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掌武唐-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冲微笑言道:“陆相,经过宗室们的深思熟虑,决定就按照陆相你的意思去办,待匡复成功妖后下台,我们决定拥立庐陵王为帝,毕竟他才是先帝亲口认定的继承人,而当今圣人不过区区傀儡而已。”

    陆瑾微微思忖了一下,点头道:“既然你们答应了条件,那好,从今往后我陆瑾便是匡复大业的一份子,然口说无凭,还请琅琊王立下字据,我也好将先帝留下的诏书交给你。”

    李冲大喜过望,连忙按照陆瑾的要求立下了书面字据。

    其实作为他来讲,即便现在立下字据,将来也是可以想到一些办法进行抵赖的,只要到时候宗室匡复大军占领洛阳城,难道还害怕陆瑾和这些王公大臣不就范!

    收好李冲亲笔立下的字据,陆瑾微微轻吁了一声,将诏书交给了李冲。

    李冲拿着诏书开展一阵端详,止不住露出了兴奋难耐的笑容,开口道:“陆相,我们有了这封诏书在手,那么也就师出有名了,这段时间还请陆相你小心为上,千万不要走漏了消息,待到宗室起兵匡复之后,还请陆相能够为我们提供相关情报消息,若妖后能够安排陆相你统领大军,那就再好不过了。”

    陆瑾点头道:“这些事情不用你说本官都会知晓,至于朝廷大军统帅人选,我想太后多半不会让我领军。”

    “哦?为何?”李冲好奇相询。

    陆瑾叹息道:“我虽是朝廷宰相,但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李唐皇室之婿啊,太后理应不会用我来对付李唐皇室,而会任命自己的亲信统军前往。”

    “那陆相觉得谁人领军的机会要大些?”

    陆瑾想了想,言道:“现在太后颇为宠信左武卫大将军麴崇裕,此人虽军阵之才并不特别出众,但却对太后十分忠心,而且因麴崇裕为人谦和,在军中的威望亦是不错,故而他领军平乱的可能性较大。”

    “麴崇裕?就他?”李冲显然听过这个名字,闻言立即露出了不屑的嗤笑,“此人我知道,才能平平而已,若武后以此人为将,岂会是我皇室名将的对手?武后必定会自掘坟墓!”

    陆瑾正容言道:“战场上风云多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算常见,还望琅琊王能够以大事为重,不要大意轻敌。”

    李冲点头笑道:“那好,本王就谨记陆相之言,明日本王就要返回博州准备,今日权当与陆相你告辞了。”

    陆瑾也不挽留,拱了拱手任由他走了。

    待到李冲离去之后,陆瑾却是良久未言,眉头皱得更紧了。

    “怎么?”见他神情有异,崔若颜忍不住好奇询问。

    陆瑾苦笑了一下,如实说出了心头深藏着的想法:“其实我总觉得李氏宗亲似乎不太靠谱。”

    “有何不靠谱之处?”

    “还是那句话,我相信他们是真心匡复,但却很怀疑他们的能力。”

    崔若颜想了想,言道:“既然如此,那为何陆相你刚才不向李冲提出,让你来统领宗室之军行匡复大业呢?”

    陆瑾摇头道:“宗室起义人马分布各地,一人统帅岂不是分身乏术?再加之我陆瑾不过是一外戚,而且还是晚辈,李氏诸王岂能容忍我掌握军权?”

    崔若颜暗自一叹,轻声言道:“那郎君还是准备走哪条路?”

    陆瑾坚定点头道:“对,若情况不利于吾等,那我也只有动用凤符,发动兵谏让太后交权。”

    “可是你只能调动一千人,始终势单力薄。”崔若颜口气中无比透露着一丝担忧。

    陆瑾叹息道:“何能尽善尽美,事已至此,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崔若颜心知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不禁沉沉一声叹息。

    ※※※

    进入八月,炎炎秋日依旧在天空肆掠,整个洛阳城犹如一个大蒸笼般,让人止不住汗如雨下。

    然而在太平公主府中,却透着一丝难得的凉意。

    (本章完)

第1101章 博州起事() 
夏天到来之前,太平公主便令人在皇宫取了许多冰块放在了公主府的冰窖当中,只要天气一炎热,便有源源不断的冰块从冰窖中取出,送来了太平公主府正堂亦或者寝室,让丝丝凉气弥漫整个屋子。

    而且太平公主还与陆小雅一道别出新裁的准备了许多冰镇饮品,每当陆瑾汗流浃背的放衙而归时,侍女总会恰到好处的送来一杯凉悠悠的饮品,他一吞之就冰凉如入心扉。

    虽则如此,陆瑾依旧是心火焦躁,寝食不安。

    说起来,他自认为自己也算是定力超群之人,但当即将要起事进行匡复大业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忐忑焦躁。

    这份忐忑焦躁,便是他对皇室宗亲能力的怀疑。

    说起来,李唐皇室本出生于武将世家,而且又是马上得天下,子孙中李世民、李孝恭、李道宗都是了不起的名将,想来如今的宗室领军能力也不会太差。

    在武后无名将可当大用的前提下,匡复之军获胜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故而每次,陆瑾都是这样安慰自己,但他也藏不住那一份担忧之情。

    只愿匡复起义能够一切顺利,一战底定乾坤才好。

    身为与陆瑾朝夕相处的妻子,太平公主首先感觉到了陆瑾这段时间的心神不安。

    但她处于对陆瑾的信任,也没有过多询问,只在今日想及,才对着陆小雅抱怨道:“小雅,你可觉得这段时间七郎躺在榻上都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而且时常还会唉声叹气。”

    陆小雅边认真的插着花,边点头言道:“听太平姐姐这么一说,我倒是想了起来,昨夜七郎似乎也是如此,至少到了三更之后方才睡去,但不及五更天,他又醒了。”

    太平公主略微沉吟了一下,蹙眉言道:“莫非是这段时间公事太过繁忙,使得七郎有些疲惫不堪了?”

    “或许如此吧。”陆小雅也不太懂朝堂内的事情,听太平公主如此解释也算合理,便点头认可。

    ※※※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了整个博州,州治所在的王城更是暴雨如注,天地为之变色。

    刺史府内,李冲头上戴着一顶将帅铁盔,身穿明晃晃的明光铠甲,手扶长剑身后红色斗篷微微风动,看上起宛如天神一般威武雄壮。

    而此时此刻,他的嗓音更是为威武雄壮如同铜浇铁铸般坚硬:“诸位,本王今日召见大家前来,是有一件关系社稷存亡的大事与诸位相商。”

    刺史府的其他官员,如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全都面面相觑,显然对李冲之话疑惑不解。

    李冲也不含糊,径直开口言道:“自先帝崩逝之后,太后武媚把持朝政擅行废立之举,新君本无过错,却惨遭武后废黜为庐陵王,迁往房州监视居住,近年来,武后更是重用妖人乱我大唐国祚,听信小人谗言陷害重臣,致使告密之风大起,人人栗栗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说到这里,李冲眉峰猛然一扬,亢声言道:“介于此,本王已经联合了皇室宗亲诸王,决定于今日兴兵匡复,讨伐妖后武媚,诸君是否愿意随本王匡复社稷,建立不世功勋,还请速速决断!”

    李冲这番话来得既猛烈又突然,使得刺史府的官员们全都震惊在了当场,心内更是噗通噗通的乱跳个不停。

    匡复匡复,琅琊王这是要造反啊?!

    一时之间,所有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却谁也不敢言声,全场安静得如空山幽谷一般,唯闻粗长紧张的喘息。

    别驾身为博州刺史府的副职,心知李冲既然这么当着众人的面说了出来,就铁定没有看玩笑的意思,眼前正等待着大家的答复,故而他也不能退缩,只得颤声言道:“王爷,前不久徐敬业匡复失败就在眼前,如今你却想要步上这一条老路,这不是自寻死路么?还请你慎重为之,不要胡言乱语了。”

    别驾这番话可谓给了李冲一个很好的台阶下,只要他含含糊糊应承下来,再解释几句,这件事说不定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李冲丝毫没有退缩之意,冷笑言道:“本王身为李唐子孙,眼见有巨妖在朝,乱我社稷,自当领军匡复拯救苍生,岂能因为前人的失败而裹足不前,况且我们的匡复大业与徐敬业不同,乃是奉了先帝遗诏而为之,实乃光明正义,师出有名!”

    “什么,先帝遗诏?”

    堂内瞬间传来一片惊呼。

    李冲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了一卷黄帛,正容言道:“先帝临终之前,早预料到会有乱臣贼子想要乱我大唐江山,故而留下密诏,让忠直朝臣群而攻之,眼下武后乱政,正是可以启动密诏讨伐她的时候,诸位全为我李唐社稷忠臣,在大是大非面前万勿犹豫,应顺天命而从之。”

    刺史府的官员们一阵骚动,人人惊讶,从李冲手中接过黄绢争先察看,更是激起了阵阵惊呼声。

    因为这封密诏乃是货真价实的,而且盖着高宗皇帝的私印,断然不会作假。

    望着密诏上熟悉的文字,别驾登时就老泪纵横,手持密旨连忙跪下,对着乾陵所在的西方叩首道:“臣等必定会遵从先帝之意,匡复社稷平定祸乱。”

    眼见老别驾跪倒,刺史府内的官员们更是跪倒了一片,纷纷朝着乾陵所在的方向磕头不止。

    见此情形,李冲心头大定,言道:“看来诸位对于匡复起义理应没有不同意见,那好,现在我们就举起匡复大旗,发动起义。”

    博州司马负责博州的军事,而且有为李冲心腹,早就已经知晓了今日将会起义匡复的事情,此际听李冲之言,连忙点头道:“琅琊王放心,末将现在就前去安排,整个博州都会跟随在你的麾下匡复大唐江山。”

    “对,匡复大唐江山!”

    “诛杀妖后,护我社稷!”

    ……

    陡然之间,正堂内顿时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呼喝之声。

    (本章完)

第1102章 大战序幕() 
未及正午,整个王城顿时就大大的骚动了起来,驻守在博州的两个折冲府也是在果毅都尉的带领下哗变易帜,加入了匡复大军当中。

    与此同时,绛州刺史韩王李元嘉、豫州刺史越王李贞、通州刺史李撰、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金州刺史江都王李绪、邢州刺史鲁王李灵夔、申州刺史李融以及寿州刺史赵瑰纷纷在各自领地发动了匡复起义,原本一片宁静,意味着举家团圆的八月十五顿时被处处腾飞的狼烟所搅乱了。

    三天之后,李贞在豫州自领为匡复军大总管,统帅匡复战事,并将先帝遗诏昭告天下,痛斥武后祸国殃民的行径,并号召所有忠于大唐的臣子对其群而攻之。

    而作为先锋的琅琊王李冲在博州募得八千人,连同折冲府所领的一千七百余府军,直扑博州西南的魏州,打响了匡复第一战。

    而此时此刻,通往神都洛阳的官道上驿马如飞,各地的加急文书犹如片片飞落不止的鹅毛大雪般,送往了武后的案头。

    魏州告急!河东告急!豫州告急!河北告急!

    丽春殿内灯烛煌煌,武后和宰相重臣们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了,接连不断的争执声不时传出,显然意见没有达到统一。

    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刘祎之乃是坚定的主张和谈之人,他理由充分的沉声言道:“太后,这次起事的李唐皇族几乎都为皇室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之所以要奋不顾身的孤注一掷起兵匡复,完全是因为太后你始终不肯还政给圣人,使得宗族为之愤怒,想要匡复江山社稷,以微臣愚见,不如派出使臣与匡复军进行和谈,争取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化解这一场烽火狼烟。”

    陆瑾知道刘祎之乃是李旦亲政的坚定支持者,故而他才乘此机会,继续出言请求武后交权。

    但是以武后坚韧不拔,擅权不松手的秉性,会这么容易就范么?

    果然,武后面沉如水,虽然没有开口,但凤目中隐隐有着怒火在翻滚。

    “刘相迂阔之言当真令人喷饭!”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武承嗣再也忍不住了,当先一句奚落嘲讽之后,这才拱手言道,“太后,微臣虽然不通兵事,但也明白贼寇临门一定要为之痛击,而非隐忍求情答应他们蛮横无理的要求,既然这些皇室宗亲如此不长眼,胆敢冒犯太后乱我国祚,微臣愿意率领大军灭此朝食,为太后你老人家消气!”

    武承嗣现在所有权势来自于武后,故而他最不希望看到武后倒台,当此之时,不管匡复军如何强大,都必须与之对抗到底。

    陆瑾倒是有些希望武后能够任命武承嗣为讨伐军之帅,以这草包蠢货丝毫不通军事的能力,必定不会是匡复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