也不会做出这般下作之事。”侯君集矢口否认。

    正如李世民说的那般“不管在那个朝代,泄露军事机密都是重罪,更何况是关乎数万将士性命的机密。”

    当初李承乾、秦风一口断定有人泄漏了他们的行军路线。后来,李世民让刑部、大理寺入手调查了,只是这两部迟迟没有得出答案。

    因为这案情涉及到了几乎李世民的所有心复重臣,使得刑部、大理寺不得不小心求证。

    李世民也理解刑部、大理寺的难处,故而也没有催促,只是让他们不要冤枉好人,也不要放过坏人。

    前些天,秦风还问及此事呢。

    以秦风的为人,他当然不会轻易的放弃那背地里与他作对的小人的。不过他也不想过于沉迷进去,他有他的事业,有他的交往,抓泄密者也不是他的任务。

    因私而废公,反而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秦风自己关注暗查之余,基本不再过问,刑部、大理寺是干这一行的,调查经验远比他丰富的多。他不管过程,只要一个结果,一个对自己、对将士们有所交待的结果。

    秦风不在意过程,不代表李世民不在意,不代表刑部、大理寺的官员不在意。

    几乎所有古代王朝都有一个定律,立国时国家空前强大,但随着时代的流逝,一代不如一代,这其中跟君王大臣缺少磨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今大唐方刚立国。朝中文武大多都是凭借真实本事提拔上来的。大多都是有能力有水准,敢于管事能够管事的人物。

    当初泄密一案闹开后,刑部与大理寺就一直紧盯着不放,他们联手行动,想方设法的要把幕后之内奸揪出来。前不久,李世民还专门听了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的汇报,也知道事情有所眉目了。他刚刚那问题也是顺口而出罢了,可侯君集的惶恐让李世民不由得怀疑了起来,不过,他也不是胡乱行事的昏君,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他不可能治侯君集之罪,于是不咸不淡的说道:“嗯!朕明白了。好了,明天,你就在家里好生读书。没学识如何当得了兵部尚书,如何出将入相。”最终,李世民还是安慰了这员爱将了一句。

    “喏!”侯君集哪敢再说什么,他心乱如麻,只担心东窗事发,哪里有暇计较其他之事,如果躲不过这一关,别说出将入相,眼前之地位也将难保,先想办法度过眼前一劫再说,“陛下,臣先告退!”

    “嗯,去吧!”李世民应了一声。

    侯君集只觉得脊背发凉,全身内衫都让冷汗给打湿了。出了甘露殿,他有一种再世为人、恍如重生的感觉。

    “君集,希望不是你。千万不要让朕失望。”望着侯君集的背影,李世民神色十分复杂。

    **********

    潞国公府!

    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马扎上,此人髭髯磔立,目光如电,严峻的脸庞有着骄横之气,正是侯君集。

    侯君集是聪明人,也是一个出色的统帅,知道泄漏军情对于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泄漏军情是什么样的大罪,要是在严苛的朝代,严苛的帝王时代,这是诛灭九族之大罪。

    正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生怕事发的侯君集误以为李世民怀疑到他头上来了,顿时慌了手脚,他知道今天地位、权势都是源自李世民的信任、给予,一旦信任不再,一旦让人查到自己泄密一事,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样的结局。

    侯君集不是坐经待毙的人,回到国公府后将一百名心腹死士叫唤了过来。他在准备后路!

    “侯让,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二少爷、三少爷就交给你了。”侯君集从怀时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了一员彪悍的青年将领,道:“你们一路西行,到鄯州寻找清风客栈的老板,把这封信交给他,他就知道怎么做了。你要像听从我的命令一样,万事听他安排。天黑之后你们就走。”

    侯君集顾盼左右,威风凛凛,看着如利剑一般的勇士,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也不由的露出了一抹笑意。目光望着幼子时,眼里流露出了一丝丝的慈爱,抚摸着二子的头,沉声道:“二郎、三,不管将来发生何事,你们都要听从侯叔叔的。你们要记住,侯叔叔他们是你们的亲人!”

    “父亲,到底发生了何事?让您有如此安排?”侯君集长子有些惊慌的询问。

    “你不要问,也不要管!也不用知道。一切照常便是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生怕李世民查到自己,生怕李世民诛灭九族,他必须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走,至于夫人、长子是不能走的,因为很多场合都还需要他们出面,如果他们无故消失,即便查不到自己泄密一事,也会有人怀疑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授人把柄之事,侯君集又怎生去做?“君家商队晚上出发,我会安排你们混入其中,你们乔装打扮成商队护卫即可,把你们的彪悍之气给我收敛了,别让人一眼就看出是百战之士,你们现在都去准备吧。”

    “喏!”

第505章:花名册() 
秦风离开后,秦府少了男主人,一下冷清了下。

    可冷清,并不意味着四位夫人无事可做。

    反而,长乐公主、郑丽琬、马云萝、豫章公主显得特别的忙,不是秦府的事特别多,而是学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功、双修功的姐妹四人聚在一块学武!

    秦风的夫人们学武?

    一点没错。

    郑丽琬是四位夫人里,唯有内功根基的人,双修之后,进境是一日千里,马云萝是第二个接触内功的人,进步也很可观。至于从未学武的长乐公主更加让人侧目,她不但完成了从纤纤弱姿到体态健康的蜕变,而且还能轻而易举的驾驭了秦风传授与她的轻功,至于豫章公主是最晚加入的人,可也有了一点点的基础。

    姐妹四人无意说到前往朔方时,长乐公主、马云萝遇刺之事,她们闲着无事,索性在江湖武道成就最高的郑丽琬的指点下,学起了自卫的武技,以免得像上次一样,没有半点防护之力。

    这一天,姐妹四人一如既往的在后院练剑,下人来报,说秦夫人外出,问四位少夫人是否有空、是否愿意同行。

    姐妹四人一听,放下了手中的活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