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汉戮-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死后,年轻的太子于单即位,稚嫩的于单显然压不住父亲留下的功臣悍将,军臣尸骨未寒,于单的叔父伊稚斜就首先发难,起兵夺位。

    匈奴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夺位大战中去了,这对张骞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张骞当即立断,召集妻儿和堂邑父,准备举家逃回大汉。

    匈奴境内,一路都是因战乱而迁徙的匈奴人,张骞混在其中,很顺利地就到达了汉匈边境。

    张骞真不敢相信,这一次会如此顺利,一路之上连盘查都没有。

    “老爷,过了前面的关卡就是汉境了!”堂邑父说道。

    张骞顺着堂邑父所指,确实看到一处小关卡,远远看去,也无法分辩是哪国旌旗,像边境上的这种小哨卡,经常易主,今日可能是匈奴人夺去,明日就是汉军驻地,所以,张骞也不敢贸然前往,好在他已经准备好汉服,如遇匈奴军队,则继续这套行头,如遇汉军,则马上易服。

    他派堂邑父前去打探一番,只见堂邑父满脸的喜色。

    张骞马上猜着了几分,看来匈奴内乱加剧了,乃至于他们连边关都不要了。

    “老爷,那关卡被汉军占着。”

    “好,大家赶紧换服饰。”

    张骞再一次穿上出使时备好的使节服,虽然十三年了,加之上次去西域千里跋涉,早已是破旧不堪,不过,张骞还是觉得穿上它才感觉自然和舒适,此时此刻,张骞望着关卡,禁不住有点泪眼婆娑。

    来到关前,城楼上的守将喝道,“来者何人?”

    张骞持节抱拳,回道,“将军,在下汉使张骞,回朝复命。”

    守将虽然不知张骞是什么人,也没看过这么狼狈的使团,不过他也不相信有人敢冒杀头之罪冒充使臣,既然是使臣,守将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命兵士打开关门,将张骞等人迎入关中。

    踏入关内的一刻,张骞长舒一口气,扭头向后回望了一眼,一个声音在他的心中响起:终于回来了!

    经过数日跋涉,张骞到达长安,安顿好妻儿,他便带着堂邑父,候在了宫门外。

    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你果然回来了,从你出发的那一刻起,朕就知道你一定能不辱使命!”

    刘彻虽然努力保持着正襟危坐的姿势,但他的眼神泄露了他的内心,见到张骞,他是这个大殿上最兴奋的人。

    在他的眼里,还能有什么比臣子的操守更重要呢?

    张骞十三年前毅然出使,两度被俘,历尽千辛万苦,回来复命,这是何等的忠勇和气魄!刘彻很久没有如此高兴了,他显然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竟冲下御座,亲手将张骞扶起,并绕着张骞看了几圈,大臣们有点讶异于刘彻的古怪行为,谁都知道,眼前的这位皇上十几年的龙椅坐下来,早已练得喜怒不形于色,如今却因为张骞,行为古怪,实在是令人奇怪的事情。

    只见他嘴里说道,“黑了,瘦了,不过结实了!”

    刘彻徉怒道,“好你个张骞,你可知罪?”

    张骞心中一惊,连忙跪下,“臣罪该万死。”

    “朕令你出使,你却去了十三年,让朕想念得紧。”

    “臣罪该万死,臣未能完成说服月氏联兵的使命,有负皇上重托。”

    刘彻见自己的玩笑话反倒引起张骞的自责,心中一时不忍,他再一次扶起张骞,说道,“张爱卿,你何罪之有啊,你不但无罪,还有大功。”

    “十三年前,朕年少即位,大汉人人惧匈奴如虎狼,说句老实话,朕那时也怕他们,才寄希望于联兵月氏,遂下诏征举勇敢之士出使西方,而那时,只有你,只有你,有这个勇气。如今,我们国力强盛,无须畏惧匈奴,何必寄希望于番邦小国。你能回来,便是对国家,对朕的忠诚!而你带回来的西域诸国风土民情,水草牧场,将对我们最终打败匈奴,扬威四海,至关重要。”

    这一席话,已让张骞感动的泣不能声。他匍匐在大殿上,用一把泪让多年郁积在心中的阴霾消散地无影无踪。

    而其他臣子似乎也被刘彻的圣明和张骞的动情所打动,除了山呼万岁,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称赞之词。

    接下来的日子,刘彻有事无事便召见张骞。

    连张骞都不得不佩服刘彻的精力,刘彻日理万机,却也能抽得闲暇,听他描述西域诸国的见闻,有几次甚至直至深夜。

    张骞看得出来,相比于十三年前,皇上更为成熟,更有远见,更为自信,他对于开疆拓土,传播文明事宜也是极为推崇。

    (本章完)

第284章 博望侯二使西域() 
张骞想起在大夏见到蜀布的情况,适时的提了一个建议。

    经略西南,打通到达身毒的道路,再由身毒到达大夏,向西域诸国通使,这样可避免经过匈奴和羌地。西域诸国贪图大汉的财物,重赂之下,必能成为大汉的番邦属臣。

    刘彻听从了张骞的建议,对于万国臣服,四海来朝,传播文明,相信没有一个帝王,会经得起它的诱惑。这可是流芳千古的盛事。

    刘彻自然也不能例外,他重新拟定了搁置许久的开发西南的计划,由张骞任总使,派人从蜀犍为出发,人分四路,向西南方的身毒进发。

    张骞踌躇满志地等待着南方传来的好消息,因为据使者发回的消息,他们已经南行上千里,如果估计不差,再有月余,就能到达神秘的身毒国了。然而,就在这时,却传来了令张骞震惊的噩耗。

    出使的队伍在昆明被阻挡了下来,汉使被杀,众人停滞不前。最为头疼的是,昆明的蛮夷部落各自为政,并没有统一的君主,他们见财物就抢,见生人即杀,如果派军队前去,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藏身于群山密林之中,结寨而居,恃险而守,只会消耗自己的力量,却拿他们没任何办法。

    张骞费尽心思,几年过去,却始终无法打通这一带的道路。

    元朔六年(前123年),张骞获得了新的任命,刘彻任命他为校尉,随卫青出征。在张骞的帮助下,大军在草原中总是能找到水草丰美的地方,为卫司令的大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张骞因功被封为博望侯,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博望,也是刘彻对于张骞最为精准的评价。

    两年之后,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再一次奉命出征,与李广出右北平进兵,却不想李广留下张骞殿后,而李广轻兵冒进,中了匈奴埋伏,损失惨重。后来,张骞救兵赶到,与匈奴大战一场,匈奴撤围而去,张骞所部兵困马乏,未能追击。

    此役,张骞论罪贬为平民。张骞的人生陷入了低谷,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位伟大的探索者脱下军装之后,会再一次踏上伟大的征程!

    而他的第二次旅程,会是怎样地艰险?没有人能回答,包括他自己,博望侯。

    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说服了刘彻,他的建议是联合被迫臣服匈奴的乌孙,并劝他们回归故土,断匈奴‘右臂’。

    刘彻的答复很爽快,他任命张骞为中郎将,调拨随从三百人,金币布帛数以万计,令他择日再一次出使西域。

    怪不得刘彻大方,他能下这么大的血本,是算过账的,前几年对匈奴的大胜虽然让匈奴大伤元气,但离彻底打垮它还相去甚远,西域诸国还臣服在它的脚下,这个庞然大物仍能源源不断地从它的藩国中获得补给。换句话说,切断匈奴的补给源才是制胜之本,打打杀杀解决得了一时,却动摇不了匈奴的国本。

    所以,张骞的建议恰好与刘彻的长远战略不谋而合。“出发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张骞用力地点了点头,一如他年轻时候的坚定。他向刘彻三叩九拜,起来之后,长安城内便响起雄壮的送行号角。

    刘彻望着张骞的背影,禁不住泪眼婆娑,前次一走,君臣一别十年之久,真不知道这一次,他是否能安然回来?或许…

    刘彻不敢继续往下想,如果说卫青和霍去病是他的铁拳,那张骞便是他的眼睛,也正因如此,他给了张骞‘博望’的封号,广博瞻望既是给张骞的,也是给刘彻自己的。

    他与张骞亦师亦友,也许只有远离朝廷的人,才能跟他成为朋友,如今望着友人远行,刘彻竟然有丝不舍。他登上城楼,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一抹斜阳之下。

    张骞始终不敢回头一望,他知道皇上定然还站在不远处。张骞何尝不留恋故土,何尝不留恋家园,何尝不愿意留在皇上身边,可是,再多的不舍也远不如肩上的使命。

    他一旦踏上旅途,便不会停歇。

    这就是张骞,华夏民族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勇敢使者。对于第二次出使,张骞的把握更大了些,毕竟前一次是在两眼一摸黑的旅程中行进的,而数十年的塞外生活,铸就了他丰富的西域知识。

    他可以根据动物的粪便辨别水草的方位,他也可以看着天上的云彩得出风暴与飞沙降临的时刻。而且对于如何避开匈奴的哨骑,他也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不管怎样,恶劣的环境还是让不少人倒下了,张骞的努力和经验只是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旅途仍然是千辛万苦,张骞对于这些早已有所准备,他不担心能否顺利到达乌孙,他所担心的是能否顺利说服乌孙君王与大汉结盟。一路担心,乌孙国到了。

    张骞顺利地见到了乌孙王昆莫,乌孙王以单于礼接待了张骞,这让张骞有些尴尬,后来他转念一想,乌孙王如此屈尊降贵,除了贪图大汉的财物,定然别有内情。

    张骞顺水推舟把财物赐给了乌孙王,并表示只要乌孙王能回归故土,大汉一定会尽力照顾你们。乌孙王面露难色,煞有介事召集大臣讨论,却东拉西扯没有一个结论。

    张骞派人暗中了解,原来乌孙国正值内乱,昆莫的子孙将乌孙国一分为三,昆莫根本不敢单独作出投奔大汉的决策。

    张骞决定留在乌孙静观其变,另外,再派副使出使西域诸国如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鰛及诸旁国。

    应该说,张骞的这个决定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从此,丝绸之路上响起了博望侯的名号。

    最为关键的是,副使以博望侯的名义出使,与张骞前一次出使相比,这一次带去了大量的大汉财物,让西域诸国十分震动,与大汉通使甚至通商的热情迅速被激发起来。

    四年后,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带着数十个乌孙使者回到长安。张骞的回来再一次震动了朝野,而他带来的数十个典型的异域民族使者也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局面。

    “快看,那些人长得好奇怪啊!”

    “长得奇怪,穿得衣服也很奇怪!”

    “我看他们怎么个个都凶神恶煞的,好吓人的。”

    “咯咯咯…快来看哪”

    长安的百姓第一次见到异域人种,少不了争相一睹,不过,他们不会想到,从此之后,这会成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

    乌孙人同样算是开了眼界,在张骞的引领下,他们领略到了东方大国的富庶和繁华。

    元鼎三年(前114年),伟大的使者张骞病逝,年50岁。

    张骞走了,他无疑是伟大的,所有探索未知的人都值得世人永远惦念,张骞,你也如此。刘彻没有因为张骞的逝去终止开拓西域的策略,相比张骞,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他要让博望侯走过的路上,更加的繁忙和热闹。他一直都是那样做的,而且他做到了。数年之后,那一日,万国来朝,他最想念的人是张骞。

    张骞二出西域大获成功,为刘彻在挣足了面子。最重要的是,他实现了探索未知的梦想,他所走过的十余年囚徒之路,他所经历的无数生死瞬间,他身上因长途跋涉留下的种种伤痛,都在二次出使后化作张骞的人生财富。

    直到临终时刻,张骞都是快乐的,幸福的,作为一名行者,他没有遗憾,试问一下,这个世间,有多少人能没有遗憾?

    张骞,人生如此,足矣!。

    应该说,张骞的二次出使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与刘彻的努力密不可分,早在元狩二年,他就派霍去病扫清了河西之敌,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张骞做了匈奴人的俘虏。

    河西之战。

    元朔六年(前123年),由卫青领衔主持的汉匈漠南之战打响,此役中,年少的霍去病一战成名,受封冠军侯。

    霍去病就像家喻户晓的将星,那是个不乏偶像的年头,在路边社的粉丝排行榜中,已入中年的卫司令自然难敌年少未婚的霍去病,加之卫司令刻意低调,自然让外甥抢了风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