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掌武唐-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之间,武后陷入了沉思,眉头紧蹙大是思量。

    上官婉儿一直默默无语的站在武后身旁,美目中流淌着些许激动难耐的神光。

    刚才武后在朝堂上言语行为实在太令人敬佩了。

    上官婉儿明白逞血气之勇不难,难的是冷静忍耐顾全大局而后化险为夷。

    武后面对檄文侮辱,裴炎挑衅,却表现出了处变不惊,受辱不怒,云淡风轻,镇定如山的态度,光是那份容人胸襟,就羞煞天下男儿多矣。

    太后为人为事,当真是亘古罕见。

    便在上官婉儿思慕不已的时候,武后终于忍不住叹息出声,走到亭边凭栏处望着一泓秋水,轻声感叹道:“贼子猖獗,天下大乱,朕安得有猛士兮守卫四方?”

    一听此话,上官婉儿就明白武后正在为将才凋敝而忧愁,想想也对,昔日高宗年间可谓将星闪烁,一个个算来:李勣、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刘仁轨,高侃、李谨行,每一个都是名留青史的绝代武将。

    然而到了现在,这些人几乎都已经全部逝世,唯有一个刘仁轨垂垂老矣命不久矣,群星闪烁的天空已是完全黯淡了下来。

    如今武后能够选择的武将实在太少了,既能够领军征战,又完完全全效忠于她的武将更是没有,所以才生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卫四方的喟叹。

    刚才虽然任命了李孝逸为将,但是上官婉儿知道武后是非常不放心的。

    盖因李孝逸军事才能的确不足称道,甚至在去岁与吐蕃的松潘大战中,李孝逸还兵败撤退,这样的普通将帅担当起三十万大军平叛重任,的确是小才大用了。

    黑齿常之或许不错,只可惜却是一个异族将领,仅此一点便注定了他也不可能成为平叛军的主帅。

    细细想来,上官婉儿心中却是有着一个不错的人选,她相信武后也应该想到,但不知为何却没有启用他,难道是真的对他不放心么?

    (本章完)

第980章 用与不用() 
正在悠悠思忖间,武后突然转过身来,沉声发问道:“婉儿,你觉得当初先帝留给庐陵王的那封密诏,庐陵王究竟是不是交给了陆瑾!”

    上官婉儿心头一跳,顿时知道了武后并未任用陆瑾为帅的原因,她不动神色的想了想,回答道:“婉儿觉得若是光凭那位身负密旨的老内侍前去太平公主府徘徊,就认定庐陵王将密旨交给了陆侍郎,似乎有失公道,疑心太过了。”

    武后沉着俏脸思忖半响,不自禁的点了点头,叹息道:“说的也对,但是陆瑾的嫌疑毕竟最大,而且那天晚上他也出现在了洛河,若是让他为将……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啊!”

    上官婉儿一脸奇怪的询问道:“太后你不是已经决定让李孝逸和黑齿常之领军么?为何还在为选将一事发愁?”

    武后微笑解释道:“婉儿你有所不知,李孝逸与黑齿常之所率领的乃是平叛主力,朕欲再设立一支偏军,率荆州水师策应平叛之事。”

    上官婉儿顿时醒悟了过来,蹙眉道:“既然如此,那为何太后你时才却不在朝会上与大臣们商议此事?”

    武后摇着头笑了笑,却没有解释的意思。

    上官婉儿恍然醒悟了过来,暗暗责怪自己的愚笨。

    叛军将欲拥护的庐陵王就在离荆州不远的房州境内,荆州自然是防备的重中之重,太后岂会不为之牵挂?

    不与诸位大臣商量,是因为在偏军主帅的任用上,太后想要圣心独断。

    武后步履轻轻的在凉亭内来回踱步,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带给了上官婉儿心惊肉跳的感觉:“陆瑾这个人啊,怎么说,他虽则为太平之夫,朕之爱婿,但为人为事太过刚正了,满脑子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想来这也应该与他那腐儒老师孔志亮的教导有关,这样一个人,他总认为黑白分明,对错清晰,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打算,不会为别人所左右,也不会被别人所拉拢,当年朕想让他帮忙对付李贤,他毫不犹豫的就开口拒绝了,根本就不贪恋朕的赏识,以及平步青云的机会,就如他的父亲一般,不通权变。”

    上官婉儿知道此乃武后对陆瑾的评判之语,一时之间默然无语。

    目前她虽则与陆瑾有着很大的矛盾,但是心内那份深深的感情却非常真挚,自然也要为陆瑾说几句好话,小心翼翼的出言道:“太后,你说陆瑾本就忠君爱国,若他为帅,相信也不会背叛朝廷,背叛圣人以及太后你……”

    “但是,陆瑾忠于的总归是圣人,而非朕呐!”武后轻叹一声,说出了最让她不放心的事情。

    上官婉儿报以淡淡的微笑,罕见的劝解武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太后求才何能要求尽善尽美,陆瑾的确是一个了不得的帅才,婉儿也觉得完全可堪大任,太后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试试陆瑾之心。”

    武后微微愣怔,步子也是陡然停住了,就这么想得半响,她忽然颇为无奈的笑言道:“婉儿,你可知朕现在有些后悔让陆瑾成为太平的驸马了。”

    如此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登时令上官婉儿心生哀怨,当初若非太后你突然决定让陆瑾成为太平公主的驸马,棒打鸳鸯,她和陆瑾岂会变成如今这般局面?

    现在后悔能有何用?

    正在上官婉儿哀伤不已的时候,武后原本紧蹙着的眉头忽地松泛来开,语调肃然而又清晰:“婉儿,速速拟旨:迁陆瑾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检校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发荆州水陆之军五万征讨徐敬业叛乱。”

    上官婉儿悄悄松了一口气,立即点头言是,疾步而去拟就圣旨。

    如此一来,为了平定徐敬业叛乱,朝廷足足征召了三十五万军卒,军容之盛实乃举世罕见,一场惊天对决即将上演。

    ※※※

    鄯州,鄯州城内。

    收到朝廷的征召之令,鄯州都督府长史、河源军军使黑齿常之不由久久沉默了。

    副军使娄师德已经猜到了诏书的内容,叹息询问道:“莫非朝廷要征召长史你前去平叛?”

    “对。”黑齿常之轻轻颔首,将手中诏书递给娄师德一览之后,这才叹息言道,“这次朝廷征召足足三十五万大军,更将西域最是精锐的两万安西都护府之兵召回,西域又将不稳了。”

    娄师德想了想,苦涩的点了点头,轻叹道:“目前吐蕃人在西域一带蠢蠢欲动,西突厥十姓部落也不太安稳,安西军这么一走,就等同于将西域完全拱手让人,昔年裴行俭大总管好不容易才收复的安西四镇,西域数千里山河,只怕又要沦入敌手。”

    “比起西域,朝廷更在乎是否能陪平定徐敬业的叛乱。”黑齿常之轻轻捋了捋短须,沉声吩咐道,“师德,本将走了之后,鄯州与河源军就交给你了,倘若吐蕃人胆敢来犯,一定要狠狠的痛击。”

    娄师德挺着圆滚滚的肚腩,慨然应命道:“长史宽心,娄师德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厚望。”

    黑齿常之颔首一笑,目光已是飘向了东方天际,那里黑云翻滚,电光闪烁,一场暴雨即将来临了。

    ※※※

    扬州叛乱正如火似荼的进行着,东南沿海的某座无名小岛正一片宁静。

    对所发生一切尚不知情的陆瑾正坐在木屋旁的小溪边,悠哉悠哉的钓鱼为乐,消磨着漫长而又枯燥的时间。

    这支鱼竿是他在藏书府邸内找到的,离开府邸之前顺手将之带走,以解枯燥。

    果然,这十来天鱼竿便成为了陆瑾的最爱,也使得崔若颜和李长乐每日的餐饭中必定会有一道鲜鱼。

    今日旭日初升,朝霞灿烂,陆瑾准时坐到了溪水旁边的大石上,穿上鱼饵一扬鱼竿,浮标已是在溪流当中沉沉浮浮起来。

    太阳慢慢上升,不知不觉已是到了中天,陆瑾看似钓着鱼,心内却想着事,消磨了足足一个多时辰,鱼篓中才有几尾小鱼而已。

    便在他发神愣怔当儿,轻轻脚步声起,却是崔若颜到了。

    (本章完)

第981章 船只到来() 
在藏书府邸内寻得许多干净整洁的衣裳,崔若颜容光焕发丝毫没有了前些日的狼狈。

    她走到溪水边拾起系在水中的鱼篓,一瞄里面活拨乱跳的鲜鱼,止不住失笑道:“这些日郎君所钓之鱼的数量似乎越来越少了,今日只能勉勉强强熬制一锅鲜汤。”

    陆瑾哑然失笑,悠然开口道:“消磨时间而已,岂能当真?有鱼吃就很不错了。”

    崔若颜无奈的摇了摇头,正欲提着鱼篓返回海边的木屋,却不料见到树林中人影闪动,李长乐已是急急慌慌的跑了过来。

    瞧见她如此模样,崔若颜倒是有些惊奇,未等她走近就笑问道:“乐乐,你跑这么快作甚?等着吃鱼么?”

    “阿姐、陆郎君……”李长乐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稍事缓过气来之后,这才惊喜言道,“船,乐乐看到大海的尽头有一艘船。”

    闻言,陆瑾和崔若颜同时一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很快,崔若颜就被巨大的狂喜所笼罩,丢掉鱼篓提着长裙快步上前,兴奋问道:“真的有船,你确定没有看错?”

    李长乐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拉着崔若颜的胳膊道:“阿姐,快快,跟着我一起去看看。”

    崔若颜欣喜颔首,回眸望了陆瑾一眼,止不住笑道:“马上就能够逃出生天,难道陆郎君还痴迷于垂钓乎?”

    陆瑾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将鱼竿毫不眷恋的丢入了溪水当中,仍由鱼竿顺流而下,他的脚步已是随着崔若颜与李长乐远去了。

    来到岸边远远瞭望,果然看见了一艘船只正在海天相交之处缓缓行进着。

    见状,陆瑾止不住精神大振,与崔若颜、李长乐两人一并动手,点燃了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然后再在火堆上铺以湿润的树枝,滚滚浓烟顿时翻滚而起,直上云天。

    也不知是否是那艘船舶看到了荒岛上所升起的浓烟,竟是朝着岛上笔直驶来,不消一个时辰,船只离岛屿已是越来越近了。

    陆瑾这才开清楚所来船只的模样。

    他无比惊讶的发现,这艘船舶并非是往来商贾的商船,以及渔夫打渔的渔船,而为一艘高大坚固的五牙战舰。

    这种战舰起楼五层,长度足足有三十丈,在江湖中航行如履平地,即便是来到近海也不遑多让,昔年隋朝平定南陈,就是靠在这种五牙战舰在长江天堑上击败了南陈水师,起到了积极关键的作用。

    在陆瑾等人的激动等待中,这艘五牙战舰愈行愈近,已是清晰可见船头上迎风飘飞着的“唐”字战旗。

    待到驶入浅海,五牙战舰徐徐停了下来,并从船侧放下了几艘登陆小船,划动船桨朝着岸边飞快醒来。

    “七郎……”

    小船人还未至,一声熟悉的呼唤已是随着海风清晰的传入了陆瑾的耳朵。

    “表兄?”陆瑾疑惑的皱起了眉头,大步赳赳的步入了海水当中,涉水走得几步,果然发现为首小船上的站立招手着,正是表兄陆长青。

    没想到真的是陆瑾,陆长青立即就泪流满面,他不顾一切的跳入海中,拼命游来直至可以站立水中之后,又是一通大步,行至陆瑾身边紧紧的抱住了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已经大哭了起来。

    陆瑾此番可以说是死里逃生,再见亲人,自然也是心情澎湃激动,他拍了拍陆长青的后背已示安慰,笑着言道:“我不是毫发无伤么?表兄何须伤怀。”

    陆长青从扬州出发在海面上几经寻找,一直是心急如焚,度日如年,此刻再见陆瑾,自然忍受不住心内那股悲恸,连眼泪也没有来得及拭擦,哽咽言道:“七郎,为兄对不起你,没有能好好保护太平公主殿下……”

    一席话落点,陆瑾陡然就惊呆了,心头也是止不住狂跳了起来,惨白着脸颤声问道:“你……你说什么?太平她怎么了?”

    陆长青哽咽拭泪,先与陆瑾上得海岸,也不顾湿漉漉的周身,就将这两月来外面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对着陆瑾细细将来。

    当听到太平公主为了找寻他的下落,从而被反叛朝廷的李敬业软禁在扬州之后,饶是陆瑾的沉静如山,此刻也是脸色大变,身子不可遏止的颤抖起来。

    陆长青大感惭愧,也自觉无言面对陆瑾,开口自责道:“七郎,是我不好,没能够保护殿下,实乃对不起也!”

    陆瑾心如乱麻,茫然无措,但是他也明白这件事完全怪不得陆长青,伸出手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道:“表兄,这件事完全怪不得你,你又何须自责,放心,我一定会想到办法,将太平救出来。”

    陆长青点了点头,继而又想到了太平公主的吩咐,出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